回顾21世纪以来我国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研究,发现“乡村”“农村”这两个概念混用。在辞海中“乡村”与“农村”通用,是指“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人口聚居地区。有学者指出,我国对“乡村”“农村”概念的定义和使用不一致,在国家统计局及各类相关统计年鉴中,甚至还有相互矛盾的现象[56],认为当前“农村”概念已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实践,其地域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和社区特征的不明显性等使这一概念的外延突破了其内涵,建议用“乡村”来代替“农村”概念。[57]课题组在中国知网上分别以“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农村公共文化空间”为主题进行检索(截止日期为2021年5月16日),检索结果中,二者文献有相互交叉现象(24篇):通常探讨公共文化空间内涵特征、具体公共文化空间形态的研究,学者们更倾向于使用“乡村”;基于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学者们更倾向于使用“农村”。
本书题名相关表述确定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一则因为“乡村”是与“城市”相对应的概念,其范围比“农村”广,内涵也更为丰富;二则因为“乡村”历史比“农村”更为悠久,是中国乡土社会的基本细胞;三则因为本书基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和目标任务来研究乡村公共文化问题,使用“乡村”更为恰当。但为了准确表达作者观点,在本书研究回顾中保留原文献作者对“乡村”或“农村”的表述。根据上述文献检索结果,结合以“公共文化”“公共空间”“文化空间”为主题的检索结果,遴选出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研究直接相关的成果,共计67篇文献。分析这些文献的时间分布以及国家推动公共文化建设的时间节点,可发现自2000年我国提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概念以来的相关研究,可大致分为起步、发展和提升三个阶段。(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