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上到统治阶级的王公贵族们,下到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都对重阳节十分关注、重视。重阳节在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起始于远古时期,在春秋时期初步成型,在唐朝时被正式被定为节日,宋朝时开始鼎盛。而关于重阳节的起源,存在着多种说法。尽管各种说法不尽相同,但是每一种说法都包含着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活乐观积极的态度。
一、重阳节的起源
(一)重阳节名称及时间的由来
“重阳”这个词最早见于《楚辞·远游》中“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一语。在《周易》的卦辞体系中,“九”就是阳的代称,占卜时“九”为“老阳”。而重阳节的时间是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日与月皆为九,故曰“重九”,“九”又为阳,“重阳”之名由此得来。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在解释此处的“重阳”时便说:“积阳为天,天有九重,故曰‘重阳’。”这个解释大抵符合学术界目前的认识。
(二)重阳节的源头
1.原型之丰收祭祀
重阳节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关于重阳节习俗活动的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季秋纪》。从“命冢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仓,祗敬必饬(命令太宰,在农作物全部收成之后,建立登记五谷的账簿,把天子籍田中收获的谷物藏入专门储藏供祭祀上帝神祇所用谷物的谷仓,必须恭敬严正)”“是月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这个月,天子要遍祭五帝,并命主管官吏用牲畜祭祀群神)”等内容中,我们可以知道,远古时期的人们就有在秋季农作物丰收时节里举行祭祀活动,以感谢祖先、神灵、天地的恩德的传统,这种祭祀活动可以看作是重阳节的一个原型。
在这个时期里,农业就已经占据了统治地位,并一直延续到近代。此后的历代统治者都很重视农业,推行以农为本、抑制商业和手工业的政策。在先秦时期,中国的农业还不是很发达,基本上是靠天吃饭,因此人们对天地神灵、祖宗先人都很尊敬、崇拜,经常举行祭祀活动,来祈求风调雨顺、作物丰收,或者感谢天地神灵、祖宗先人的庇护让人们得以丰收,能够吃饱穿暖。在举办祭祀活动的时候,也充满了隆重、庄严和神圣的氛围。
2.原型之古代祭祀大火仪式
在我国最早的天文历法、物候学著作《大戴礼记·夏小正》中记载:“九月内火”就是指大火星移位退伏,大火星即心星。《诗经》中“七月流火”也是指大火星逐渐西行。九月时大火星隐退,阳气衰减,阴气增加,进入最寒冷的季节,草木凋零,昆虫隐匿,动物们或迁徙或冬眠,而人类没有足够的保暖条件,甚至缺少食物,漫长而寒冷的冬天无疑是人们最难熬的一段时间。在这个时候,人类和各种飞禽走兽都感受到了慌乱和恐惧。于是人类便举办祭祀大火的仪式,以祈福求康。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天文地理的认识逐渐加深,耕种技术、纺织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祭祀大火的传统仪式也逐渐衰落,最后发展为民间的祭灶活动。
二、重阳节的传说
(一)桓景的故事
较早有关重阳节的传说,见于梁朝吴均的《续齐谐记》,书中记载:“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如今人们每年九月初九登高饮酒、妇人佩戴茱萸香囊的习俗,大概就是由此开始的。
(二)重阳公主的故事
重阳公主的故事,虽然史书上并无记载,但在民间却广为流传。相传东汉安帝年间,后妃李氏受闫皇后迫害,被迫怀孕出逃,逃至重阳店产下一女,取名重阳女。李娘娘历尽艰辛,慢慢把重阳女养大成人。谁知一年秋天,此地发生了一场大瘟疫,村里的百姓和李娘娘都未能幸免。李娘娘临终前,把身世告诉了重阳女,并把安帝赠送的玉佩传给女儿,让她找机会状告闫氏,为她讨回公道。
李娘娘死后,重阳女到处拜师学艺,立志斩除瘟魔,为母报仇。一位道人被她的精神所感动,精心传授剑法,并密告瘟魔的四个弱点:一怕红色,二怕酒气,三怕刺激气味,四怕高声,让重阳女来年九月九日瘟魔重现时见机行事,为民除害。第二年九月九日这天,重阳女组织附近的百姓登上云彩山,女的头上插红茱萸,茱萸果为红色,叶子散发出一种怪味,男的喝菊花酒,瘟魔一出现就齐声高喊:“铲除瘟魔,天下太平。”瘟魔见到红色,闻到酒气和怪味,听到喊声,缩成一团,重阳女一剑将瘟魔刺死。从此重阳店一带百姓安居乐业,健康长寿。
此事传至京城,安帝派宦官前来视察,见到了重阳女和玉佩,报知安帝。安帝召重阳女进京相见,父女拥抱大哭一场。后安帝贬黜闫氏,专门为李娘娘修了娘娘庙,封重阳女为重阳公主。安帝要留重阳女在宫中,重阳公主以母亲葬在重阳、逢节要去祭奠为由,执意回到重阳店生活。但每年九月九日前后,都要带上菊花、茱萸和菊花酒、茱萸酒回京城一次,孝敬父王,还把当地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等民俗传入宫中。
重阳公主生在重阳,长在重阳,又在重阳结婚、生子,百岁而亡。当地群众为重阳公主修了重阳道观,年年重阳节前来朝拜。(www.xing528.com)
(三)骊山传说
据说很早以前,有个庄户人家住在骊山下,全家人都很勤快,日子过得也不错。有一天,这家主人从地里回来,半路上碰上个算卦先生,因为天快黑了,这先生还没找上歇处。由于家里很窄,只有个草棚子房,于是庄户人就在灶房里打了个草铺,让妻子儿女都在草铺上睡,自己陪着算卦先生睡在炕上,凑合着过。
第二天天刚亮,算卦先生要走,庄户人叫醒妻子给先生做了一顿好吃喝,又给先生装了一袋白蒸馍。算卦先生出了门,看了看庄户人住的地方,叮咛他说:“到九月九,全家高处走。”
到了九月九,庄户人就带着妻子儿女,背上花糕香酒,登上骊山高峰去游玩。等他们上山后,半山腰突然出一股泉水直冲他家,把他家的草棚子一下子就冲垮了。不大功夫,整个一条山沟都被泡了。庄户人家这才明白算卦先生为什么让他全家九月九登高。这事传开后,人们就每逢九月九,扶老携幼去登高,相沿成俗,一直流传到今。
三、重阳节的发展
(一)萌芽
远古时期,是重阳节的萌芽时期。如前文所说,远古时期,就已经有了九月里庆祝丰收和祭祀大火的活动,他们都是重阳节的原始形式。在这个时期,重阳节的内涵还只是庆祝丰收、祈福感恩。
(二)成型
春秋战国时期,重阳节基本定型。春秋战国时期,“重阳”一词最早出现在《楚辞》之中,虽然此时“重阳”一词的意思还是代指“天”,指重阳日,还没有被称为重阳节。而根据《周易》记载,人们认为重阳日是一个至阳的、值得庆祝的吉利的日子。在人们的心中“九九”谐音“久久”,有着长长久久的含义。
(三)普及
西汉时期,重阳节得到了普及。在三国时期,“重阳节”见于记载。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倍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可见当时重阳节登高习俗基本成型,并且添加了求长寿、求长久的内涵。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序中写道:“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赏菊、饮酒,也成了重阳节的重要习俗之一。而根据传说,趋吉避祸,也成了重阳节的文化内涵之一。
(四)鼎盛
从唐代重阳节被正式定为节日到近代,一直是重阳节的鼎盛发展时期。既然重阳节已经是一个被官方承认的节日,那么势必会出现从宫廷到民间全员参与、活动多样的情况。唐朝时重阳节得到了很大的重视,王维、孟浩然、李白等许多诗人都为重阳节留下了诗歌。发展到宋代,重阳节也更加热闹了。《东京梦华录》中分别记载了北宋时期重阳节的习俗和庆祝重阳节的盛况。明代时,宫廷更加重视重阳节,宫中人们不仅从九月初一就开始吃重阳糕,皇帝还会亲自出门登高。清代时,沿袭了明代的旧俗,重阳节依然十分盛行。在这个时期内,重阳节增加了珍惜亲情、爱情、友情的内涵。
(五)困境
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国家定为“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敬老爱老这一主题,同以往的求长寿、求健康很好地联系到了一起,这是传统文化同现代文化的融会与结合。重阳节虽然增添了敬爱老人的新内涵,发展到现代,由于受到西方文化冲击和其他一些原因,重阳节逐渐式微。相比较春节、中秋节等活动,重阳节逐渐不那么被人们所重视,在重阳节举办的活动也越来越少,传统的登高赏菊佩茱萸的习俗被遗忘,重阳节的发展遇到了困境。
重阳节的魅力在于,它是一个矛盾又包容的节日,也是一个能够体现人们的生活态度的节日。他们既能够在这个日子里,祭祀神灵、祭祀先祖,也能够在进行登高、佩茱萸等辟邪避祸的活动时,将赏花吃糕、饮酒谈笑等雅事趣事融入,将重阳节又变成一个欢乐的节日。重阳节的文化中,有太多的优秀文化值得人们去传承、去发扬。并且,这些古人的思想也能给当代人带来深深的启发。在这个强调文化自强和文化自信的时代,人们有义务去发扬我们的优秀传统节日,重新拾起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它们在新的时代里,散发出它们的魅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