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元节习俗:围绕祭祀亡魂的地域差异

中元节习俗:围绕祭祀亡魂的地域差异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中元节的节日习俗也是多种多样的,且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十五日是“中元节”,节前三天,摊茄饼,祭祖宗,至亲往来相聚。清代文人王凯泰的诗《中元节有感》,描写出了福建一带过中元节的习俗。中元节的习俗多是围绕祭祀亡魂的主题,无论是自家祖先还是“孤魂野鬼”,在中元节都享受着在世人们的缅怀和祭奠,中元节的习俗不尽相同,但其中包含的都是当地人民对幸福的追求,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中元节习俗:围绕祭祀亡魂的地域差异

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中元节的节日习俗也是多种多样的,且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其活动既有与宗教相关的,也有一般人家所行的祭祖之礼,而且通常并行不悖。当然,其纪念形式和内容,则又随着时代环境生活的转换,和各民族社会历史、舆论、风俗、习惯的不同而有所变革和发展。但是,儒家的思想影响是深远的,再变也难以离开“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的基本思想。

一、节日习俗

(一)拜祭祖先

拜祭先祖亡灵,具体内容为白天到祖祠、祖堂摆酒食、斋果祭祖先,这些祖堂或是大厅都有各位先祖的牌位,在牌位下摆四方桌,供白酒、三牲、斋菜,牌位两旁点烛,四方桌上烧香,并在牌位下烧纸钱以供先祖在地下使用,白酒一般洒地。在七月十五日这天,家中的长辈会带领子孙到牌位前依照辈分和长幼次序,给每位先人磕头,祈求先祖平安,并保佑后代兴旺。在午后带着祭品上坟祭祖。祭品也尤为丰盛,有竹子做的盂兰盆、纸做的衣帽和一桌素食等。

(二)普度

普度这种形式主要集中在我国广东与福建等地区,尤其是闽南地区。普度的方式现有三种:在自家大门内面向楼道摆祭,到楼外面烧金;在楼道内自家大门外摆祭,到楼外面烧金;下到一楼露天处摆祭并烧金。这是居民们在新的居住方式与传统祭祀行为之间调节的结果。三种类型做法里,烧金行为都要在楼房外面做。祭祀仪式一般在下午四五点开始。无论城区还是乡村,左邻右舍总要前后呼应式地开始做普度仪式,理由是怕一家一户的酒、菜“供不应求”引得普度公生气对自己家人不利。

(三)放河灯

旧时,中元节为目连救母做盂兰盆会,后来逐渐演变为放河灯,祭祀无主孤魂和意外死亡者。至于河灯的制作,极其简单。用三寸长宽的正方形厚纸做灯底,另用芦柴一根,长约三寸,中间穿一个眼,装竹签,钉在灯底,再用红白纸折成四方形,把灯底四面糊好,中间置放油纸捻,就制作成功了。也有的人用各种颜色的纸,剪成荷花瓣的形状,糊到碗口上,中间用油脂点火,叫作地藏烛。德州的中元河灯场面十分壮观。人们用瓜皮、面碗、纸张制成灯具,并以街巷为单位,制作特大纸船,纸扎目连站在船上,手持九环禅杖。中元之夜,人们把灯具和纸船放入河内,顺流而下,河上顿时灯火通明,摇曳摆动,如同天上点点繁星。胶东沿海地区,由道士乘小船在海中放灯,并奏丝竹乐。德州运河两岸的百姓,纷纷拥到河堤观灯。滕州也有放河灯的习俗,形式与德州大体相同,不同的是,放河灯前,要摆香案,念佛经,佛师一边念经,一边朝台下撒小馍馍,小孩子蜂拥而上,一抢而光,据说吃了能消灾。长岛渔民为了祭祀溺海而亡的亲人,用木板秫秸制成小船,船上供溺海者的牌位和祭品,如糖果、糕点,有的甚至装上棉衣、鞋帽及死者生前喜爱的生活用品,然后点燃蜡烛,由已经结婚的同辈男子将小船放入海中。不过今天的放河灯,已经成为欢乐的活动项目了。

(四)烧纸钱

中元节无论贫富都要备下酒菜、纸钱祭奠亡人,以示对死去的先人的怀念。三年内死的称新亡人,三年前死的称老亡人。迷信说新老亡人这段时间要回家看看,还说新老亡人回来的时间并不相同,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后回。因此要分别祭奠。烧纸钱的时间选晚上夜深人静之时,先用石灰在院子里洒几个圈儿,说是把纸钱烧在圈儿里孤魂野鬼不敢来抢,然后一堆一堆地烧,烧时嘴里还要不住地念叨:“某某来领钱。”最后还要在圈外烧一堆,说是烧给孤魂野鬼的。亡人们回去的这一天,无论贫富都要做一餐好饭菜敬亡人,又叫“送亡人”。(www.xing528.com)

(五)面塑

七月十五节前,民间妇女盛行面塑活动,晋北地区最烈。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首先根据家庭实有人数(包括出嫁的女儿及女婿、外孙,另过的儿子及媳妇、孙子,等等),给每个人先捏一个大花馍。羊、虎、牛、鱼、兔各种造型的馍都有。人均一兽的花馍捏完以后,还要再捏许多瓜、果、桃、李、莲、菊、梅等造型的花馍,点缀以花、鸟、蝴蝶蜻蜓松鼠。个头较前要小,作为走亲戚、看朋友的礼品。这些面塑蒸熟以后,再经过五色着彩,看上去栩栩如生,每一件都可以称为绝佳的手工艺品。七月十五看面塑,已经成了农家妇女一展灵巧手艺的节目了。

(六)做茄饼

民间认为,茄饼可以成为已故祖先前往盂兰盆会的干粮。每到中元节这天,老南京人家家户户做茄饼,也就是把新鲜茄子切成丝,和上面粉,用油煎炸。常州民俗学研究者史肇美《岁时习俗考释》中这样说:“中元节,一般指七月半,须调面作茄饼。”据《马杭乡志》上记载:七月十五日前,江村庵作节,演戏三至五天,庵内“摆祭”,商贾贸易,附近村民过七月半请客。十五日是“中元节”,节前三天,摊茄饼,祭祖宗,至亲往来相聚。十五日晚,户户沿路烧化纸钱称“结鬼缘”,所谓济舍“孤魂野鬼”。有的寺庙做“中元会”,请和尚道士做法事,甚至唱戏,施舍羹饭,晚上放荷灯。如今,茄饼已是一道再寻常不过的家常菜

二、中元节习俗诗词

几千年来,产生了大量描写中元节的经典诗词,使得中元节文化更有文化底蕴。清代文人王凯泰的诗《中元节有感》,描写出了福建一带过中元节的习俗。“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为了使众生免于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也包含了道家做法普度的仁爱。

唐代诗人卢拱的《中元日观法事》,描写出了观中元节中道家做法事的感悟。“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气中。云迎碧落步,章奏玉皇宫。坛滴槐花露,香飘柏子风。羽衣凌缥缈,瑶毂辗虚空。久慕餐霞客,常悲习蓼虫。青囊如何授,从此访鸿蒙。”此诗中诗人虽然明写观法事,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是描写一副太虚遨游的景象,让人凭空多了一些感悟,对世事看得更加清平。

中元节的习俗多是围绕祭祀亡魂的主题,无论是自家祖先还是“孤魂野鬼”,在中元节都享受着在世人们的缅怀和祭奠,中元节的习俗不尽相同,但其中包含的都是当地人民对幸福的追求,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当我们跳出神鬼的角度,会发现中元节终究是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连的,这也就是节日习俗之与节日的意义,通过人类活动,传达节日思想,凝聚群体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