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华传统节日溯源:七夕节的丰富文化内涵与历史传承

中华传统节日溯源:七夕节的丰富文化内涵与历史传承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见皇宫中的七夕节日场面的热闹与气派。唐代文人则将牛郎织女神话与七夕节俗结合,通过诗文形式展现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和广泛的社会生活。初唐时期,宴游之风盛行,产生了许多以“七夕”“秋夕”等为题,记述节日活动和盛况的诗作。这是对汉魏六朝七夕诗主题的继承,也是大多数奉和应制诗共同的内容。

中华传统节日溯源:七夕节的丰富文化内涵与历史传承

唐代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政治开明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社会充满活力,呈现出一派生机盘然的景象,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此时知识分子思想活跃、视野开阔,为诗歌的高度繁荣提供了必要条件。唐代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宋元明清时代用“盛唐气象”这一个文学批评的专门术语来评价这一时期,它概括了大唐诗歌的总体风貌特征:意境开阔、形象鲜明、情韵悠长。上自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在相对安定的生活环境下,自然会有丰富的精神追求。所以许多风俗和节日习俗在唐代获得了长足发展。唐代是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阶段。唐玄宗曾建“乞巧楼”,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逸事》记载:“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可见皇宫中的七夕节日场面的热闹与气派。百姓在七夕晚上聚在院中,摆上瓜果,或穿针乞巧,蛛网结丝卜巧,或乞富乞寿,希望在七夕之夜实现愿望。

文人则借助笔墨,或记述七夕的习俗活动,或借七夕或牛郎织女传说抒发感慨。在唐代,七夕不仅仅是少女的节日,全家老小都可以参与乞巧活动,正如崔颖诗句所说:“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可以想象当时的热闹景象。除乞巧外,乞富、乞寿、乞子等也成为唐人七夕习俗活动的重要内容。唐代文人则将牛郎织女神话与七夕节俗结合,通过诗文形式展现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和广泛的社会生活。

一、作为宫廷应制的七夕题材诗

唐代七夕诗文主题多样。初唐时期,宴游之风盛行,产生了许多以“七夕”“秋夕”等为题,记述节日活动和盛况的诗作。创作者大多为帝王或将相,作品也多为应景之作。奉和意为做诗词与别人相唱和。文人雅士经常聚在一起,确定某一主题,创作同名或相似的诗文,既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又借此机会切磋文宋。以某个节日为题进行创作,也是文人诗歌不可缺少的主题。唐代是诗的国度,文人雅士、帝王将相参与其中,创作了大量的节日诗作。如许敬宗《奉和七夕宴悬圃应制二首》“喜中愁漏促,别后怨天长”,何仲宣《七夕赋咏成篇》“通宵道意终无尽,向晓离愁已复多”。

七夕宴悬圃二首

唐·李治

羽盖飞天汉,凤驾越层恋。俱叹三秋阻,共叙一宵欢。

璜亏夜月落,靥碎晓星残。谁能重操杼,纤手濯清澜。

霓裳转云路,凤驾俨天潢。亏星调夜靥,残月落朝璜。

促欢今夕促,长离别后长。轻梭聊驻织,掩泪独悲伤。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为一代君王,唐高宗李治的诗开篇具有恢宏的气势,“羽盖飞天汉,凤驾越层恋”既为七夕诗作,君王也跳不出抒写儿女之情的旧框,“俱叹三秋阻,共叙一宵欢。”“亏星”“残月”营造出一种冷寂的氛围,奠定了诗歌的基调:表达了作者对牛郎织女短暂相聚,长期别离的同情之情。这是对汉魏六朝七夕诗主题的继承,也是大多数奉和应制诗共同的内容。

二、牛女之爱的咏叹

除君臣七夕唱和诗外,唐代不同阶段的文人也都以七夕或牛郎织女为素材,在主题和表现手法上不断创新,另辟踢径,扩展七夕诗文的主题。主要有咏叹牛郎织女之爱,表现节日习俗,借牛郎织女的遭遇抒发个人的别离之思。

牛郎织女的传说在发展的过程中,增加了许多与现实有关联的情节,尤其是长期分离的内容,容易引发诗人的感慨。自汉魏以来,咏叹牛郎织女之爱一直是文人七夕诗的主题之一。唐代诗人对牛郎织女的关注,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私情层面,而是上升到对普遍人性的观照。借牛郎织女的离愁表达对人间美好情感渴望和追求体现唐代诗人推己及人的博爱情怀。唐代七夕诗文中有相当一部分作品,以《七夕》《牛女》或《乞巧》为题,表现牛郎与织女的忠贞感情,表达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之情。

牛女

唐·宋之问

粉席秋期缓,针楼别怨多。奔龙争渡月,飞鹊乱填河。

失喜先临镜,含羞未解罗。谁能留夜色,来夕倍还梭。

宋之问擅长五律,为律诗在唐代的定型做出了巨大贡献。宋之问《牛女》(“粉席秋期缓”)一诗,诗人先由人间女子写起:女子梳妆打扮,迎接一年一度的七夕佳节。“粉席”指女子的梳妆台;“针楼”是女子穿针乞巧的楼阁。“针楼别怨多”一句,写出了乞巧女难以掩饰的愁怨。接着想象织女渴望与牛郎相见的迫切心情:“龙”为仙者坐骑,“奔龙”意为织女驾龙赴约;“失喜”意为情不自禁,欣喜若狂,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织女希望与牛郎相会的急切心情。末句“谁能留夜色,来夕倍还梭。”表明了作者对牛郎织女的美好祝愿:希望能够留住夜色,给牛郎织女创造更多互相倾诉的时间。

七夕

唐·沈佺期(www.xing528.com)

秋近雁行稀,天高鹊夜飞。妆成应懒织,今夕渡河归。

月皎宜穿线,风轻得曝衣。来时不可觉,神验有光辉。

沈佺期《七夕》是以七夕和牛郎织女传说为素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人运用比兴手法,用秋夜、雁行,营造一种冷寂的氛围。“鹊夜飞”引出牛女传说:七夕之夜,乌鹊为牛女搭桥。“妆成应懒织,今夕渡河归。”再现了牛郎织女一年一会的感人场景。月明星稀的夜晚,女子虔诚地穿线乞巧,风平浪静的天气,适合曝晒衣物,这是民间七夕节的重要习俗。

七夕

唐·崔涂

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

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

崔涂的诗多以漂泊生活为题材,具有悲凉的格调。《七夕》(“年年七夕渡瑶轩”)一改咏叹的基调,采用反问的句式:“谁道秋期有泪痕”,打破牛郎织女因天河阻隔,不能长相守的悲剧色彩。“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与宋之问的“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有异曲同工之妙。李浩《唐诗美学》中讲到唐诗的时空观念时,以崔涂“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为例,说明古代诗人擅用时差的特点,天上与人间,幻境与现实,形成鲜明对比,从而达到更好地服务主题的效果。清代张联桂《七夕》中也有“洞里仙人方七日,千年已过几多时”的感慨。这是唐代七夕诗与汉魏六朝七夕诗不同的地方。汉魏六朝动荡的社会现实,造成了许多夫妻分离、家庭解体的人间悲剧。唐代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诗人情绪高昂、积极乐观,诗歌自然多了一份美好的想象和祝愿。

三、别离之思的载体

唐代是诗歌发展到顶峰的历史时期,诗歌形式多样、内容广泛。诗人擅于借题发挥,将诗歌自我行情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别离是人世间常有的事,却也是最让人伤感的事。不管是夫妻的别离,还是朋友的相别、兄弟的分隔两地,在诗人的笔下都有反映。节日也是最能触动游子心灵的特别日子,因此有大量优秀作品存留后世。王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道出了众多游子的共同心声,因此流传千古。唐代有大量的赠别诗、羁旅诗,如李白的《赠汪伦》、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宋词中也不乏行写离别之情的作品,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清照的《一剪梅》很有代表性。借七夕节行发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盛唐孟浩然的《他乡七夕》可谓匠心独运,别出心裁。

他乡七夕

唐·孟浩然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谁忍窥河汉,迢迢问牵牛。

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派的代表诗人。他一生几乎未做过官,诗歌多以羁旅漫游、山水田园为内容,诗风质朴真切,富有生活气息。《他乡七夕》是一首五言诗,起句平平,简单交代自己的处境。正值七夕佳节,诗人漂泊他乡,不免产生浓郁的思乡之情,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更何况是七夕这一浪漫的节日,诗人的思绪早已飞回家乡。想象家乡七夕穿针的习俗,思念家中的妻子。通过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行写自己旅居他乡的愁苦心情。这首七夕诗是诗人在题材上的创新,借七夕表现别离之思。

四、诗文中节日习俗的表现

节日习俗是文人创作的重要内容。古人重视祭祀活动,祭祀神灵和祖先,祈求好运。许多祭祀活动逐渐约定俗成,成为节日的一部分。唐代繁荣昌盛的社会,为节日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上行下效,节日场面更加的热闹和盛大。这自然成为文人创作的重要题材。初唐七夕文学更多的是对汉魏六朝七夕文学的继承。

李贺是中唐一位风格独特的诗人,有“诗鬼”之称,其诗好用带有强烈伤感意味的字眼。如《七夕》中的“暗”“愁”,具有烘托气氛、暗示情绪的重要作用。《七夕》(“别浦今朝暗”)是李贺的一首感怀诗。“别浦”指天河。“鹊辞”意为乌鹊填河搭桥成全牛郎织女后悄然而去。这都是传说中的幻境,穿针、曝衣是现实中的七夕风俗。“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天上与人间对应,想象奇特,色彩瑰丽。梦境幻境的描写,暗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有情人终不能长相聚,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

崔颢《七夕》(“长安城中月如练”)是一首反映宫中女子乞巧的诗作。诗人采用七律的形式,将写景、叙事和行情结合,营造情景交融的意境。首句即交代七夕“月如练”的美好夜景;“家家此夜持针线”写出了唐代穿针乞巧习俗的普遍性。诗人的重点是展示宫中女子的心境——“空”“幽”“愁”,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传神地写出宫女们孤寂和落寞的情绪。“数萤流”“看斗牛”可见她们的无奈和无聊。祖咏《七夕》(“闺女求天女”)则以普通女子为描写对象,写出了她们对七夕乞巧习俗的重视,表达了众多普通女性的心声和美好心愿

崔颢和祖咏的《七夕》,从不同角度表现不同阶层女子的七夕心愿。诗人代女子抒情,采用纪实的手法,分别写出了宫中女子和普通女性的七夕活动,道出了她们共同的心愿:穿针乞巧。不同的是,身居宫中的女子,几乎失去了人身自由,暗地里争风吃醋,内心却孤寂无依。只有得到皇帝的宠幸,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否则她们的结局非常悲惨。七夕佳节之时,与其说宫女们是在穿针乞巧,不如说她们是在释放压抑的神经。“愁无限”道出了班姬一样的宫女的真实心境;普通女子希望像织女一样有双灵巧的手,通过辛勤的劳动获得应有的幸福。她们对穿针乞巧、蜘蛛卜巧的习俗深信不疑,虔诚地履行乞巧中的每一个环节,希望自己成为最巧的一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