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华传统节日七夕节的起源与文化内涵

中华传统节日七夕节的起源与文化内涵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历史文献来看,七夕节起源时间至少在三四千年以前,其起源与星象、物候密切相关。而后来把七夕节定为七月初七绝非偶然的现象,这个时间有着特殊的寓意,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这起源于民众对数字“七”的一种神秘崇拜。

中华传统节日七夕节的起源与文化内涵

七夕起源很早,刚开始时只作为一个节令。从历史文献来看,七夕节起源时间至少在三四千年以前,其起源与星象、物候密切相关。

一、两汉之前:七夕节的萌芽和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

(一)牛郎织女传说起源于远古民众的星辰崇拜

牛郎织女的传说最早起源于远古时代民众对星辰的崇拜,是民众将牵牛星和织女星神化和人格化的结果。人们对星辰的命名,根源于自己的生产生活实践。在远古时代,星象对民众的意义主要在于其授时功能,星象的变化标志着节令的转换和农耕的时序,正如《尧典》中说的“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古今中外都是如此。而且,很显然,牵牛、织女二星的命名来源于农耕文明时代的男耕和女织现象。周人在观测天象时发现银河(古称“天汉”)北滨的三颗星辰,从早上到晚间有七次位置变换,其运动轨道有些像织布时的杼轴,于是,就形象性地称这三颗星辰为“织女”。牵牛星,指的是与织女星隔着银河遥遥相望的星辰。

上古时期,七夕时间的确定来源于织女星位置的变化。织女星是北半球最亮的早型星,在天空很明亮,因此在很早的时候就被人们注意到了。织女星是上古民众眼中的季节标志星,《汉书·律历志》记载“织女之纪,指牵牛之初,以纪日月,故曰星纪”。这充分说明了织女星在天文时间、星纪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牵牛星,与织女星相对,在古代同样标志着天文时间的变化,《礼纬含文嘉》对此也有相关的记载。由此可见,把织女、牵牛联想成有故事的主角与这两颗星辰的天文地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礼记·夏小正》:七月“汉案户”,“初昏,织女正东乡”。即当时七月初昏,织女星出现于正东方。七月的月序就是根据织女星出现的位置来确定,在《星经》中描述了相关信息:当织女星初昏出现在正东方向就说明进入秋季,第一次出现就在七月一日。从星纪来说,有新旧更替的说法,而七月一日就具备了星纪岁首的含义。尽管随着后代天文历法的变化,一般民众对古代星纪的具体情形并不太了解,导致了人们对把织女星作为季节标志的记忆变得模糊,但人们潜意识里仍然认为这是一个特殊的时间点,例如把它所在位置作为确定立秋日的参考。可见织女星与牵牛星在上古时就受到人们重视,被看作星纪的标志。

(二)七夕节时间中对数字“七”的崇拜

现在我们一般说七夕节的时间是农历七月初七。但在汉代之前,七夕的时间并不定,大约在七月朔日。而后来把七夕节定为七月初七绝非偶然的现象,这个时间有着特殊的寓意,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这起源于民众对数字“七”的一种神秘崇拜。我国古人相信天人感应,认为人与气候、节令相关,按晋人董勋《问礼俗》记载,他们将初七定为“人日”。到了清代,人们沿袭了这个习俗,据顾禄《清嘉录》记载:“俗以七日为人日,八日为谷日,九日为天日,十日为地日,人视此四日之阴晴,占终岁之灾难。”在我国古代,“七”被认为是吉祥神奇的数字,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关于“七”的描述:人有七窍,一周有七天,乐有七音,人有七情,日常生活七件事,曹植七步成诗,天上七仙女,地上七大洲等。于是,人们认为七月初七是牛郎织女团聚的日子就顺理成章了,因为这天既是人日,又是吉祥数字的叠加。

七夕发生在农历七月初七,这个日子对于女性来说也同样具有特殊的意义。《孔雀东南飞》中也提到“初七”,这里的“初七”指的就是七月初七,每到这个时候,妇女可以相聚月下嬉戏。“初七”成为妇女节日的原因在于古代的阴阳观念,人们认为男为阳,女为阴;在自然数字中,他们认为九为阳,七为阴。对男子的生命用数字九来计数,而对女子,则用数字七来计数。《黄帝内经·素问》曾讲道:“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葵至,任脉通……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古人认为女子生理变化与“七”的关系极大。因此对妇女而言,七夕节具有重要意义,这个节日为妇女提供了游玩、祭祀、社交等活动的契机。“选择月日同数为节期,同样是农业文明中追求对称和谐、不偏不倚、整齐划一的理性观念和心理的驱使和暗示所致。”当然,牛郎织女七夕鹊桥相会的传说也促使了七月初七成为一个女性节日。

(三)文学作品中的牛郎织女传说与七夕节的记载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人们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将天际中的自然现象和人间的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逐渐创造产生了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牛郎织女的传说起源很早,具体产生时代已经无法考证,现存最早的相关记载是《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这句话描述了织女没有织出布,牵牛不拉车,很显然,此时描绘的织女星与牵牛星主要还是作为星宿出现,并没有出现传说故事中的主要人物、相互关系和相关情节,这时的织女与牵牛并没有产生男女关系。

牵牛和织女发生情感交集最早的文献记载是在战国末期秦朝初年,秦简《日书》“取妻”忌日:“戊申、己酉,牵牛以取(娶)织女,不果,三弃。”简文的大意是:人们在戊申日、己酉日迎娶的话,三年后丈夫将休离妻子。这就证实了,在当时不仅有两人缔结婚姻的传说流传,而且牛郎织女受河汉阻挠而无法相聚的传说结局也影响到了人们的民俗生活,逐渐形成影响男婚女嫁的时间禁忌。这也可能是用牵牛、织女的传说来强化民间的七月初禁婚嫁的忌讳习俗。

据《物原》记载:“楚怀王初置七夕”,有可能七夕在战国时就存在了。从上文引《日书》的材料来看,战国时虽然存在七夕相关习俗,但直到汉代才正式将七月初七定为七夕节。在秦初,牵牛和织女的悲剧结局说明七夕在当时仍然是一个禁忌日。《古诗十九首》描写的就是这一情形:“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甚至在西汉中期以前,我们也能从当时的巫术中看出民间仍然把牛郎织女的故事看成是对时日的忌讳。《淮南万毕术》记载了“赤布在户,妇人留连。取妇人月事布,七月七日烧为灰,置楣上,即不复去。勿令妇人知”的巫术,说明当时的人们仍将七月初七看成是一个别离的日子。

二、两汉时期:七夕节的形成

在两汉时期,七夕节最主要的乞巧之俗产生了,七夕节俗得到了发展,同时,牛郎织女的传说相比两汉之前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七夕节在此时逐渐形成。

(一)两汉时期七夕节俗的发展

汉代对于七夕的发展来说是个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七夕从天文点转向岁时节日,七夕节的部分节俗也在这段时期形成。

七夕的主要节俗乞巧之俗产生于汉代。如《西京杂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传说汉高祖时期宫中一名宫女出宫嫁人后常讲述,每到七月初七,宫中众人都会庆祝节庆,歌舞相伴,大家用五色线相羁,称之为“相连爱”。从上述记载看,这里所讲的“穿七孔针”其实就是后世的“乞巧”;而用五色线结“相连爱”寓意着七夕象征爱情

斗巧的习俗同样起源于汉代宫中的游戏。据描述,在七夕这一天,宫中的宫女们会聚集在开襟楼上,大家一起学习穿七孔针来乞巧。其中一个叫徐婕妤的宫女能够把生的莲藕雕刻成各种各样的奇花异鸟呈献给皇上,皇上看见了很喜欢,在晚上的时候就把这些东西放置于宫中的桌角上,要求宫女们摸黑寻找,这种游戏就叫‘斗巧’。流传最广的乞巧游戏是“对月穿针”“穿针乞巧”,这种游戏是要求女子比赛穿针,她们用彩线穿七孔针,谁穿得越快,就意味着谁能乞到的巧越多。

“七月七,晒棉衣”的习俗也开始于汉代。据记载,汉宫中太液池的西边就是汉武帝的曝衣阁,他在七月七日这天会命宫女上楼晒衣物。关于汉代七夕节习俗的记载尽管有些零碎,但也足以看出,七夕节中最主要的民俗活动——乞巧已经产生,七夕节已经具备了节日的特质。

(二)两汉时期牛郎织女传说的发展(www.xing528.com)

西汉初期,织女星、牵牛星已经被人们看成两位神话人物的象征,甚至塑有他们面面相对的塑像。班固《西都赋》和李善注引《汉宫阙疏》的记载明确指出,昆明湖畔两侧就塑有牵牛、织女像,他们被分隔在昆明湖两岸。在这些记载中,传说故事中的两位主角牵牛和织女已从虚无缥缈的天上来到了人间,成了有形可见的人物,后来传说故事中的主角牛郎和织女在这里已初见雏形。

在汉武帝时期,不仅牛郎织女关系更进一步,同时也有七月初七汉武帝与西王母多次聚会的传说,这表明了七月初七已是人神共游的良辰吉日。七夕由分离禁忌逐渐演变到男女的良宵欢会,由凶时恶日转变为良辰吉日,这本身也是七夕民俗的一大升华,为推动七夕成为传统民俗节日提供了精神助力。在汉武帝西王母的传说中出现了青鸟,它为两人引领探路,这又为汉代将喜鹊融入牛郎织女传说提供了依据。汉代民间普遍认为喜鹊是一种非常重感情的动物,汉代也有巫术“取鹊一雄一雌,燔之四通道,丙寅日,与人共饮酒,置脑酒中,则相思也”。因此喜鹊的引路、相思等特质为喜鹊相聚搭桥的演变提供了依据。

到了东汉,牛郎织女的故事传述的范围更大了,从写成于东汉末的《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可以看出,当时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基本已经定型了。这首诗清楚地描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整首诗充满了美丽的河汉女(织女)对牛郎的深切思念,对不能与爱人相聚的无尽悲哀。从诗中描绘的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东汉时,民间既明确表明了牛郎和织女有恋爱关系,也说明了是银河阻碍他们相会团圆。有关牛郎织女于鹊桥相会的传说记载也在这个时期出现。如《岁华纪丽》记载,在七夕节那天喜鹊会搭成鹊桥帮助织女渡河,而喜鹊在那天头上没毛也是因为搭桥渡织女,织女在它们头上踩踏的缘故。以上的诗篇和记载反映的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更加完整。在东汉,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还被人们用作绘画和雕刻的重要题材,在河南南阳就发现了“一块东汉画像石的右上方刻着河鼓三星,其下是持鞭牵牛的牛郎,牛郎左下方是头挽高髻跽坐的织女”。

织女牵牛的悲剧结局发展演变为牛郎织女七夕鹊桥相聚的喜剧结局,从表面看是故事的情节发生了变化,但从更深层次上看,这种变化表达了人们对情感的一种追求,无论社会怎样限制人们的现实规范,也不能遏制人们对美好人生、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三、两汉之后:七夕节的发展

两汉后,七夕节经过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七夕节俗与牛郎织女传说的融合,唐宋时期的盛行发展一直到元明清的成熟的过程,终于成了我国最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之一,其内容丰富多彩。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七夕节与牛郎织女传说逐渐交汇

汉代是七夕节的形成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牛郎织女的故事情节进一步完善,并与七夕节俗相互融合,七夕节成为普遍的节日,其活动也日益丰富,它所附着的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得到广泛传播。

七夕原有的禁忌意义在此时已完全消失,七月初七成为了欣赏天庭欢聚、乞求人间幸福的吉日。《玉烛宝典·七月孟秋》原注:“七月俗重是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荧重为稻,祈请于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这则记载明确表明了牛郎织女于七夕相会,这样就将七夕节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联系,逐渐固定下来,形成了深入人心的爱情故事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动乱的时期,百姓长期处于战乱之中,追求幸福而安定的生活的愿望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于是便向传说中的人物去乞求。因此在这一时期,七夕节不仅继承发展了已有的“乞巧”习俗,还添加了乞求富贵、乞求长寿、乞求生子的习俗。同时,由于人们对牛郎织女之间坚贞的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七夕节成为人们的情感依托。

在此时有大量关于七夕节俗的记载,宋孝武帝的《七夕》诗,梁简文帝《七夕穿针》诗等都有这方面的记载。而汉代的登楼晒衣习俗到魏晋时演变成为晒书习俗。《世说》曰:“郝隆七月七日见邻人皆晒衣服,隆乃仰,出腹卧,云:‘晒书。’”另有阮咸先生看见邻里在七夕曝衣,而他家徒四壁却也翻出自己的粗布破裤晾出来。这显示出七夕习俗在民间的影响极大。

七夕食俗也形成于魏晋南北朝,相关最早的记载是晋周处《风土记》:七月七日是个好日子,这天的饮食也不同于以往,北人会吃汤饼。汤饼又称“不托”,是一种经水煮过后的面块等简单的食物。唐宋时期,七夕食饼又出现了变化,《唐六典》记载:“七月七日加斫饼,并于常食之。”南宋时期,人们在这天主要吃精细的千层饼和油酥饼等。人们在七夕节吃饼有其文化内涵:其一,饼是圆状,古人认为“圆,阳物也”,阳物有辟邪的功能,吃阳物可以求吉利;其二,圆还暗示在七夕之夜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有团圆之意。古人把七夕饼叫做“巧饼”。

(二)唐宋时期,七夕节受到重视

唐代长安盛行各种七夕节俗活动。陈鸿《长恨歌传》中记载:“秦人风俗,是夜(指七夕)张锦绣,陈饮食,树瓜果,焚香于庭,好为乞巧。”同时说了这种活动在宫廷中表现尤为突出。唐玄宗甚至在宫中建了一座乞巧楼。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唐玄宗与杨贵妃“每至七月七日夜,时宫女辈陈瓜花酒撰列于庭中,求恩于牵牛织女星也。又各捉蜘蛛闭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宫中的妃嫔宫女们各用九孔针、五色线在月下进行穿针比赛,先穿过的为得巧。同时还有音乐演奏,欢乐达旦。崔颢诗云:“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这首诗就是对当时长安七夕盛况的真实写照。我们从中可以看出,长安城中,从宫廷到民间都盛行七夕乞巧活动。

宋代以后,农耕文明进一步发展,从朝廷到民间,牛郎、织女成了祭祀的神灵,祭祀盛行推动了七夕节的发展。七夕节俗活动变得更加丰富了,除了保存历代流传下来的求灵巧、水浮针、看巧芽、拜魁星等,还出现了《天河配》《长生殿》等节令戏,七夕节成了民众娱乐放松的节日。宋代罗烨、金盈之编辑的《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由此,我们能够得知当时七夕节热闹非凡的场景。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宋太宗下了一道鼓励人们欢庆七夕的诏书。宋代七夕是一个很隆重的传统节日,当时的许多文人如周密、吴自牧等的著作中都有相关的记载。此时也涌现出很多颂扬牛郎织女的诗文。例如:唐代白居易杜牧都做了名为《七夕》的诗,北宋秦观作了《鹊桥仙》等,这些都是赞颂七夕的著名篇章。

(三)元明清时期,七夕节的成熟

七夕节在元代多被称为女儿节,《析津志》中对七夕节这天在市中、朝中、宫中等热闹庆祝节日的场景做了详细的记载。在宋元时期七夕各种习俗非常兴盛,并一直流传至后世。

明清时期,七夕已经是重要的民间节庆,节俗活动丰富多彩。据记载,明代七夕时,民间“女子以碗水暴月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月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椎,因此卜女之巧”。清朝时叫“掷花针”,主要用松针来卜巧,此俗一直保留到近代。据《清嘉录》记载,人们在庭中或露台上陈设香烛和各种果实,对牛郎织女二星进行膜拜以此来乞巧。

明清时期,七夕有吃“结缘豆”的食俗,《漳州府志》记载了用熟豆相亲来证明有缘,并结缘的习俗。清朝时期,江西七夕节有吃“油饼”,喝“巧水”的习俗。清代时在陕西省兴平县,七夕节时,年轻女子陈上水果、酒、豆芽等,祈求织女赐巧。在陕西临澶县,七夕时,有女孩的家庭要用瓜桃枣梨等来进奉。福建《金门岁节》也记载七夕这天要吃同心饼。广东七夕又有相互赠送龙眼、槟榔来结缘的习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