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而传统的节日,流传两千多年至今依旧盛行。传统节日,剥去其物质载体后,留下的精神内核,才是一个民族最关键的文化基因。在屈原、伍子胥、曹娥之前,端午日的特定习俗早已有之,后人不断丰富端午的文化内涵,将端午与屈原投江、曹娥殉父等元素结合,并不只是为了增添节日的文化习俗,而是将这个民族特有的价值取向、精神追求通过节日的载体,用粽子、龙舟等形式印刻在群体记忆中。正是这些历史人物和节日传说的结合,才使端午节习俗更具有历史文化内涵。
端午节既有一般传统节日的共同特点,比如:有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纪念对象、特定的仪式、社交、生活习俗和娱乐活动。同时,端午又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表现形式:纪念屈原等其他历史人物、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蒿、佩香囊、饮雄黄酒等不仅有科学依据,同时,又有悠久的文化渊源。因此,传承端午特定的文化形式,弘扬其精神内涵,对于保护、传承、开发、利用、创新、丰富中国节日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孝亲尊祖的报本观念
孝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和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古人讲“百善孝为本”“百行孝为先”。对尊祖孝道的重视、崇尚,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孔子提出了“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认为“孝为仁之本”,明确了孝的道德要求的普遍性。孟子进一步强调“事亲,事之本也”,认为尊亲、事亲是人生最大的事情。汉魏隋唐则是孝道实践化的时期,其中最为瞩目的就是“以孝治天下”。成书于秦汉之际的《孝经》集中体现了孝治理论的风貌。正如邓立光先生所说:“《孝经》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孝由一身开始,及于家人以至天下,须有至诚无私的敬贯串其中而后为孝之大成。由人人俱有、人人能行的本然敬心与孝心,展现为我中华民族由小我至大我的共同道德准则,并由此凝结为民族的道德纽带,以维系整个民族的生存发展。”
宋代时,封建社会开始步入后期发展阶段,南宋以后,程朱理学发展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理学家继承了先秦孝道思想,从“天理”的高度,论证了孝道的先验性和永恒性,认为孝是先天的伦理属性,并从天理的高度对孝道进行了理论阐释,从而使孝道具有了更为成熟和完备的理论形态,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就端午节的起源来讲,关于尊祖敬亲的说法就有几种,如龙图腾祭祀说、纪念曹娥说等。古吴越民族把龙视为自己最原始的祖先,并将龙作为崇拜物象进行祭祀膜拜,是一种尊祖的表现形式。至于曹娥说则是对孝道思想价值的直接彰明,体现了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尊祖敬亲价值旨趣。
二、避疫祈福的价值取向
端午节是季节转换之际的一个重要时令,是时序中的重要关节点。这一时期自然与生态所产生的各种变化对人们的心理影响很大,也正因此,造成了端午起源的避疫祈福的价值向度。比如说端午起源的夏至说、辟邪说、祭天祈年说等,就鲜明折射出了中华民族求安祛祸、祈福避疫的价值旨趣。因为早在商周时期,五月所在的“仲夏之月”是夏季禁忌最多的一个月份,在当时的北方人看来,“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处必掩身,毋躁,止生色,毋或进,薄滋味,毋致和,节嗜欲,定心气。百官刑事毋行,以定晏阴之所成”。后来,五月被视为“恶月”。时人之所以把五月视为“恶月”,是因为当时人们认为五月是“阴阳争生死分”的一个特殊月份,尤其是端午与夏至时节,阴阳二气激烈争锋,暑毒盛行,很容易滋生各种疾病,蛇、蚊虫等动物也于夏至后开始活跃起来,对人体伤害很大。汉朝时就流行着“此日盖屋,令人头秃”“不得曝床荐席”等种种禁忌之说。在南北朝时期的荆楚之地,人们则在端午时采摘艾草、菖蒲挂于门户,臂上还系有被称作“百索”或“长命缕”的五色丝织品,以防瘟疫缠身。唐代时,皇室官宦之家则相互赠送扇子以避瘟禳灾。如今我们看到的有关端午的种种事项,在古代都被赋予了更多辟瘟消灾、保健祈福的意义。
三、忠君节义的爱国情怀
忠孝节义,简称忠义,是古代中国人在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与家庭生活中必须遵守的最重要的伦理道德规范。所谓“忠”,本意忠诚,尽心竭力,是真心诚意与人谋事。起初适用范围较广,忠君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两汉以后,最重忠孝,把“忠”变为一种臣对君的单向道德义务。所谓“孝”,就是“善事父母”。所谓“节”,是指气节、节操等,根本内涵是“不失道义”。所谓“义”,是指“合宜”,就是要依照忠孝等道德规范行事。在古代,忠是排在第一位的。孔子曾说:“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学而》)主张做人要忠信厚道。“忠义”作为一种做人的道德标准,在秦汉以后内容不断延伸并不断发生变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忠义的内容也发生变化。直到宋元时期,变化就更大了。这一时期,中国封建社会步入下坡路,导致了一股推崇古代圣贤英烈的思潮,将中国历史上一大批优秀人物挖掘出来,并为他们建庙祭祀、追封尊号。特别是儒家所倡导的封建道德伦理此时也再次复兴,儒家忠孝节义思想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宣扬和传播。
在古代,“忠孝节义”往往是与“爱国”结合在一起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君主是国家的代表,对于君的忠,便体现了忠于国家利益。正是因为中国自古的忠君爱国传统,从而使爱国主义情怀在历代经久不衰。故而端午节关于人物纪念的起源就比较多,春秋战国时期的介子推、伍子胥、勾践、屈原等都是忠君、报国的爱国主义者。伍子胥是吴国忠臣,因遭奸人诬陷而自杀身亡,酿成悲剧,吴越人民之所以纪念他,一方面是表示对忠臣的同情,同时也是对他的忠君爱国思想的由衷敬意。越王勾践为国忍辱负重、卧薪尝胆,也张扬了崇高的复国爱国精神。介子推则显扬了忠义的巨大力量和精神品格。特别是战国时期的屈原,更是爱国主义的典范。历史最终选择以屈原作为纪念的主要对象,充分体现了中国人传统的爱国主义价值旨趣。这种把对具有崇高精神的人物的纪念融入节日的行为,赋予端午节以更为深远的价值内涵,不但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心理价值选择,体现出了极强的价值张力。
四、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
端午节体现了人们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中国传统节日实际上代表中国人的精神追求、价值追求、道德追求。中国的节日向来就有缅怀先贤的传统,通过对先贤的纪念延续自己的文化传统,树立自己的文化价值观,规范自己的行为方式。端午祭祀的人物主要有屈原、曹娥、伍子胥,白娘子、农神等。屈原、伍子胥是直臣,精忠报国;曹娥是孝女;白娘子救许仙,也救百姓;农神是百姓的衣食父母。从端午祭拜的人物看,目前影响最大的还是屈原。据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所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证,端午起源于中国古代吴越之地,远比纪念屈原早得多。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篇却深入人心。屈原全心爱国,遭奸臣陷害,但他宁折不屈,依然追求自己的理想。《离骚》中一串串闪光的诗句,今天读来依然让人感到心潮澎湃。“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的伟大在于他高洁的人格,后世的志士仁人无不以屈原为精神高标而身体力行,从而绵延一种血脉、一种传统、一种人格、一种高贵的气节。“竹林七贤”代表人物嵇康宁可被斩首于洛阳东市,也不为司马氏王朝所用,临刑前还当众演奏了他的拿手曲目《广陵散》。东晋诗人陶渊明:“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唐朝诗人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岳飞以“精忠报国”四字为一生处世的准则,宁可以“莫须有”的罪名死于狱中,也不向奸臣秦桧低头。文天祥被俘乃书《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囚禁四年,经历种种严酷考验,始终不屈,于1283年从容就义,年仅47岁。郑板桥清正为官后因请求赈济农民而得罪豪吏,告疾罢官归,“掷去纱帽不为官”,居扬州以诗书画自适。屈原精神就是孟子讲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
五、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端午体现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中国人在节日里的许多活动都表达了对风调雨顺、生命健康、社会和谐的强烈期望。端午节采粽叶、包粽子体现了人们对植物的崇拜。有学者认为,粽子与春节的饺子、元宵节的汤圆和冬至节的馄饨等有异曲同工之处,均为内肉外皮,象征阳内阴外、阴阳和合包裹之象,它表达古代中国人祈求端午之后,阴阳调和、风调雨顺的愿望。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除了缅怀屈原,还体现了人们对龙图腾的崇拜。
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中说:“距屈子投江千余年前,划龙舟之习俗就已存在于吴越水乡一带。目的是通过祭祀图腾——龙,以祈求避免常见的水旱之灾。”祭祀之日便是端午,在水域中竞划刻着龙饰的舟船是“龙祭”的重要内容。“古代吴越民族是以龙为图腾的,为表示他们‘龙子’的身份,借以巩固本身的被保护权,所以有断发文身的风尚。”端午节里既有关爱生命的主题,也有尚美的愿望。比如,插艾蒿表面上看是祈福消灾,实有夏至之时驱除蚊虫毒疫之功效。喝雄黄酒、菖蒲酒具有强身健体之作用,民间谚语就有“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走”。
赛龙舟作为体育比赛,是力量的较量,也是万众一心的标志,参加比赛的人全神贯注、奋勇向前,观看比赛的人呐喊助威,欢呼雀跃;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娱乐人们的生活。
佩五彩丝、五色缕、五色缯为的是辟邪驱瘟、保佑安康、延年益寿。五彩、五色中都有五,五象征五方、五行,五行相生相克,阴阳才能平衡,身体才能健康。从审美的角度看,五彩丝、五色缕、五色缯,色彩缤纷,具有装饰点缀作用,又是美的象征,深为广大百姓喜爱。
端午节还有回娘家的习俗。许多地方将端午称为“女儿节”,媳妇回娘家时,要带酒和肉,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同时,娘家也要回赠给女儿女婿一些礼物,希望女儿家人丁兴旺,生活美满幸福。
总之,端午节是中国先民顺应自然变化而形成的节日,是中国智慧的结晶。人们在夏季炎热之时,通过各种手段避暑热、驱蚊虫、防瘟疫,这些生活知识和习俗在传承过程中不断注入许多人文内涵,并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六、发挥端午节的现实作用(www.xing528.com)
今天,我们过端午节,除在物质层面和生活习俗层面继承原有的传统外,更重要的是发挥端午节的现实作用。一是通过端午节铸造中华民族凝聚力。端午节是全世界华人的节日,通过纪念屈原等一系列活动可以培养人们对中国文化的价值认同,增强人们的敬祖意识、亲情意识、家庭观念、爱国精神,从而形成中华民族的向心力。二是通过端午节促进和谐社会建构。端午节体现了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赛龙舟、吃粽子、走亲访友、外出游玩不仅使人们亲近自然,身心放松,也使人们增进了亲情、友情,爱情,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在科技发达,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端午节可以使人们树立“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从而更好地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得丰富多彩,诸如龙舟竞渡、吃粽子、蓄兰沐浴、佩香囊、禁欲、斋戒等。有的已经与时代不相应,有的与科学不相应,自当与时俱进,加以改进,令端午节具有现代特色,乃至更具超绝真实之意义。一个节日能顺着历史长河流传至今,必然承载着无数先人的美好情怀和高尚品德,必然蕴藏着宝贵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在端午节和家人、朋友共享温情的时候,也很有必要追忆那些曾经发生在脚下这片热土上的大忠大义、大孝大贤的伟人伟事,引古人的正气为自己的灵魂注入正能量,能够更加完善自己的人生,更好地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下去。
[2]李昉,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司马迁.史记·孟尝君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9.
[4]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9.
[5]高承.事物纪原[M].北京:中华书局,1989.
[6]宗懔.荆楚岁时记[M].广汉魏丛书本,明万历二十年.
[7]薛理勇.逢年过节[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1.
[8]刘德斌,等.节日情韵:中国传统节庆文化[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3.
[9]韩贵新.端午旧事[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1.
[10]王根林,等,点校.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1]顾禄.清嘉录[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12]范致明.岳阳风土记[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
[13]孔子.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4]邓立光.从《孝经》讲中国传统文化精神[J].中国文化研究,2006.
[15]闻一多.闻一多全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