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节作为唐代的一个重要的新兴节日,由正月晦日发展而来,在唐德宗李适贞元五年(公元789年)正式确立,其后又历经数朝,逐渐衰微,到现在只有山西云丘山等少数几个地方有较为正式的节俗活动。中和节的那些传统习俗仍然彰显着我们坚韧美好的精神。
一、前言
中和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每逢农历的二月初一,正值春天来临,有关中和节的庆祝活动便也统统展开。中和节作为唐代的法定节日曾在德宗时盛极一时,对德宗巩固统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和节渐渐淡出了国人的视野。其实,中和节的文化精神早已融入我们的血液,虽然现实中并非时时可见,但是我们可以从其发展流变的节俗中来一睹其芳容。由于中和节作为一个法定节日在唐代正式确立并得到大力推广,而在唐德宗之后便被官方弱化乃至销声匿迹,所以,我们关于中和节节俗的考察主要集中在唐代,并在中和节的流变中通过节俗的考察来了解其社会精神和文化意象。
二、“晦日”节俗——缘起
中和节在唐代正式得以确立,因皇帝鼓励全国人民宴享取乐以及庆祝活动规模巨大,让中和节成了一个广为人知的节日。就像前文分析的那样,中和节的产生并非横空出世,其前因后果都是清清楚楚的。唐代中和节起源于正月“晦日”,唐以前并无中和节,据《旧唐书》记载,德宗因欲于初春之时为祭句芒神、宣扬帝力,故改正月“晦日”为中和节,自此,正月九、二月朔、三月上巳合称为三令节,中和节成为法定节日“大行其道”。由此可见,中和节的前身应是正月“晦日”,由于“以晦为节,非佳名色”,所以便取“中和”为节名。正所谓“揆三阳之中;和者,酌二气之和,以畅中气,以播和风”(白居易《中和节颂并序》),侯喜《中和节百辟献农书赋》云:“应天地中和之气,备朝廷中和之容,君告成中和之功。”
唐以前的“晦日”的节俗主要是祭祀方面的,官员百姓在过节中除了喝酒感叹庄稼收成,最主要的内心寄托就是充满仪式感的祭祀活动了。南北朝时期也有大量以“晦日”为题材的诗歌流传。例如,北魏卢元明的《晦日泛舟应诏诗》:“轻灰吹上管,落蓂飘下蒂。迟迟春色华,皖皖年光丽。”
而每当中和节时,迎神赛社、祭祀龙神、祭祀土地等习俗活动都会齐齐亮相,这些都和古代“晦日”的节日活动不谋而合。二月二日这天,食品也多以龙命名:吃面条称“挑龙头”、吃油炸糕称“吃龙胆”、食煎饼称“揭龙皮”、吃麻花称“啃龙骨”,以示吉庆。“龙”象征着华夏民族坚毅不屈、顽强拼搏、和险恶的大自然既斗争又和谐共生的民族精神,当然,那些伏羲、女娲、龙王的远古传说和神话故事都离不开“龙”,而“龙”把这一切都串联起来,让华夏儿女以“龙的传人”的精神气魄消灭水患、建立国家,开始了世代繁衍,并在生生不息的成长中把“无所不能”的“龙”的精神植根于自己的血脉,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三、官方确立——中和文化下的民俗
(一)以农为本,劝农稼樯
1.祭句芒
唐安史之乱后,国力大不如从前,此时在位的德宗胸中有一番大志向,限于当下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劝民农桑重农务本方为正道。因此,中和节皇帝亲为表率,躬耕于野,代表“全天下”百姓祭祀句芒神,感谢今年的好收成并祈愿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句芒,是主管农事之神,为唐民间所信奉,相信其能主宰万物生长,农事丰收。《礼记·月令》有云:“其帝大眸。其神勾芒。”郑玄注曰:“句芒,少皞氏之子曰重,为木官。”朱嘉注:“大白皋伏牺,木德之君。句芒,少眸氏之子。曰重,木官之臣,圣神继天立极,先有功德于民,故后王于春祀之。”
2.中和酒
中和酒也被称为宜春酒,关于中和酒的记载除了德宗诏书中令村社在中和节造中和酒之外,别无记载。中和酒是一种用粮食酿造的低度酒,只有在村社粮食丰足、人们衣食无忧的情况下才会出现余粮酿酒。因此,在中和节酿造中和酒也是对于新一年粮食丰收的希望的寄托。中和时节,谷酒飘香,亲朋好友就着热菜端上专门酿制的中和酒,诉往年农事,祈来年丰收、家庭美满。
3.献生子
献生子并不仅仅是百官劝皇帝祭句芒才有的活动。在民间,献生子在中和节当天以青囊盛百谷瓜果种互相赠送,这一节俗的实施是为了促进民间百姓互相交换百果蔬菜之种以祈求繁荣农业生产,在根本上体现的仍然是对农业的重视。
(二)节日宴乐
唐人以诗作歌,以酒为乐。唐德宗时正式设中和节,中和佳节自是少不了宴饮。虽然在贞元五年正式设置中和节的诏令中并没有提到有关中和宴的记载,但是在贞元四年的九月诏令中提到了正月晦日时“宜任文武百僚选胜地追赏为乐”,从贞元四年以后的史料记载看,这一风俗为中和节所传承。在贞元五年中和节设置以后的史书记载中,有大量的史料记载中和宴会:贞元六年(公元790年)“二月戊辰朔,百僚会宴于曲江亭”。贞元九年、十三年、十七年、十八年、十九年的中和节也见于《旧唐书》分别记载有:“是日中和节,宰相宴于曲江亭”“二月丁巳,赐宰臣、两省供奉官宴于曲江亭”“二月癸巳朔,赐群臣宴于曲江亭”“二月戊子朔,赐群臣宴于马璘之山池”“二月壬午朔,赐宴马璘山池”。这些都显示出中和节设置后中和宴的繁盛。但是并非每年的中和节皇帝都举行中和宴,当国家遭遇灾害遇到凶年或者因为岁俭而停罢中和宴的现象也是存在的,例如贞元十五年和二十年分别因为其年“二月,罢中和节宴会,年凶故也”“二月丙午朔,罢中和节宴,岁俭也”,而停罢中和宴。中和宴以皇帝为主导,但是从贞元九年的中和节开始出现分宴:“宰相宴于曲江亭,诸司随便,自是分宴焉。”由以上史料记载可以知道中和宴以皇帝为主导,君主赐群臣宴,君臣共饮,后来出现了分宴,各诸司可自主举办中和节宴会。
有歌自少不了舞,《新唐书·礼乐志》有明确记载“昭义军节度使王虔休以德宗大辰未有大乐,乃作《继天诞圣乐》以宫为调,帝因而作中和乐舞。”史料中关于中和乐舞的记载已不多见,《唐会要》记载:“大抵以宫为调,表五音之奉君也;以土为德,知五运之居中也。凡二十五遍,法二十四气,而成一岁之功也。不闻沾滞之声,长作中和之乐。”此处说的就是唐代的中和乐舞。通过以上几则史料,可以确定中和乐、中和舞都是德宗皇帝亲自制作确立的。中和乐以王虔休进奉的《继天诞圣乐》为底本,应当是一种轻快、愉悦、明朗的音乐。中和乐舞的出现得益于中和节的确立,在宴会上表演,不仅活跃气氛,而且体现了唐代君臣们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期盼和愿景。宫廷内歌舞升平,作为全国性的节日,民间自然也是少不了中和节的气息。民间的官吏受欢乐节庆气息的影响,自会吟诗几首。
皇帝移晦日为中和节(www.xing528.com)
唐·吕渭
皇心不向晦,改节号中和。
淑气同风景,嘉名别咏歌。
湔裙移旧俗,赐尺下新科。
历象千年正,酺醵四海多。
花随春令发,鸿度岁阳过。
天地齐休庆,欢声欲荡波。
二月二日
唐·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中和节在德宗时期一度繁盛,形成的中和乐舞现在已不可见,但从明清时期用于祭祀、朝会、宴会的皇家音乐——中和韶乐中可见一斑。因中国古人信奉“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尊雅乐为“华夏正声”,故历朝历代的中央政府均设立专职官员和职能部门负责有关音乐事宜。明初,太祖朱元璋将雅乐更名为中和韶乐,清朝沿用至今。中和韶乐的主要特点是:运用五声音阶;一字一音,保存和延续了先秦雅乐的特征;八音具备;有乐必有歌;突出钟声磬韵,体现“金声玉振”的特色。如今中和韶乐丧失了昔日赖以生存的舞台,演出人员的演出水平也参差不齐,再加上现代人对传统音乐日渐失去兴趣,中和韶乐这样的中华经典曲目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
(三)赐尺赠刀
中和节的节俗中有皇帝赐大臣戚里尺,谓之“裁度”。古人认为根据星象推算,仲春二月是“日夜分,则同度量,钧衡石,角斗甬,正权概”《礼记·月令》。仲春二月,古人根据星象推断出是昼夜平分之时,进而引申出“平”的意向,也就是一个所谓的标准。中和节皇帝赐尺,一方面是希望大臣以治国标准来向皇帝进言施政得失,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臣子们要严格按照标准来要求自己。皇帝将尺赐给臣子,也包含了对于臣子公平正当行使权利的期待,希望其对皇帝和国家社稷忠正耿直。关于中和节皇帝赐尺的记载至今仍能看到一些,例如白居易曾对其获赐御尺在《中和日谢恩赐尺状》有所记载。在中和节时,皇帝会赐尺给臣子,同时也让官僚们相互之间以刀尺相赠,这是皇帝希望君臣不疑,希望臣子们可以效忠自己、报效国家,全国统一稳定,开创历史新篇章。
四、发展流变
唐德宗时期是中和节最为繁盛的时期,中和节作为官方法定节日被确立并推广后,中和宴、中和乐舞等随之出现,各种祭祀、宴赏活动不断。然而,在德宗去世后不久,宪宗在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春正月发布诏令“停中和、重阳两节赐宴,其上巳宴,仍旧赐之”。自从罢中和宴之后,中和节开始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是中和乐舞、赐尺等习俗还是保留了下来。而中和节也仍然还是唐朝的法定节日之一,由此可知,唐朝的中和节还是有所保留延续。然而到了宋朝,中和节虽然还存在,但是其程度和规模已远远不能和唐朝时相比。《武林旧事》记载:“二月一日,谓之中和节,唐人最重,今惟做假。”由此可见,宋朝时候的中和节只有其名却失其实了,其仅作为一个假日存在。而到了明清时期,则演变为了祭日存在,民间犹有食太阳鸡糕以之为祭日的习俗。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中和节条云:“(二月)初一日为中和节,传自唐始……京师于是日以江米为糕,上印金乌圆光,用以祀日,绕街遍巷,叫而买之,曰太阳鸡糕,其祭神云马,题曰太阳星君。焚帛时,将新正各门户张贴之五色挂钱,摘而焚之,曰太阳钱粮,左安门内有太阳宫,都人结侣携觞,往游竟日。”而太阳鸡糕,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记载颇详:“二月初一日,市人以米面团成小饼,五枚一层,上贯以寸余小鸡,谓之太阳糕,都人祭日者,买而供之,三五具不等。”
从中和节的确立过程和风俗活动来看,它的产生和发展乃至消亡更多的是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其传播和承袭一直都是自上而下的,所有的活动都是朝廷先行,民间效仿,缺少扎实的群众根基。虽然它的文化内涵很丰富,但是精神内涵却很杂乱、宗旨不明确,既有古人祭祀祈福的传统行为,又因为太多的政治考量加入了过多的新元素导致两者无法完美融合。从短期来看,唐德宗设立中和节一方面是为拉拢臣民,巩固君臣关系,以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另一方面是为了促进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从长期来看,中和节很多节庆庆赏性的民俗活动大多都在君臣之间进行,局限于社会上层,没有在民间形成普遍的认同意识。因此群众基础薄弱,导致其无法抵御政治因素的削弱,最终被春龙节、踏青节取代。总而言之,一个节日若是想长久下去,不仅需要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充满仪式感的节日习俗、统治者的鼓励扶持,更需要每一个人参与进来,真正领悟到节日的精神意义,于千千万万代间传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