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和节的起源及传承:中华传统节日溯源

中和节的起源及传承:中华传统节日溯源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唐代,中和节也是有劝耕文化的。中和节是在唐德宗贞元五年被颁布成为法定节日,但这并非意味着中和节是横空出世、毫无来由的,它的出现是有其历史文化背景的。中和节的产生与正月晦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月晦日可以说是中和节的前身。

中和节的起源及传承:中华传统节日溯源

一、前言

“二月二,龙抬头,风雨顺,又丰收。大仓满,小囤流,好年景,春开头”。这是民间流传的一句俗话,说的是中和节一日祈福纳新,愿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北方,二月二,又叫作“龙抬头”,亦称“春龙节”;在南方,叫作“踏青节”,古称“挑菜节”。其实在历史上,起初中和节和春龙节并非同一个节日,随着中和节流转演变到后期,中和节与二月二逐渐相融合,人们统称为中和节。张勃在《先有“二月二”,后有“龙抬头”——二月二的起源、流变及其文化意义》中认为,中和节既是国家政策性的节日,在娱乐活动受到国家允许的情况下,人们会意犹未尽地把活动延续到第二天。中和节与二月二关系密切,王晶晶在《国家与社会视角下的唐宋节日研究》中推断,在中和节后期的沿袭中,二者相融合,节俗不断糅合,既保留了中和节之名,又增添了二月二的节俗。

二、“龙抬头”起源

“二月二,龙抬头”中的龙指的是天上的星宿,这句话的来历与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古人认为世界天圆地方,天上有指引世界运行规律和象征人命运的星星。春秋以前古人把天上星宿划分为四大分野——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每一象又分为七大星宿,它们是不同的恒星在宇宙组成的图案。当被称为“龙角”的东宫七宿的第一宿出现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正值春天来临,所以,古人就将它作为春天的标志。而此时,恰逢我国农历二月雨水节气前后,由此产生了“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二月二”自产生以来就一直传承,尽管其节俗时有变化,但其最早庆祝春天到来、祭祀句芒神、祝愿今年丰收的美好愿景一直没变。《尚书大传》曰:“东方之极,自碣石东至日出榑木之野,帝太皞神句芒司之。”东汉班固《白虎通义》则说:“其神勾芒者,物之始生,其精青龙。芒之为言萌也。”由此可见“二月二”正是迎春和万物生长的象征,百姓都会祭祀句芒以祈丰收。明代杨慎《春雨》有云:“春雨掩柴扉,勾芒力尚微。”清代农歌:“中和节庆龙抬头,春祭勾芒祈丰收。白天耕田忙播种,夜里切草喂牲口。”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和节历经岁月慢慢地和“二月二”混为一谈了。带有传奇色彩的句芒神的加入,说明中和节与农事关系密切,并且内容大多是围绕着农耕转的,它是服务于农耕社会的重要节日。在唐代,中和节也是有劝耕文化的。唐德宗鼓励农桑,使知稼樯之艰辛,中和节节庆宴享之余,于东郊躬秉耒耜,行籍田之礼,以表率天下,劝其农耕。无论是唐代人还是更早些时候的古人,无论生存生活条件如何艰苦,都会祭句芒神,向天祈福,以求丰收。

三、中和节的由来

唐代以前并无中和节,据《旧唐书》卷十三《德宗纪》记载:“朕以春方发生,候及仲月,勾萌毕达,天地和同,俾其昭苏,宜助畅茂。自今宜以二月一日为中和节:以代正月晦日,备三令节数,内外官司休假一日。”中和节是在唐德宗贞元五年(公元789年)被颁布成为法定节日,但这并非意味着中和节是横空出世、毫无来由的,它的出现是有其历史文化背景的。中和节的产生与正月晦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月晦日可以说是中和节的前身。古代有正月晦日的说法,因为在农历每个月的月末,月亮都会变得隐晦不明,所以每一个月的最后一天都被称为“晦日”,而作为新年第一个月的“晦日”更是倍受重视,就像每年最后一个月的最后一天除夕守岁一样,总是那么神圣而隆重,被称为“晦日”的节也被每个朝代的人们所庆祝。据《魏书》记载:南北朝时“后正月晦,帝出于临洛,粲起于御前再拜曰:‘今年还节美,圣驾出游……’”,从这里可以看出,那时的人们已经把“晦日”作为一个节日在庆祝了。

由《旧唐书》的记载可知,贞元四年九月德宗下诏:“比者卿士内外,左右朕躬,朝夕公门,勤劳庶务。今方隅无事,烝庶小康,其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三节日,宜任文武百僚选胜地追赏为乐。”由此开始,正月晦日作为一个节日,与三月三日上巳节和九月九日重阳节拥有相同地位,这也是正月“晦日”首次成为唐朝官方规定的一个节日。吕渭《皇帝移晦日为中和节》也云“皇心不向晦,改节号中和”,可见此节改自正月晦日。唐代也祭句芒,句芒是主管农事之神。《三礼义宗》云:“五行之官也,木正曰句芒者,物始生皆勾屈而芒角,因用为官名。”作为祀农的象征,句芒广为唐代民间所信奉,“村社作中和酒,祭句芒神,聚会宴乐,名为飨勾芒,祈年谷。”而官方则多与司春之神青帝一起配祀,如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玄宗亲往东郊迎气,祀青帝,以句芒配,岁星及三辰、七宿从祀,并在东南设句芒坛。然而唐德宗设中和节绝不仅仅只有劝耕那么简单,唐安史之乱可谓是把盛唐拉到了一个岌岌可危的境地,到德宗时国力稍有回升。而德宗是一个很有抱负的君主,很想有所作为,但是当他看到因前人战乱而久久忘却不了那些凄苦回忆的国人时,他意识到,国家的氛围需要改变一下,不但需要劝其农耕,更要让他们回忆起盛唐时期的意气风发,让他们焕发精神,这就需要全民性的动员,需要一个契机。宰相李泌谓“以二月一日为中和节,人家以青囊盛百谷果实,更相馈遗,务极新巧,宫中亦然,谓之献生子”。于是,德宗自上而下开启了全民性的宴乐,办中和宴,赐诗、赐尺……贞元年间,德宗曾屡次在曲江亭、麟德殿、马璘山池等地宴洽百僚,并赋诗赐之。与京师雍熙的宴集相比,地方州县的欢娱气氛则更为浓烈,梁肃在其《中和节奉陪杜尚书宴集序》详细记载了当时朝夕宴乐,百戏、杂技群舞的场景:“火旗在门,雷鼓在庭,合乐既成。大庖既盈,左右无声,旨酒斯行,陈献酬之事,乃酣无算之饮。于是群戏坌入,丝竹杂沓……”中和节成了继春节之后另一个普天同庆的日子,德宗设三令,天下共中和,上至文武百官,下至州县百姓,君臣不疑,百姓也能吟诗饮酒,是让天下有一个宣泄、放松的时机,这起到了让天下人感到沐浴皇恩,巩固帝位的作用。(www.xing528.com)

四、与中和节有关的传说及民俗

原始神话、民间传说是每一个民族和国家在早期都会用来稳固传承的一个法宝。“二月二,龙抬头”相传是天上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多起来,其缘起原始社会的神话当中。据说,华夏先民把创世英雄伏羲尊为“龙的化身”,把龙当作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的象征。《易·说卦传》曰:“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其中的“见龙在田”即指田野里安眠的龙,冬去春来,万物复苏,龙苏醒了,于是,以“龙的传人”自居的子民们便开始了春耕。把农事和龙联系到一起,就是把农耕时代华夏民族赖以生存的技能寄托于象征伟大力量的“龙”。

在我国北方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因为武则天当上皇帝,惹恼了玉皇大帝,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不久,司管天河的龙王听着民间人家的哭声,看着民不聊生的惨景,担心人间生路断绝,便违抗玉帝的旨意,为人间降雨。玉帝得知后便把龙王打下凡间,压在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曰: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百姓感念龙王的恩德便想尽办法拯救龙王,开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人们正在翻晒玉米种子时,想到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开了花,就像“金豆开花”。于是便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之后,民间便形成了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家家户户爆玉米花的习俗。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中和节这天早晨家家户户还会去井边或者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称为“引田龙”。其目的是祈愿雨水普降、消除虫害、五谷丰登。除此之外,民间往往还会举行各种活动纳吉,诸如舞龙、戴龙尾、吃龙鳞,等等,期待在新的一年里在龙的庇佑下再获丰收。古人把无数美好愿景承载于龙,寄托在这“晦日”,雨水渐多之时,“龙的传人”便在这华夏大地上开始了新一轮的耕种和繁衍

唐德宗时中和节的活动主要是针对社会上层的娱乐活动,普通百姓的参与程度并不高,缺乏群众基础,再加上中和节距春节、元宵、上已和清明等节日都比较近,而发展历史和影响力度却远不及这些节日,且在唐宪宗时期(公元804年)便停止了节日的宴请活动,因此其影响力日渐衰落。到了明清时期,甚至很多地方的中和节已逐渐被春龙节取代。但是中和节的一些风俗仍然可以在明清时期乃至近代一些节日风俗的记载中寻到踪迹。由此可见,一个节日是否能传承下来与群众的参与度是密切相关的,中和节自创立之初,仅局限于社会上层,没有能够很好地在民间普及,之后因其节日内容一方面没有创新之处,使得人们的新鲜感下降,另一方面与“二月二”的庆祝内容相似,导致中和节影响力逐渐衰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