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寒假春节十五天,七十年国学而立集

寒假春节十五天,七十年国学而立集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之,读罢先生的《日记》,你会明白,国学大师是怎样炼成的;这个寒假的春节,我用了十五天的时间,穿梭回了七十年前,透过那枪炮烟火、乱离奔走,我们走进的是张先生而立之年刚健的学术生命世界,以及那一代学者艰苦卓绝的学问圣域,当我们身处项目经费、核心论文、行政约束等教学科研中有所不悦时,请想一下张先生以及他们那一代学者吧,相比之下,我们幸福多了!

寒假春节十五天,七十年国学而立集

今年寒假,本来打算带儿子回山东老家过年,让他感受一下北方老家的年味儿,后来还是取消了,决定明年大一些再回去,使其抵御风雪严寒的能力再强些。这样便又到爱人家了,逆长江之水而上的巴东,现在看来这倒也好,使得诸事纷多的我较安静地在房间里伏案工作,收获算是不少。这其中的一个深刻收获,便是奉周师国林先生之命,携《张舜徽壮议轩日记》拜读并择取编撰《张舜徽先生学术年谱简编》,一气呵成当中与之余,深深折服于张先生那一代学者乱离奔走中的读书治学!

《日记》记录的时间是上世纪1942年至1947年,张先生在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安化北平民国学院(战时南迁)、兰州大学(抗战之后)读书治学和教研交游的点点滴滴。在日记数年乱离奔走中仍能一丝不苟地书写记录这一恒心、谨严之外,我感受至为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一、早起、晚睡几无一日不读书的治学勤苦。先生每天的日记,较为常见的格式便是:晨起,读《××》……夜读《××》至二更后,或“自朝达暮读《××》”,而且不光是勤读,更勤抄,将读书中的精要大段抄录,并同时点评、阐论,实则就是日记版的读书笔记。这当中,已经屡屡可见先生后来一生都坚持不易的学术观点,比如“开拓胸襟、发越志趣”的治学气象,重视经史诸子实学而反对诗词歌赋的吟诵,周秦道论为“君人南面之术”的见解,法家精神的推崇等,都在日记中频频获睹,正如周师在《日记》前言中所指出的,这充分折射出先生早年读书治学之勤苦,因为很显然,没有三十岁以前大量扎实丰富的研读和苦思,是断然不会得出这些不仅三十多岁便笃信,更是一生所坚信的学术观点的。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而立之年的张先生,显然已生发出如此之多的不惑之论,因此我在完成《日记》的拜读和择取后,趁热打铁,草就一篇读后感书评,即曰《而立之年的不惑之论——读〈张舜徽壮议轩日记〉》,所要表达的,正是徒孙如此的一种感受与折服!还有,彼时并无电脑,也无电子书,先生所读,全是随身携带的一些书以及从图书馆借出的,读书不易,毛笔抄写也比今日笔记本电脑粘贴复制之输入或打印复印为难,而先生依然每天坚持勤读、勤写,今日看来单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抄一遍,恐怕都得每天一小时左右。现在的我们整日喊忙,叫累,比起先生来,早起读书起得早吗?晚睡读书并笔记写得多吗?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所铸就的个人学术观点卓然不易的有吗?比较之下,哑口无言!

二、倭寇侵略、家国疮痍的生活艰苦。上述的勤苦,还有一个促使我们深刻理解的背景,便是当时的抗日战争。战争带来的,是国家的败退与民生的痛苦,在张先生女儿安安出生的那段时间记载,最使我们切实地了解战争的意味。当时先生的夫人怀有身孕,行动不便,然而日寇已临近,不容不作迁徙之计,在张先生一个学生的帮助下,他们到了那学生的老家躲避,路途不远,藏匿较易,然而即使这样,还是差一点遭到日寇的袭击。当时男女老少往山上爬,哭号声闻于数里之外,当日军进村后,大家在山上相互目视,屏息不敢语,待了一夜,晚上将两个儿子围坐于中间使之安睡,先生则与夫人对视守护。次日下山,见邻妇哭诉儿子已被日军掳走,丈夫则头部受伤将死,第二天,夫人乃生下一女,大小平安,因名为安,“安志乱离也”,环顾屋内狼藉一片,然而人总算无恙,因感不幸中之大幸!这段记录,在先生文言叙述之下,更有亲临之感,彼时学者、国人生活之不易,跃然纸上。而且,日寇曾到过张先生老家,在其屋内住过,家藏书籍与读书笔记为日寇烧掠殆尽,那里面凝聚了先生十余年的读书心血,后来再也难以恢复,这其中的损失又何可计算?!由于国败家困,物价飞涨,比今日的CPI要CPI多了,先生虽然在大学教书,所得乃不足以抚蓄妻与子,妻子常来家书,告以家中无以购置生活用品,乃至两儿冬衣尚无从缝制,每念及此,先生辄仰屋愧疚,深感于抚蓄妻与子方面有所亏欠!说真的,当读到先生为寇所迫、为生计所奈何时,我是万千思绪交集于心。我想,每一个成家的人,对于这样的挈儿逃生,对于这样的困穷无奈,都是无需语言即可品味于心的,而先生并未因此而沮丧、而绝望,依然坚定信念,厚植理念,于读书治学中忧国忧民,在教书育人中忠国孝家,先生最终成为一代国学大师,岂是沽名钓誉所获?岂是觥筹交错所得?岂是丰衣足食中悠哉悠哉所成?!今天的我们,虽有房子、车子、票子等压力,若与先生那时比起来,真不知安逸多少了,而我们的奉献呢?我们可以拿出什么来呢?我们又有什么可以留给这个国家和社会以及后人呢?!比较之下,再次无语!(www.xing528.com)

总之,读罢先生的《日记》,你会明白,国学大师是怎样炼成的;这个寒假的春节,我用了十五天的时间,穿梭回了七十年前,透过那枪炮烟火、乱离奔走,我们走进的是张先生而立之年刚健的学术生命世界,以及那一代学者艰苦卓绝的学问圣域,当我们身处项目经费、核心论文、行政约束等教学科研中有所不悦时,请想一下张先生以及他们那一代学者吧,相比之下,我们幸福多了!珍惜这幸福,消化那不悦,振奋我精神理念,沿着先生坚毅目光之所凝望处前行吧!

(时为2011-2-20 11: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