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益既能表明法律所保护的利益,也能体现违法行为所侵害的利益。因此在对非法采砂入刑中保护法益进行辨析之前,首先是要了解砂石资源本身所具有的基本价值属性,以及非法采砂行为所可能造成的危害性,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非法采砂犯罪所损害的法益类型。因此对河道砂石的基本属性进行全面分解,是妥当界定非法采砂行为内涵和进行违法判断的基本依据,也是准确运用法律手段惩罚犯罪的前提。同时对于后文深入解读非法采砂相关司法解释,并对非法采砂入刑中保护法益的类型进行正本清源的辨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河道砂石的基本属性
1.河道砂石的资源属性
河道砂石是在自然状态下,岩石风化崩塌后,通过环境的作用以及经过水流不断进行冲刷和长时间的摩擦,失去棱角后沉积于河床一定区域而形成。砂石的资源属性是指其作为自然资源所固有的属性,作为河道的重要构成要素,是水底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法律上对与砂石资源属性的界定一直存在争议,在砂石资源属性方面最大的争议便是河道砂石到底是属于矿产资源,还是属于一类独立的资源种类。根据《矿产资源法》对于“矿产资源”的定义可知:“矿产资源是指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利用价值的,呈固态、液态、气态的自然资源。”另根据《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及其所附《矿产资源分类细目》可以看出,河砂属于非金属矿产中的建筑用砂或者水泥配料用砂,属于一类非常重要的非金属矿产资源。此外国土资源部也在其许多文件中也明确将砂、石、黏土以及构成山体的各类岩石列为矿产资源。因此可以确定河道砂石在资源性质上属于矿产资源的一种。[11]
2.河道砂石的财产属性
河道砂石的财产属性是指其外部附加和固有属性相关的一类属性,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其财产属性体现为所具有的经济价值。砂石作为混凝土的主要成分,在建筑工程领域被广泛使用,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加速,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大规模发展,大大刺激了建材市场,使其经济价值更加凸显;从自然资源所有权归属的角度看,由于其具有公有物特征,其财产属性体现为产权归国家所有。
3.河道砂石的功能属性
除此之外,河道砂石也是构成河床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基础,不仅是可以加以利用的自然资源,而且也是对于维持水砂平衡以及河流生态系统的稳定、保持水生物种的多样性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并且由于其所处的特殊水域位置,河道砂石对于牢固河堤、维护行洪、通航、水利等公共设施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功能。所以河道砂石也具有维持水流生态系统稳定和维护公共安全两方面的功能属性。
(二)非法采砂行为的危害性
非法采砂行为主要是指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未得到相关主管部门进行采砂活动的批准或者是未办理采砂许可而进行的采砂活动;第二种情况是已经获得进行采砂活动的许可和资质,但是没有在许可范围、时间内进行开采,所采的区域超出其许可范围或者是国家禁止开采的区域、时间内擅自进行开采的。(www.xing528.com)
近年来,在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下,非法采砂屡禁不止、乱象频发,特别是在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和危害。非法采砂行为不仅造成资源本身的流失,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以及改变河床结构,威胁防洪安全、通航安全、桥梁安全,以及涉水工程安全等。非法采砂行为的危害性与河道砂石所具有的四重属性相互关联,笔者在类型化的基础上将其概括为四个方面,具体表现为:
1.环境资源类
从砂石资源本身的危害性来看,由于河道砂石属于耗竭性自然资源,在其巨大利润的诱惑下,非法采砂者趋之若鹜,所以在河道内对砂石资源不加节制的盗采、乱采,必然会造成砂石资源的浪费,甚至枯竭。
2.管理秩序类
由于河道砂石属性的多重性、功能的复杂性,所以在非法采砂行政管制领域涉及国土资源、水利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等多个部门。根据行政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砂石开采活动应该经过严格审批,符合相关行政许可制度的要求。就管理秩序层面而言,非法采砂则是严重破坏国家对于矿产资源管理制度的行为。
3.生态系统类
河道砂石是河流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护河道储存水源、过滤污染物、维护河湖关系以及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非法采砂极大地破坏了河床自然形态,使河湖自净能力普遍减弱,水污染几率成倍增加,水质标准显著下降。同时对于非法采砂区域的鱼类繁殖、生长、栖息、洄游等产生影响,使得水生物食物链断裂,生物群落结构遭到破坏。[12] 除此之外,严重时会影响水系格局,造成河湖关系紊乱,引发灾害。
4.公共安全类
河道砂石作为一种环境要素,除了具有宝贵的资源价值,更重要的是其对河势稳定、防洪、航道、桥梁安全等方面发挥的重要功能。河砂作为河道的铺盖层和保护层,对于维护河床稳定和保持水流平衡状态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非法采砂船只的采砂器具的功率较大,采砂深度和区域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会导致河床的资源状态受损,严重破坏水底砂层和水流动态平衡,威胁河道的防洪安全,还会造成防洪设施工程容易空心化,严重削弱了堤防、坝体的控水能力,容易引发渗水险情甚至决堤危险。[13] 而且大多数非法采砂船舶系“三无船舶”[14] ,缺乏专业素养和技能,在航道中无规章秩序行驶,常在航道内和航道设施附近滥采乱挖,同时还有大量的运砂船舶占据航道,给航道通航安全造成极大危害。此类事件屡屡见诸报端,例如1998年发生的一起邮轮爆炸事件,正是由于一艘非法采砂船占据航道与长江油轮公司6203船队发生碰撞,导致大面积油污污染和数百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另外非法采砂还会使得河床自然坡度及水流形态发生改变,容易造成桥梁及其他附着设施发生裸露或断裂的情形,对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