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学:课程与学校文化的互动策略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学:课程与学校文化的互动策略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把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内容与校园文化建设联系起来,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内容为辅助,让校园文化引领班级文化,由班级文化支撑校园文化的特色校园文化。本策略主要适应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不同年级的班级文化建设的资源共享。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学:课程与学校文化的互动策略

四川省宜宾市教科所“品德课程学校文化建设的渗透策略研究”联合课题组通过研究,认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两门新课程建设和实践教材建设所需的教育教学资源与学校管理特别是班主任管理工作及少先队文化特别是队活动资源在方式、内容上是完全可以相互交融和相互充实利用的。同时,两者在相互运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内在规律,并由此发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相关策略。

(一)图文共享策略

图文共享策略指通过认真研究本年级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中丰富多彩的图案,提炼出适宜本校或本班特色的图文资源,同时,教师和学生一道运用这些资源,创设校园或教室文化环境,特别是让校园和教室的墙壁说本校和本班的特色的话。同样,学校及师生所拥有的活动照或生活照等图片资料,也要经常有选择地运用在德育课堂教学中。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外部信息本身没有什么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建构而成的。因此,认真研究品德教材中丰富多彩的图案,提炼出适宜本校或本班特色的图文资源,运用这些资源,创设校园或教室文化环境,特别有利于学生运用生活经验进行积极的、有意义的知识建构。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还认为,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也就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因而,源于学生生活经历的各类图文资料,也一定是很好的、有效的德育课堂的教学资源。由此,我们提出了图文共享策略,丰富我们的校园大环境,在苏霍姆林斯基“让每一面墙壁说话”的基础上,提出“让每一面墙壁都与学生进行对话”的新理念。

图文共享策略常常用于学校和班队“硬文化”建设中。所谓“硬文化”,是指学校及班队文化建设中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显性文化”,也就是物质文化,比如学校和教室墙壁上的名人语录、格言警句、英雄人物和世界名人的画像,展示学生书画艺术的书画园地、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科普长廊,体现学生创造天赋的制作天地,悬挂的校训、学校规章制度及教室里张贴的班训、班风等醒目图案和标语等。我们可使之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大大减轻学校行政及班主任老师的工作负担,有效、快捷地美化学校及班级环境并使之实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案例13-5】

课题主研学校宜宾市翠屏区南广中心校所管的文星村小,是一个只有八位教师、六个班级的农村小学校。学校把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内容与校园文化建设联系起来,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内容为辅助,让校园文化引领班级文化,由班级文化支撑校园文化的特色校园文化。当你来到校门前的小巷口,映入你眼帘的便是一幅幅源于《品德与生活》第一册教材的、反映孩子们的学校生活的彩喷图画:那卡通式的刚背上新书包的兴奋不已的孩子,那小精灵般的顽皮的小太阳,那欢天喜地地追逐着孩子们的可爱小鸟,还有那在和蔼可亲的老师的带领下正在迎接新生的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正一步步地把你的心和这个校园连接到一起,让你感受到什么叫“学习的乐园”。可以想象,师生们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那是多么幸福而和睦的场景!

【案例13-6】

课题主研单位农业街小学在课题探索中注重把教材中许多有特色性的具有生活指导性的内容在相应的学校设施中呈现出来,成为指导全校师生安全、健康、有创意地生活的行动指南。很多老师感到,平时反复苦口婆心地说教而没什么效果的问题,通过特别的教材内容与相应的学校环境接轨,竟收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很好地改变了孩子们的不良行为,学校的面貌由此发生了明显变化。如在小卖部三面墙上分别印上了来源于品德教材的《包装袋上学问多》《和蔬菜做朋友》《美化我们的家园》三个内容,一段时间后,孩子们买零食时注重查看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情况大大增加。不少同学也开始改变只贪食零食的现象,有了一定的克制能力。最让老师们感慨的是孩子们乱扔食品包装袋及果皮的现象明显好转,大家都说:这不说话的彩色墙壁解决了老师说了很多话也很难解决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图13-2 德育教材中关于食品安全知识、营养搭配知识和卫生习惯养成的内容在学校小卖部的运用

(二)话题共享策略

话题共享策略指利用德育教材上设置的一个个适合学生年龄水平的有价值的德育话题,帮助学校及班级解决自身所面临的问题,形成有效的、系统性的学校或班级教育活动。同样,学校的日常教育专题也可融入相应的德育教学课堂中,充实课堂教学。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即使有些问题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当问题呈现在面前时,他们还是会基于以往的经验,依靠自身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提出假设。因而,将学生在学校的日常教育专题中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引入相应的德育教学课堂中,能很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并充实我们课堂教学内容。同时,建构主义还认为,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学习者需要把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生长新的知识经验。将在德育课堂上分析讨论和感悟过的种种话题,移置并运用于学校教育及校园文化建设中,能进一步引导学生梳理和深化自己的道德认识。同时,也能帮助学校及班级解决自身所面临的问题,形成有效的、系统性的学校或班级教育活动。

本策略主要适应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不同年级的班级文化建设的资源共享。首先,要认真研究本年级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分析研究教材中适合拓展为班级主题会的话题,提炼出适宜本班特色的话题资源,潜心观察和分析研究所在班“班队硬文化”资源中的话题内涵并有针对性地运用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学科教学中,不断探索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促进的相关因素,以达到相互促进和提高的目的。

【案例13-7】

罗亚铃老师把“星星从这里升起”作为班级口号张贴在教室后墙上,并形成了以此为核心的班级文化特色。在日常品德与生活教学活动中,教师随时围绕“星星从这里升起”这个话题展开,要求孩子们孩子做一颗可爱的、闪光的小星星。比如,在学习《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一单元第三课《我为家人添欢乐》时,老师便设计了“我是快乐小星星,我让家人都开心”的教学环节,让孩子们纷纷讲述自己在家做了什么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高兴的事,哪怕是很小的事情。这时,孩子们的脸上都写满了自豪。同时,教师让孩子们说说父母亲为自己所做的事,让孩子们体会到父母亲的辛苦,更加深了对父母的热爱之情,纷纷表示一定要做一个让家人都开心的“快乐小星星”。在《小心,别伤着》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又设计了“我是快乐小星星,快乐活动要小心”活动,让孩子们知道,我们在快乐地玩耍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问题;让孩子们体验遭遇意外伤害时,自己和家人经历的痛苦和烦恼;让孩子们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发展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这些活动不但使罗老师的班级成为学校优秀的集体,孩子们回家后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家长对罗老师所做的工作表达了深深的谢意。罗老师的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活动,很好地运用了教材与班级生活的话题共享策略,紧紧地与“我们是快乐的小星星”这一班级文化特色相联系,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显著效果。

图13-3 班级文化墙

(三)特色互动策略

特色互动策略主要指学校及班级可以运用品德教材内容紧扣儿童的社会生活、富有生活情趣等特色来组织构建自己的校园及班级特色文化。同时,也要将本校本班的特色文化内容作为特有的教育教学资源,融入品德课堂教学中,充实教学内容,使品德课教学更具有现实性、生活性和有效性。

在课题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和学校特别是班级的“软文化”建设的实现资源共享,非常有利于特色校园及班级文化的建设与形成。这里的“软文化”是一种“隐性文化”,包括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包括各种校纪校规、班级规约,构成一个制度化的法制文化环境;观念文化则是关于班级、学生、社会、人生、世界、价值的种种观念,这些观念弥漫在班级的各个角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它对于学校及班级全体人员有着巨大的心理影响。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一种强大的心理制约力量和环境制约力量,使师生都能自觉地约束自己,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群体规范,并且给全体人员以精神鼓舞,为维护这种文化而不断努力。因此,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特别是班级文化的核心。这种文化氛围能丰富学生成长,对研究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的共性与个性及阶段性意义重大,也能为品德课程的课程建设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源,同时,对深化学校和班队文化建设也意义深远。可通过给班级命名,制定班纪班规,有条件的可制定班训、班歌、班徽等方式建构班级文化的宏观特色,并在实际的班务及教育教学工作中把这种特定的班级文化特色彰显出来。当班级形成一定的特色文化氛围后,师生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活动也要体现出这种班级文化特色。以上这些方式,也可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即建构校园文化特色。

【案例13-8】

主研单位农业街小学运用特色互动策略对校园及各班的班牌进行了创新性设计。在班牌设计过程中,我们首先让各班学生讲班级故事,再结合班级特色征集、讨论出班名,在全校范围内设计出既有个性又有共性的班牌。如原六年级二班的班牌就只是“六·二班”,现在的班牌不但名称变成了“春蕾班”,还有了班主任的姓名以及这样一段班级心语:“同学们像春天的花蕾一样,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一定会开出最美最绚丽的花朵!”旁边还有一个来自教材的红领巾男孩,那是《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一个卡通人物形象,在这里作为学校高年级班级的标志(如果班牌上有个源于《品德与生活》教材的小兔子形象,那说明这是一个低段班级,如下图中二年级的班牌)。更重要的是,班级的变化绝不仅仅是班牌的形式发生了变化,而是孩子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大家都在争当阳光雨露下最美最绚丽的花朵,班级班风出现了明显好转。

图13-4 六年级二班、二年级二班的班牌的前后变化

【案例13-9】

作为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少年军校,农业街小学在课题开发中,也注重把少年军校的特色融入小学品德课程建设中。在农业街小学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上,老师们增加了不少争做少年军人的教学资源,使农小的德育课堂显示出独特性和实效性。课题组参研教师罗永霞老师上利用《品德与社会》五年级教材开发的《我是一个参与者》一课,就以争当一个优秀的“少年军人”为活动主题内容,引导孩子展现少年军校的精神风貌,积极参与到有军校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中去。

图13-5 军校特色的文化建设

(四)活动共享策略

活动共享策略是指,一方面,可以利用品德教材的阶段性教学内容来规划和设计学校少先队主题队会及班级主题活动;另一方面,又要将学校特有的少先队主题队会及班级主题的活动过程作为品德课课堂教学的活动形式及教学资源,充实德育课教学。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内容有关的社会常识以散点式安排,即根据儿童生活的实际,如“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是中国人”“走近世界”等,遵循的是生活的逻辑,使儿童感到亲切,这些课堂上讨论学习的内容正是他们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正是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总之,通过“同化”与“顺应”才能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而我们的各种各类学校大队部的少先队活动和班队主题活动,也正是为解决学生的某些问题和困惑而开展的,因而《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为我们提供的种种话题,完全可以加以取舍和提炼而设计成为班队活动,从而帮助学生完成“同化”与“顺应”过程而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同时,这些活动的成果或遇到的新困惑又可回归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进行进一步的论证和反思。这样,既完成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又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甚至教材提供了鲜活的资源。

【案例13-10】

陈瑶老师上录像课《夸夸咱们宜宾美》时,很好地运用了活动共享策略。

分析《夸夸咱们宜宾美》的教学情况就会发现,在本课教学中,陈老师把课堂教学和班队活动很好地结合到了一起,教学实实在在地回归到真实生活。

其一,《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为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内容,将它具体化为《夸夸咱们宜宾美》,使教学内容完全融于学生生活。

其二,课前设置了两个主题活动。

一是“家乡美景留影展”:让每一个学生选择一张最能体现家乡美丽景色的全家人的留影到校进行评比,每位同学都是评委,评选出自己心中认为最美的相片,最后进行统计并评出十佳相片。这个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为后来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有血有肉的教学资源。

二是“家乡美作品展”:在此活动中,教师不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还及时调动了家长们与孩子们共同学习的浓厚兴趣,不少家长都利用周末和孩子一起去各个区县的景点参观游览和收集素材,为课堂教学储备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在课堂作品展示活动中,有的同学带来了一家人在“石海洞乡”的留影,有的展示了家长和孩子一起去流杯池临摹的“破壁高飞”的书法作品;有的出示了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完成的“美丽竹海”的手工作品。

其三,注重了课后活动拓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中国的五粮液OK》这一地方特有歌曲为基础,开展了《宜宾的山和水OK》的填词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激情。而且,活动不因课堂的结束而结束,在周末的班会上,教师又组织孩子们进行以《宜宾的山和水OK》为题的歌咏比赛,真正做到品德课程与班队“软文化”的渗透性开发与利用。

正是这样一些有特色的班级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班级的凝聚力更强了,同学们充满了对自己班级的爱,并为自己有这样一个班集体而感到自豪。这个班级的表现也获得了学校领导的认可。现在,陈老师已经成为学校的教导主任。而这节课代表四川省参加人教版全国《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优质课评选活动获一等奖,并被选入人教社《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教师用书配套教学光盘。

【习题与测试】

一、名词解释

品德教学设计;图文共享策略;话题共享策略;特色互动策略;活动共享策略

二、简答题

1.简述一线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注意的“三不”问题。

2.简述小学综合品德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包括的三层意义。

3.简述如何树立活动设计的实效性的意识。

4.简述品德学科教学与学校德育管理相互呼应是有效的减负增效之道。

5.简述学生的学习生活内容应成为综合品德学科的重要支撑。

三、论述题

1.论述如何将综合品德课堂上成学生充分展示、体验和研讨的课堂。

2.针对教材【案例13-1】中呈现的《活动要开心,更要当心》教学片段,谈谈你对教学的有效性操作的认识。

3.阐述小学综合品德课程与学校文化建设的相互渗透策略。

4.论述师生课后深入交流策略与传统教学中给学生布置课后延伸性作业或活动有什么不同。

5.针对教材【案例13-10】中呈现的《夸夸咱们宜宾美》教学片段,论述活动共享策略在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和价值。

四、实践与设计

选择一节《品德与生活》或《品德与社会》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认真分析,按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的四个部分和八大内容,精心设计一节教学课案。

【扩展阅读书目

1.[美]大卫.W.约翰逊,等.合作性学习的原理与技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郭雯霞.中日两国小学社会课的比较研究——一个社会认识教育论的视角[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4.李雪红.小学品德教学拓新[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习题与测试”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品德教学设计:品德教学设计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

图文共享策略:指通过认真研究本年级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中丰富多彩的图案,提炼出适宜本校或本班特色的图文资源,同时,教师和学生一道运用这些资源,创设校园或教室文化环境,特别是让校园和教室的墙壁说本校和本班的特色的话。同样,学校及师生所拥有的活动照或生活照等图片资料,也要经常有选择地运用在德育课堂教学中。

话题共享策略:指利用德育教材上设置的一个个适合学生年龄水平的有价值的德育话题,帮助学校及班级解决自身所面临的问题,形成有效的、系统性的学校或班级教育活动。同样,学校的日常教育专题也可融入相应的德育教学课堂中,充实课堂教学。(www.xing528.com)

特色互动策略:主要指学校及班级可以运用品德教材内容紧扣儿童的社会生活、富有生活情趣等特色来组织构建自己的校园及班级特色文化。同时,也要将本校本班的特色文化内容作为特有的教育教学资源,融入品德课堂教学中,充实教学内容,使品德课教学更具有现实性、生活性和有效性。

活动共享策略:指一方面,可以利用品德教材的阶段性教学内容来规划和设计学校少先队主题队会及班级主题活动;另一方面,又要将学校特有的少先队主题队会及班级主题的活动过程作为品德课课堂教学的活动形式及教学资源,充实我们的德育课教学。

二、简答题

1.简述一线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注意的“三不”问题。

综合品德教材是范本而不是“教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特别要注意如下几点:

(1)不能照本宣科。老师以教材作为范例,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问题进一步思考。第一,要让学生找到自己的问题;第二,要切实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不能看图说话。新教材突出了图画、图片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特殊作用,强调图文并茂,以图为主。不能简单地搞成看图说话,需要看图对话,让图中的儿童与教室里的儿童对话,让图中的场景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对话。

(3)不能弃而不用。品德课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这样一来,有的老师又出现了抛开教材进行的现象,这是要避免的。

2.简述小学综合品德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包括的三层意义。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包括三层意义:

(1)教学目标的生活化。

(2)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3)教学活动方式生活化。

3.简述如何树立活动设计的实效性的意识。

主要有两点要注意:

(1)具体活动的目标指向要明确。

(2)活动设计要有步骤、有层次。

4.简述品德学科教学与学校德育管理相互呼应是有效的减负增效之道。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两门新课程建设和实践教材建设所需的教育教学资源与学校管理特别是班主任管理工作及少先队文化特别是队活动资源在方式、内容上是完全可以相互交融和相互充实利用的。而长期以来,我们的品德学科教学与学校德育管理总是各干各的事,没有进行必要的整合,加重了师生的活动负担。如果品德学科教学与学校德育管理相互呼应,将为两者有效地减负增效,并打开探索小学综合品德课程广阔的开发空间。

5.简述学生的学习生活内容应成为综合品德学科的重要支撑。

学校大环境文化建设引领着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支撑着学校文化建设。同时,学校及班级的文化建设过程也体现出组织性、活动性特色。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品德学科教学更强调教学的活动性和教育的生活性、体验性。因此,学生的学习生活内容应成为品德学科的重要支撑。

三、论述题

1.论述如何将综合品德课堂上成学生充分展示、体验和研讨的课堂。

新课程要求教师角色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教学的管理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明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定位应该是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学习者、发现者、欣赏者、开发者、研究者、反思者和创新者。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品德课堂活动的主人,并真正将综合品德课堂上成学生充分展示、体验和研讨的课堂。

(1)关注学生参与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感受到虽然学生参加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了,但并没有真正参与学习的进程,没有“卷入”,于是在课堂上是热热闹闹走过场,认认真真搞形式。很多老师为此感到苦恼。其实,学生在活动中只有与外界相互作用了,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参与。而学生与外界的相互作用又因为年龄特征的限制呈现出参与能力的层次性。

(2)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绝不是用一些形式上的东西吸引学生,更不是搞花架子取悦学生,关键是要激发学生做一个积极的生活者,让他们能够体会到用文明健康的方式过更好的生活的乐趣,引导他们明白“其实生活可以更好的”。这样,学习者自身内部就会产生更持久的兴趣。比如,要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回报、诚信的价值、人格的魅力……这样学生才愿意讲诚信、重人格、求合作,才会有参与的兴趣。

(3)丰富学生参与的方式。

过去,我们重视对教师教的方式的研究而往往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关注,但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学生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现在,我们越来越重视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调查、实验等形式,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屡见不鲜。在实践中,我们感到学生有他们自己喜爱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方式,不同年段的学生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低年级有些方式可以“百试不厌”,但到了中、高年级以后,学生对参与方式多样性的需求增强了。

如在教学《我和同学》一课时,老师设计了一个游戏叫“红花开放”,随机请学生三人一个小组,然后背靠背、手挽手,坐在地毯上,再请同学们比赛哪个小组最先站起来并且手不松开。学生参与得兴致勃勃,从中感悟到的交往、合作不言而喻。

(4)关注学生参与面。

教学活动设计不是为部分学生设计的,一定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投入其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质疑精神,从无疑到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更要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要形成这样的理念,即课堂教学并不是解决学生所有的问题,而是让课堂教学及其活动涌动着生命的活力,伴随着学生成长。

如在教学《男生女生》一课时,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讨论“我眼中的男生、女生”,最后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固定的结论。但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已尝试从性别差异的角度来看问题了,这就是本课教学活动的落脚点。

(5)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

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不仅仅是活动形式的有趣,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能体验到成长的快乐。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就是他们不断丰富生活经验的历程,也是他们逐步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在参与过程中,他们能够体验到自己的生活智慧与人类已有的知识融为一体的快乐,能够找到自己与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的共鸣,能够寻求到个体与社会的情感认同。在教学《当灾难降临的时候》的内容时,学生在现场模拟活动中,成功地进行了科学、有效的自救、互救。他们在享受成功的乐趣的同时,增强了自护本领、合作意识。

2.针对教材【案例13-1】中呈现的《活动要开心,更要当心》教学片段,谈谈你对教学的有效性操作的认识。

教材【案例13-1】中的老师在进行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活动要开心,更要当心》一课的教学时,设计了一个活动环节:讲述在活动中的安全事故。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先出示多媒体:几个学生在教室里追打,其中一个学生突然受伤。由此让孩子们讨论安全问题,再让大家谈谈自己有没有遇到过、看到过或者听到过活动中不当心造成的伤害事故。于是,先让同学们进行小组内交流,再选出小组内讲得最棒的孩子进行全班交流。下面是学生汇报环节中的一个片段。

生:有一次,我和几个同学踢足球,一不小心摔倒了,脚流了很多血,现在都还有一个疤。(生把疤给全班同学看)

师:如果时光倒流,你会怎样做?

生:在活动中一定要小心!

师:吃一堑,长一智,聪明!

生:有一次,我和妹妹在家里玩,一不小心把水瓶打翻了,开水溅在了我的身上,起了许多泡,我还到医院包扎了。

师:瞧,一不小心就给自己带来了伤害。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啊!

在这个片段中,我们应该能发现,老师对学生的讲述是进行了评价反馈的,但是,这个过程是没有有意识地作为一个活动环节进行设计的。

这个教学环节的问题在于,老师没有对学生产生问题的具体原因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因此,最终可能使大家只懂得了一些活动要当心的道理,而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当心”!

如果老师很明确地设计出一个环节:组织学生分析评价同学讲述的经历,并总结出有效的防范危险的方式方法。那么,我们就可能让学生参与讨论:踢足球一不小心摔倒了是不是真的属于“不小心”?踢足球真正要小心的有些什么?“我和妹妹在家里玩,一不小心把水瓶打翻了,开水溅在了我的身上”还能引发出我们思考、回想家里还有哪些危险隐患?我们如何避免这样一些隐患?这样的隐患在生活中还会出现在哪些地方?比如在学校、在街道的隐患有些什么?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就更有实效性了。

3.阐述小学综合品德课程与学校文化建设的相互渗透策略。

小学综合品德课程与学校文化建设的相互渗透主要可采取四大策略。

(1)图文共享策略:指通过认真研究本年级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中丰富多彩的图案,提炼出适宜本校或本班特色的图文资源,同时,教师和学生一道运用这些资源,创设校园或教室文化环境,特别是让校园和教室的墙壁说本校和本班的特色的话。同样,学校及师生所拥有的活动照或生活照等图片资料,也要经常有选择地运用在德育课堂教学中。

(2)话题共享策略:指利用德育教材上设置的一个个适合学生年龄水平的有价值的德育话题,帮助学校及班级解决自身所面临的问题,形成有效的、系统性的学校或班级教育活动。同样,学校的日常教育专题也可融入相应的德育教学课堂中,充实课堂教学。

(3)特色互动策略:主要指学校及班级可以运用品德教材内容紧扣儿童的社会生活、富有生活情趣等特色来组织构建自己的校园及班级特色文化。同时,也要将本校本班的特色文化内容作为特有的教育教学资源,融入品德课堂教学中,充实教学内容,使品德课教学更具有现实性、生活性和有效性。

(4)活动共享策略:指一方面,可以利用品德教材的阶段性教学内容来规划和设计学校少先队主题队会及班级主题活动;另一方面,又要将学校特有的少先队主题队会及班级主题的活动过程作为品德课课堂教学的活动形式及教学资源,充实我们的德育课教学。

四大策略不是完全独立的,它们在整个工作中是相互配合、共同作用的。

4.论述师生课后深入交流策略与传统教学中给学生布置课后延伸性作业或活动有什么不同。

师生课后深入交流策略指每堂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之后,教师应根据上课情况,将在课堂上没能很好解决的问题或者需要学生课后进一步拓展延伸或加以实践的内容进行处理,师生双边的教学互动不因为课堂教学的结束而结束。

师生课后深入交流策略与传统教学中给学生布置课后延伸性作业或活动最大的不同在于它重点关注的不是学生的课后延伸学习,而是教师课后对学生的继续教育行动。

鲁洁教授认为德育的魅力在于“德育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即使是物,我们也要显示它背后的人,显示它和人的关系;它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它面对的是人的向善之心,它展示的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美丽人生的追求”。面对有血有肉的人,不可能死板地按部就班地上完课讲完道理就了事,要真真切切地与孩子们多进行交流。更何况,道德教育或者说品德教育不是靠一时的说教或者一堂课的教学就能达到目的的。学生的品德养成是一个持续的、渐进的、长期的过程。我们的德育课堂能通过一定的话题,引导学生思考一些道德问题,也可以进行一些道德体验教育。但是,要让学生将在德育课堂上感悟到的良好道德观转化成稳定的道德品性,课后还必须进行大量的继续教育工作。新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观提倡品德课堂要打破课堂的时间与空间,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主张品德教学要注重学生的课前准备、课中体验及课后延伸作业或实践活动。但是,研究认为,这还远远不够,还要关注教师在课后对学生的继续教育行为,要求教师在课后继续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在课堂上没有解决的困惑;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比如组织相应的班队活动,进一步与学生就课堂中的话题进行更深入的学习讨论。

5.针对教材【案例13-10】中呈现的《夸夸咱们宜宾美》教学片段,论述活动共享策略在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和价值。

陈瑶老师上录像课《夸夸咱们宜宾美》时,很好地运用了活动共享策略。

陈老师把课堂教学和班队活动很好地结合到了一起,教学实实在在地回归到真实生活。

其一,《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为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内容,将它具体化为《夸夸咱们宜宾美》,使教学内容完全融于学生生活。

其二,课前设置了两个主题活动:

一是“家乡美景留影展”:让每一个学生选择一张最能体现家乡美丽景色的全家人的留影到校进行评比,每位同学都是评委,评选出自己心中认为最美的相片,最后进行统计并评出十佳相片。这个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为后来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有血有肉的教学资源。

二是“家乡美作品展”:在此活动中,教师不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还及时调动了家长们与孩子们共同学习的浓厚兴趣,不少家长都利用周末和孩子一起去各个区县的景点参观游览和收集素材,为课堂教学储备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在课堂作品展示活动中,有的同学带来了一家人在“石海洞乡”的留影,有的展示了家长和孩子一起去流杯池临摹的“破壁高飞”的书法作品;有的出示了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完成的“美丽竹海”的手工作品。

其三,注重了课后活动拓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中国的五粮液OK》这一地方特有歌曲为基础,开展了《宜宾的山和水OK》的填词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激情。而且,活动不因课堂的结束而结束,在周末的班会上,教师又组织孩子们进行以《宜宾的山和水OK》为题的歌咏比赛,真正做到品德课程与班队“软文化”的渗透性开发与利用。

正是这样一些有特色的班级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班级的凝聚力更强了,同学们充满了对自己班级的爱,并为自己有这样一个班集体而感到自豪。

各种各类学校大队部的少先队活动和班队主题活动,也正是为解决学生的某些问题和困惑而开展的,因而《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为我们提供的种种话题,完全可以加以取舍和提炼而设计成为班队活动,从而帮助学生完成“同化”与“顺应”过程而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同时,这些活动的成果或遇到的新困惑又可回归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进行进一步的论证和反思。这样,既完成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又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甚至教材提供了鲜活的资源。

四、实践与设计

(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