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底蕴厚重,沉稳大气,各册教材风格稳健,连贯而协调
1.以三对基本概念作为教材的核心概念,始终贯穿于每个话题之中
教材将儿童对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的认识、儿童基本道德观念的形成和道德情感的萌发,归为三对基本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即:独立与依赖、传统与变迁、共性与差异。
(1)独立与依赖。
独立是指每个事物都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由此构成了该事物之所以如此的独特性以及独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一个人有自己的相貌、愿望、利益等。一个群体、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有其独特的特点,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权利等。人类如此,自然万物也如此。
依赖是指人与人之间、自然万物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依赖、共生、共存的关系。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要与周围发生关系;人与环境、与自然和生态也是相互依赖的。
学生在对这对关系的认识过程中逐步形成一些最基本的意识与观念,如:独立意识、生态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合作意识、双赢观、分享观、尊重。
(2)传统与变迁。
传统即事物的惯性、相对稳定性与沿袭性。每一个人、群体、国家、民族之所以是这样而不是那样,都有其发展过程,有历史的渊源。由此形成了自己相对稳定的特点、风俗习惯、文化传统。
变迁即事物的可变性,事物的发展、变化。任何人、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个人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变迁。过去与现在不同,现在与将来也不同。
学生在充分感受、了解已经形成和正在变化着的事物,包括自己、家庭、社区、家乡等,特别是我们祖国和民族的历史、文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和相应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以及开拓意识和进取精神。
(3)差异与共性。
差异即事物的丰富性、多样性,事物间的矛盾与冲突。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各不相同。差异使世界、使人们的生活更丰富多彩。同时,差异也会造成隔膜与冲突。
共性即事物的相同之处,如共同的利益、共同的愿望、共同的追求等。
学生在对差异与共性的认识中,逐步形成整体和公德意识、规则意识、多元观、换位观,学会宽容与理解、求同存异等。
这些关系蕴含在儿童生活和社会事实之中。教材在呈现生活事实的同时,着眼于帮助学生感受和寻找事物内部及事物间的关系,而不仅仅是对事实的表述,或就事论事。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感受事物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一些最基本的观念和意识。
【学习材料12-2】
以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科书的内容设计为例。本册教材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小学新生的需要和特点,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为设计纬度,以第一学期学历时间为顺序,其中蕴涵的设计思想有三点。
一是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入学教育为先,目的是让学生尽快了解、熟悉学校生活;国庆节前夕,进行浅近的国家意识教育,有助于增进学生对祖国的了解,此时结合社会大背景,便于学生观察和感受祖国的“美”;第三单元继续进行学校生活常规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在新年来到之际,结合中华民族的传统和年文化,进行生动有趣的传统节日教育。
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本册教材试图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形成自我意识。第一人称的课题,使学生很容易将自身融入教材,以“我”去感受各个范畴的世界,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意识。以“我”是学校、家庭、社会中的一员,自觉感悟、体验与他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能促进其生活能力的提升和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三是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结合。本册教材针对低年级学生处于行为习惯养成最佳期的特点,强化行为习惯的养成,多角度地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感悟,自觉提出自己的行为要求,并学会相应的技能,运用于生活实际;以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为激励机制,引导学生注重生活经验的发展过程,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步入学校,走进课堂,学生需要控制与调节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行为过程和结果。对一年级新生来说,帮助他们了解学校生活的节奏,加强集体意识、纪律意识,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与人交往能力,将为他们今后自主发展奠定基础。在这些方面,如果学生获得了发展机会,他们便会形成自信心。教师要善于通过多种方式,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习运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获得成功,体验成功的喜悦。[1]
2.学习主题由几个相关联的话题展开
教材以话题的形式引发学生思考、研讨,进行自主学习。本套教材的呈现方式包括三个层次:单元,反映的是生活的一个侧面;课题,即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研讨的话题;小话题,每个课题下又以主题词的形式,呈现了多个小话题。这种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让每个单元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这一教育主题表达了编者明确的设计意图和课程标准中要求完成的教育内容。单元下面通过设置课文主题,力求每课的内容打破学科界限,将各学科的内容综合起来,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每个单元所涵盖的课文内容表现为一组完整的经验和一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单元中的每一课又力求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单元主题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这些主题将来源于不同生活领域的素材整合为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主题与活动,主题与内容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
如图12-1所示:
图12-1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除了教材内容,从标题到所设计的情境、问题等,都能引申出一个个激发学生思考的话题。围绕生活的一个方面,多个话题的呈现,引导学生多角度的思考和多侧面的体验和探究,是本套教材的特色之一。
3.强调在儿童生活的基础上的综合性与开放性
(1)教材的综合性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各类学科知识的整合与融合,即:将品德、自然、历史及地理等其他分门别类的学科知识,在儿童生活的基础上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儿童所看到、感受到的世界本来就是一个统一体,教材呈现给儿童的世界是儿童所感、所看、所闻,是儿童眼中的世界,而不是按照成人的思维方式被分解的、学科化的世界。在这里,既有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又有道德的思考。
第二,多重目标的综合,即: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整体的发展。课程标准中既提出道德认知目标、知识目标、相关的能力目标、行为目标等直接目标,还提出了一些间接性目标。间接性目标在学习活动中不是指向明确的、终结性目标,而是融于活动之中,并贯穿于各个活动之中的目标。如合作学习的能力、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探究与思考能力、对事物的感受力,它们既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所不可缺少的,又是儿童的成长和将来适应社会必须具备的。本套教材既通过典型事例、问题设疑及提供资料等明确表明活动所要达到的多方面的直接目标,又通过活动提示、调查提纲、问卷设计等表现出对间接目标的关注与指导。
(2)教材的开放性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教材中所反映的学习空间包括课堂内外及学校内外,所引发的学习活动包括师生活动、家校活动及社会各方人士共同参与的活动。
第二,教材中所呈现的学习资源不局限于固化的、教科书上的种种事物,而是通过多种提示方法,引导儿童回到他们自己的现实生活当中去,寻找更多的学习资料,充实学习内容。
第三,教材所提供的活动形式具有启发性而不是唯一性,为老师根据本地区、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创造性地设计活动开阔思路。
第四,教材留出大量空白让学生补充,使之成为编写者与学生共同完成的作品。(www.xing528.com)
【学习材料12-3】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的主要特点[2]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是高年段的起始教材,本册教材在承接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中年级教材主要特点的基础上,有以下一些发展。
(一)在内容上,从以家庭、学校、社区为主体的教育内容,扩展到对祖国的认识和了解等主要内容。如五年级上册安排了《我爱祖国山和水》《我们都是中华儿女》两个单元,这一内容占了教材总量的50%。同时,在学生个人生活和学校生活内容上体现了螺旋推进的层次。如有关诚信的教育,不但从个人修身养性、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角度看待诚信,更从社会的层面、从现代社会信用制度逐步建立的角度来看待诚信,让学生明白诚信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的法律原则之一,是人们必须遵守的一种法律行为;关于民主的教育,不但注重学生民主意识的增强,也注重对学生民主能力的培养。
(二)教材内容的综合程度更高。五年级上册教材涉及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政治学等方面的知识,教材编写时注意为学生提供整体和综合的知识,避免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仅仅传授给学生一些学科知识。教材通过一定的主题将相关知识进行高度综合,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让学生通过学习学会联系地看待问题、发展地思考问题的方法。
(三)注意突出课程的核心价值观,即“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和学习做人”。《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其课程的性质是“促进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因此,教材强调通过本课程学习,帮助学生形成一些基本的为人处世的观念、意识,激发其积极的道德情感。在编写过程中,有关品德的教育内容不是给学生知识,而是通过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让学生形成待人处事的基本观念,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愿望,并将道德情感和愿望的激发与学生的践行相结合;有关社会的教育内容不给学生知识而是让学生学会辩证思维的方法,让他们学会看待社会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应当是历史地看、辩证地看。
(四)注意范例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结合。
范例性是新课程教材的基本特点之一,教材在编写时仍然强调通过范例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同时教材也关注通过给学生呈现典型事例,即故事和数据,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分析问题,改变过去教材给学生提供较多现成结论的方式。工具性也是新课程教材应当体现的基本特点之一。五年级教材强调每课应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因此,教材提供的学习资料也更为丰富,在文字量上有所增加;教材通过小方框提供给学生一定的信息,如格言、小知识、基本概念、价值观念等,目的是给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拐杖,掌握并传承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念。
(五)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上有所增强。
教材注意给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注意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动脑动手。如《我的祖国多辽阔》一课,教材通过让学生拼地图,写自己家的地址,来认识祖国的辽阔和我国的行政区划;并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去体验,如《请你相信我》一课,通过别人对自己失信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体验不讲诚信给别人带来的感受;通过主持人提出具有较高的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
4.突出“体验感悟”和“研究性”学习方式
本套教材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教材一方面帮助学生挖掘他们已有的但没有很好地体验或没有体验到的事物,以强化他们的体验和感受,增强他们的敏感性和感受力;另一方面,通过设计情境和活动,使学生获得新的体验,并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不同角度的体验,使学生学会换位思考。
本套教材针对小学生的特点,突出对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引导。通过设计情境、语言提示,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那些平时看到而没有注意到的事物、现象和问题,帮助学生生成问题;通过设计问题研讨活动,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格言、故事等,引导学生思考和研讨生活中常见甚至司空见惯的而没有认真想过的问题;通过让学生观察、调查、收集资料等,引导他们认识那些能够知道而还不知道的事物和问题;通过提供相关知识、常识或事件背景资料等,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帮助和支撑。
【学习材料12-4】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民主生活”的主题三《我是参与者》中,教材编写者为本课教学设计了三个重点:一是让学生在现实的集体生活中去感受实践怎样实施权利和义务;二是要积极为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热心为大家服务;三是学会管理自己,在自己管理自己中学会分工。
本课安排了“可以不参加吗”“我们可以做什么”“自己管理自己”“参与无极限”四个话题,包括履行参加集体活动、集体事物的义务和参与的各种途径等内容。
第一个话题通过情境展示,让学生明白:“集体讨论的时候,我们有积极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和义务;经过民主决策出的行动计划,有遵照执行的责任。”
第二个话题是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为集体做事,为大家服务。
第三个话题让学生能联系实际学会分工,并能根据自身的实际参与班集体的管理工作,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第四个话题展现了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容易遇见的一些小事,让学生通过研讨明白这些小事如果大家都不管,会影响班集体的团结。同时告诉学生,给学校、班级找问题、解决问题也是我们参与集体管理的一种形式,大家可以联系实际,找出自己所在集体的问题,并想出最好的解决办法。
这里要注意与三年级的课程相区别。三年级也提到要积极参与班级、学校的活动和工作,这是从社会角色的角度,要学生明白自己作为群体的一员,要履行自己的职责,充当好自己的角色。本课主要是从政治权利与义务的角度,让学生学会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积极为学校或班级提建议。
教师在教学时对所任班级学生的特长和弱点应有所了解,以便在教学活动中能有的放矢地加以引导,引导他们在参与班级管理的活动中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特长为集体服务,为大家服务。有类似经历的教师还可给学生讲述自己当学生时的经验,启发学生怎样想一些好办法去管“闲事”,管好“闲事”。本话题也是强调人人都有对集体事务发表意见、对违反集体规则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权利。
主题四《社会生活中的民主》中,教材主要展示的是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民主形式,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体验知道社会生活中的民主是怎么一回事,为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奠定基础。课程教学有三个重点:一是通过调查了解交流,知道我国的民主选举的形式,知道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二是引导学生从小具有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大事的意识和积极参与的态度;三是帮助学生学习一些社会生活中民主管理、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基本做法。
本课安排了“民主选举”“民主对话”“民主参与和民主监餐”三个话题及一个“活动天地”、一个“瞭望台”。第一个话题展示了村委会的选举、居委会的选举、人民代表的选举等,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一些民主生活形式以及社会民主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个话题通过展示民意调查、民意测查、听证会、新闻发布会等,让学生了解一些民主对话的形式,并初步知道这些对话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活动天地”是引导学生开展“民意调查”活动的一个提示,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亲身的经历和体验,了解民主对话的基本原则和做法,感受民主对话中所体现的民主、平等、协商等氛围,从而进一步树立民主意识。
第三个话题展示的是社会生活中体现民主的又一形式: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一些渠道和做法,了解这些做法的意义和效果。同时,引导学生从小公民的角度去学会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瞭望台”的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人大代表的作用和职责。
本课教材着眼于帮助学生形成民主意识,与过去品德课不同之处在于变辨认对错为帮助学生解惑。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考察、交流活动,让学生从中体验社会民主生活的形式、意义及其对社会进步产生的作用。本课涉及的是社会中的民主生活,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师要深入浅出利用学生身边的事引导他们体会社会生活中的民主是怎么一回事。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注意联系本地区和本班的实际,给学生提供一些丰富的感性材料,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本课还可采用一些模拟社会民主活动。
(二)范例性强,提炼度高,有利于上课教师自主开发教学资源
人教版教材选材精练、范例性强,同时,从表现形式看,强调图文并茂,以图为主。教材画面有利于儿童全面把握图像所表示的内容,给学生以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提出自己的见解。但是,材料的精练和文字的简练,也对任课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案例精、文字少,一节课在教材上就只有四五幅图和几句简洁的话,一些只知道照本宣科的老师一会儿就找不到讲课的内容而不知道该如何上课了。因此,掌握好本学科的教学技能是非常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
【学习材料12-5】
给学生充分展示、体验和研讨的时间和空间[3]
人民教育出版社综合文科室主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主编,资深编辑赵昕老师指出:要给学生充分展示、体验和研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而不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配角。
在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上课时的注意力更多的是放在怎样完成好自己提前设计好的几个教学环节,学生的每个学习活动是在教师严格控制下进行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角,学生成了教师完成自己教学任务的配角。这里提出给学生以时间和空间,就是强调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不是让学生跟着老师的进程走,而是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把握教学的进度。
给学生充分展示、体验和研讨的时间和空间,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需求。教育回归生活,并不意味着教学局限于学生原有生活经验的再现与重复,停留在学生原有的表浅的生活感受和认识上,这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而是要求在原有基础上的提升。课堂上,引导学生展示、交流、研讨的过程就是对生活的再认识和进一步梳理、筛选、评价的过程,学生在回味、感受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悟出做人、做事的道理。这个过程不是教师说几句,或几个同学的发言能够完成的,而需要每一个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和反复回味、消化,因此,让学生进行充分的体验和思考是十分必要的。
给学生充分展示、体验和研讨的时间和空间,也是对学生的尊重。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观察访问和准备实物资料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新的发现和感受,他们愿意通过课上交流,同别人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并从中感受劳动后的喜悦。不给学生这样的机会,或把机会只给少部分学生,不仅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对学生劳动的漠视和不尊重。因此,凡是让学生事先做了准备的,课上就要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展示和发表;当学生很有兴趣地研讨某个问题时,教师不要轻易终结和打断学生的讨论,此时,教师的责任是给学生恰当的引导和帮助。
学生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以及道德人格的形成是在他们的生活中,在接触社会、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实现的。教师的任务,不是让学生认识课本中的生活与社会,而是他们现实的生活。因此,指导学生观察、认识自己周围的社会和生活就变得十分重要。过去,教师备课、设计活动方案,主要精力放在课上的40分钟,不太重视对学生课下观察、访问、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等学习活动的指导,似乎布置下去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应该看到,课前、课后活动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正是通过观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过程,学生看到、学到了很多东西。课上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使原本不太成熟的、单一的认识进一步得到梳理和升华。因此,我们应该很好地研究如何调动起学生在课下学习活动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并针对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根据不同年龄的儿童,设计合适的活动方案。
(三)人教版教材使用面广,编辑者所站视角更为宏观,教材内容更具普适性
人教版教材特别注重教材编写多样化的要求,既要考虑大中城市学生的需求,又要兼顾中小城市学生的需要;既要考虑城镇学生的需求,又要顾及农村学生的需要。因此,人教版教材更注重案例的范例性,非常注重引导师生通过教材的范例引出自己身边的话题。即同一个范例,农村的孩子能从中联想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农村事例,城市的孩子能从中联想到自己身边的城市事例;南方的孩子能联想到自己身边的南方事例,北方的孩子能联想到自己身边的北方事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