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二)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体系的解读
1.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体系的板块构成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体系由“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与家乡(社区)、我是中国人、走进世界”六大板块构成,这六大板块是根据学生的生活半径大小来进行归类的,但是,这并不代表课程将完全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教材的编排,而是要将这样的六大内容细分到每个年龄段的品德课程教学中去。
(1)关于“我在成长”。
“我在成长”的内容实质上包含了了解自己、相信自己的自我教育;学习与人交往,尊重别人;对人宽容;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能克服困难,形成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做人要诚实守信;养成良好习惯,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反对邪教以及初步养成依法行事意识。
(2)关于“我与家庭”。
“我与家庭”的内容实质上包含了对家庭与自己成长的关系的认识,形成感恩之心;能承担一定家务,形成一定的家庭责任感;了解家庭生活与收支状况,合理消费、勤俭节约;能与邻里和睦相处。
(3)关于“我与学校”。
“我与学校”主要包含了解学校地理位置和基本职能;学习与同学的友好相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正确处理自己与集体的关系;初步形成规则意识,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在班级民主生活中培养现代民主意识。
(4)关于“我与家乡(社区)”。
“我与家乡(社区)”的内容实质上包含了了解家乡的行政和地理位置,能识地图;了解家乡风土人情;了解家乡的优秀人物并尊重生活中普通劳动者为社会的付出;了解本地经济生活,具备初步正确的消费意识;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安全,;有慈善之心,尊重并愿意尽力帮助弱势人群;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5)关于“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的内容主要包含了对我国的地理及行政状况的了解,特别是台湾是我国神圣领土;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了解我国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和近代屈辱;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的成就,爱党爱军;了解我国的民族多样性及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关注农村农业,了解城市变迁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交通发展的状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现代通信及现代传媒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学习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形成相应的能力。
(6)关于“走进世界”。
“走进世界”的内容主要包含了世界的海陆分布及主要地形等基本常识;人类的文明遗产;世界各国的民俗风情、历史文化;了解世界经济的发展把世界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类发展的关系,崇尚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存的重要;体会和平的美好、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热爱和平;知道我国所加入的一些国际组织,了解这些国际组织的作用。
2.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体系的教学实施
根据品德与社会课标要求,我们在进行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时,应做好以下工作。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是按照三维目标的设计理念来确定的,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4)充实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鼓励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小学综合性品德课程标准存在的问题
1.品德与生活课程与中高段品德与社会课程间的关系及衔接问题分析不明
为什么部分老师会把品德与生活及品德与社会课理解为同一个课程?主要原因在于,在制定课程标准时,对二者的区别和联系没有做很清晰的界定和说明。同时,品德与生活课程还与中高段的科学学科有一定的渊源,这都是应该在课程标准中加以说明的。
2.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与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在体例上不够统一
虽然品德与生活及品德与社会课不是同一个课程,但是,它们之间有着非常直接的联系。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两点:一是品德与生活在教学形式上强调它是活动型课程,课标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而品德与社会虽然非常强调课程的活动性,但它不再冠之以“活动型”。二是品德与生活关注自然比品德与社会更多,在高年级科学成为独立学科后,部分品德与生活的自然问题从品德与社会中分解了出去。但是,两课程的核心即学生的道德发展却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在两个课程的“内容体系”的表述上却出现了不同体例。我们认为,在学习内容上,两个课程应以同样的思路,确立相融的内容框架,提出统一的教学指导意见,这样更有利于一线老师把握教学内容,做好课堂教学工作。
3.两个综合学科与相关派生性学科间的关系及衔接问题分析不明
两个综合学科与相关派生性学科间的关系及衔接问题分析不明主要体现在:作为小学低段的品德与生活学科与小学中高段的科学之间的关系及衔接问题分析不明;作为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社会与初中思想品德及历史、地理学科的关系及衔接问题分析不明。我们认为,作为综合性品德学科,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更强调生活中的德育,强调在科学、历史、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培养兴趣,激发对这些学科的热爱,而科学及历史、地理则更应突出其学科的知识性和专业性。课标应对这些内容予以必要的说明。
【习题与测试】
一、名词解释
品德与生活课程;三条轴线;四个层面
二、简答题
1.简述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三大基本特征。
2.简述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四大基本理念。
3.简述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总目标。
4.为什么说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的深化和拓展?
5.简述品德与社会的内容体系包括哪六个方面。
三、论述题
1.请你结合个人的教育教学经历,谈谈自己对品德与生活课程理念的理解。
2.论述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设置注重多维综合性特征,并分析各分目标的价值内涵。
3.请运用品德与生活课程理念来阐明“尊重儿童的世界是实施品德与生活课程基本保障”的观点。
4.综述品德与社会课程性质包含哪些重要内容。
四、实践与设计
对自己所在学校或学区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落实状况进行调查及情况分析,思考其成因,最终形成一份调研报告。
【扩展阅读书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J].人民教育,2002(增刊).
【“习题与测试”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品德与生活课程: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三条轴线:专指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内在线索,即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
四个层面:专指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外在形式,即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二、简答题
1.简述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三大基本特征。
① 生活性: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② 开放性: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③ 活动性: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2.简述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四大基本理念。
① 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② 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③ 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④ 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3.简述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总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总目标在于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4.为什么说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的深化和拓展?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总目标与品德与生活课程相比,内容明显具体得多。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品德与社会课程依然离不开这样的目标的培养。
然而,品德与社会课程把其目标具体化了,它的目标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一个能积极地“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人,一定就是个“乐于探究和热爱生活”的人;一个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也一定是个“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人。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实质上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的细化和深化。这也决定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分目标比品德与生活的目标更为细腻和充实。
5.简述品德与社会的内容体系包括哪六个方面。
品德与社会的内容体系包括以下六个方面: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与家乡(社区);我是中国人;走进世界。
三、论述题
1.(略)
2.论述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设置注重多维综合性特征,并分析各分目标的价值内涵。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将本课程的目标分为“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等分目标。但是,各分目标绝不是能孤立地实现的。课标的“情感与态度”分目标要求学生做到“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自信、诚实、求上进”,不只是要让学生懂得这些道理,而且要让孩子们把它们化为自己的一种个性生命特征。要达成这样的目标,我们要进行的就不是道德说教,而是活动感悟,要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从而也解决了课程“过程与方法”“行为与习惯”及“知识与技能”等分目标中提出的要求。
(1)关于“爱亲敬长”。
在爱亲敬长的教育中,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让孩子产生爱亲敬长的情感态度。如何才能产生这样的情感态度?当然只能让孩子从生活中寻找产生这样的情感态度的源泉。
(2)关于“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在注重人权、尊重个体意志的现代社会里,我们关于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意识的培养方式应该发生明显的变化。我们要首先通过引导孩子们感悟到集体的温暖,感悟到家乡的可亲、感悟到祖国的可敬之后,孩子们“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油然而生。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做的,是真正地让儿童去感悟,而不是进行成人化的说教。
(3)关于“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品德与生活课程与品德与社会课程最大的区别在于:品德与生活课程包含有认识自然的内容,注重引导儿童处理自己与自然和科学世界的关系。品德与生活中所涉及的自然及科学内容,则更多的是让学生去体会去发现大自然中的有趣现象,引起儿童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
(4)关于“自信、诚实、求上进”。
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如何通过品德与生活课程达成“自信、诚实、求上进”的情感与态度目标?一、二年级的学生应该如何认识、理解和习得自信、诚实、求上进?这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在对儿童进行“自信、诚实、求上进”的教育的时候,一定要关注教育的人文性,一定要把教育的目标定在引导学生感悟体验如何做一个自己希望成为的人这样的高度上。
3.请运用品德与生活课程理念来阐明“尊重儿童的世界是实施品德与生活课程基本保障”的观点。
品德与生活课程理念“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表明,我们绝不能把儿童的学习当成只为明天长大成人做准备的过程。儿童本身就是人生的重要部分,儿童本身的学习和生活状态本来就有独立的人生价值,我们必须对它加以保护,我们必须尊重儿童的权利,这一权利体现在对儿童的自我价值观的尊重。儿童眼里的世界与成人眼里的世界是大不相同的,我们不能用嘲笑的语气或不屑的眼神对待孩子。许多成人总认为小孩子是无知的,是需要按大人的意思去做的,他们总爱用自以为是的观点强迫儿童认同,殊不知“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
“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课标的这一理念提示我们,我们的品德与生活课堂是属于每一个儿童的,我们不能搞所谓精英式的教学,我们不能只把活动留给几个能力强、很活跃、外向性的孩子,我们要把活动做成每一个孩子都喜欢参与、都能够参与,并且都能在其中享受愉快、体验到自信、享受到尊严的活动,这是品德与社会课程课堂的希望和要求。
最后,“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的理念让我们明确: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这既对教材编写者提出了将教材与儿童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起来的要求,也对品德与生活课堂的执行者——教师提出了要寓教于生活的要求。这就再一次让我们想到了本课程的三大基本特征——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只有在教学中落实了这三性,我们才能真正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起本课程的意义。
4.综述品德与社会课程性质包含哪些重要内容。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性质包含如下重要内容。
(1)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职责。
品德与社会课程特别强调课程的人文性,把学生培养成成熟的社会人是本课程的基本追求。这样的课程性质要求本课程教材编写者及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必须将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与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的教育目的综合起来,关注学生在自身的生活环境中所产生的需求与困惑,并引导他们不断走向成熟。品德与社会课程体现了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它努力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帮助学生融入社会,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或将生活场景引入课堂,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和感悟生活,促进学生生理、心理诸多方面的发展,因为,本课程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
(2)品德与社会课程是跨多学科的综合课程。(www.xing528.com)
作为一门跨多学科的综合课程,它必须具有综合性。本课程强调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从目标达成上看,它体现出三维目标的立体打造特征。“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这三个方面的目标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这三方面相互作用、共同提高,影响着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从知识体系上看,它不同于过去的思想品德课程,更多地综合了历史、地理、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等社会及人文科学内容。但是,对于这些知识的学习,绝不是单纯地学习其知识点,其最核心的目标是通过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接触和了解,对相关的现象产生深厚的学习兴趣,为日后更系统地学习单列的学科知识奠定基础,同时,也让学生在逐步的学习与了解中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四、实践与设计
(略)
【注释】
[1]曾静.当前诚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教科书的调适性回应[EB/OL].人教网.
(二)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体系的解读
1.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体系的板块构成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体系由“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与家乡(社区)、我是中国人、走进世界”六大板块构成,这六大板块是根据学生的生活半径大小来进行归类的,但是,这并不代表课程将完全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教材的编排,而是要将这样的六大内容细分到每个年龄段的品德课程教学中去。
(1)关于“我在成长”。
“我在成长”的内容实质上包含了了解自己、相信自己的自我教育;学习与人交往,尊重别人;对人宽容;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能克服困难,形成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做人要诚实守信;养成良好习惯,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反对邪教以及初步养成依法行事意识。
(2)关于“我与家庭”。
“我与家庭”的内容实质上包含了对家庭与自己成长的关系的认识,形成感恩之心;能承担一定家务,形成一定的家庭责任感;了解家庭生活与收支状况,合理消费、勤俭节约;能与邻里和睦相处。
(3)关于“我与学校”。
“我与学校”主要包含了解学校地理位置和基本职能;学习与同学的友好相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正确处理自己与集体的关系;初步形成规则意识,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在班级民主生活中培养现代民主意识。
(4)关于“我与家乡(社区)”。
“我与家乡(社区)”的内容实质上包含了了解家乡的行政和地理位置,能识地图;了解家乡风土人情;了解家乡的优秀人物并尊重生活中普通劳动者为社会的付出;了解本地经济生活,具备初步正确的消费意识;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安全,;有慈善之心,尊重并愿意尽力帮助弱势人群;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5)关于“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的内容主要包含了对我国的地理及行政状况的了解,特别是台湾是我国神圣领土;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了解我国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和近代屈辱;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的成就,爱党爱军;了解我国的民族多样性及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关注农村农业,了解城市变迁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交通发展的状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现代通信及现代传媒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学习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形成相应的能力。
(6)关于“走进世界”。
“走进世界”的内容主要包含了世界的海陆分布及主要地形等基本常识;人类的文明遗产;世界各国的民俗风情、历史文化;了解世界经济的发展把世界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类发展的关系,崇尚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存的重要;体会和平的美好、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热爱和平;知道我国所加入的一些国际组织,了解这些国际组织的作用。
2.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体系的教学实施
根据品德与社会课标要求,我们在进行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时,应做好以下工作。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是按照三维目标的设计理念来确定的,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4)充实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鼓励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小学综合性品德课程标准存在的问题
1.品德与生活课程与中高段品德与社会课程间的关系及衔接问题分析不明
为什么部分老师会把品德与生活及品德与社会课理解为同一个课程?主要原因在于,在制定课程标准时,对二者的区别和联系没有做很清晰的界定和说明。同时,品德与生活课程还与中高段的科学学科有一定的渊源,这都是应该在课程标准中加以说明的。
2.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与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在体例上不够统一
虽然品德与生活及品德与社会课不是同一个课程,但是,它们之间有着非常直接的联系。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两点:一是品德与生活在教学形式上强调它是活动型课程,课标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而品德与社会虽然非常强调课程的活动性,但它不再冠之以“活动型”。二是品德与生活关注自然比品德与社会更多,在高年级科学成为独立学科后,部分品德与生活的自然问题从品德与社会中分解了出去。但是,两课程的核心即学生的道德发展却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在两个课程的“内容体系”的表述上却出现了不同体例。我们认为,在学习内容上,两个课程应以同样的思路,确立相融的内容框架,提出统一的教学指导意见,这样更有利于一线老师把握教学内容,做好课堂教学工作。
3.两个综合学科与相关派生性学科间的关系及衔接问题分析不明
两个综合学科与相关派生性学科间的关系及衔接问题分析不明主要体现在:作为小学低段的品德与生活学科与小学中高段的科学之间的关系及衔接问题分析不明;作为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社会与初中思想品德及历史、地理学科的关系及衔接问题分析不明。我们认为,作为综合性品德学科,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更强调生活中的德育,强调在科学、历史、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培养兴趣,激发对这些学科的热爱,而科学及历史、地理则更应突出其学科的知识性和专业性。课标应对这些内容予以必要的说明。
【习题与测试】
一、名词解释
品德与生活课程;三条轴线;四个层面
二、简答题
1.简述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三大基本特征。
2.简述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四大基本理念。
3.简述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总目标。
4.为什么说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的深化和拓展?
5.简述品德与社会的内容体系包括哪六个方面。
三、论述题
1.请你结合个人的教育教学经历,谈谈自己对品德与生活课程理念的理解。
2.论述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设置注重多维综合性特征,并分析各分目标的价值内涵。
3.请运用品德与生活课程理念来阐明“尊重儿童的世界是实施品德与生活课程基本保障”的观点。
4.综述品德与社会课程性质包含哪些重要内容。
四、实践与设计
对自己所在学校或学区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落实状况进行调查及情况分析,思考其成因,最终形成一份调研报告。
【扩展阅读书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J].人民教育,2002(增刊).
【“习题与测试”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品德与生活课程: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三条轴线:专指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内在线索,即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
四个层面:专指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外在形式,即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二、简答题
1.简述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三大基本特征。
① 生活性: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② 开放性: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③ 活动性: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2.简述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四大基本理念。
① 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② 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③ 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④ 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3.简述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总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总目标在于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4.为什么说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的深化和拓展?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总目标与品德与生活课程相比,内容明显具体得多。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品德与社会课程依然离不开这样的目标的培养。
然而,品德与社会课程把其目标具体化了,它的目标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一个能积极地“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人,一定就是个“乐于探究和热爱生活”的人;一个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也一定是个“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人。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实质上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的细化和深化。这也决定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分目标比品德与生活的目标更为细腻和充实。
5.简述品德与社会的内容体系包括哪六个方面。
品德与社会的内容体系包括以下六个方面: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与家乡(社区);我是中国人;走进世界。
三、论述题
1.(略)
2.论述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设置注重多维综合性特征,并分析各分目标的价值内涵。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将本课程的目标分为“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等分目标。但是,各分目标绝不是能孤立地实现的。课标的“情感与态度”分目标要求学生做到“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自信、诚实、求上进”,不只是要让学生懂得这些道理,而且要让孩子们把它们化为自己的一种个性生命特征。要达成这样的目标,我们要进行的就不是道德说教,而是活动感悟,要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从而也解决了课程“过程与方法”“行为与习惯”及“知识与技能”等分目标中提出的要求。
(1)关于“爱亲敬长”。
在爱亲敬长的教育中,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让孩子产生爱亲敬长的情感态度。如何才能产生这样的情感态度?当然只能让孩子从生活中寻找产生这样的情感态度的源泉。
(2)关于“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在注重人权、尊重个体意志的现代社会里,我们关于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意识的培养方式应该发生明显的变化。我们要首先通过引导孩子们感悟到集体的温暖,感悟到家乡的可亲、感悟到祖国的可敬之后,孩子们“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油然而生。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做的,是真正地让儿童去感悟,而不是进行成人化的说教。
(3)关于“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品德与生活课程与品德与社会课程最大的区别在于:品德与生活课程包含有认识自然的内容,注重引导儿童处理自己与自然和科学世界的关系。品德与生活中所涉及的自然及科学内容,则更多的是让学生去体会去发现大自然中的有趣现象,引起儿童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
(4)关于“自信、诚实、求上进”。
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如何通过品德与生活课程达成“自信、诚实、求上进”的情感与态度目标?一、二年级的学生应该如何认识、理解和习得自信、诚实、求上进?这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在对儿童进行“自信、诚实、求上进”的教育的时候,一定要关注教育的人文性,一定要把教育的目标定在引导学生感悟体验如何做一个自己希望成为的人这样的高度上。
3.请运用品德与生活课程理念来阐明“尊重儿童的世界是实施品德与生活课程基本保障”的观点。
品德与生活课程理念“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表明,我们绝不能把儿童的学习当成只为明天长大成人做准备的过程。儿童本身就是人生的重要部分,儿童本身的学习和生活状态本来就有独立的人生价值,我们必须对它加以保护,我们必须尊重儿童的权利,这一权利体现在对儿童的自我价值观的尊重。儿童眼里的世界与成人眼里的世界是大不相同的,我们不能用嘲笑的语气或不屑的眼神对待孩子。许多成人总认为小孩子是无知的,是需要按大人的意思去做的,他们总爱用自以为是的观点强迫儿童认同,殊不知“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
“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课标的这一理念提示我们,我们的品德与生活课堂是属于每一个儿童的,我们不能搞所谓精英式的教学,我们不能只把活动留给几个能力强、很活跃、外向性的孩子,我们要把活动做成每一个孩子都喜欢参与、都能够参与,并且都能在其中享受愉快、体验到自信、享受到尊严的活动,这是品德与社会课程课堂的希望和要求。
最后,“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的理念让我们明确: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这既对教材编写者提出了将教材与儿童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起来的要求,也对品德与生活课堂的执行者——教师提出了要寓教于生活的要求。这就再一次让我们想到了本课程的三大基本特征——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只有在教学中落实了这三性,我们才能真正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起本课程的意义。
4.综述品德与社会课程性质包含哪些重要内容。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性质包含如下重要内容。
(1)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职责。
品德与社会课程特别强调课程的人文性,把学生培养成成熟的社会人是本课程的基本追求。这样的课程性质要求本课程教材编写者及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必须将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与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的教育目的综合起来,关注学生在自身的生活环境中所产生的需求与困惑,并引导他们不断走向成熟。品德与社会课程体现了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它努力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帮助学生融入社会,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或将生活场景引入课堂,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和感悟生活,促进学生生理、心理诸多方面的发展,因为,本课程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
(2)品德与社会课程是跨多学科的综合课程。
作为一门跨多学科的综合课程,它必须具有综合性。本课程强调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从目标达成上看,它体现出三维目标的立体打造特征。“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这三个方面的目标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这三方面相互作用、共同提高,影响着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从知识体系上看,它不同于过去的思想品德课程,更多地综合了历史、地理、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等社会及人文科学内容。但是,对于这些知识的学习,绝不是单纯地学习其知识点,其最核心的目标是通过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接触和了解,对相关的现象产生深厚的学习兴趣,为日后更系统地学习单列的学科知识奠定基础,同时,也让学生在逐步的学习与了解中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四、实践与设计
(略)
【注释】
[1]曾静.当前诚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教科书的调适性回应[EB/OL].人教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