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2.分目标
(1)情感与态度。
① 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② 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③ 自信、诚实、求上进。
(2)行为与习惯:
① 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② 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③ 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④ 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3)知识与技能。
① 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③ 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4)过程与方法。
① 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
②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二)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的解读
1.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辉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是课程的总目标。这是非常激动人心的事。我们知道,过去的思想品德课程,注重的是政治性的德育目标。而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地把学生的生活态度、生活习惯和生活质量作为课程的关注点和出发点,一句话,课程标准以儿童本身的幸福需求为基础,确定了本课程的总目标。
本课程目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不是站在成人或社会的道德规范立场去要求孩子成为什么,而是站在如何让孩子成为幸福快乐的人的视角去把孩子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无论是培养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还是培养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生活态度,其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幸福的儿童。
2.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设置注重多维综合性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把本课程的目标分为“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行为与习惯”及“知识与技能”等分目标。但是,各分目标绝不是能孤立地实现的。课标的“情感与态度”分目标中要求学生做到“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自信、诚实、求上进”,不只是要让学生懂得这些道理,而且要让学生把它们内化为自己的一种个性生命特征。要达成这样的目标,教师要进行的,就不是道德说教而是活动感悟,要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从而也解决了课标中“过程与方法”“行为与习惯”及“知识与技能”等分目标中提出的要求。
(1)关于“爱亲敬长”。
在爱亲敬长的教育中,重要的是教师如何让孩子产生爱亲敬长的情感态度。如何才能产生这样的情感态度?当然只能让孩子从生活中寻找产生这样的情感态度的源泉。
人们常常说,现在的独生子女太自私,太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感恩之心。这是现在的孩子们普遍存在的问题,但追溯问题的根源,还是出在教育的问题上。我们有多少时候真正让学生感悟过父母的爱的伟大,真正引导过孩子们珍惜父母师长对自己的爱?不说没有,但也很少。而品德与生活课程就给了我们这样的教育机会。每个版本的《品德与生活》教材都有相应的引导孩子爱亲敬长的内容。不少版本的教材也都在以家长的爱为主题的内容中呈现儿童与父母的合影,表现一家人的相亲相爱。在教学中,我们能不能不只是轻描淡写地讲一讲从相片上看到的一家人的幸福?我们能不能不只是就事论事地说一说从相片上看到的一家人的快乐?我们能不能更深一步探究从相片中能否体悟出父母对儿女的无私无畏的爱,从平凡中发现伟大的父爱与母爱?只有这样去思考,才能真正实现课程标准制定的让孩子养成爱亲敬长的情感态度的课程目标。
【案例11-1】
很多老师上“家人的爱”这样的课题时,通常会让孩子们带一张自己与父母合影的合家欢相片来,然后在课堂上让孩子们一一进行展示,并说说相片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点拍的,再谈谈自己的感受,最后问问大家这个同学的一家是不是很幸福。(www.xing528.com)
一位老师在进行这一课的教学时,十分注重分析学生所展示的相片的教育价值,并从中找到让孩子体验和感悟亲情与父母之爱的契机。一位孩子拿着一张相片走上讲台介绍说:“这是我和爸爸妈妈去华山旅游的照片,照片上是我和我的妈妈,因为爸爸在给我们照相。”当孩子讲述后准备下去的时候,老师把孩子叫住了。追问孩子:“为什么照片上只有你和妈妈?”孩子说:“我说过了,爸爸在给我们照相。”老师又问:“你爸爸也想在这里留下这张有美景的照片吧。为了你们,他却更乐意给你们留下这美景相片,这说明了什么?”“我爸爸很爱我们。”“是啊,爱你们的爸爸把什么留给了你们,把什么留给了自己?”老师不但让这个孩子想,也让大家来讲。其中有个同学说:“她的爸爸把美景留给了她们,把辛劳留给了自己。”说得多好啊。老师并没有就此了结,而是又挑起了一个话题:“为什么照片上你妈妈站在紧靠栏杆的外侧,你站在内侧?”孩子说:“本来我是站在外侧的,妈妈说外侧危险,就让我站内侧。”老师动情地说:“难道妈妈站在外侧就不危险了?同学们,她的妈妈是把什么留给了孩子,把什么留给了自己呀?”有的孩子说妈妈把安全留给了孩子,把危险留给了自己。最后,一个孩子非常动情地说:“妈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孩子,把死亡的威胁留给了自己。”在这样的氛围里,孩子们对父母的爱有了真切直观的认识和感悟。老师再让孩子对着照片中的妈妈或父母说一句话。大家可想而知,当孩子望着相片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时是如何的情真意切。其他的同学再看看自己手中的照片时,也同样又多出了几分对父母之情的认识。
(2)关于“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过去,我们总把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强行灌输给学生,即个人意志必须服从集体意志。但是,在注重人权、尊重个体意志的现代社会里,我们关于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意识的培养方式应该发生明显的变化。我们要首先通过引导孩子们感悟到集体的温暖,感悟到家乡的可亲、感悟到祖国的可敬之后,让孩子们产生“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如何在品德课程教学中让学生感悟集体的温暖、感悟家乡的可亲、感悟祖国的可敬?还是离不开两个词:生活性和活动性。我们要在教材范例的指导下,在课题主题内容的范围内,从儿童生活的环境出发,去寻找能被儿童所感知的集体,如我们的班级;去寻找儿童所熟悉的家乡,如孩子生活的城市、社区及小区;去寻找孩子去过的祖国的名胜古迹、山山水水和大城小镇。让孩子们在寻找中重新回顾自己所经历的与集体、与家乡、与祖国相关联的成长故事,感悟集体、家乡及祖国对自己的成长的影响,对自己的人生是多么的重要。而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的,是真正地让儿童去感悟,而不是进行成人化的说教。
【案例11-2】
全国第三届教科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优质课大赛中,有一节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国旗国旗真美丽》。教师由每天早上的升旗仪式引入课题,又问学生到过北京天安门看升旗仪式吗。学生都回答“看过”。(大家思考一下:这可能吗?这说明了什么?)接着,老师让孩子们观看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影像。教师出示一面国旗,引导学生齐说“国旗国旗真美丽”板书课题,将国旗贴于课题下。然后,引出国旗的知识问答并讲授相关的一些知识。在给学生讲了些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鲜血染红了大地,染红了旗帜”后,教师对学生进行了一些提问。
接着,教师问:“你们在哪里见过我们的国旗?”有学生说,在粮食局看到过三面国旗,有红黄蓝三种颜色。老师问:“哪一种颜色是国旗呢?”学生回答是红的那面。在这里,老师是很用心地要利用生活中的国旗引发孩子们对国旗的亲近和敬爱之情。可是,当学生出现知识性的错误时,老师没有对此进行追问,而是“巧妙”地让学生回到正确的答案上来。其实,我们抓住这个契机,可以让学生分清什么是彩旗,什么是单位的旗子(比如说很多学校也有自己的校旗),什么是国旗,我们还可进一步让孩子们回想一下有几面旗子在一起时它们的位置排列关系、高低关系。这样,孩子们会发现,国旗,一定是在最中间的位置,而且会高于其他旗帜,从中,孩子们必能体会到国旗的庄严。
学生们讲了自己看到的国旗后,老师出示各种环境下的国旗的图片(老师们可以思考:当时正值中国举办奥运会的时间,为什么没有围绕奥运会火炬传递过程中海外中国留学生们的爱国举动中的国旗场景?它们是多么的鲜活和感人啊!),问:你们喜欢哪幅国旗?其实,我们不应该问是否“喜欢”,而要问:哪个画面中的国旗让你感到最“亲切”?哪个画面中的国旗让你最“感动”?哪个画面中的国旗让你感到最“自豪”?像那幅珠峰上中国登山队员们高举一面国旗的画面,真的让所有的人都很感动。其实,如果我们问问孩子们:如果不看这面国旗,你能看出这些全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登山队员是哪国人吗?此时此刻,这面国旗代表了什么?凝视着这面国旗,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话想说?这样,孩子们对国旗的认识一下子就很感性地建立起来了:国旗代表中国和中国人的形象。
然后,老师让学生向国旗敬礼。老师引导、示范并带领全班同学按标准的四步骤进行敬礼训练。同时,学生也学习了升旗时应当怎样做。
最后,老师在总结本课时,指出我们要像爱自己一样热爱国旗。为什么我们要像热爱自己的生命一样热爱我们的国旗?这个问题这堂课解决了吗?如果老师带上一张自己的照片,告诉学生们:“那是我的形象和标志之一,我一定会像保护自己本身一样来保护我的照片,不会让人轻视它、践踏它,或者嘲笑它;在我做出什么成绩时,我可以高举它,为它骄傲!当我做了不够光荣的事时,我可能会对着它道歉,向它保证我要努力为它争光。孩子们,你们,又会怎样对待你的相片,你父母及全家人的相片呢?”然后,老师再问学生:什么东西,能成为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标志呢?那当然就是我们的国旗——五星红旗,它就像国家的一张最有代表性的名片。那么,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又该以什么样的感情来对待它呢?其实,每个人都有不同角色,如我们也是少先队员,那么,红领巾是不是少先队员的标志?我们又会怎样对待它?我们通过这样的不同角色下相通的情感体验,最终实现让孩子们理解和热爱国旗的目标。
这一堂课,教师精心地准备了,内容和形式也是多样的,但教学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显得比较平淡,没能真正触及学生的心灵。这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示:不管什么样的内容,都必须站在孩子的视角去激发孩子的情感,让孩子们在真实的情感体验中产生属于孩子世界的哪怕还很稚嫩的但基本正确的认知,而不能把成人的认知世界强加给孩子。
(3)关于“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品德与生活课程与品德与社会课程最大的区别在于:品德与生活课程包含有认识自然的内容,注重引导儿童处理自己与自然和科学世界的关系,而这个部分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被分离了出去,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学科——科学课程。
品德与生活课题中关于自然及科学的内容与科学课程的学习内容又有什么区别呢?其区别主要在于:科学作为一门专业的学科,更注重理性知识的学习和对事物规律的学习;品德与生活中所涉及的自然及科学内容,则更多的是让学生去体会、去发现大自然中的有趣现象,引起儿童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
【案例11-3】
重庆市沙坪坝区第一实验小学尹语老师执教人教版一年级《风儿吹呀吹》时(案例源于人教网本课课堂实录),先让孩子们把眼睛闭上,等老师数到3的时候再把眼睛睁开。结果出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是一个五彩的风车,同学们的情绪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这时,老师又进行激情调动:谁能让风车转起来?孩子们纷纷激动地叫了起来:我!我!我!于是,老师请了3个同学上台来比一比,看谁的风车最先转起来,而且转得快。其他小朋友就为自己的支持者加油、助威!结果,3位同学自己想办法让风车转动起来了,两位用嘴把风车吹动,一位跑动使风车转动。其他同学则不断为他们加油!所有的学生都非常投入。在大家热情的鼓掌、呐喊声中,老师提出了问题:风车为什么能转起来呢?大家说是风。于是,风的概念就老师被提了出来:因为有风,风车才转起来了。在小朋友们身边到处都充满了空气,刚才小朋友使劲吹、用力跑,空气也跟着小朋友们做起了运动,动起来了,这样就形成了风。
接着,师生开展了第二个活动:寻找风。老师播放多媒体风声,并出示教材上32~33页图画,让同学们找一找刚才和小朋友们玩风车累着了的“风姑娘”正藏在教材中的哪个角落悄悄地休息呢。于是,同学们通过4人小组讨论,最后请小组代表上台指说。
有的孩子说:“‘风姑娘’藏在小朋友的头发和衣服那儿,因为那个小女孩的头发和衣服都被风吹起来了。”有的说:“柳条被风吹动了,所以这儿有风。”有的指着画中小朋友的帽子说:“‘风姑娘’藏在这儿!还好这个同学用手把帽子捂住了,不然他的帽子就要被风吹走了。”还有的说:“这个小女孩闻到花香了,说明有风。因为风吹过会把远处的花香带过来,虽然我们离花很远,也能闻到花香。”“这个小男孩在河边玩帆船,帆船要依靠风才能行驶,而且河水都被风吹皱了。”“远处房子上的炊烟也被‘风姑娘’吹弯了。”“小姑娘手里拿着的手绢都飘起来了。”大家七嘴八舌地补充起来。孩子们不但情绪被调动起来了,而且对风的认识也越来越具体了。
但是,这还不够。因为,这依然只是在教材里学习和认识风。老师进一步引导说:“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风姑娘’啊,无处不在。她,也藏在我们的教室里、校园里、生活中,你能找到她吗?注意教室的前、后、左、右、上、下,还有窗户外边儿。”于是,孩子们离开座位到处去找“风”,然后汇报交流。
在现实生活中找风,更给孩子们带来了乐趣。一个女孩指着空调上飘动的彩带说:“‘风姑娘’藏在那儿!空调有风,把彩带给吹动了。”一男生指着墙边微微晃动的一串彩色气球说:“这儿有风!没有风,气球是不会动的,所以肯定有风!”“‘风姑娘’藏在窗口的风车那儿!你们看,风车还在转呢!”“那儿,风把窗帘吹动了。”“教室上边的彩旗在动,也有风!”……当一个同学说“铁栏杆上挂着的风铃在响,只有在有风的时候,它才会发出很动听的声音”时,老师引导孩子们一起静静地仔细倾听了风铃悦耳的声音。当一个孩子说“还有窗外的国旗在飘动,说明有风”时,师生又一起看窗外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
找到了这么多风后,我们还可以学习、了解些什么呢?那就来赏风吧。于是,老师把孩子们带入了第三个教学活动:欣赏“风”。
随着老师多媒体播放大自然中“风”的录像片段,同学们首先看到了大海,海风轻拂海面,海浪轻轻拍打着海岸,海鸥从海面掠过,大家似乎也在感受着海风带来的清爽;一整片的芦苇也和着“风姑娘”的拍子跳起了舞蹈……接着,孩子们看到了在北京天安门,红旗迎面飘扬……
在师生共同欣赏大自然中的风的过程中,老师提示道:大自然的风多美呀!所以古往今来许多著名的大诗人写下了不少与“风”有关的千古名句,我们语文课才学过几首,你们还记得吗?于是,孩子们又纷纷回忆和背诵起《春晓》《村居》等古诗来。
那么,除了大自然的风是自己形成的以外,我们人类制造过哪些风呢?孩子们能制造出风来吗?于是,老师又引出了活动四:制造“风”。
老师先让小朋友们把眼睛闭上,静静地听,用心去感受,看大家能感觉到什么。然后老师打开电风扇。一会儿,同学们大声说了出来:“风!是风扇发出来的。”老师说:“对,我们人类是非常聪明的,可以自己制造风,风扇就是我们人类智慧的结晶。小朋友们,你们也可以自己动手制造风,你们看看这是什么?”说着出示蜡烛,并点燃。“这下风姑娘可要出题考考你们啦!谁能自己动手制造风,使燃烧的蜡烛熄灭?注意了,你可以用你身上的任何一个器官,任何一件东西,做任何一个动作来制造风,我们比比看,谁的方法和别人的不一样,谁的方法最特别。”同学们又进入4人小组讨论,最后学生们又上台演示自己的方法。有用嘴吹灭蜡烛的;有用书扇出风,使蜡烛熄灭的;有直接把蜡烛拿到空调窗口,使蜡烛熄灭的;有脱下外衣,用外衣扇动使蜡烛熄灭的;有扇动扇子使蜡烛熄灭的;有取下头上的帽子,用它来制造风,让蜡烛熄灭的;有把蜡烛拿到门边,门一开一关制造出风,使蜡烛熄灭的……
最后,老师指导孩子们完成了最后一个活动:和“风”做游戏。
老师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的点子可真多,“风姑娘”直夸你们呢!她很开心,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现在请你们把和风姑娘有关的玩具拿出来,咱们一块儿到操场上和“风姑娘”做游戏吧!于是,师生一起到操场尽情地放风筝,玩竹蜻蜓,玩风车……
这一节课,孩子们不但学习了“风”的形成,一起寻找“风”,欣赏“风”,制造“风”,还和“风姑娘”做了游戏。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始终引导着孩子们去发现生活的趣味,引导孩子们用敏锐的双眼、勤劳的双手去发现和挖掘大自然的神奇,也引导着孩子们用自己聪明智慧的头脑去探究科学的秘密。“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课程目标,在这一节课里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4)关于“自信、诚实、求上进”。
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如何通过品德与生活课程达成“自信、诚实、求上进”的情感与态度目标?一、二年级的学生应该如何认识、理解和习得自信、诚实、求上进?这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能只从字面上去解释什么是自信、诚实和求上进,而是要将它们具体化为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的自信、诚实和求上进应该是什么样的状态。我们应该思考如何激发学生这样的情感与态度,如何保护或不去践踏学生的这种情感与态度。也就是说,教师在对儿童进行“自信、诚实、求上进”的教育的时候,一定要关注教育的人文性,一定要把教育的目标定在引导学生感悟体验如何做一个自己希望成为的人这样的高度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