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德育课程的功能介绍

小学德育课程的功能介绍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程学习体现出多样化、活动化、交互化倾向,如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我与家庭”的教学建议有5条,其中不乏学习的探索性、与环境和他人的交互性以及品德养成的操练性。我与家庭1.向父母长辈了解他们养育自己成长的事例。小学德育课程与其他德育途径最大的不同就是内化。

小学德育课程的功能介绍

作为德育途径,传统的德育课程往往发挥的是道德说教、知识灌输功能。在新课程背景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与传统的小学德育课程相比已经有了多方面的重大转变。一是由单科课程转变为综合课程,二是由学科知识转变为多样性知识,三是由知识学习转变为与生活紧密连接的认知体验性学习。这些转变,也使小学德育课程作为德育途径在功能发挥上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一)人本化的育人功能

与传统德育课程的“无人”感相比,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体现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人本化育人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内容设计人本化。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每个主题单元均紧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履历情境,如品德与社会设计了“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家乡(社区)”“我是中国人”“走近世界”等五大模块。

(2)目标追求人本化。课程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3)教学实施人本化。课程学习体现出多样化、活动化、交互化倾向,如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我与家庭”的教学建议有5条,其中不乏学习的探索性、与环境和他人的交互性以及品德养成的操练性。

【学习材料8-2】

我与家庭(教学活动建议)

1.向父母长辈了解他们养育自己成长的事例。可以结合有关的节日、纪念日用写信或其他方式向父母长辈表达感激之情。还可以讲一则自己印象深刻的孝敬父母长辈的故事。

2.观察和体会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辛苦操劳,选择一些自己可以承担的家务劳动,坚持去做。

3.通过询问,向父母了解他们从事的工作、家庭经济来源以及家庭开支的情况。

4.召开“与父母长辈沟通”的主题活动,请父母长辈一起参加。讨论怎样用平和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处理与长辈之间的矛盾。

5.交流自家与邻里相处的情况,讨论邻里怎样才能和睦相处。

观察自家周边环境和公共设施,为合理使用和爱护它们提出建议,做力所能及的事。

(二)主体化的建构功能

小学德育课程不再让学生进行课本式的记忆学习,而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进行认知体验式学习,基于问题情境、履历情境进行理解、讨论、体验、反思、总结等,逐步内在地建构品德认知、品德情意,并在基于生活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中确立品德行为模式、形成品德行为习惯、历练品德意志等。在这一系列逐步深化的建构学习过程中,主体化的建构功能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www.xing528.com)

(1)凸显学生的个性经验。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程展开的基点,在主题单元模块的一系列学习活动中,学生选择哪些学习活动,如何深入,深入到何种程度,获得哪些新经验,反思哪些旧经验,新旧经验怎样融合等,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有待于教师发挥引导作用,也有待于学生发挥内在的自我引导,因而学生的认知能力、个性水平将起到关键作用。

(2)唤起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小学德育课程紧扣学生的现实生活,必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师的教导下还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理解、搜集、思考、比较、探讨等,也可以在教师的组织下开展一系列的讨论、评比活动,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完成一定的行为实践任务,并把生活实践中所获得的新经验、新方式带回到课堂和同学中来,以形成新的学习风气、品德风气,催生新的品德行为,固化良好的品德习惯,培养优秀的个性人格。

(3)内化外在的文化规范。外在的文化行为规范不是冷冰冰的、抽象的,而是可知可感、可体验认知的。学习这些规范也不是被强迫灌输、硬性接纳的,而是内在认可的、有内在需求的,与自我融为一体,并拓展完善自我的。小学德育课程与其他德育途径最大的不同就是内化。具体来说,它首先诉诸的是学生的体验、认知、反省,其次才是让学生操练、模仿,这种内在的感知体验、辨别认同、容纳融合、自我生根,便是德育课程产生长效学习机制的根源。

(4)创生个性化的人格因素。德育课程的体验认知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认知风格;交互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商、合作、交流、尊重、民主、倾听等涉及主体间性方面的情意能力;实践探究,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积极个性;实践历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成功感,以及应对挫折、自我调控、适应环境等多方面能力。这些心理能力与操作能力、应变能力与坚持能力,将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个性化人格基础。

(三)实践化的深化功能

德育课程在内容上的综合化、经验化,在目标方式上的人本化、个性化,决定了它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加以深化和巩固。具体来说,综合化的内容需要实践活动来展开,因为只有实践活动才具有无限的多样性、复杂性、复合性;经验化的内容需要实践活动来检验、补充,因为实践活动具有诊断矫正的检验功能;人本化的德育目标需要实践活动来形成,因为只有基于实践、在实践中才能形成真正的品德,离开生活实践是没有品德可言的;个性化的品德认知建构方式需要实践活动来完善,因为只有实践活动才包含了丰富、复杂的问题情境,只有这些情境才对个性化的认知建构提出真正的挑战。总之,实践活动是德育课程的活的源头,是学生德育心理的深化渠道,是学生德育行为赖以形成和巩固的天然途径。

(四)民主化的教学功能

传统的德育课程在教学方式和管理过程中过于突出或依赖教师对学生的“刚性管理”和“单向传输”,教师具有绝对支配地位,通过强制甚或粗暴的方式来控制学生。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德育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顺应这一要求,教师就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展开一系列的自主学习过程。教师只能起到一个导演的角色,学生才是课程活动的主体,师生之间处于民主平等的交互之中,形成民主友善的教学氛围。在民主化的教学氛围和教学方式之中,课程的教学功能更容易发挥出来,主要表现在:学生感知更为全面,体验更加深入,活动更加充分,交流更加友善,合作更加主动,探究更加自主,兴趣更浓,成功更多,心理更加健康,个性更加优化。当然,为防止民主化片面发展,如出现思维浅化、兴趣偏废、表面热闹、浅尝辄止等不良现象,教师还是需要适当介入,该强化的要予以强化,该主讲的要主讲,该批评的要批评,等等。

(五)社会化的开放功能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德育课程不再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而是让学生到生活中观察、体验、辨别、认知、感悟、吸纳、建构,倡导基于生活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在学生的品德实践中形成学生品德。这样的德育课程,就必须延伸到校外的广阔天地,延伸到校内外的各种实践活动中去,形成具有社会性发展内涵的开放态势,以开放的形式来实现学生的社会化发展。换言之,学生的社会化需要课程开放实施。通常,社会化的开放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教学外,还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去进行教学活动。如教学《爱护公共设施》一课,就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内甚至校外组织活动,教育学生要爱护公共设施。

(2)多样化的情境式表演,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如《感受村民选举》一课中表演模拟村干部选举,教学过程中分别让 5 名学生扮演村主任和村民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其他学生扮演村民。在角色扮演中,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一步体会到“民主选举”的力量。

(3)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向课外延伸,跟生活接轨,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使其变得生动、活泼、有趣。如结合《自然资源取之不尽吗》一课,在课前让学生做个“小小侦察员”,找一找周围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电的现象,做好“小记录”。结合浪费水、电的现象教学,学生的感受会更深刻。

(4)与少先队活动紧密结合。少先队活动可熔思想性、趣味性、艺术性、知识性、参与性于一炉,思品教学要不失时机地与班队活动结合起来,以深化教学内涵。如学完《我的这六年》一课后,利用班队活动开展有意义的师恩难忘活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有的写六年中老师关心自己、教育培养自己的感人小故事,有的亲手制作尊师卡,有的拿出最工整、完成最认真的作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