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现代化的根本要素是人的现代化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就是要使所有人达到丰裕富足的生活水平。然而,没有一个人会主张仅仅以国民生产总值和个人收入为标准去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进步。在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向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人是一个基本因素。人的现代化,就是作为个体的人的思想价值与行为模式由农业社会的传统性向工业社会或现代社会的现代性转变。美国学者英格尔斯认为,片面强调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是不够的,如果没有从心理、思想和行为方式上实现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使之具备人的现代人格、现代品质,就不可能成功地从一个落后国家跨入自身拥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国家的行列。人是现代化与社会发展的主体和最终目的,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深度层面,决定着器物和制度的现代化进展。
19世纪前后,中国进入了现代化的启动阶段,中国人开始了现代化的探索。早期的思想启蒙家已经认识到人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随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就提出了新人、新民的命题;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闹剧接二连三上演,胡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就提出通过新文化运动来改造文化、改造国民性的问题;毛泽东这一代革命者,也一直在探讨国民性的问题。而国民性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的现代化问题,最典型的如鲁迅的“改造国民性”主张。鲁迅本想通过学医,用现代医学来救治被庸医所误的病人的痛苦,并以此来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但在一次上细菌课前,班里放映一部日俄战争的纪录影片,看到日军枪决一个为俄国做侦探的中国人,而围观的中国人精神麻木、视若无睹,这给鲁迅以强烈的刺激,他由此想到,“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鲁迅由此发现,中国人急待医治的,尚不是病弱的身体,“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于是他毅然弃医从文,放下治疗人体的手术刀,拿起了文艺这把解剖人们灵魂的“手术刀”来改造国民性。
为了改造国民性,五四新文化运动狂飙猛烈地冲击了以儒学为轴心的传统文化,同时这也是一场具有现代价值的重建运动。在破坏旧传统与重建现代价值的过程中,新文化的倡导者高举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用近代科学理性反对传统的实用理性,用近代人文主义反对传统的仁礼禁忌,力图建立以自我为价值主体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并以之取代家庭为本位的传统观念。五四新文化运动在推动中国思想进步和现代化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直至今天,改造国民性、提高教育素质仍然是教育的重要主题。
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根本要素,正如英格尔斯曾言:“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都转变为现代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称为现代化国家。否则,高速稳定的经济发展和有效的管理,都不会得以实现。即使经济已经开始起飞,也不会持续长久。”[2]中国100多年来的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等现代化努力屡屡受挫,让无数的志士仁人认识到现代化的进程不仅仅是器物层面的现代化,也不仅仅是制度层面的现代化,其根源还在于人的现代化,这是我们国家经历无数苦难和艰辛后得到的教训,也是我们今天的宝贵财富。
今天的中国,一方面要向传统要智慧,一方面要清理传统中存在的遗留问题,同时还要面向未来,培养具备现代人素质和特点的下一代。虽然不同国家、民族的现代人特色各异,但现代人还是具有共同的特点。一是观念和思维方式的现代化。现代人重视价值观念、法制观念、信息观念、人才观念;在思维方式方面,重视系统性、精确性、敏捷性、创造性、预测性,并以此与传统思维方式相区别。二是行为方式的现代化。它是指现代人在社会实践中所采取的形式、方法、程序,人们普遍应该具有的自主性、创造性、高效性以及竞争与协作精神,特别是能够把参与竞争、迎接挑战、争取联合协调起来。三是生活方式的现代化。科技的发展,要求人们应该有更高尚的道德水准和更文明的生活方式。我国现在是一个高速发展的大国,同时又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包括教育现代化方面的差距,仍然需要努力。
(二)人的现代化对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
人的素质主要可以分为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灵魂,科学文化素质是基础和前提。科学文化素质是人的思维能力、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尤其是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的基础和源泉;而思想道德素质决定着一个民族前进的方向,一个民族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现代化的进程。英格尔斯认为,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制度的人,自身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的手中变成废纸一堆”。他认为人是可以学习现代化的,任何人在成熟以后只要有能够学习新经验的适当的环境,就可以获得新的经验,带来新的转变,就可以从传统心理倾向、态度和价值观中解放出来。实践证明,人的心理态度和价值观的转变需要教育,尤其是直接的学校教育。由此可见,现代化的本质要素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推动者则是学校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要推动人的现代化的实现,就必须完成传统思想品德教育向现代思想品德教育的转型,让思想品德教育的体系适应社会现代化的未来发展需要。由于教育效果具有滞后性,当代的基础教育一定要着眼于未来的社会发展来设计和实施。
第一,思想品德教育观念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思想品德观念要求在教育中具备社会发展性观念、人本性观念、学生主体性观念、发展整体性观念等。思想品德教育的社会发展性观念,主要指思想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对现代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和文化性质的决定作用,作为上层建筑对现代社会经济、政治的能动作用。现代社会的一大特点就是快节奏的社会变迁与发展,因此,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应该更着重于儿童的基本的、核心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和培养,不能再把社会当作固定不动的形态来对待,这就需要教育者以超越性的眼光看待社会发展和儿童的发展。人本性观念主要指随着社会物质文化条件的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主体意识逐步提升,人对自身的人生价值、人生境界、人的情感情操的精神追求具有了独立的、终极的意义,道德本身成为人成长和处世的一种需求;同时,在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时,不同于古代社会片面强调个体对整体的责任与义务,而是在强调学生该履行的义务的同时,还要强调学生的权利观念。学生主体性观念是指确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教育中的主体,需要改变过去片面认为思想品德教育就是教育者按照自己的认识、见解或者代表国家意志的意识形态简单塑造儿童的过程。在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为性、能动性的特点,教育者应该引导培养儿童的思想品德主体性,培养具有独立知识见解的现代人。发展整体性观念是指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着眼于儿童的全方位发展,在道德认识的过程中,表现为思想品德的知、情、意、行等心理与行为形式作为一个整体,将儿童培养为知行合一、有情有感的人;在教育的内容上,应该注重个体、家庭、社会发展多方共赢的观念教育;在教育形式上,在重视学校教育的同时也要兼顾家校合作。总体而言,就是要把思想品德教育的形式结构与内容结构视为一个整体,将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等因素视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第二,思想品德教育目标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思想品德教育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具有现代思想道德素质的主体上,培养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道德人、文明人、社会人,适应现代化对人的要求。自主性就是培养儿童自主、自觉、自律的道德素质和能力,主动地进行道德活动。能动性的实质在于选择,即儿童能在品德生活中根据自己的愿望进行正确的选择,把思想品德选择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经验系统,使思想道德教育能够真正地提升人的精神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性是人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得到最好的发挥,即儿童能形成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从而提升自我存在价值。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要着眼未来,以适应人的现代化要求来构建和生成。
第三,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应当全面深刻地反映和体现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体现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应把反映社会发展要求的内容及时纳入思想品德内容体系,在继承和吸收传统美德精华的基础上,与现实的客观需要融为一体,体现人的现代化发展趋向。
第四,思想品德教育方法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思想品德教育方法应当注重启发儿童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达到认识和行动的有机统一;应当改变传统的、强制的、单一的灌输方式,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多样的思想品德教育资源,建立动态的、生动的、开放的思想品德教育体系,促进儿童的自主人格的培养和独立思维能力的增强。在进行道德教育时,教育者要重视儿童的自我教育,多运用说服、榜样示范、情感陶冶、实践锻炼等方法,使其产生深刻的共鸣。在思想品德的评价方面,应当多使用发展性评价,着眼于儿童的长远发展进行评价,切忌给儿童的思想品德下断言,特别是负面的指责性的断言;在成绩的评定过程中,除了可以借助文字测试道德认知以外,应当多从儿童的道德实践的层面来进行评价;教师在评定儿童的思想品德的现状基础时,要充分发挥评价鼓舞人、激励人、指导人的功能,让皮格马利翁的正向效应多发生在儿童的身上。
综上所述,面向人的现代化的思想品德教育,本身面临现代化的需要。教育者有责任以现代化的眼光来调整、调试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使之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习题与测试】
一、简答题
1.简述中国古代社会的大同理想。
2.简述柏拉图的社会理想思想。
二、论述题
1.试论述道德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试论述如何通过思想品德教育促进人的现代化。
【扩展阅读书目】
1.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www.xing528.com)
2.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3.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习题与测试”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简述中国古代社会的大同理想。
大道实行的时候,天下是属于大家的。大家推选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出来做事。个人修养注重讲求信义,和睦相处。人们不只是爱自己的父母、儿子,也爱别人的父母、儿子。老年人有养老的地方,壮年人有工作,幼年人有生长的地方,残疾、生病的人都有疗养的保障。男人有职业,女人有家庭。生产货物,不必为己;尽力做事,不必为己。这样一来,没有阴谋,没有强盗、小偷、乱徒、贼党,连大门都不必关。这就是大同世界。
2.简述柏拉图的社会理想思想。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结合历史经验和自己的天才设想,设计了一套理想的社会制度,提出了一个理想王国的构架,在理想的社会中有统治者、护卫者和生产者三等人。在柏拉图看来,所谓善的社会就是公正的社会,而社会的公正就是组成社会的各个阶层(统治者、护卫者和生产者)各安其位并拥有自己的德性(智慧、勇敢和节制)。其次,“理想国”也是一个以人们的和谐相处为目的的社会。统治者、护卫者和生产者三个阶层各安其位,彼此拥有自己的德性、实现自己的功能,其结果是铸造了各个阶层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
二、论述题
1.试论述道德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的起源、本质和作用的基本观点,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道德没有强制性,它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和习惯以及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马克思主义在认识到道德受制于经济和政治的同时,还认识到道德本身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并在社会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马克斯·韦伯则更多地从道德反作用于社会发展的角度立论。他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强调精神的价值,强调意识形态,特别是宗教伦理的巨大精神作用。
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他指出社会主义建设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方针。
总之,道德对社会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2.试论述如何通过思想品德教育促进人的现代化。
思想品德教育要推动人的现代化的实现,就必须完成传统思想品德教育向现代思想品德教育的转型,让思想品德教育的体系适应社会现代化的未来发展需要。由于教育效果具有滞后性,我们当代的基础教育一定要着眼于未来的社会发展来设计和实施。
第一,思想品德教育观念的现代化。
第二,思想品德教育目标的现代化。
第三,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第四,思想品德教育方法的现代化。
【注释】
[1]礼记全译·孝经全译[M].吕友仁,吕永梅,译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426-427.
[2][美]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