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与社会性发展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与社会性发展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民教育是社会个体成长为国家政治社会生活的成员过程的教育。中国于五四运动前后兴起公民教育。至此,公民教育思潮盛极一时。我国现在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公民教育的内涵当然更加丰富。增强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公民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将为扩大人民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重要支撑。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与社会性发展

公民教育社会个体成长为国家政治社会生活的成员过程的教育。公民教育可分为三个方面:“有关公民的教育”,强调对国家历史、政体结构和政治生活过程的理解;“通过公民的教育”,通过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的活动来获得公民教育;“为了公民的教育”,在知识与理解、技能与态度、价值与性向等各个方面培养学生,使学生在未来的成人生活中能够真正行使公民的职责。

公民教育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具体内涵。最早提出并实施的是古希腊斯巴达要求将奴隶主子弟培养成体格健壮、忠于邦国的勇敢武士;雅典除培养人的忠诚、勇敢品德外,更注意发展其智慧和审美力,以便公民参加雅典式的奴隶主民主社会生活。

随着资产阶级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如黑格尔、费希特等都强调推行公民教育。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称德意志帝国为有最高价值的国家,主张一切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忠于这个国家的公民。不管其政治、宗教信仰如何,都要从意志力、判断力、精细性和奋斗性四个方面陶冶其性格,培养其精神,使他们为国家服务。他还将公民教育与劳作教育相结合,以使每个公民具有为国家服务的技能。教学内容通常包括本国的国体、政体、法律常识、公民学等。有些资本主义国家除将公民课、地理、历史、社会学课程的内容组成社会学科外,还通过组织学生校外活动等方式予以加强。

公民是指在一个国家内取得法律地位的人,它是伴随近代民主宪政的诞生而出现的。在中国封建社会,广大人民没有政治地位,被称为贱民、草民、小民、平民、臣民等。甲午战争以后,地方自治的思想开始传入中国。1902年2月,梁启超在他主编的《新民丛报》创刊号发表《新民说》系列文章,他说:“泰西政治之美”,观其省、市、乡村、一党会、一公司、一学校,“乃至观之一人,其自治之法,亦俨然治一国也”,其关键在有自治精神。他提出,中国改革维新,必自新民始,“新名云者,非新这一人,而新之者又一人,则在吾民之各自新而已”;要求中国之“新民”,“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皆有一种独立精神”和“国民独具之特质”,其内容包括国民的权利、义务、自由、平等纪律及公德、私德等公民意识。(www.xing528.com)

中国于五四运动前后兴起公民教育。1919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提出编订公民教材案。1922年,该会拟定的《中小学课程标准》始把公民科列入中小学课程。1924年,江苏省教育会、中华职业教育社等团体发起全国公民教育运动。1926年,江苏教育会组织公民讲习会,制定公民信条:发展自治能力,养成互助精神,崇尚公平竞胜,遵守公共秩序,履行法定义务,尊重公有财产,注意公众卫生,培养国际同情;议定每年5月3日至9日为公民教育运动周。至此,公民教育思潮盛极一时。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民众普遍存在着愚、穷、弱、私四大问题。晏阳初针对这四大弊病,提出用四大教育来解决,即:“第一,用文艺教育攻愚,培养知识力。第二,用生计教育攻穷,培养生产力。第三,用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强健力。第四,用公民教育攻私,培养团结力”。其中,“识字教育为起点,而以公民教育为正鹄”,生计教育与卫生教育是公民的物质保障和生理基础。可见公民教育已为我们近代以来教育家所重视。

我国现在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公民教育的内涵当然更加丰富。增强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公民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将为扩大人民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重要支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