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人伦教育与学生社会性发展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人伦教育与学生社会性发展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伦教育是关于基本人际关系的情感与规范教育。孔子之后的历代儒家教育家都继承了孔子以人伦教育为重的思想。从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的思想出发,朱熹严厉抨击了当时以科举为目的的学校教育。古人的人伦教育,其目的在于维护上尊下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而出现人伦教育淡薄的现状,家长和社会的意识是问题的关键。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人伦教育与学生社会性发展

人伦教育是关于基本人际关系情感与规范教育。

我国古代教育一直很注重伦理教育,自古圣先王至孔子,都非常注重人伦教育。虽然现代教育非常发达,特别是科学教育发展很快,智力开发教育、职业技能教育、专业理论教育等成为教育的主流,受到现代教育的高度重视,但伦理道德在任何时代都应该占据重要的位置,作为教育的根本。我国古代讲求五伦教育,这一传统源远流长。《孟子·滕文公上》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礼记·礼运》说:“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

孔子继承周公制礼作乐的传统教育模式,在教育上继承先王之道,将周公以来的以礼乐为核心的教育进一步发扬光大,开创了以《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为教育内容的新教育传统。孔子教育中最重的还是人伦教育,如他对齐景公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为政治国的根本;孔子对弟子时常以孝悌忠信谆谆教诲。孔门贤哲以及后世历代鸿儒,无一不是以人伦教育修养自己,同时教化他人。孔子之后的历代儒家教育家都继承了孔子以人伦教育为重的思想。孟子直接提出学校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后世也称为五伦。《中庸》:“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他说:“古之圣王,设为学校,以教天下之人。……必皆有以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而后已焉。”在朱熹看来,要克服“气质之偏”,革尽“物欲之蔽”,以恢复具有的善性,就必须尽人伦。所以,他强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庠、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他也明确把上述五伦列为教育目的,置于首位。(www.xing528.com)

从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的思想出发,朱熹严厉抨击了当时以科举为目的的学校教育。他认为:“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然而,当时的学校教育却反其道而行之,士人“所以求于书,不越乎记诵、训诂、文词之间,以钓声名,干利禄而已”,完全违背了“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本”的本意。他尖锐地指出,这样的学校,其名“虽或不异乎先王之时,然其师之所以教,弟子之所以学,则皆忘本逐末,怀利去义,而无复先王之意,以故学校之名虽在,而其实不举,其效至于风俗日敝,人材日衰”。

古人的人伦教育,其目的在于维护上尊下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我们现在进入民主社会,虽然没有了明确的阶级之分,但亲情伦理也是一样重要。现在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对淡化人伦教育。以家庭教育为例,孩子成为家庭的中心,大人都围着孩子转:吃饭的时候,把他喜欢的菜放在他的面前;他喜欢的玩具其他小孩不能分享;在跟长辈交往的时候,也不注重长幼的礼节。我国传统文化重视对幼儿进行家庭伦理教育,使幼儿形成尊重长辈、礼貌、谦让等道德品质,为将来融入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打下品德修养方面的基础。而出现人伦教育淡薄的现状,家长和社会的意识是问题的关键。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智力的价值越来越得到体现。很多教育机构和广大家长都把注意力集中到如何开发幼儿的智力潜力方面,各种名目的智力开发课、技能培训班层出不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让家长无比紧张,就怕自己的孩子错过某项培训,落后于别人。

现如今,孩子智育教育的重要性得到高度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在关注孩子的智育教育,自然就忽视了品德教育。而品德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伦理便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