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研究者认为,教育是人的一种实践活动,这一实践活动指向的是人自身的存在,指向人的发展和完善。人是在教育的引导下,通过主体间和主客体间的相互作用所实现的经验改造和意义建构而发展、完善自身的。教育所关注的是人自身价值的提升,它的核心旨趣是人存在的意义。但是,当代的教育“在现代化的转型中发生了变异,它从指向人自身的存在,指向人的发展和完善,变异为征服、占有世界的工具”。面对这些“变异”,研究者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反思和批判。[46]
“变异”当然是相对本来面目来说的。学校[47]教育的本来面目是怎么样的呢?从历史来看,学校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在私有制产生之后才出现的。最早的学校所教授的内容并不是个体自由发展所需要的知识,而是统治者所需要的知识或者技术,培养的是当时政府的统治者。[48]也就是说,它的出现主要是为了维护社会制度。现代教育社会学家认为:“学校正式的目标是服务于社会系统的一些意图,为系统的活动提供指导方针并将其成员的活动集中化,预示既定目标以及实现目标所使用的方法得到社会的认可,并使系统的活动合法化。”[49]
德育目标尽管可能统领社会目的和个体目的,但是,德育的最终控制权却在社会那里,而不是在个体手里。尽管杜威声称要为民主社会培养人才,是个“儿童中心主义”者,但是,他还是得承认学校是掌控在社会手里的:“成年人有意识地控制未成熟者所受的教育,唯一的方法是控制他们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中行动、思考和感受……学校仍然是一种典型的环境,设置这样的环境以影响成员的智力的和道德的倾向。”[50]因此,学校德育是按照社会或国家意志建构起来的、为了实现社会或国家目的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对学校教育的认识是正确的。(www.xing528.com)
组织社会学认为,“在一定的意义上来说,目标决定着机构,目标也衡量着机构”[51]。所以,德育的目标决定了德育的本质。从以上对德育目标的分析来看,德育就是实现社会或国家目的的工具。
为什么有人会误以为独立形态的教育本来是以人的发展和完善为指向的呢?关键是在两个地方出现了纰漏。一个是在回顾学校教育历史的时候,没有追溯到学校刚出现时的学校教育内容和教育目的,仅仅以一般意义上的“古代学校”作为思考的对象。另一个是没有弄清楚“古代学校”教育的真正目的。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表面来看,“明明德于天下”是“修身”的最终目的。但是,把这句话放到整个儒家思想体系里面,我们就可以发现,儒家最终的目的并不是修身,而是“平天下”。用今天的话来说,儒家传授的是一门教统治者如何通过提高个人修养而“仁治”天下的政治学。所谓“修己安人”,“修己”是方法、途径,“安人”是目的,所以无数士子都以“平天下”为最高理想。这恰好说明了“古代学校”教育的工具性本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