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学-重建进展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学-重建进展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会议认为,加强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从这一时期的总任务出发,联系整个中小学教育工作的全局。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次明确地在国家教学计划中为思想品德教育设置教学课程。教学计划只是简单地规定了政治课的教学任务是对小学生“进行初步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必要的政治常识教育”,而没有提及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学-重建进展

(一)重新确立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地位

1978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开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造就宏大的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是无产阶级政治的要求。他在发言中特别讲到思想品德教育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毫无疑义,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但这并不是说要把大量的课时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这并不排斥学习科学文化,相反,政治觉悟越是高,为革命学习科学文化就应该越自觉、越加刻苦。”“革命的理想,共产主义品质,要从小开始培养”,“我们要大力在青少年中提倡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助人为乐、艰苦奋斗、英勇对敌的革命风尚,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忠于社会主义祖国,忠于无产阶级事业,忠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优秀人才,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成为有很高的政治责任心和集体主义精神,有坚定的革命思想和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工作作风,严守纪律、专心致志地为人民积极工作的劳动者”。

随后,1979年4月,教育部召开了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研究和部署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总结成会议纪要,9月印发全国。会议认为,加强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从这一时期的总任务出发,联系整个中小学教育工作的全局。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地位由此得以重新确立,这对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二)重新确立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1979年4月的全国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认为,“要做好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青少年中大力提倡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助人为乐、艰苦奋斗、英勇对敌的革命风尚,把青少年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有远大革命理想,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一代新人”[4]。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做出的第一次重建的努力,并且,在文件中还提出了初步的德育目标。

1981年3月9日,教育部向小学下达了开设德育课的通知,通知里强调:“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大量事实说明,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和封建主义遗毒,小生产者自私保守的思想、习惯,还会通过各种渠道侵蚀青少年一代,我们必须通过加强教育,从小培养他们识别和抵制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侵蚀的能力,培养他们具有共产主义理想、道德、情操,为树立革命的人生观打下基础。”[5]这是第一次正式提出德育目标,是对《全国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纪要》里德育目的的另一种表述。

1981年秋开始,小学陆续开设了德育课。教育部于1982年颁布了《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对德育目标做出了明确的表述:

思想品德课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用共产主义思想向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的教学目的是使小学生初步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劳动者,为把他们培养成为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打下思想基础。

为了达成这个教学目的,大纲指定的教学内容包括:

思想品德课以“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结合贯彻《小学生守则》,向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教育。着重在小学生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主人翁精神。具体内容是: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热爱社会主义,勤奋学习,热爱集体,爱护公共财物,遵守纪律,文明礼貌,诚实谦虚,勇敢活泼,艰苦朴素。[6]

这个大纲具有较强的政治色彩,与中央对当时国内外形势的判断是一致的:“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7]

1986年,国家教委对1982年的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并于4月23日颁发了《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该大纲对教学目的做出如下表述:

通过以“五爱”和“五讲四美”为中心的社会公德教育和社会常识教育(包括必要的生活常识、浅显的政治常识以及同小学生生活有关的法律常识),从小培养学生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应有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打下初步的思想基础。

至此,我国的德育目标初步完善了。但是,仍然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目标还没有层次化,对所有学生只做统一的要求。这导致后来研究者热烈探讨并努力予以解决的德育目标“齐步走”“划一要求”的问题。第二,德育目标还没有彻底摆脱阶级斗争、“与资产阶级争夺青少年”的思维模式。这导致了研究者所批评的“德育政治化”“德育目标过高”的问题。

(三)开设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课程

1978年1月,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在小学四、五年级开设“政治课”,每周2课时,两个年级一学年上课的总时数达136课时。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次明确地在国家教学计划中为思想品德教育设置教学课程。教学计划只是简单地规定了政治课的教学任务是对小学生“进行初步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必要的政治常识教育”,而没有提及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可见,当时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还未完全克服“左”倾思潮的影响,必然会导致脱离学生思想实际、教学低效的结果。根据这个教学计划,197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政治课教材(四册),供全国通用。这套教材一直用到1981年。

1979年的《全国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纪要》把“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并要求各个年级均要开设。同时,还指出,“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注意青少年的年龄特点,有的放矢,讲求实效”,“防止和纠正形式主义与成人化的做法。教育活动要生动活泼,多种多样,为青少年所喜闻乐见”。于是,许多学校马上开始着手扭转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运动式、“三化(一般化、简单化、成人化)、两不(不联系学生实际、不讲究实效)、一个样(大、中、小学一个样)”的局面。

1981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对当时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做了更明确的要求:“目前四、五年级的政治课脱离学生思想实际,效果不好。根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精神,将现行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一至五年级每周各1课时,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生动活泼的初步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形势教育。”

与此同时,教育部还专门发布《关于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个《通知》可以看作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的雏形和课程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通知》对这门课的性质、意义、教学内容和要求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做出了全面的勾画。《通知》首先确定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性质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这门课程,“加强对小学生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打好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内容和要求方面,归纳起来包含六个方面的教育:① 共产主义理想教育;② 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及国际主义教育;③ 热爱人民的教育;④ 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教育;⑤ 遵纪守法、公共道德教育;⑥ 集体主义教育。[8]关于这门课的教学方式方法,《通知》指出,“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坚持正面教育,积极诱导;要从少年儿童的实际出发,照顾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注意由近及远,由浅到深,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讲求实效;要善于用革命前辈和英雄人物的模范事迹鼓舞教育学生,有效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要把教育与实践结合起来,教育学生遵守《小学生守则》,开展‘学雷锋,创三好’和‘五讲’、‘四美’等活动”。同时,还论述了小学思想品德课与班主任工作、少先队活动、课外活动和各科教学的关系。

1982年,教育部正式颁发了第一个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即《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该大纲共有四个部分: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要点、各年级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其中,各年级教学内容和要点是分年级规定的,每个年级都有12~14条不等的具体内容的要点。尽管有些内容的安排不一定是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甚至有些要求如后来者所批评的那样“过高”了,但是,我们不得不肯定地说,从这些内容来看,当时的教育者力求做到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和序列化。这是我国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一大进步。

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后,国家教委根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精神,在总结了几年来各地开设思想品德课的实践经验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进行了修改,并于1986年4月正式颁布《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

《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与《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相比,从结构到各部分的内容及具体表述都有比较大的变化。结构上,《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增加了“前言”,对大纲进行了必要的说明;并且,增加了“教学的基本原则”部分,对教师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做了更加详细的指引。在内容和表述上,《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在课程性质的表述中增加了“系统地”三个字;明确指出了课程的地位与作用;教学目的中“共产主义接班人”改为“社会主义的各类建设人才”;教学内容从14个方面概括为8个方面,分低、中、高三年级段安排,比《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按具体年级来安排,要稍显得更概括一些,因为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发展并不是如《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所设想的那么清晰和界限分明;在大纲实施部分还对编好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提出了具体要求。(www.xing528.com)

这些变化,都说明教育者对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有了更多更客观的认识和分析,是尊重客观事实的体现。

(四)研究《小学德育大纲》的编制

20世纪80年代,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3所院校共同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六五”重点课题“我国学校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大纲的研究”。研究者力图按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规定不同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和要求,希望将中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目标和内容逐步科学化、序列化。经过近3年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为后来教育部制定中小学德育大纲提供了依据。

(五)修订并颁布新的《小学生守则》

根据社会生活的变迁和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需要,教育部于1981年重新修订和颁布了《小学生守则》。

【学习材料1-1】

小学生守则

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二、按时上学,不随便缺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

三、坚持锻炼身体,积极参加课外活动。

四、讲究卫生,服装整洁,不随地吐痰。

五、热爱劳动,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六、生活俭朴,爱惜粮食,不挑吃穿,不乱花钱。

七、遵守学校纪律,遵守公共秩序

八、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不骂人,不打架。

九、关心集体,爱护公物,拾到东西要交公。

十、诚实勇敢,不说谎话,有错就改。

(六)开展基础文明教育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肩负的最重要的重建任务之一,就是进行道德准则教育和文明行为“补课”。因为经过“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和破坏,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完全忽视了道德准则和文明行为的教育,加上“左”倾思潮的影响,社会秩序极度混乱,社会风气败坏,国民素质低下,缺乏基本的文明礼貌和公德心。“补课”既是社会重建和发展的基本要求,又是个体发展的迫切需要。

1981年年初,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语言学会、中华全国关系学会等9个单位联合向全国青少年发出“五讲”(将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文明礼貌活动倡议。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文化部、卫生部、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通知》,大力倡导“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活动,并提出要把这一活动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件大事来抓,力争以此恢复被“文化大革命”破坏了的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这一活动得到了中小学校的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主要是同情人、关心人、爱护人的人类良知的启蒙教育,主要内容包括:便后冲厕、人走关灯、洗完手关水龙头等日常文明规范,以及见面问好、告别时说再见,做错事情说“对不起”等礼貌教育。[9]

(七)爱国主义教育运动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爱国主义教育就成了这一时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发奋读书,振兴中华”等爱国主义口号就借教室标语、校园文化活动等形式流传于小学校园。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抵制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83年8月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共同发布了《关于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意见》,要求爱国主义宣传和教育要让人民了解我国历史及灿烂的文明、国情实际等十大宣传内容。8月24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学习贯彻〈关于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意见〉的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各自的岗位和专业,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向青年和少年儿童广泛、深入、持久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把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三者融为一体,建议学校从校园环境布置、把爱国主义与各门课程教育有机结合、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等方面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自此,许多省市学校做了大量的工作,如编写宣传爱国主义的乡土教材,研究在各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并根据当地实际,成立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10]于是,爱国主义教育逐渐成为一支独立的思想品德教育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