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里“人文”一词来源于日文,日文中的“人文主义”是对英语humanism的意译,英语里的这个词源自拉丁语,含有“人性、人情、教养”之类的意义。古罗马先哲用这个词时表达了一种教育理想:通过“教育、教化”使人获得全面、丰富、完美的人性。这当中体现了对人和人的问题的目标关怀、价值关怀。“人文”一词在后世的使用中含义几经演变。
“人文”开始作为一个学科、思潮的名称,是在同“神学”并立的意义上使用并广泛流传的。原本的人文学科是指以人和自然为对象的世俗的学问。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冲破中世纪经院哲学对思想文化统治的思潮,因为这一思潮关注的是与宗教神学体系相对立的“人文学科”,其基本精神是人性论和人道主义,所以被称为“人文主义”,它的根本特点是对“人性”的“发现”,是对人的重视,对人性的高扬。
近百年来,“人文”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同“科学”并立的意义上使用、流传的。20世纪上半叶,在欧美又掀起了一次关注“人文”的高潮。20世纪的科学新成就、两次世界大战、自然和社会的变化状况,促使人们认真思考如何应对科技高速发展带来的新问题,认真思考关于人的存在和人的终极关怀的问题。(www.xing528.com)
今天我们讨论“人文性”,关注的是:人与环境、文化互动的关系、特性。讨论“人文性”的内涵,一是要揭示其中所含的要素,二是要分析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推敲“人文”的含义,可以看到这里面包含两个方面的基本因素:“人”和“文”。“人”,提示了人的自然特质的一面,提示我们对人的本能需要、个性、潜能等的正视和尊重;“文”指的是文化,提示对人的教育、教化的必要性。强调“文化”的意思是,自然的、生物意义上的人在特定社会中,适应社会环境,接受文化规范,逐步形成与社会相容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成为社会的人、文明的人;关注“人”的意思是,教育中应该注意人在需要、个性等方面的差异,人在社会化、文明化也就是“文化”的过程中,有可能而且也应当发展主观能动性,成为有个性、有独立人格、有精神追求和创造力的人。人没有经过“文化”洗礼,缺乏教养,只有生物性,没有社会性,不能成为能融入社会的文明人;如果“人”缺乏自我意识,缺乏生存目的、价值标准和创造能力,只能被动地接受规范、适应环境,那么这个“人”是不完整、不健全的。我们所希望的人文境界,一是环境、教育对人的文化塑造,二是人的自主发展,人对环境、文化的选择与创造。两个方面的因素应该交互作用,和谐统一。
近几年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讨论中,“人文性”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提出“人文性”的用意有两个方面:一是要让语文课程充分发挥文化、教化的功能,充分发挥培养学生独立人格与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功能;二是要更好地把握本课程的学科特点,避免课程建设思想方法上的盲目性、片面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