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的本义是“进行生产劳动时所使用的器具”(《现代汉语词典》),在关于语文课程的讨论中使用这个词则是指“比喻用以达到目的的事物”。语文教育界把“语文”“语文学科”视为工具由来已久,但在不同时期这“工具”的内涵有所不同,如:
练习运用本国的标准语,以为表情达意的工具,以期全国语言相通。
——1929年《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小学国语》
——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汉语是对青年一代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一种重要的、有力的工具。
——1956年《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草案)》
文学反映社会生活,是帮助年青一代认识社会生活的重要手段,是对年青一代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有力工具。
——1956年《初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
《高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
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
——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www.xing528.com)
学生学会了看书、作文,掌握了语文这种基础工具,对于学习其他各门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1980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
——1986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
——1990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
——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
——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
在这些文件中,“工具”有的是指“语文”或“汉语”、“文学”,有的是指语文学科;有的是指“表情达意工具”、“交际工具”,有的是指“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工具”。这种差异反映了不同的着眼点、关注点和不同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思潮。
近些年来,语文教育界强调“语文是个工具”,指的是“进行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因而是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工具,是进行各项工作的工具”[1],而不是“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工具”,关注的是获得知识、发展思想、培养情感的手段,而不是知识、思想、情感本身。所以有的文件中把“工具性”和“思想性”并提。在过去几十年里,语文课程屡遭错误思潮的干扰和冲击,把语文课当作政治课、思想教育课,背离了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应有职能,给我们的语文教育、也对亿万学生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语文教育界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坚定了一个信念:必须坚持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我们认为,工具性的提出是一种进步,今天坚持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也仍然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坚持“工具性”,就是要注重语文课程的实用价值和效能,强调在实践中学习语文的途径和规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