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变革的主要原因及解读

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变革的主要原因及解读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7]整个20世纪的教育领域里,始终存在着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思潮之争,然而毫无疑问,科学主义是居于主流地位的。我国的科学家、教育家为了改造落后文化,怀着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理想,引进西方科学主义思想,这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语文教育接受科学主义思想,形成为独立的学科,吸收其他学科——包括自然科学——的观念和方法,是完全必要的。

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变革的主要原因及解读

(一)社会需求与教学模式之间的矛盾

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也随着发展变化。在农业时代,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这和当时的生产方式相适应。在长达数千年的农业社会里,能读书写字的只是少数人,算是这种时代的有专长的人才,普通劳动者多为文盲。工业时代的生产方式对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要求提高了,教育需要普及并且注重实用,教育的内容也更丰富了。20世纪初期,我国虽然还没有进入工业时代,但是外国社会的发展历程给了国人深刻的启示。我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变革及语文教育转型是在这样的社会需求背景下发生的。此后也是在社会需求的驱动下,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人们继续对语文教育的模式进行探索和改革。社会的发展拉动了语文教育的发展。

(二)社会思潮的影响和对学科认识的深化

世界范围的教育思潮来看,“20世纪以前的教育改革,人本主义占支配地位”。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巨大变革,教育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个时期,兴起了以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科学主义”教育思潮,这一思潮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力主将教育同现代科技和现代生产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其基本特征在于,它以只“讲实用的唯功利主义科学观作为自己的基础,推崇理性和科学;它以科学认识理论、方法、逻辑和科学发展的规律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对象,并以此来反观世界。”[7]整个20世纪的教育领域里,始终存在着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思潮之争,然而毫无疑问,科学主义是居于主流地位的。

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自然科学研究硕果累累,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也获得了很大的进展,推动这种进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借鉴自然科学的思想方法,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诸多学科都从自然科学中汲取养分。(www.xing528.com)

20世纪,我国一大批热切寻找民族复兴良策的知识分子,把科学主义思潮引进中国,掀起新文化运动,推动社会、文化和教育的变革,也促进了语文教育的转型。语文教育成为一个独立学科以来的发展过程中,屡屡受到国外新思潮的影响,也不时引进语言学、文学、心理学、教育学和自然科学的新观念和新方法,逐步变得丰富起来、成熟起来。

我国的科学家、教育家为了改造落后文化,怀着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理想,引进西方科学主义思想,这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而且从我国的文化传统来考虑,发展科学、弘扬理性,依然是我们当前的重要任务。语文教育接受科学主义思想,形成为独立的学科,吸收其他学科——包括自然科学——的观念和方法,是完全必要的。但是今天反思语文教育的发展历程,不能不注意到这一发展中的偏误和弊病,不能不追索其思想基础,探讨其思想方法上的问题。那种追求实用的唯功利主义科学观影响了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影响到语文教育,尤其是在经历了多年极左思潮的抑制和十年动乱的空前破坏之后,急于改变落后面貌的愿望强化了实用主义观念。语文教育“工具性”的提出是一种进步,然而当这一理念被推向极端一元化的时候,语文教育领域时时警惕、排斥人文教育理念的加入,不免就会产生极大的偏向,接着也必然招来新的改革热潮。过去几百年里,先后有力学、物理学、化学等作为带头学科的自然科学取得了伟大成就,大工业生产创造了空前的奇迹,人们崇拜科学,崇拜工业生产,这是完全正常的。语文学科借鉴自然学科的思想方法也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在语文教育中过于追求客观性、确定性,过于追求理性目标、线性序列和共性标准,很大程度上背离了本学科的规律。

(三)语文教育实践与语文教育理念之间的矛盾

自古以来,我们对语文教育规律的认识是在不断深化,但是迄今为止,这种认识毕竟还是非常有限的。各个时期,人们在语文教育实践中发现教学上的弊病,促使人们产生强烈的改革意愿,导致教育形态的转化和教学模式的变革。然而一段时间之后,新的模式又暴露出新的问题,又会唤起新的变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