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案例实践:基础教育前线的研究成果

教育案例实践:基础教育前线的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范 藻此刻是2016年仲春时节的一个凌晨,昨天晚上的一场春雨,空气格外清新酥润,窗外的一轮明月朦胧地映现在夜空里,偌大的校园万籁俱寂,偶尔传来远处几声鸡鸣狗吠。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后终于收到了西南大学音乐系的录取通书识。这是一本来自基础教育前线的研究成果。所有的教育案例、课题申请、成果申报、评价方案,都是完完全全的、没有故弄玄虚的“真货”。

教育案例实践:基础教育前线的研究成果

范 藻

此刻是2016年仲春时节的一个凌晨,昨天晚上的一场春雨,空气格外清新酥润,窗外的一轮明月朦胧地映现在夜空里,偌大的校园万籁俱寂,偶尔传来远处几声鸡鸣狗吠。春来正是读书日啊!

我一个人在灯下,细细地翻阅慢慢地浏览着达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理论研究室主任、四川省特级教师贺继业先生送来的书稿,往事也渐渐地浮现在脑海里。究竟是哪一次、在什么场合和情景下,我与贺先生相识并结下深厚友情的,已记不清楚了,但是有一点是必须肯定的,那就是我们一见如故,更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我与贺先生至少有三点相同吧。

一是,我们都是从西南大学毕业的,又都在中等师范学校任教过,还曾经在四川文理学院的一栋大楼里当老师上课。

二是,我们都有志于基础教育的研究,和他有过多次的愉快合作。

三是,我们都是性情中人,为人豪爽,待人热情,以教结友,偶尔还以酒会友。在这个方面,自认为我和继业先生一样的有真情,讲义气,重友谊。

如果说我的经历复杂坎坷,我看继业先生一点也不亚于我的。他16岁高中毕业,一个人到开江县一所山村小学任教,白天他是孩子王,夜晚他是“孤独者”,陪伴他的除了少得可怜的几本书,就是天上的星星和呼啸的山风。他就这样一边工作,一边自学音乐。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后终于收到了西南大学音乐系的录取通书识。四年的艺术熏陶和文化积淀,他带着对艺术的热爱、对教育的向往、对生活的憧憬,走上了讲台;由于他的好学和才华、上进和谦逊,又开始接触基础教育的研究。那些年月里,他风尘仆仆,马不停蹄,深入课堂听课,外出开会学习,基层走访调研;那些日子里,他夜以继日,忙中偷闲,挑灯夜战,捧读理论著述,构思研究课题,撰写课题报告。积沙成塔,集腋成裘,终于有了这本《案例与实践——来自教育一线的研究》。

说到教育研究,我翻阅过一些海阔天空而不接地气的理论著作,也收存了不少东拼西凑而不知所云的论文汇编,还见惯了太多的高堂讲章,听到了太多的高谈阔论,我除了偶尔在文章中引用一二以显博学,不时在讲课时胡诌二三以装点门面外,更多的时候只能把它们束之高阁而敬而远之,奉若神明而望而生畏。

继业先生的这本书,会又一次让我云遮雾罩吗?会再一次让我怅然而返吗?事实证明,我的担忧纯属杞人忧天,我的猜测更是胡思乱想。

这是一本来自基础教育前线的研究成果。所有的研究报告、课题论证、调研文章、理论思考,都是实实在在的、没有水分掺杂的“干货”。

这是一次出自中国教育前沿的改革总结。所有的选题立项、论证阐发、总结提炼、通讯报道,都是真真切切的、没有弄虚作假的“真货”。(www.xing528.com)

这是一册源自基层教师实践的教研指南。所有的教育案例、课题申请、成果申报、评价方案,都是完完全全的、没有故弄玄虚的“真货”。

像继业先生这样一本接地气、有内容、教方法的著作,可惜在教育研究领域是太少了。他的研究真正体现了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实践和追求真理的至理名言。

正可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真可谓:“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继业先生以身作则,垂范了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品格与学识;身体力行,践行了一个教育研究者的风范与修为;言传身教,实现了一个教育实践者的勤勉与追求。

推开窗户,仰望夜空,月明星稀,夜色渐退,一轮新的太阳又将在东方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生活的希望,人生的期待,更有继业先生的“教育梦”——我们一切美好的愿景,都会如约而至的。

是为序。

范藻于凤凰山下柴扉斋草就

2016年4月22日清晨

(范藻,四川文理学院教授,曾任中文系和文化与传媒系主任,现为学报常务副主编,硕士生导师,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达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