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中小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中,云南省通过深化助学投资体制、学校管理体制、学生管理体制和教育教学体制等多方面的体制改革和创新,推动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适应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新形势。
(一)助学投资体制
云南贫困中小学生多达160万人,约占学生总数的24%。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和不懈努力,云南省现在已初步建立起政府主导、对口支援、社会参与,“免、减、助、补、扶”多种形式结合的贫困学生综合救助体系和机制。
政府主导:“九五”期间,省政府每年投入4 600万元,用于40所寄宿制民族中小学、3 000所半寄宿制高小37.5万学生的生活补助。“十五”期间,每年增加720万元。到2005年,增加投入3 600万元,使受补助学生达到64万人。从2000年起,省政府安排专项资金1 800万元,在全省25个边境县级单位的边境沿线行政村实行免除教科书费、杂费、文具费的“三免费”教育,使14万名小学生受益。2002年,这项专项资金增加到4 400万元,补助的学生范围扩大到边境扶贫攻坚乡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2003年,资金投入达到5 600万元,“三免费”教育的范围扩大到7个人口在10万以下的少数民族和所有的藏族地区,受益学生增加到40万人。
对口支援:云南省初步形成了滇沪对口支援、省内先进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对口支援、各地州市县学校结对支援、县属学校对口帮扶边远薄弱学校、省内高校对口支援中小学5个层次的对口支援体系。同时做到帮扶对象、协议项目、帮扶内容和形式、组织管理有效落实,各层次的对口支援呈现出由侧重“硬件”向“硬件”“软件”并重,由单个项目向多方位长期合作,由义务教育阶段向更加注重帮扶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良好趋势。
社会参与:“希望工程”筹集资金1.5亿元,援建希望小学649所、希望工程一师一校教学点523个,救助贫困学生7万名。“春蕾计划”筹集资金1 700万元,救助5.8万余名失学女童。近年来,民族事务管理部门帮扶民族贫困地区,每年投入教育经费1 000万元左右。“云南省爱心成就未来特别助学行动”已经启动。全省各地还广泛开展了干部职工与贫困学生“一对一”的帮扶活动。此外,省外社会力量的帮扶行动也大力展开。如深圳一家公司与石林县结成帮扶对象,每年由公司出资邀请30名品学兼优的小学生到深圳去参观游览、开阔眼界,至今已经持续了三年。
勤工助学:云南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为一体的西部农业省份,针对这一实际,云南省农村中小学普遍开展了以种植养殖为主要内容的勤工俭学活动。省财政每年贴息贷款5 000万元,支持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全省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开展面达到90%以上,如石林县全县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开展面达98%。该校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利用校园的土地和设施,自己动手栽树、种菜、养猪,年纯收入192万元,生均收入52.30元。2006年5月,在石林县西街口中心学校举行的“油桃节”,就是该校师生在云南农业大学和有关科技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引进并种植了12个油桃品种共400棵桃树。通过辛勤劳动,节日上呈现所获得的累累硕果是最好展示。该校先后荣获“云南省文明学校”“昆明市农村智力开发示范学校”“昆明市勤工俭学先进单位”“昆明市校园经济明星学校”等荣誉。(www.xing528.com)
(二)学校管理体制
这主要体现在对校长和教师的管理上,各地已将农村中小学人事和教师工资上收到县财政统一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体制逐步建立,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以石林县为例,石林县成立乡镇中心学校,设立校长1人,副校长2~3人,对全乡中小学进行一体化管理。同时取消校长的行政级别,推行校长公选制、竞争上岗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按学校规模、等级、质量、效益给校长评定职级(分为一级、二级),分别享受津贴2 500元和2 000元。还设立“校长专项管理资金”作为奖励专项资金,县直属学校每年每校5万元(由县财政承担),乡镇学校每年每校10万元(县、乡财政各承担50%)。从2004年开始启动校长公开竞聘制,所有的校长均从学校的教师中公开选拔聘任。对于每年的新进教师,一视同仁,全部分到各乡镇中小学教学的第一线。全县各乡镇学校分为上、中、下三等,新教师只有在中等学校干满5年或者在下等学校干满3年,才有资格往上等学校调动。这些人事制度的改革,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增强了领导的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
(三)学生管理体制
进行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以后,云南省共收缩校点7308个。许多山区的孩子要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去上学,既增加了来回路上的费用,又使得家长担心孩子的安全,这和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哪里有人家,哪里就有学校”的理念相左。所以,在布局结构调整的初期,有的家长对此表示不理解并提出了异议。针对这种情况,云南省教育厅提出以下几项措施:一是通过举办小学高年级寄宿制、半寄宿制学校来解决离校较远学生的就学问题。如石林县从1985年首创云南省小学寄宿制以来,截至2005年底,共创建全寄宿制、半寄宿制学校55所。县财政每年均安排寄宿制补助资金。二是在人口相对集中、学校布点较多的地区,努力实现若干村寨联办完全小学。三是乡镇小学由乡政府统筹布点,初中布点由县级政府统筹安排。同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并坚持了“凡未制定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的地区,暂不启动‘工程’,凡布局调整规划方案中不保留的学校,不纳入‘工程’实施范围”的原则,对撤并校点后集中办学的项目学校优先规划、优先实施,做到了对计划撤并的学校,一律不再列入规划。如石林县完全小学积极实施“集”“靠”“收”战略,来改变农村学校“散”“小”“弱”“低”的局面。截至2006年,全县初中由原来的10所撤并为7所,小学由原来的115所、36个校点撤并为90所、20个校点。西街口镇、石林镇、长湖镇、圭山镇和大可乡小学六年级或五、六年级学生集中到乡镇中心完全小学或乡镇中学就学。这样,即将要进行高一阶段学习的学生能够早日熟悉并进入新的环境,有利于他们以后学习和生活。
(四)教育教学体制
云南省是我国一个多民族和多山区的边境省份。目前仍有600万人口不懂汉语,还有14个少数民族用20种文字进行扫盲,有11个少数民族的14种文字进入民族小学双语教学。目前,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一些小学的低年级学生正在使用的是汉字与本民族文字相对照的新课改语文教科书,可以解决许多乡村少数民族儿童入学前不懂汉语,而在布局调整后有的教师不懂民族语言的窘境。一般说来,云南省一些地区的小学生在三年级以后才能单独使用汉语文本的教材。2002年以来云南省已出版11个少数民族的14个语种的民族文字教材95本,共154.8万册。如云南丽江市白沙小学出版的乡土教材在学校教师的带领下,由学生、家长共同编写而成。编纂期间,他们请教了乡里有名望的老人,在他们的指导下编入了当地人认为重要的民族习俗、民间传说,甚至还有传统工艺的习作方法。教材开篇的两句话是:“我们的家乡在玉龙雪山脚下,我们纳西族有自己的文字、音乐和舞蹈……”这同时是福特基金会和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等机构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联合开展的乡土教育实验项目。云南省非常重视对于中小学生在各民族独特文化的传承中所起的传承人的作用。我们调查组所到的元江县和沧源县有幸看到了当地的小学生所表演的民族舞蹈,这一点很让人感到欣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