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实现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新的历史跨越

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实现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新的历史跨越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整个西部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仅为77%,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7年,15岁以上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9%。2004年2月,国务院召开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作会议并成立领导小组,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正式启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部署下,经过各地政府多方面的努力,我国义务教育西部“两基”攻坚目标取得了重大进展,农村义务教育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实现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新的历史跨越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召开,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做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十六大”报告指出,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的战略目标,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所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20世纪末实现的“两基”目标,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两基”目标的实现并不等于“普九”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任务的完结。事实上,在2000年总体实现“两基”目标后,全国还有410个县未实现“两基”。整个西部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仅为77%,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7年,15岁以上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9%。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3、占全国贫困人口一半的西部地区成为全面实现“两基”目标最后的“硬骨头”。如何提高“两基”的质量和水平,如何实现从“基本”到“全面”的转变,成为我国教育在新世纪的第一要务。新一届中国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出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更加强有力的政府行为、更加宏大的气魄,推进义务教育向着实现全面普及和全面提高质量的更高的目标迈进。

2003年9月,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我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把实现西部“两基”作为世纪初的一场“攻坚战”。3个月后,《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2004—2007年)》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会议上审议通过。这份计划措辞异常坚定:“要充分认识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在发展教育、振兴西部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以最大的决心和最有力的措施推进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2004年2月,国务院召开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作会议并成立领导小组,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正式启动。

不久,教育部财政部发改委分别与西部1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署“两基”攻坚计划责任书,省长们立下了“军令状”。接下来,各级政府层层签订责任书,攻坚县实行政府“一把手”负责制。针对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的情况,中央提出在4年间投入100亿元新建、改扩建一批农村寄宿制学校;在5年内投入50亿元,使农村孩子都能通过远程教育网络看到外面的世界。此外,还推行“两免一补”政策以保证贫困家庭学生能接受义务教育。按照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作会议的规定,中央所拨的专项资金统一纳入财政国库管理,实行分账核算、集中支付,不下拨到乡镇和学校。与此同时,西部各地也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www.xing528.com)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部署下,经过各地政府多方面的努力,我国义务教育西部“两基”攻坚目标取得了重大进展,农村义务教育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几年间,中央投入100亿元建设8 300多所寄宿制学校,解决了学生“进得来”的问题;实施“两免一补”政策,解决了学生“留得住”的问题。2006年全国农村普通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104 573万平方米,比2001年增加17 791万平方米,危房面积4 368万平方米,比2001年减少1 142万平方米;小学生均建筑面积由2001年的4.9平方米增加到5.5平方米,中学生均建筑面积由2001年的6.1平方米增加到8.1平方米。2006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生师比为19.2∶1,初中为17.2∶1,较2001年小学21.6∶1和初中19.2∶1有明显下降。2006年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小学教师的比例为62.1%,较2001年的27.4%提高了近1.3倍,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初中教师比例为41.1%,较2001年的16.9%提高了1.4倍多。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累计投入的资金由2004年的19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80亿元,已配备35万套教学光盘播放点、19万套卫星教学接收点和3.5万套计算机与多媒体设备。通过这些方式,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被送到农村中小学,切实架起了城乡知识共享的桥梁,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使近1亿农村学生从中受益。

我们仅用了10多年就实现了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而且是在学龄人口比以往高峰期多2 000万~3 000万、农村学生占60%~70%的背景下实现的。到2006年,全国实现“两基”验收的县(市、区)由2001年的2 573个增加到2 973个,“两基”人口覆盖率由2001年的不足90%提高到98%;小学净入学率达到99.27%,比2001年上升0.2个百分点,初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7.0%,比2001年提高了8.3个百分点。目前,全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8.5年,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一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总人口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超过7 000万人,位居世界第二,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数量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国民教育的普及程度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基础水平的标志。在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标志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面貌得到了根本性改变,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和中国的综合国力获得了全面提升,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文明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全面普及义务教育为教育发展、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中华民族在21世纪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奠定了强劲的人力资源基础。通过全民教育的普及发展,中国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这是党和政府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革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