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消防部队战勤保障体系的发展趋势及基层后勤管理

消防部队战勤保障体系的发展趋势及基层后勤管理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具体来看,建设适合消防应急救援战勤保障体系的发展有七大趋势:(一)战勤保障指挥体系一体化什么样的灭火抢险救援指挥体制,必然产生相应的战勤保障指挥体制。物资储备工作是消防部队做好战勤保障的前提和基础。要按照行政区域、经济模式和灾害事故特点,充分利用重大危险源评估技术,科学预测本地区大型灾害事故的规模和灭火救援战勤保障的需要总量,科学合理地储备物资。

消防部队战勤保障体系的发展趋势及基层后勤管理

在战勤保障体系建设中,应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保障有力”为总目标,以提高灭火救援战斗力为出发点,按照现代灭火救援作战行动的规律和保障需求,整合消防资源配置方式,合理配备人力、物资、装备,在中心或重点城市组建具备技术、物资、生活保障和联勤保障能力的战勤保障机构,把地理上分散的战勤保障力量连成一体,逐步形成“指挥统一、平战结合、联勤保障、反应快速、协调有序”的公安消防部队战勤保障体系,促进公安消防部队战斗力的明显提升。具体来看,建设适合消防应急救援战勤保障体系的发展有七大趋势:

(一)战勤保障指挥体系一体化

什么样的灭火抢险救援指挥体制,必然产生相应的战勤保障指挥体制。“5·12”四川汶川抗震救灾、“4·14”青海玉树地震、“8·7”甘肃舟曲跨区域增援作战积累的经验证明:任务一旦涉及“辖区内外、军地多方”等诸多参与单位和组织,救援规模大、参战力量多、指挥调度难,要实现“快速响应、科学处置、各尽所能”的救援效果,就必须要在任务现场建立“扁平化”和“一体化”作战指挥体系,推动跨区域作战任务准确、快捷、有序、高效运行。战勤保障跨区域作战指挥层次性、区域性、方向性、时效性的特点,客观上要求指挥机构要具备“四要素”:①精干。指挥机构做到班子小,人员精,组织协调能力强,具有全面调控的效能。②集中。通过各方面指挥力量的高度聚焦作用,实现战勤保障指挥的合成。③高效。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做到按级和越级指挥的结合。④权威。建立权威的战勤保障指挥机构,实施统一指挥,从而保证衔接决策执行活动有序、高效地展开。

(二)战勤保障人才专业化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任何轻视后勤工作,以为后勤工作不是重要的专门科学,不需要系统地学习,不需要精通业务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防产品竞争风起云涌,消防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消防装备实际应用。特别是各种专勤装备、特种装备,科技含量高,操作使用难度加大,对战勤保障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实践操作技能要求较高。要建设一支业务精干、保障精确的战勤保障队伍,就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其途径是:①重视培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选调综合素质较高的士官和从地方聘用的专业技术人员组建战勤保障队伍;通过专家授课、外出培训、在岗学习、岗位比武、技能竞赛、比武考核等方式提高战勤保障队伍综合素质,建立一支个体素质高、群体结构优、人才数量足的战勤保障人才队伍。②健全机制。大力表彰比武、训练、实战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个人,促进专业练兵比武活动深入开展,并在晋级、晋升、评优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激发官兵学习热情和积极性。③稳定队伍。由于战勤保障专业人才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需要有一定的培养过程,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持队伍的相对稳定。特别是对从事特殊工种的优秀人才和技术骨干应采取措施做好保留工作,形成梯次结构的人才链,防止出现青黄不接的“断层”现象。

(三)战勤保障预案制订完善化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以消防部队执勤战斗预案制订为基础,立足本辖区消防力量和装备保障实际,结合本地和周边灾害事故类型特点,从增强预见性、操作性、实用性入手,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担负的任务和保障的区域划分,从最不利、最困难、最复杂的情况出发,合理区分保障任务,预先制订不同方向、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保障计划和方案,确保一有任务,快速反应,高效运转,提高应急保障的“能战度”。完善的应急保障预案,必须做到以下3点:①要使保障预案与作战预案相符合。要根据全过程、全方位、多样式的需要,着眼于最不利、最困难、最复杂情况,具有较强的应变性。②要掌握作战任务、机动路线、担负任务及可能采取的机动方式、可能加强的力量等情况,从而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使预案符合保障工作实际。③保障预案要有一定的超前性和适用性,做到一种预案,多种准备,既要有母案,还应有应付变化的子案,多种预案,从中选优,要有在多处和意想不到的地点进行保障的准备,确保平时是演练预案,战时即为作战方案。

(四)战勤保障演练实战化

消防部队执行急、难、险、重任务的突发性、快捷性的特点,要求战勤保障要有很强的“爆发力”,必须做到“五快”(跟进快、展开快、供应快、抢救快、修理快),在短时间内将战勤保障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战勤保障实战演练要着眼于战勤保障的机动能力与跨区域、长距离、生地域增援作战不相适应的特点,按照贴近现有技术装备、贴近实战需要、贴近保障对象的“三贴近”原则,围绕物资保障、修理保障、饮食保障、卫勤保障、通信保障探讨执行跨区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手段的途径。积极开展适应性、专业性、实战性训练,真正达到一声令下,拉得出、联得上、展得开。对保障人员的素质训练要以极限训练、单兵突击保障、业务技能训练和合成训练为重点,从快速衔接、快速保障、快速合成入手,体现“快、准、灵”。定期进行模拟性实地战勤保障演练,在量化上检验预案的可行性,通过演练,使之趋于完善,确保战勤保障任务能“及时跟进,全面保障”。(www.xing528.com)

(五)战勤储备物资集成化

战勤储备涵盖面广,具体包括物资储备、人力储备、信息资源储备和资金储备等。物资储备工作是消防部队做好战勤保障的前提和基础。要按照行政区域、经济模式和灾害事故特点,充分利用重大危险源评估技术,科学预测本地区大型灾害事故的规模和灭火救援战勤保障的需要总量,科学合理地储备物资。根据保障任务和保障重点,强化常备与急备相统一的观念,改变传统的备份式储备方式,正确把握常用易损与特殊备用抢险救援器材储备比例与基数,确保通用物资与专用物资储备合理。例如,在灭大火、打大仗的战斗中,往往是灭火救援药剂、空气呼吸器、火场供水装备、移动灭火设施等方面首先出现补给不足。因此,必须分类测算出各类等级火场和灾害事故需要储备的必要物资,并最大限度储备。在加强应急装备物资储备同时,更不可忽视基础信息资料的储备(即与战勤保障有关信息的收集、整理)。按照战勤保障体系建设要求,将灭火剂、消防器材的生产厂家,餐饮企业、超市以及可能途经的国道、省道、高速公路的里程、服务区,各地的加油站、民航机场、码头、火车站位置、距离,所有生产、销售、储存消防器材、物资、装备及社会救援物资的单位、企业信息,整理归档、分门别类、统一录入数据信息库,以便在执行重大灭火抢险救援任务时能及时、准确调集社会力量。

(六)保障力量配置合理化

将战勤保障力量连同地方联动支援力量分成若干个保障群体,即由原来相对固定的模式,改变为能提供多种保障任务、形式多样的灵活编组样式,每个保障模块均具有综合、机动、轻便等特点,形成局部的保障优势。机动力量模块组合的大小,应根据担负的任务轻重、作战区域、参战人数而定。这种保障模块编组和分散部署的形式反应灵活,具有快捷化、综合化、组装化的特点。便于指挥体系在宏观上集中控制,微观上自主灵活,在整个保障区域内,能适应消防部队执行处置自然灾害过程中人员分散、多路、多梯队的机动需要。保障模块可拆可合,可集中,可分散,既能保证任务的完成又保障了战勤保障物资的合理利用,实现点面结合供应。

在战勤保障体系建设中,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打破目前战勤保障中存在的自我封闭、自我保障、条块分割的“各自为战”的小范围保障格局,以提高灭火救援战斗力为出发点,以“打得赢”为目标,按照现代灭火救援作战行动的规律和保障需求,整合消防资源配置方式,合理配备人力、物资、装备,逐步形成指挥统一、平战结合、联勤保障、反应快速、协调有序的消防部队战勤保障体系,促进消防部队战斗水平的明显提升。

(七)战勤保障体系信息化

构建大战勤保障体系,必须建立先进高效的战勤保障一体化信息体系。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撑,将灭火抢险救援实战与战勤保障紧密地联系起来,不仅可以随时随地掌握一线作战部队和官兵的保障需求,还可以对保障物资的信息进行实时监控,确立科学合理的流向,使战勤保障由以往的“粗放型”向“集约型”的一体化保障转变。

实现战勤保障信息化,就是要依据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中长期规划,抓好战勤保障体系数据中心建设,在战勤保障信息化的平台基础上,研发战勤保障体系一体化指挥平台、战勤保障体系通用办公平台、战勤保障体系信息服务平台。同时,构建部局、总队、支队、大队、中队五级战勤保障一体化信息网络建设,实现“联得上”、“动中通”,真正实现对战勤保障资源动态可视、战勤保障需求即时掌握、战勤保障状态实时可控的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