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作为一种“生态文明成果”,具体的表现形态是什么,或者如好多人所疑问的:“绿水青山”变成为“金山银山”,是通过什么具体形态实现其价值转化的?据百度检索,截至目前,实务工作者以及研究者几乎无争议的一致认为“绿水青山何以成为金山银山”——是因为“绿水青山”让观光旅游成了可能,并能增加经济作物以及山林土特产品的数量和产量等。[4]本文认为这是一种极端狭隘的理解,甚至是扭曲了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所包含的深邃的理论内涵。本文认为这种能够实现价值转化的物质性成果在形态上主要包括三大类:“绿水类的”“青山类的”以及“绿水”与“青山”共同类的生态文明成果。分别有如下表现形态。
(一)绿水类的生态文明成果
绿水类的生态文明成果以水源保护为核心,是指由水源保养、维护等人类活动或人类劳动对水源的优化、改善、增强等形成的新的或被强化的水源功能。“水源保养、维护”是具体的生态文明建设活动,既然是“建设”活动,就必然是与具体的人类行动相对应,即人类自觉地针对水源的“养护性”生产活动,由此产生的成果,就是“绿水类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属于“绿水类”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主要有以下几种:(1)水质与水量。水质与水量是水源保护最直接的后果,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水源保护,直接的影响都是:要么减少或关闭污染源,或者加强水土保持,减少水流中的泥沙量,因而会使得水质改善;要么就是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增加植被,使得水源涵养能力得到强化,水量较之前有大幅度增加。(2)水生物繁衍。由于水质改善、水量增加,就为水生物创造了更好的生存繁衍环境,因而,水中生物的数量和质量也会比之前有更多更大的改善。(3)水土保持。植被发达的根系及山体上草木的更大范围的遮盖,为降水的较长时间保存创造了条件,湿度增加反过来又会强化植被功能,这些将使得山体表层土壤得到很好的保护,会减少沙尘的形成,也会防止因降水冲刷致泥沙下泄。水土保持能力大大增强。(4)水利水运。水质改善与水量增加,中下游地区能够利用的水资源数量也会增加,方便下游工农业用水及人畜饮水,对水上运动、旅游及水上运输业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5)水源地污染防治。与“青山”关联的水源一般都属于水的发源地或流域上游,对上游地区水源的污染防治,受益的并不单单是上游地区,中下游地区也会从中受益,所以,针对水源地的污染防治,与一般理解的污染防治存在一定的不同。
(二)青山类的生态文明成果(www.xing528.com)
“青山类”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与“绿水类”的相比,在基本性质上并无本质差异,不同的只是二者针对的具体“对象”有差别。“绿水类”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主要针对的是与山体相融合的水源和水流,而“青山类”的生态文明成果则主要针对的是山林植被,以山林植被的养护为核心。具体是指由山林及山间植被保养、维护等人类活动对山体植被的优化、改善、增强等形成的新的或被强化的乔灌木及其他植物对山体的植被功能。“青山类”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具体有以下几种形态:(1)森林覆盖率。森林覆盖率是指森林面积占山区土地面积的百分比,是“青山”最直接的外观形态。森林覆盖率与“绿色、美丽、生态”[5]等森林功能正相关,森林覆盖率越高,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的程度就越高,对地区人民带来的“森林生态效益”[6]也就越大。森林生态效益具体是指森林具有的生态功能,“它体现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固碳供氧、改善小气候、保育生物多样性等几个方面。”[7](2)森林炭汇。炭汇是绿色植物或微生物等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数量或过程,分为森林炭汇、海洋炭汇和草地炭汇等。通过森林炭汇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是国际公认的缓解气候变暖的有效途径,[8]也是《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的主要内容。(3)森林造氧。森林造氧是指森林里的树木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因此,森林也被称为“氧气制造工厂”。据测算,“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每年要吸收4000亿吨的碳,释放2000亿吨的氧气。”[9](4)防风固沙。“青山”可以固化土壤、涵养水源,屏障风力、减弱风速。“青山”的茂密植被对土层的遮盖、植物的根系对土壤的牵连作用,使泥沙不易被水冲蚀,也不易被风力剥离,对于“保持水土、防止沙尘暴”有重要的作用。同时,“青山”的森林系统连接成一排排茂密的隔离带,能够阻滞风力,减少或消除大风的危害。这些类似天然的屏障,就是“青山”所具有的防风固沙作用。
(三)“绿水”与“青山”共同类的生态文明成果
“绿水”与“青山”共同类的生态文明成果,是指兼有“绿水”与“青山”的某些共同性,或者由“绿水”与“青山”共同促成的某些生态文明成果。可以定义为:就是由针对水源的和针对山体植被的两种人类活动,共同作用形成的,既依赖于水源,也依赖于山体植被并兼有二者某种共同特征的生态文明成果。这些生态文明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涵养水源。涵养水源是“绿水”与“青山”结合的最佳形式之一,水源优化得到的是“绿水”,水源“被优化”的原因是“青山”。在自然界,植被素有“绿色水库”之称。植被之所以能够涵养水源,是由林冠截留雨水;枯枝落叶层吸收水分;林地土壤蓄渗降水等方式获得的。所以,涵养水源是兼有“绿水”与“青山”共同特点的生态文明成果。(2)生态景观。景观,指人造的或自然的景色。本处所谓生态景观是指由“绿水青山”所形成的具有普遍观赏性的自然景色。作为“生态景色”,必然是“绿水”与“青山”的景色组合,不是某个单一景色。所以,本文把生态景观作为共同类生态文明成果。(3)旅游休闲。旅游,是以景观为基础的,是基于“绿水”与“青山”的共同观赏性产生的。休闲应该是旅游的深化形态,它含有短暂居住、生活的意味。这些,都依托于“绿水”与“青山”的共同吸引力,不可能是单方面的,就比如游客居住在某个景区,但却没有饮用水条件。因此,单一性显然是不可想象的。(4)养生养老。依托“绿水青山”养生养老,是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一种新服务业形式,这是因为“绿水青山”造就了许多更适于人类生活生存的特定元素,如广西巴马的“长寿村”、陕西太白的“太白仙园”。但不管突出那种特定元素,都既离不开“绿水”,也离不开“青山”,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造就出林林总总的特定元素。(5)动物栖息地。动物栖息需要充足的水分、食物、隐蔽和繁衍场所等基本环境条件。“绿水青山”毫无疑问地代表着植物与水源的充分性。同时,也意味着人类对该区域的干扰很少,因为如果人类活动频繁,就难以形成“绿水青山”。和多样性的植物、丰富的水源相对应,必然有多样性的生物资源和充分的食物链,以及相对隐蔽、安静等环境条件。这样的地区和环境,就成为野生动物生存和繁衍的最佳栖息场所。如“秦岭四宝”之所以能够生存并且种群不断扩大,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赖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设置了禁止性开发区域,确保了秦岭的“绿水青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