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西部地区资源环境法律问题研究:虚拟水理论应用现状

我国西部地区资源环境法律问题研究:虚拟水理论应用现状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我国区域间虚拟水交易的应用典型案例:张掖市虚拟水交易应用。为了防止下游额济纳旗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张掖市开始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张掖市实践的虚拟水战略,主打的生态旅游是一种变相的贸易形式,通过自己创造条件请外地消费者到本地来消费生态虚拟水。其中,大豆属于高耗水作物,而且主要生长于水资源短缺的北方,因此以进口为主,以此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的压力;而玉米属于我国的优势作物,故长期以出口为主。

我国西部地区资源环境法律问题研究:虚拟水理论应用现状

自1990年以来,传统的“南粮北运”转变为“北粮南运”,打破了我国多年来“湖广熟,天下足”的历史现象。自1951年~1990年,由南方向北方所调运的粮食,相当于年均由南方向北方输送虚拟水量约108.3亿立方米,而1991年~2010年,由北方向南方输送的粮食,相当于年均由北方向南方输送虚拟水量约384.2亿立方米。2011年中国北方向南方输送了752.8亿立方米的粮食虚拟水,北方地区粮食虚拟水输出比率为24.84%,南方输入比率为18.61%,粮食虚拟水输出区中东北地区比率最大,西北地区较小,虚拟水输出率为0.09%,西北地区无虚拟水输入,输入区中,东南地区输入比率最大,为60.84%,这样尽管节约了南方的水资源,但是这无疑给北方带来了严重的用水压力

(一)我国区域间虚拟水交易的应用

典型案例:张掖市虚拟水交易应用。

张掖市是黑河流域中游的绿洲农业区。2011年的人均水资源量1190立方米,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57%。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不仅限制着张掖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而且影响着下游额济纳的生态环境。为了防止下游额济纳旗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张掖市开始了节水型社会建设。但当地政府主要将着眼点放在农业节水上,结果,尽管张掖市节水型社会建设成绩显著,水是预留了下来,但因为工业基础薄弱,为工业发展预留的水量一直是预留水量。另外,张掖原本与工业短板相伴随的生态优势,因没有找到让生态保护有利可图的途径,未形成引导水流向生态的作用机制。因此,农业节约下来的水除了满足分水需要外,大多只能倒灌扩大的耕地面积。农业的生产效率本身就比较低,费了很高的成本节约下来的水又用来进行灌溉,如此张掖市显然是走进了为了节水而节水的陷阱。后来张掖采用一种“存水于生态”的虚拟水战略,而且构建起了新的正反馈环,赋予了“存水于生态”以驱动机制。让更多的农业节水流向生态,生态环境会越来越好。如此下去,自然农业生产的相对规模会越来越小,现在一边节水、一边输出虚拟水的格局自然会慢慢改变,整个水—生态—经济系统就会步入一种良性循环状态。张掖市实践的虚拟水战略,主打的生态旅游是一种变相的贸易形式,通过自己创造条件请外地消费者到本地来消费生态虚拟水。这种模式因自己的生活必需品不需要依赖其他地方,另外,生态旅游的运输成本要由消费者承担,自己产出的是资源和环境的收益,这样的虚拟水战略不仅解决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而且还起到了保护生态的作用。(www.xing528.com)

(二)我国在国际贸易中虚拟水交易的应用

在1980年至2000年,平均每年有10 152×109立方米虚拟水和116×106公顷虚拟土地从小麦玉米进口中转移过来,转移的虚拟水量相当于南水北调每年调水的23%,虚拟土地相当于2000年全国农耕地的19%。在1998年至2007年我国粮食对外贸易中净进口虚拟水量逐年增加,由1998年的-7.95亿立方米上升到2007年的654.71亿立方米,累计净进口虚拟水量为3305.85亿立方米,相当于2007年整个松辽流域总用水量(605亿立方米)的5倍多。其中,大豆属于高耗水作物,而且主要生长于水资源短缺的北方,因此以进口为主,以此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的压力;而玉米属于我国的优势作物,故长期以出口为主。由此可见,我国粮食贸易格局还是比较符合虚拟水战略的。此外,这些隐含在进口粮食中的虚拟水量在农业和社会总用水量中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到2007年,净进口虚拟水量已达到农业用水的18.2%,总用水量的11.3%。从1998年到2007年,平均每年通过粮食贸易节省的虚拟水量占农业用水的9.13%,占总用水量的5.8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