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编辑主要以文字稿件为主进行包括校对、改写、制作标题在内的编辑工作。当传统编辑转型为新媒体编辑时,往往遇到的最大障碍是原有新闻生产方式的惯性:即来自采编人员包括领导层在内的全媒体信息产品生产能力的生产方式的匮乏。[2]传统编辑的惯性思维和传统新闻理念的桎梏,导致在网络环境下的新闻理念不成熟,所产出的新闻内容和产品缺乏互联网基因和要素。鉴于“中央厨房”正在积极规划和筹备中,编辑人员应该从理念创新入手,对工作重心进行转移,在保持传统编辑对于稿件质量严格把关的前提条件下,打通信息的不同层级,即对同一个新闻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和整合,并将信息具化给不同的终端,形成适用于不同媒介的新闻产品,不仅是对信息采集和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时也降低了信息采集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
《人民日报》曾对此提出“三个波次”的理念:即对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第一波抢时效,第二波求全面,第三波讲深度。在新闻发生后,通过网站发布简要信息,突出时效性,不求全面性;再通过前方记者的进一步采访滚动发布最新消息,跟进报道,对第一波信息进行补充和完善,期间根据各自不同的媒体形态,编辑进行各自文本、图片、视频的处理。翌日,发挥时政类报纸的优势,对新闻事件进行追踪、深度报道。由此既保证了新闻的时效性,又对素材进行信息分层、动态处理、深度拓展。(www.xing528.com)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集团子媒的一部分,拥有集合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的功能。目前传统编辑对于多媒体素材的利用依然多数停留在传统媒体时期的观念上,即图片、视频或其他素材是对文本素材的补充或佐证。利用“中央厨房”,兼顾微信公众平台的需求,在信息采集最初就因考虑到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特性和用户需求,明确各终端的传播特性,把文字、图片、视频等素材进行差异化、错位化、递进化的个性化发布,而不是对原素材的补充,只有这样才能够突破原有传统媒体的采编发流程,以互联网思维为指导,重构采编发流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