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世界,也使得零售业的格局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地理空间是传统零售业的重要因素,对销售额和利润具有关键性作用,而在电子商务时代,地理位置不再是决定销售额的关键,网络流量意味着消费者的注意力。网络购物营销的成败,在于是否满足了消费者的购买意图。由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对节日非常重视,勤劳简朴的中国人愿意在节日购买这一阶段需要的物品,或者通过购物犒劳自己、孝敬长辈、结交朋友,因此节日购物成为中国消费文化的一大特色。广大电商也正是抓住中国人节日文化的特征不断造节,刺激和满足人们的节日消费需求。
2009年前后,各大电商在网络平台上进行着激烈的角逐,一方面几大巨无霸型电商企业筹措着提高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一些新的电商企业,社交平台、娱乐平台等其他类型的互联网企业蚕食着电商市场。存量之争白热化,增量层出不穷,导致电商的淘汰速度加快,电商通过价格战来巩固自身的市场优势,形成了比价格、比质量、比速度的电商大战。
由此而来的是电商的特卖模式,唯品会将整个电商平台定位为特卖场,并成功地登陆纽交所。特卖模式能够有效地扩大销量,常常被应用于服装、箱包等快速消费品行业,消解企业的库存压力,减少商家因为误判市场流行趋势而带来的清货障碍。与此同时,电商平台的货源非常丰富,由于产品的同质化较为严重,所以只能通过压低价格的方式促进销售,有没有一种能刺激消费者增加消费额度的方式?
2009年,淘宝商城即“天猫”的前身将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情结与特卖模式结合起来,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节日“双十一”。最初天猫造节的目的,仅为了创造一个专属于天猫的节日,增强其知名度,让大家能够因为特殊的节日符号而记住天猫。11月11日4个“1”代表4根棍,在中国被戏称为“光棍节”,随着时下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剩男剩女的增多,“光棍节”符合了许多年轻人的心理,一方面是自嘲自己没有合适的对象,另一方面也借以安慰犒劳自己的辛勤工作和学习。同时这个时间也切中了服装等快消品企业换季清仓的时点,因此在2009年第一次推出以来,就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追捧。然而天猫选择这个时点作为促销节,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为“双十一”正处于国庆黄金周和圣诞节中间,能否突破传统节日的限制,引领网络购物节的热潮,当时天猫电商也无法预估。但“双十一”成为一个对消费者有强大吸引力的购物时点,2009年“双十一”,天猫商城实现销售额5000万元,这只是淘宝商城的单日交易额,且仅有27个品牌参加,创造了消费奇迹,单日最高销售额的创造者是杰克琼斯品牌的500万元。2010年11月11日,许多商家在天猫商城上推出打折的促销优惠活动,实现销售额9亿元,其中有2家店铺的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而超过100万元的企业有181家。之后,电商购物节从天猫扩大到整个淘宝网,2011年的“双十一”共吸纳2000多家品牌商参加,销售总额52亿元,销售额过千万元的企业有38家,过百万元的有497家。之后每一年的“光棍节”淘宝销量不断攀升,2012年创造了191亿元的纪录,其中有3家企业的销售额超过1亿元。2013年总销售额350亿元,小米手机销售额率先突破1亿元,接下来另外9个品牌销售额也破亿元。2014年实现总销售额571亿元,其中移动终端销售额243亿元,占销售总额的42%以上,销售区域达到了217个国家和地区。图2.1为淘宝历年“双十一”销售额。
图2.1 淘宝历年“双十一”销售额(单位:亿元)
“双十一”电商造节的火爆气氛带动了其他电商平台纷纷拉起购物节的大旗。6月18日是京东商城的店庆日,也是京东促销力度最大的一天,京东将“6·18”作为全民网购狂欢节,以此展开年中促销。2010年,京东“6·18”购物节实现当日销售额1亿元,2011年,“6·18”当日订购金额超过2亿元。2012年以后,京东只公布了“6·18”销售额逐年增长,移动端交易额占比提高等数据内容,对总销售额的具体数字没有官方统计发布。而2010年以来,京东商城也参与到“双十一”购物节的促销行列中,其中2014年“双十一”销售额达到25亿元,这表明“双十一”已成为电商打造的购物节第一品牌。电商促销方式多种多样,大致分为附加、另类、时令、赠送、纪念、组合、另类促销方式等,从图2.2可直接体现。(www.xing528.com)
图2.2 电商常用促销方式
随着“双十一”电商购物节的影响力日趋增大,消费者的关注度和实际销售额大幅度攀升,许多电商平台和商品品牌也盯准了造节模式,以电商平台为主,众多品牌参与的其他电商购物节也在推陈出新之中。例如,桃花节、“3·8”女人节、“3·7”女生节、“双十二”、“5·20”等电商购物节层出不穷。以“5·20”网络情人节为例,电商利用520的谐音“我爱你”造出一个网络上的中国式情人节,众多电商纷纷瞄准这个节日,打造礼品经济,例如苏宁打出“表白吧”促销行动,聚美优品开展“大惠天下”营销活动,手机品牌“华为荣耀”上线了“一起约惠吧”的促销活动,进行限时、限量特卖,吸引消费者瞩目。知名电商购物节如表2.2所示。
表2.2 知名电商购物节
为了配合电商购物节,拉动经济的发展。物流行业对时效性很强的购物节进行了大力支持。2014年11月10—17日,电商行业需要处理的快件达到6亿件,单日处理最大量近1亿件,是全年日均处理量的3倍。从7月1日起,京沪、京广、沪深铁路每天增开3对电商快递班列,铁路货运首次介入电商市场。“双十一”前夕,京东商城第一个“亚洲一号”现代物流中心投入使用,分拣速度达到每小时1.6万件,解决了人工分拣效率低的问题。这使得电商购物节具有更强大的配合保障,为产生更大的销售业绩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国的电商购物节呈蓬勃发展之势,与此同时,世界上的其他发达国家的电商购物节却没有这么火爆。美国是世界上电子商务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的电商购物节又叫“网络星期一”,从2005年起,美国感恩节后第一周的星期一就是“网络星期一”,人们在感恩节后重回工作岗位,许多人会进行网络购物,这也是美国人网络购物最旺盛的时节。美国的电商购物节并不是电商造节,而是顺应社会行为的节日的界定。2010—2012年,“网络星期一”的交易额分别为10.3亿美元、12.5亿美元、19.8亿美元,销售额呈每年两位数增幅攀升。日本也是一个电子商务发达的国家,其中最大的乐天超市有8000万名会员,占日本总人口的65%,排名随后的是亚马逊和雅虎,总会员数也超过5000万人。但是人为制造电商购物节的情况却非常罕见。因为日本电商的折扣和促销是每天轮番更新的,电商网站的优惠没有虚高,是实实在在的,当消费者在其他地方发现了更低的价格,只要向电商发来图片证据,那么电商就会将差价返还给消费者。可见,国外的电商购物节与我国的相比有三个特点:第一,国外电商购物节是商业社会习惯积累的自然产物,而不是电商生造的节日。第二,国外电商的促销活动比较均匀和日常化,消费文化中的理性因素更强,而相比之下,我国消费者在商家铺天盖地的促销信息轰炸下,对电商购物节激情消费因素影响更大。第三,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电商购物节都是绝佳的促销方式,刺激销售额成倍增长,可见把握好消费者心理,选择合适的时点和传播策略进行节日促销,是未来电商购物节发展的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