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leadership)是对团体行为与信念施加较大影响的人(leader),他们引发活动、下达命令、分配奖惩、解决成员之间的争论以及促使团体向着目标迈进。
领导行为是一个动态过程,包含领导者、领导群体和情境三个因素。在群体中,产生领导者的主要因素有:(1)个体在群体活动中表现出才智、良好的人际关系、优秀的个人品质,对他人有影响力。(2)关心群体利益,能够代表群体利益。(3)领导者一般处于信息优势地位,拥有大量的交流信息,掌握群体中的大量信息,也对群体信息有控制权。
在现实生活中,影响领导行为有效性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分别是领导风格和情境因素。
(一)领导风格
勒温从权力定位的角度分析了领导者的领导方式及其对群体的影响,他定义了三种形式的领导方式(也称为领导风格):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
专制型领导方式是指权力集中于领导者手中。领导者自己一个人设计工作的一切方针,讲解技术,指定任务,确定群体成员的作业时间,亲自进行表扬和批评,领导者和小组成员保持一定的距离,缺乏人情味。在这样的群体中,群体任务可以被完成,但是有赖于领导者的监督,领导者一旦离开,就容易出现懈怠。此外,这种群体中易出现攻击行为和冷漠。群体成员对领导者也具有强烈的依赖感,缺乏自主性和独创性。
放任型的领导方式正好相反,群体中的权力集中在群体成员的个人手中。领导者在群体中对群体活动采取不管理、不评价、不参与的策略。只有当群体成员主动提出要求时才提供信息和建议,否则就放任自流。群体成员不依赖领导者,也很少寻求领导者的帮助。这样的群体中人际关系是良好而积极的,但是群体任务经常难以完成,且任务完成质量很差。
民主型的领导方式权力定位于团体,但不放任在每个人手中。领导者把自己当作群体中的普通一员,鼓励群体成员讨论并决定群体任务相关的各方面内容,如执行方案、技术路线等。领导者从不下命令,自己提出的方案仅供参考,群体成员能够自由选择。领导者的批评与表扬尽量做到公正客观。在这样的群体中,群体成员能够很好地团结起来,高质量地完成任务,表现出良好的自觉,工作中的创造性也比较强。
以上三种领导风格具有一定的理想性,是领导风格的极端表达。勒温强调,在现实生活中,大量的领导者往往会采纳两种或多种领导方式对群体进行领导。
此外,有研究者指出,领导行为可以分为两类:任务型领导(task leadership)和社会情绪型领导(social emotional leadership)。任务型领导主要是为了实现群体目标,这类领导者通常是高知识性的,经常发布命令,缺乏人情味。而社会情绪型领导关注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感受和人际关系,这类领导人一般以友善、富有同情心为特征。在有些群体中,任务型领导者和社会情绪型领导者是一个人,而另一些群体中,则可能是两个人。
一般情况下,任务型领导者多采取专制型,社会情绪型领导者则多采用民主型。
(二)情境因素
情境对领导行为有效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领导者与群体之间的关系。领导者和群体成员的个人关系可能很好,但也可能很差。当领导者与部分群体成员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并没有与其他群体成员交恶时,他在群体内部的影响力也会随之增加。他对群体的领导也就更加有效。
其次,任务结构。任务结构是指群体任务或目标界定的明确性。任务结构清晰明确,领导者能够明确划分任务责任人,则领导行为倾向于有效。否则,就容易出现权责不清,引发成员的不公平感,导致群体凝聚力下降。
最后,领导者的职权。领导者如果有能力对群体成员的行为进行奖惩,且群体中大部分人支持领导者,那么这个领导者将在群体中具有权威,他的建议和决策能够在群体中施行,他对群体的协调能够得到成员的认可,从而领导行为也会更加有效。
综合考虑这三方面的因素,如果一个领导者与成员的关系很好,任务结构清晰,具有强大的群体权力,这个领导就具有高水平的情境控制能力。反之,则说明领导者的情境控制水平比较低。没有任何一种领导风格在所有情境中都是有效的。任务型领导者在低水平和高水平的情境控制下,都会有较高的领导效力,但是当情境控制水平在中等程度时,领导效率会显著下降。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在低水平情境控制的情况下,群体需要有人能带领大家提高生产力,任务型领导者所采用的命令方式能够达成这一目标,从而实现有效领导。此时社会情绪型领导者能够提供的帮助和指导很少,不能帮助群体明确任务、提高效率。当群体处于高水平情境控制下时,任务型领导者惯常使用的简洁的任务型指导会使群体效力达到最大化,而社会情绪型领导对人际关系的关注反而会降低运行功能良好的群体的生产力。与此同时,当任务不太清晰,或者领导者没什么权力可言时,社会情绪领导者通过对关系的运作更可能集结群体中的大部分力量,从而提高群体效率。
领导(leadership)是对团体行为与信念施加较大影响的人(leader),他们引发活动、下达命令、分配奖惩、解决成员之间的争论以及促使团体向着目标迈进。(www.xing528.com)
领导行为是一个动态过程,包含领导者、领导群体和情境三个因素。在群体中,产生领导者的主要因素有:(1)个体在群体活动中表现出才智、良好的人际关系、优秀的个人品质,对他人有影响力。(2)关心群体利益,能够代表群体利益。(3)领导者一般处于信息优势地位,拥有大量的交流信息,掌握群体中的大量信息,也对群体信息有控制权。
在现实生活中,影响领导行为有效性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分别是领导风格和情境因素。
(一)领导风格
勒温从权力定位的角度分析了领导者的领导方式及其对群体的影响,他定义了三种形式的领导方式(也称为领导风格):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
专制型领导方式是指权力集中于领导者手中。领导者自己一个人设计工作的一切方针,讲解技术,指定任务,确定群体成员的作业时间,亲自进行表扬和批评,领导者和小组成员保持一定的距离,缺乏人情味。在这样的群体中,群体任务可以被完成,但是有赖于领导者的监督,领导者一旦离开,就容易出现懈怠。此外,这种群体中易出现攻击行为和冷漠。群体成员对领导者也具有强烈的依赖感,缺乏自主性和独创性。
放任型的领导方式正好相反,群体中的权力集中在群体成员的个人手中。领导者在群体中对群体活动采取不管理、不评价、不参与的策略。只有当群体成员主动提出要求时才提供信息和建议,否则就放任自流。群体成员不依赖领导者,也很少寻求领导者的帮助。这样的群体中人际关系是良好而积极的,但是群体任务经常难以完成,且任务完成质量很差。
民主型的领导方式权力定位于团体,但不放任在每个人手中。领导者把自己当作群体中的普通一员,鼓励群体成员讨论并决定群体任务相关的各方面内容,如执行方案、技术路线等。领导者从不下命令,自己提出的方案仅供参考,群体成员能够自由选择。领导者的批评与表扬尽量做到公正客观。在这样的群体中,群体成员能够很好地团结起来,高质量地完成任务,表现出良好的自觉,工作中的创造性也比较强。
以上三种领导风格具有一定的理想性,是领导风格的极端表达。勒温强调,在现实生活中,大量的领导者往往会采纳两种或多种领导方式对群体进行领导。
此外,有研究者指出,领导行为可以分为两类:任务型领导(task leadership)和社会情绪型领导(social emotional leadership)。任务型领导主要是为了实现群体目标,这类领导者通常是高知识性的,经常发布命令,缺乏人情味。而社会情绪型领导关注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感受和人际关系,这类领导人一般以友善、富有同情心为特征。在有些群体中,任务型领导者和社会情绪型领导者是一个人,而另一些群体中,则可能是两个人。
一般情况下,任务型领导者多采取专制型,社会情绪型领导者则多采用民主型。
(二)情境因素
情境对领导行为有效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领导者与群体之间的关系。领导者和群体成员的个人关系可能很好,但也可能很差。当领导者与部分群体成员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并没有与其他群体成员交恶时,他在群体内部的影响力也会随之增加。他对群体的领导也就更加有效。
其次,任务结构。任务结构是指群体任务或目标界定的明确性。任务结构清晰明确,领导者能够明确划分任务责任人,则领导行为倾向于有效。否则,就容易出现权责不清,引发成员的不公平感,导致群体凝聚力下降。
最后,领导者的职权。领导者如果有能力对群体成员的行为进行奖惩,且群体中大部分人支持领导者,那么这个领导者将在群体中具有权威,他的建议和决策能够在群体中施行,他对群体的协调能够得到成员的认可,从而领导行为也会更加有效。
综合考虑这三方面的因素,如果一个领导者与成员的关系很好,任务结构清晰,具有强大的群体权力,这个领导就具有高水平的情境控制能力。反之,则说明领导者的情境控制水平比较低。没有任何一种领导风格在所有情境中都是有效的。任务型领导者在低水平和高水平的情境控制下,都会有较高的领导效力,但是当情境控制水平在中等程度时,领导效率会显著下降。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在低水平情境控制的情况下,群体需要有人能带领大家提高生产力,任务型领导者所采用的命令方式能够达成这一目标,从而实现有效领导。此时社会情绪型领导者能够提供的帮助和指导很少,不能帮助群体明确任务、提高效率。当群体处于高水平情境控制下时,任务型领导者惯常使用的简洁的任务型指导会使群体效力达到最大化,而社会情绪型领导对人际关系的关注反而会降低运行功能良好的群体的生产力。与此同时,当任务不太清晰,或者领导者没什么权力可言时,社会情绪领导者通过对关系的运作更可能集结群体中的大部分力量,从而提高群体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