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群体分类方法及类型:统计群体、实际群体、永久性正式群体

群体分类方法及类型:统计群体、实际群体、永久性正式群体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群体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方法是根据群体是否真实存在将群体划分为统计群体与实际群体。正式群体按其存在时间的长短又可分为永久性正式群体和暂时性正式群体。(三)大群体与小群体群体规模即群体内成员的数目,它是区分群体类型的重要维度。

群体分类方法及类型:统计群体、实际群体、永久性正式群体

群体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方法是根据群体是否真实存在将群体划分为统计群体与实际群体。所谓统计群体(statistic group),是指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和分析的需要,把具有某种特征的人在想象中组织起来,成为群体。这种群体主要存在于统计学中,如老年群体。实际群体(actual group)是指在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存在的群体。这类群体有着明显的界限和实际交往,如学校的班级。实际群体又可划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成员群体和参照群体,以及大群体和小群体。

下面介绍的群体都是实际群体。

(一)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这个划分方式由美国心理学家梅奥(E.Mayo)提出。群体根据自身在人们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可划分为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两种。

正式群体(formal group)是指那些有明确规章,成员地位与角色、权利与义务都很清楚,并具有正式编制的稳定群体,如机关的科室、工厂的班组、学校的班级等。正式群体按其存在时间的长短又可分为永久性正式群体和暂时性正式群体。永久性正式群体前面已提到,如科室、班组等。暂时性正式群体是指新产品设计组、毕业生分配组等临时性组织。

非正式群体(informal group)是指那些自发产生的,无明确规章的,成员的地位与角色、权利与义务都不确定的群体。人们除了完成工作和学习任务,还有交友、娱乐、消遣等各种各样的欲望与需要。非正式群体往往借助同乡会、集邮爱好者协会、诗社、绘画小组等形式,帮助其成员满足某种需要,非正式群体往往以共同的利益、观点为基础,以感情为纽带,有较强的内聚力和较高的行为一致性。

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并非截然分开,而是相互交叠的; 非正式群体可能存在于正式群体中,也可能跨越几个正式群体。实际上,非正式群体普遍存在于正式群体中,特别是在正式群体的目标与其成员的需求和愿望不一致,正式群体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缺乏合理的领导机构时,非正式群体更容易产生。比如,在大学中,由于班级不能充分发挥其功效,同乡会、各种形式的联谊会便能吸引大量学生。

(二)成员群体与参照群体

成员群体是指个体为其正式成员的群体。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有人抛弃自己所属群体的观念,而向往其他群体的观念,例如低年级学生对高年级学生的模仿和向往。这种被个体视为行动标准加以模仿的群体,就是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不是个体所属的群体,而是个人想要加入或个人理想中的群体。个体把该群体的价值、规范和目标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努力按照该群体的规范约束自己。有研究者认为参照群体有两种功能,即比较功能和规范功能。比较功能即个体比较自身和参照群体成员在行为、观念、收益等方面的不同或相似之处,是人们借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标准和出发点。规范功能是指个人会按照参照群体的规范自主自觉地约束自己。例如以科学家为参照群体的学生会努力学习文化知识,而以黑社会势力为参照群体的青少年更易表现出越轨行为。

参照群体是人们生活之舟上的“社会之锚”,认识、分析人们心中的参照群体,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参照群体的积极意义,及时发现和消除消极影响。

(三)大群体与小群体

群体规模即群体内成员的数目,它是区分群体类型的重要维度。大量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者发现,群体规模与群体凝聚力有关,也很大程度决定了群体的组织结构和群体规范,它能直接影响群体成员的情感和行为。因此,对群体规模之大小的区分,具有重要意义。大小群体,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区分。

首先,二人群体与三人群体。在二人群体中,任何一人的退出都可导致群体解体,这一事实迫使二人群体成员的不断参与,相互依存。二人群体成员间因此产生了特殊的亲密感、责任感、压力感。在三人群体中,即使一个人退出,群体仍然存在,彼此间的亲密感、责任感都没有那么强烈。同时,成员间关系不再像二人群体那样面对面和公开,有了一定的匿名性和隐私性。“三个和尚没水吃”,就是三人彼此推卸责任的结果。有研究者认为,二人群体是一种特殊组合,通常是一对一的交流,这种二元结构和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人组成的群体有着明显区别。(www.xing528.com)

其次,小群体。小群体研究仅限于2~50人的群体。群体每增加一个成员,彼此之间的关系就会复杂很多倍,不仅有两个人的关系,还有个人与群内群之间的关系、群内群与群内群之间的关系等。

最后,大群体。大群体是指人数众多、成员间只是以间接方式联系在一起,没有直接的社会交往和互动的群体。例如,某一学校的全体师生所属的群体就是一个大群体。大群体和小群体的区别主要在于群体成员之间是否有面对面的直接接触和互动。

非正式群体(informal group)是指那些自发产生的,无明确规章的,成员的地位与角色、权利与义务都不确定的群体。人们除了完成工作和学习任务,还有交友、娱乐、消遣等各种各样的欲望与需要。非正式群体往往借助同乡会、集邮爱好者协会、诗社、绘画小组等形式,帮助其成员满足某种需要,非正式群体往往以共同的利益、观点为基础,以感情为纽带,有较强的内聚力和较高的行为一致性。

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并非截然分开,而是相互交叠的; 非正式群体可能存在于正式群体中,也可能跨越几个正式群体。实际上,非正式群体普遍存在于正式群体中,特别是在正式群体的目标与其成员的需求和愿望不一致,正式群体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缺乏合理的领导机构时,非正式群体更容易产生。比如,在大学中,由于班级不能充分发挥其功效,同乡会、各种形式的联谊会便能吸引大量学生。

(二)成员群体与参照群体

成员群体是指个体为其正式成员的群体。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有人抛弃自己所属群体的观念,而向往其他群体的观念,例如低年级学生对高年级学生的模仿和向往。这种被个体视为行动标准加以模仿的群体,就是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不是个体所属的群体,而是个人想要加入或个人理想中的群体。个体把该群体的价值、规范和目标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努力按照该群体的规范约束自己。有研究者认为参照群体有两种功能,即比较功能和规范功能。比较功能即个体比较自身和参照群体成员在行为、观念、收益等方面的不同或相似之处,是人们借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标准和出发点。规范功能是指个人会按照参照群体的规范自主自觉地约束自己。例如以科学家为参照群体的学生会努力学习文化知识,而以黑社会势力为参照群体的青少年更易表现出越轨行为。

参照群体是人们生活之舟上的“社会之锚”,认识、分析人们心中的参照群体,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参照群体的积极意义,及时发现和消除消极影响。

(三)大群体与小群体

群体规模即群体内成员的数目,它是区分群体类型的重要维度。大量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者发现,群体规模与群体凝聚力有关,也很大程度决定了群体的组织结构和群体规范,它能直接影响群体成员的情感和行为。因此,对群体规模之大小的区分,具有重要意义。大小群体,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区分。

首先,二人群体与三人群体。在二人群体中,任何一人的退出都可导致群体解体,这一事实迫使二人群体成员的不断参与,相互依存。二人群体成员间因此产生了特殊的亲密感、责任感、压力感。在三人群体中,即使一个人退出,群体仍然存在,彼此间的亲密感、责任感都没有那么强烈。同时,成员间关系不再像二人群体那样面对面和公开,有了一定的匿名性和隐私性。“三个和尚没水吃”,就是三人彼此推卸责任的结果。有研究者认为,二人群体是一种特殊组合,通常是一对一的交流,这种二元结构和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人组成的群体有着明显区别。

其次,小群体。小群体研究仅限于2~50人的群体。群体每增加一个成员,彼此之间的关系就会复杂很多倍,不仅有两个人的关系,还有个人与群内群之间的关系、群内群与群内群之间的关系等。

最后,大群体。大群体是指人数众多、成员间只是以间接方式联系在一起,没有直接的社会交往和互动的群体。例如,某一学校的全体师生所属的群体就是一个大群体。大群体和小群体的区别主要在于群体成员之间是否有面对面的直接接触和互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