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利他行为成因的解释——社会心理学

利他行为成因的解释——社会心理学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验证据表明,人类的利他主义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在动物世界是独一无二的。然而,在利他主义和自私的个体之间,交互性规范可以很好地解释亲社会行为的相互性,却不能解释整个社会中最初的亲社会行为是怎样发生的。

利他行为成因的解释——社会心理学

(一)社会生物学解释

社会生物学假设,助人行为是人的先天特性,来自我们的基因,可以遗传。正如达尔文指出的那样,经过物竞天择的自然过程,有利他天性的生物将有更好的种族存留机会,从而使得它们的物种留存下来。社会生物学家威尔逊(Wilson,1975)通过对动物进行的长期观察,认为:利他主义是“人之本性”中由基因决定的。他列举了大量的动物研究资料,从野兔白蚁狒狒等灵长类动物,来说明利他行为是动物的一种以自我牺牲换取其他个体与群体生存机会的本能。不过,威尔逊的观点主要来自动物研究,在人类身上是否适用的问题显然存在。但这一理论的确提供了一种解释可能性 ,并且可以用来解释我们为什么更愿意帮助我们亲近的人和与我们相似的人。

最新研究对9319名双胞胎进行了追踪,发现在孩子3、4、7岁时让父母评定孩子的亲社会行为,结果表明遗传和环境对个体的亲社会行为是共同发生影响的(Knafo和Plomin,2006),说明人的社会倾向不仅受到环境的影响,个人遗传特征也在其中发挥着作用,而在个人亲社会行为发展的过程中,必定存在复杂的遗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

(二)社会交换论观点

社会交换论者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一个个人试图尽可能获得最大利益,同时又尽可能少地付出代价的社会交换过程。心理学家福阿(Foa等,1975)以及社会心理学家格根(Gergen,1981)等都持这种看法。他们认为,人们在做出亲社会行为之前,往往要先对自己、对别人及对社会背景做出估价,考虑助人行为是否能够给自己带来快乐或减少自己的痛苦。不过,社会交换论者同其他简单强调外在奖励作用的强化论者不同,他们认为,不仅外在的奖励可以有积极强化作用,个人自己内在的自我奖励,也可以有同样的效应。按照福阿等人的观点,即便是最具有利他主义特征的行为,如捐赠、资助路边的乞讨者,也都具有社会交换的色彩。个人在一手拿出钱财的同时,另一手也拿进了自我尊重和赞誉,或者人们是通过助人行为来减少自己的焦虑。

社会交换论强调助人行为的自身理由,似乎任何助人行为都是带着“自私”的目的,有意无意地获得回报。这种观点与人们希望显示自己有好德性的“好人品效应”的倾向是相违背的,而且也确实无法解释特定条件下自发救助的利他行为。但是,社会交换论观点强调了助人行为是一个双向互动过程,即帮助了别人的行为,也会给帮助者回馈积极的自我观念,却显然是合理的。

(三)社会规范论观点

社会学家古尔德纳(Gouldner,1960)提出,人类道德准则中最普遍的成分是交互性规范。也就是说,各种社会对人们的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的期望:人应当帮助对自己有善意的人,而不是伤害他们。由于这一规范的存在及其在社会化过程中对人的长期影响,使人都获得了报答别人善意和帮助的观点。为此,当别人帮助我们或对我们有善意的时候,会在心理上激起我们回报的压力,迫使我们也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对方,从而使人表现出亲社会的行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为什么有时候人们会拒绝他人的帮助。当人们担心自己没有能力回报他人时,就变得没有承担接受别人帮助的意愿。

按照社会心理学家梅厄斯(Myers,2002)的观点,交互性规范是支配社会交换、保持社会关系中得失平衡的一个基本原则。伯克威茨等人(Berkowitz,1972)做的一系列实验研究,则直接为社会规范理论提供了科学的支持。

交互性规范可以很好地解释亲社会行为的相互性,却不能解释整个社会中最初的亲社会行为是怎样发生的。回报是推动人们作出应答性亲社会行为的心理原因,那么,作出初始的亲社会行动,并推动亲社会行为的交互循环的动机又是什么呢?(www.xing528.com)

伯克威茨(Berkowitz,1972)提出,我们的社会中除了交互性规范外,还存在另外一类规范——社会责任规范。这一规范是指社会期待人们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见图8-2)。父母亲应当抚养孩子、教师应当爱护学生、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应当提供帮助等。交互性规范和社会责任规范是人类社会最为普遍的规范。不过,随着个人发展水平与文化背景的不同,对这些规范的理解也是有差异的。

图8-2 当洪水即将淹没汽车时,社会责任规范驱使人们奋力抢救

社会规范在人类生活中的普遍存在,提供了人们学习这些规范的文化基础,并解释了助人行为的社会根源。随着社会化进程,个人学到了更多的社会规范,并以这些规范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导。较之生物学观念和社会交换论,社会规范论更强调社会对助人行为的引导作用,从一个更高的角度解释了助人行为的发生。

(四)进化心理学的解释

1.交互利他行为理论

交互利他行为(reciprocal altruism)理论认为,只要利他者能够在将来的某个时刻,从受惠者那里获得回馈式的收益,那么促使人类在非亲属之间产生利他行为的心理机制就能够得以进化(巴斯,2007)。这个理论自问世以来,不断得到丰富和扩充,而且已经产生了很大影响(Axelrod,1984;Axelrod和Hamilton,1981;Cosmides和Tooby,1929)。该理论强调双方受益是行为进化的条件,那么就产生一个问题,行为的做出者根据什么来确信他所做出的利他行为在将来能够得到回报,显然这一理论还需要更精细的研究来支持。

2.社会契约理论

交互利他行为理论假设,个体从合作性交换中将会获得收益,但交互交换活动很容易出现欺骗行为——获得收益的一方没有付出相应的代价(Cosmides和Tooby,1992)。因此,进化心理学家(Cosmides和Tooby,1992)提出了社会契约理论来解释人类合作性交换活动的进化过程,并特别致力于探究人类如何来解决欺骗问题(巴斯,2007),认为人类已经进化出了5种能力来解决社会交换中的欺骗问题,从而确保交换活动得到保障,包括:人类必须识别其他的个体,记住与不同个体的交换历史,向其他人表达自己的价值观需要和愿望,识别其他人的需要和愿望,并用代价和收益来对各种不同的交换事物进行表征。

很容易看出,随着研究者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助人行为的解释也是高度不同的,这不仅说明助人行为本身有其复杂性,也意味着该领域仍然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特别是需要介绍助人行为的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的内在心理机制,解释为什么有些群体助人倾向更明显,有些个体更容易发生助人行为,而另一些群体和个人的行为倾向却相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