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心理学:促进与抑制效应

社会心理学:促进与抑制效应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的含义社会促进是指个体从事某项活动时,他人在场促进其活动完成,提高其活动效率的现象,也称社会助长。最早以科学方法揭示社会促进现象的是美国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可见,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工作,并不总是产生社会促进,随着工作难度的加大,社会促进可能会变成社会抑制。(二)社会促进与社会抑制的理论解释他人在场为什么会产生两种相互矛盾的作用?

社会心理学:促进与抑制效应

(一)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的含义

社会促进是指个体从事某项活动时,他人在场促进其活动完成,提高其活动效率的现象,也称社会助长。最早以科学方法揭示社会促进现象的是美国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他发现自行车选手在有伙伴的情况下,比单独一个人时骑车速度快,提高了80%。为了检验这一结果,他又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室实验。例如,他安排40个儿童在指定时间里尽快地转动钓鱼竿卷线轮绕线,既安排儿童单独绕线,又安排他们两两结伴绕线,结果证实儿童结伴绕线时的速度更快。这种结伴活动提高效率的现象被称为结伴效应。研究者还指出,社会促进不仅限于人,他们在老鼠蟑螂鹦鹉动物身上也发现了这种效应。如陈(S.C.Chen)发现,当蚂蚁在一起时,每只蚂蚁的平均挖土量是单独挖时的3倍。

日常生活中,我们还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运动员比赛时,如果有很多观众为他们加油鼓劲,他们往往能顺利进行比赛甚至超水平发挥,所以在比赛中东道主更容易获胜,这就是体育场上的主场效应。一些老教师上讲台也是如此,听众越多,讲得越起劲,思路越开阔,而且越发兴致勃勃、神采飞扬,论述问题甚至比备课时还深刻。这些现象都是观众效应作用的结果。观众效应是指有人在场观看某人从事某一项活动,会对此人产生一种刺激作用,从而提高其活动效率。

结伴效应和观众效应是社会促进作用的两个表现形式,都有可能促进活动的完成,但这也不是必然的,有时候,结伴效应和观众效应会以另一种相反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发现,有时别人在场不仅不能让人们更好地工作,相反还会让他们把事情办得很糟。譬如,我们通常所说的怯场,一个新教师或新演员,在登台之前练习时,口齿清楚、表情自然,可是一到台上,面对众人就心里发慌、手足无措。有人说,这是由于不习惯造成的。这个解释说明不了为什么那些已经习惯自己职业的老教师或老演员,如果台下有自己的朋友、熟人或领导,则神情也不同于以往,常会汗流浃背、内心紧张,甚至还会出现不应有的失误。这就是社会抑制(social inhibition),即个体在从事某一活动时,他人在场干扰活动的完成,抑制活动效率的现象,又称为社会干扰。有研究表明,羞怯个体和非羞怯个体在观众效应的影响下,其记忆效果表现出显著差异,羞怯个体在完成记忆任务时表现出社会抑制,而非羞怯个体则表现出社会促进。

实验社会心理学创始人奥尔波特于1916年到1919年,在哈佛大学心理实验室做了一系列有关社会促进的实验。他让大学生被试单独或者结伴从事下列复杂程度不同的活动:(1)连锁联想实验者说出一个刺激词,被试迅速想出一个与之有关的反应词;以这个反应词为新的刺激词,再联想其他的反应词。如此继续联想下去,直到时限终了为止(3分钟)。(2)删去元音,划掉若干短文中所有的元音字母。(3)透试转换,被试注视可以透视转换的立方体,实验要求被试迅速进行两种透视的转换,并记录他们一分钟转换的次数。(4)乘法运算。让被试进行若干两位数乘法的运算。(5)判断,让被试嗅5组10种(两种一组)香的或臭的气味,然后报告自己的快感程度。(6)写批驳文章,实验者从两个古代哲学家的著作中选几段性质一致的论述,给每个被试一段,要求他们在5分钟时间内写一篇批驳短文,写得越长越好,批驳得越深刻越好。

奥尔波特为了排除竞争因素的影响,要求被试不得相互比较工作进度。实验结果表明,在前五种活动中,被试在结伴的条件下都取得了比单独活动更优异的成绩,但在写批驳文章时,单独活动效果更好。可见,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工作,并不总是产生社会促进,随着工作难度的加大,社会促进可能会变成社会抑制。

(二)社会促进与社会抑制的理论解释

他人在场为什么会产生两种相互矛盾的作用?心理学家对此作出了各种解释。

1.优势反应强化说

查荣克以动机和驱动力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提出了优势反应强化说。他认为他人在场会造成个体的生理唤醒状态,从而提高其动机水平,使其优势反应能轻易地表现出来,而较弱的反应则会受到抑制。所谓优势反应,是指那些已经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不假思索就可以表现出来的习惯动作。如自行车选手骑自行车,小孩子绕线、跳跃和计数,大学生连锁联想、删去元音等,都属于这种熟练活动,他人在场会提高他们活动的成绩,反之,批驳某一哲学命题、掌握无意义音节等活动是需要动脑筋或是不熟练的,他人在场使动机增强,反而会起干扰作用,降低活动效率这一理论可以用图7-1来表示。

图7-1 他人在场对人活动的影响过程

资料来源:全国十三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293页。

科特雷尔(N.Cottrell)的一项研究证明了他人在场的促进或者干扰作用。他让被试在单独和他人两种情境中学习单词配对表。配对表有两类:一类由同义词组成,如荒芜-无结果,学习起来非常容易;另一类由无关单词组成,如荒芜-最重要,非常难以学习,结果显示,学习简单的配对表时,他人在场有明显的社会促进作用,而学习困难的配对表时,他人在场则带来了社会抑制。有研究表明,他人在场时他人的成绩水平会对个体工作绩效产生显著影响,高低成绩水平的观众都可提高个体工作绩效,但有比自己成绩高的观众在场时,个体可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

查荣克认为他人在场一定会影响人们的动机和活动成绩,科特雷尔的另一项实验结果对此提出了质疑。他要求大学生默记词汇,被试被分成三组在不同条件下学习这些词汇。第一种条件是,被试单独完成这项任务;第二种条件是,被试面对两个同学完成这项任务;第三种条件,被试在两个人在场的情况下完成这项任务,但这个人的眼睛被蒙了起来,无法判断被试的成绩。结果发现,第一种条件和第三种条件下被试的成绩相同。按照查荣克的观点,应该是第二种和第三种条件下的成绩相同才对。显然,查荣克的理论无法解释这一现象,于是,这些学者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优势反应强化说。

2.评价与竞争观点(www.xing528.com)

查荣克认为仅仅他人在场就会产生唤醒,但实验已显示他人在场并不一定导致动机水平的提高,观众一旦被蒙上了眼睛,就不会对被试的动机水平产生影响。因此一些学者认为观众的评价是形成社会促进的重要原因,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受到他人的评价,并且会逐渐变得关注他人的评价,争取赢得他人对自己好的评价。因此,他人在场激发了行为者的被评价意识,从而提高了动机水平。这种对评价的关注被称为评价顾忌。在任务简单时,一想到我们正在被评价会使我们更努力;而在任务复杂时,这种被评价的压力会降低绩效。

背景人物

查荣克(1923—2008)(见图7-2),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因研究出生次序、家庭规模等因素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以及社会促进等问题而著名。1975年获美国科学发展协会颁发的科学研究奖,197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图7-2 查荣克

他人评价与动机水平之间的关系受下列因素影响:

(1)活动者觉知被评价的程度

一般来说,活动者觉知被评价的程度越高,其动机水平就越高。马滕斯(I.R.Martens)和兰德斯(D.M.Landers)用实验巧妙地证明了这一点。他们让一定数量的男学生用小棍子把一个小球从某装置的下方拨到上方,它要求一定的技巧,是一项比较困难的工作,实验安排在三种条件下进行。第一种条件是,每个被试可以看到自己的得分、其他被试的得分和操作情况,这是“直接评价”条件。第二种条件是,每个被试可以看到所有的得分,但看不到彼此的操作情况,这是“间接评价”条件。第三种条件是“无评价”条件,被试既看不到操作情况,也看不到别人的得分。实验结果表明,在“直接评价”条件下,被试的作业成绩最差,说明他们的动机水平大大提高,对复杂活动产生了抑制作用。而“间接评价”和“无评价”条件下的操作结果没有什么差别。由此可见,动机水平提高到何种程度,依赖于活动者觉知他的操作正在被别人评价的程度。对于困难较大的工作,是否有被人评价的意识,其工作结果大不相同。

(2)评价者的身份和态度

一般来说,评价者越具有权威性,活动者的动机水平越高。一个演员,面对评委和面对观众,其动机水平是不一样的,对青年人来说,同龄异性评价者在场对其活动有较大的影响,动机水平明显提高。这其中有性的吸引力在起作用。从态度上看评价者越是正襟危坐、严肃认真,对活动者影响就越大;如果评价者漫不经心,则对活动者影响较小。

(3)活动者的年龄和个性特征

年龄、气质、性格不同的人,受他人在场的影响也有差异。从年龄上说,儿童更在乎他人的评价,十分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有他人在场时,其动机水平比成人提高得更为明显。从性格上说,易受暗示、谨小慎微、独立性差、缺乏自信的人对他人在场更为敏感些。从气质上看,胆汁质抑郁质的人比多血质和黏液质的人更在乎别人的看法。另外,不同情绪状态下,他人在场对活动者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此外,他人在场不仅会唤起人们的被评价意识,还会唤起人们的竞争意识。J.弗里德曼解释说,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已经学会了将社会情境作为竞争情境来看待。在有他人在场的社会情境中,人们会有意无意地感到社会比较引发的竞争压力,从而使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增大,产生促进作用。

3.分散冲突理论

社会促进不仅在人类身上存在,而且在许多动物身上也有类似现象发生,然而我们认为动物是用不着“担心”评价的。为了解释这一点,桑德斯(G.Sanders)、R.S.巴伦(R.S.Baron)提出了分散冲突理论(distraction-conflict theory)。该理论认为,他人存在是一种干扰,当个体正从事一项工作时,他人在场会造成他注意力的分散和转移,产生两种基本趋势注意观众和注意任务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能增强唤醒水平,对其工作效率产生影响。唤醒是增加还是降低绩效取决于该任务所要求的反应是否为优势反应。如果从事不熟悉或难度大的任务,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完成,分散注意力就会干扰工作进度;如果从事熟练或简单任务,人们已达到“自动化”程度不需要全部的注意力,为了补偿干扰,人们会更加专心、更加努力,实际效果会更好。

4.生理心理反应模式

最近的一项研究为社会促进提供了生理心理学的解释。这种理论认为,他人在场,可能存在两种冲突的生理心理反应模式:激励或威胁。当个体具有足够的资源来应对任务时就会激发激励模式,在生理上,这种模式类似于做有氧运动时机体产生的反应,当个体没有足够的资源来应对任务时就会激发威胁模式,机体上会产生类似于应对危险时的反应。不同的生理心理反应模式最终会影响个体的成绩。这个理论得到了生理心理学家的支持。总之,可以用各种理论来解释社会促进现象,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不同的理论解释之间并不是相互对立的,它们可能同时存在于社会促进的过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