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偏见的影响
(1)对知觉的影响。偏见会影响人们对他人的知觉,以性别的偏见为例,尽管照片上男性和女性的身高一样,但人们的实际判断依然有很大的差异。
在控制组条件下不告诉被试任何东西;在告知条件下,告诉被试之所以选择这两张相片是因为照片上的男女一样高;而激起条件下,告诉被试他们如果判断准的话有一笔奖金,同时还告知他们照片上的男女一样高。这种知觉还表现在许多其他的领域,比如白人评判者认为黑人儿童画的画比白人儿童的画更冒险。
斯宾塞和斯蒂尔(Spencer和Steele,1995)在研究针对女性数学能力的刻板印象时发现男性与女性数学能力的差异受测验指导语的影响:如果测验前告诉被试该测验不会有性别差异,则实际测验结果没有显著差异;如果在测验之前告诉参加测验的男女生这个测验会有性别差异(男性成绩优于女性),则实际测验能发现这种差异。像这样造成差异的效应我们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Rosenthal effect)。
(2)对自身和他人行为的影响。我们本身持有的一些偏见甚至会影响我们自己的行为。人们一致认为睾酮是反社会行为、自私行为和攻击性的罪魁祸首。实际上很多科学家开始质疑这种民间智慧,因为睾酮只涉及人际地位竞争的行为。费斯汀格在一项研究中发现,给妇女注射睾酮之后,能够减少交易行为中的冲突,甚至促进人际和谐。而那些以为自己服用了睾酮的女性被试,却在交易过程中表现出更少的公平性。研究者认为民间智慧制造了睾酮和公平行为之间的消极连接。由此可见,人们的偏见能激发与之相适应的行为。
我们对他人的偏见也影响他人实际的行为表现,这一点最明显地表现在自证预言(selffulilling prophecy)中。偏见持有者对对方的预期会使对方按照自己的预期去表现行为,罗森塔尔(Rosenthal,1978)把这种个体使得目标对象产生符合预期行为的现象叫作自证预言,也叫作自我实现的预言。
沃德、赞纳和库珀(Word,Zanna和Cooper,1974)证实了这种自证预言现象与刻板印象、歧视之间的相关性。在研究中,研究者要求白人大学生面试几名求职者,在这些人中,有些是黑人,有些是白人。当大学生在和黑人面谈的时候,不知不觉地就表现出了不自在与缺乏兴趣。他们坐得比较远,说话结巴,并且结束谈话也比面试白人的时候更快。为了弄清这些行为会如何影响黑人求职者,研究者进行了第二次实验,这次他们系统地控制面试者的行为,使他们的行为和第一次实验中面试者对白人或黑人求职者的方式一样,但是第二次实验中所有的求职者都是白人。研究者将面谈过程进行录像,并且让不同的人对求职者的表现进行评价。结果发现,那些受到以第一次实验中面试黑人的方式进行面试的求职者,和被以第一次实验中面试白人的方式进行面试的求职者相比较,前者被认为比较紧张并且缺乏实力。总而言之,实验表明,当黑人接受白人面试的时候,他们会不自觉地感到自己缺乏能力,并且很有可能表现得比白人差。
罗森塔尔效应
罗伯特·罗森塔尔(1933—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主要研究兴趣是人际期望,即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行为的期望本身将导致该期望成为现实。同时他还对非语言交流很感兴趣。
罗森塔尔效应是罗森塔尔在实验中获得的教育效应。一开始,他把一些“聪明”的老鼠交给一位实验员,而把一些“不聪明”的老鼠交给另一个实验员。过一段时间,他把这些老鼠都放进迷宫里进行测试,结果那些“聪明”的老鼠比起“不聪明”的老鼠要灵活得多。其实罗森塔尔事先并没有考察过这些老鼠,“聪明”与“不聪明”都只是对实验员讲讲而已。但实验员根据他的评价却产生了不同的观念,在训练时也就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结果训练效果有所不同。
罗森塔尔马上把这种实验方法扩大到学校。1968年的一天,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七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三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八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显然,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言”发挥了作用。这个谎言对老师产生了暗示,左右了老师对名单上学生的能力的评价,而老师又将自己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自己的情感、语言和行为传染给学生,使学生变得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从而使他们的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www.xing528.com)
(二)消除偏见的方法
在我们社会中,偏见是普遍存在的,并且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消极后果。但是,偏见并非不可消除的。只要我们对症下药,便可达到预防和消除偏见的目的。社会心理学家们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各种解决措施。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条:
(1)社会化过程中加入干预。儿童、青少年的偏见主要通过社会化过程形成,因而通过对这一过程的控制可以减少或消除偏见,而在社会化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父母与周围环境以及媒体的影响。
(2)受教育。接受的教育越多,人们的偏见将越少。有时候人们的偏见更多地来源于自己的无知和狭隘,所以通过让人们接受更多的教育来减少偏见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3)直接接触。艾米尔(Amir,1969)、布鲁尔(Brewer)与米勒(Miller,1984)提出的接触假设(contact hypothesis)认为在某些条件下,对立团体之间的直接接触能够减少他们之间存在的偏见。这里所指的条件包括:地位平等(Pettigrew,1969);有亲密的接触(Cook,1964;Herek,1993);团体内部有合作,并有成功的机会(Aronson,1978);团体内部有支持平等的规范(Blanchard,1991)。基于这一假设,举办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奥运会等都可以克服人们之间的偏见。
(4)自我检控。由于偏见本身也与认知过程有关,所以通过对认知过程的检控也可以减少偏见。当人们意识到自己有偏见时,通过静下心来想、抑制自己的偏见反应等可以减少偏见。在此过程中,内疚感、自我批评、搜寻引发偏见反应的情境线索都有助于偏见的消除或减少。
(5)消除刻板印象。偏见和一般的态度一样,也具有认知、情感、行为三种成分。而偏见的认知成分往往是一种社会刻板印象。一般人对某些群体的成员常有一定的刻板印象,如白人认为黑人智力低下、不求上进,男人认为女人有依赖性、被动性等。根据研究,由偏见对象表现出与刻板印象相异的行为来,会有助于偏见的消除。例如,如果黑人从事一些社会地位较高的工作,并在其中取得成就的话,就有助于减少人们对黑人持有的偏见。
(6)共同命运与合作奖励。社会心理学家谢里夫在暑期夏令营的研究中发现,竞争可以引发两组原来互不相识的群体相互间的敌视和偏见。那么,如何消除这种敌视和偏见呢?在该实验中,谢里夫对营区的供水系统加以破坏,使两个群体都面临一个共同的命运,这个困难只有依靠两个群体全部成员的共同合作才能消除。结果证明,共同命运与合作奖励(奖励的给予视全体人员是否共同合作而定)是消除群体间的敌对情绪和偏见的重要途径。
(7)制定有助于消除偏见的社会规范。人们都有服从并认同社会规范的行为倾向。如果社会规范认为其他群体是可以接受的,人们就有可能改变对其他群体的偏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