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预算执行:历史珍宝的宫廷之争

预算执行:历史珍宝的宫廷之争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刘邦十分珍视,将其称为“汉传国玺”或“汉传国宝”,并珍藏在长乐宫。三国时期,各个割据势力对玉玺进行了争抢。后周太祖郭威登基时,由于传国玉玺下落不明,无奈之下,只好自己重新刻了两枚印玺,并一直传到北宋。这一消息在当时引起轰动,朝廷专门举行了隆重的迎玺大典,但当时的一些官员名士都对这枚传国玉玺的真实性持怀疑态度。

预算执行:历史珍宝的宫廷之争

我国是一个十分讲究传承的国度,新老交替之中,新一代需要得到老一辈的授权或者明确的继承凭据。这些凭据就像一些教派之中象征权力的掌门信物,一些普通百姓家庭中祖先留下的传家宝一样。在国家政权的更迭中,新政权要能得到天下的信服,传国玉玺是重要的信物。

实际上,我国很多古朝代都有玉玺,但是传国玉玺却只有一个,那就是秦始皇和氏璧制作的玉玺。和氏璧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名震华夏,被称为华夏至宝。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幻想能够建立一个千秋永垂,万年不倒的大秦王朝,决定用和氏璧制作一个象征王朝的信物,一代代传袭下去。

他令丞相李斯在玉上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以此作为后世历代皇帝传承的重要信物。和氏璧之所以能成为华夏至宝,除了其传奇般的经历之外,绝佳的材质也是重要原因。史书上记载其“侧视而色碧,正视而色白。”至于和氏璧的材质是什么,有人认为是和田羊脂玉,有人认为是夜明珠,也有人认为是陕西蓝田玉,也有人认为是月光石。由于古人并没有对和氏璧材质的名称进行介绍,因此它到底是什么材质的,已经无从知晓。

很讽刺的是,传国玉玺做好以后,秦王朝并没有如秦始皇想的那样“既寿永昌”,而是到秦二世手里就亡了国。能够被历史证实的是公元前206年的10月,刘邦农民起义军打到了咸阳霸上,秦王子婴投降,将传国玉玺献给了刘邦。刘邦十分珍视,将其称为“汉传国玺”或“汉传国宝”,并珍藏在长乐宫。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为了证明自己的合法性,他叫其弟王舜从掌管玉玺的汉朝太后王政君那里抢来了传国玉玺。王政君哭骂着将玉玺掷到地上,将玉玺摔掉了一角。王莽虽然命工匠用黄金将缺角给补上,但玉玺还是留下了瑕疵。

王莽的新朝政权垮台时,起义军冲入新朝都城,王莽被杀。此时的传国玉玺就在王莽的尸体身上。此后,玉玺在各个起义军头领身上流转,最终到了刘秀手中。刘秀建立东汉之后,传国玉玺重新成了汉朝的玉玺。从刘秀开始,玉玺一直在东汉诸帝手中流传。三国时期,各个割据势力对玉玺进行了争抢。孙坚袁术袁绍分别拿到过传国玉玺,但最终他们要么被杀,要么被曹操打败,传国玉玺重新回到了汉献帝的手里。(www.xing528.com)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一段十分动乱的时期,传国玉玺也开始了漫长的颠沛流离之路。直到隋唐时期,国家强盛,社会稳定,传国玉玺牢固地掌握在皇室手中,被封为国家至宝,这段时期的传国玉玺并没有多少人议论。唐末朱温篡位后,历史进入了纷扰的五代十国时期,传国玉玺再次遭遇乱世,厄运迭起。朱温建立的后梁掌握玉玺没几年就被后唐给取代了,公元937年1月11日,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塘带契丹军攻至洛阳,后唐末帝李从珂怀抱着传国玉玺登上玄武楼自焚,传国玉玺从此下落不明。

后周太祖郭威登基时,由于传国玉玺下落不明,无奈之下,只好自己重新刻了两枚印玺,并一直传到北宋。宋哲宗绍圣3年(公元1096年),咸阳有个人叫段义,他声称自己在修房舍时从地下掘得“色绿如蓝,温润而泽”“背螭钮五盘”的玉印就是失踪多时的传国玉玺,献给朝廷。这一消息在当时引起轰动,朝廷专门举行了隆重的迎玺大典,但当时的一些官员名士都对这枚传国玉玺的真实性持怀疑态度。

此后,从元朝明清,多有发现传国玉玺下落的传闻,甚至还有人说,玉玺一直传到了民国,现在存放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些传闻多有不实,难以让人相信。真正的传国玉玺到底流落到什么地方,至今成了一个迷。

邪乎奇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