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济法学:市场调控的理论依据

经济法学:市场调控的理论依据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产业调控种类市场调控的理论依据是市场失灵理论。良性竞争有利于市场的发展。非排他性使得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不能独自占有其收益,甚至可能会被免费使用。因此,单靠市场调节,必然会导致公共产品的缺乏,减少社会福利。政府只有作为提供者,才能解决公共产品的不足或无人供给问题。

经济法学:市场调控的理论依据

产业调控种类

市场调控的理论依据是市场失灵理论。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市场价格机制在某些领域、场合不能或不能完全有效发挥作用,而导致社会资源无法得到最有效配置的情况。在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方面,市场经济被认为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具优势和活力的机制和手段,具有无可比拟的、不可替代的功能优势。优势包括经济利益的刺激性、市场决策的灵活性、市场信息的有效性,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市场经济也有其局限性。其局限性表现在:

第一,市场不能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与经济总量平衡。市场调节虽能一定程度上实现经济均衡,但由于其调节的自发性和盲目性,经济均衡的实现往往是事后的、不自觉的。市场的“事后调节” 性和价格信号的 “时滞” 性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经济运行过程的波动,从而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产生周期性的波动和经济总量的失衡。市场经济中,个人的理性行为并不必然导致集体的理性,甚至会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行为。加之市场主体在谋求个体利润最大化时,很少会顾及或考虑到产业结构合理不合理、整个经济结构平衡不平衡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通过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和产业政策,运用经济杠杆,如财政、货币等措施以及法律手段,适时调控市场,引导生产力的合理布局,优化产业结构,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与经济总量平衡。

第二,垄断使市场不能发挥应有的调节功能。良性竞争有利于市场的发展。但竞争一旦发展成恶性竞争或形成垄断,则会降低经济效率,导致整个社会资源的浪费和社会福利的减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市场主体为了获取高额利润,总是千方百计地利用自己的优势。企业经营规模、盈利能力有大有小、有强有弱。市场就像一部永动机,每天都上演着优胜劣汰的悲喜剧。小的企业可能朝不保夕、日落西山,大的企业可能蓬勃发展、风头渐强。在长期的马拉松式的竞跑中,大小企业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大企业会逐渐形成垄断地位,进而通过搭售、拒绝交易、限制交易行为,或通过联合、合并等行为垄断市场。垄断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竞争的结果,也是市场不完善的表现。垄断的存在,导致对市场竞争机制的扭曲,使市场不能发挥自发而有效的调节功能。垄断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和市场效率低下,而且使社会福利减少。为此,需要政府对市场主体的竞争予以适当的引导、限制,如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的滥用行为;禁止垄断协议;禁止经营者的集中行为等。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已宣告了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的破产,人们充分认识到,政府必须要对市场进行适当的干预,规范经济主体的行为,禁止垄断,鼓励公平竞争。

第三,市场机制不能校正和弥补经济的外部性。外部性是一方对另一方的非市场影响。“当企业或人们向其他人施加损害或利益,而又不向这些人支付应有的代价或收取应有的报酬时,就出现了外部效果 (或溢出效应)。”[1]例如,吸烟的人在自我享受时,产生的二手烟会损害他人的健康,但受害者却不能要求赔偿;再如,当你欣赏广场舞时,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但你却无需付费。这些都是外部性的表现。根据外部性对他人福利造成的影响,可以将其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当某行为给他人带来的是有利影响,即带来收益时,即为正外部性;反之,当某行为给他人带来的是不利影响,即造成损失时,则为负外部性。例如,造纸企业无度地排污,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再如,人们在使用塑料袋带来的便利时,却产生了大量的白色污染。这类外部性一般不可能通过市场价格表现出来,当然也就无法通过市场交换的途径加以纠正。“当经济活动溢出市场以外的时候,看不见的手还可能引导经济误入歧途。以空气污染为例,当一家工厂喷出的烟雾损害当地居民的健康和财产,而该企业又不为此支付如何费用的时候,就出现溢出或者外部效果的现象。”[2]也就是说,外部性是独立于市场机制之外的客观存在,它不能通过市场机制自动削弱或消除,往往需要借助市场机制之外的力量予以校正和弥补。如通过国家征收排污费,或在公共场所实行全面禁烟等规定,最大限度地减轻经济的外部性,尤其是负外部性,以降低给经济、社会、人类带来的弊害。

第四,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公共产品的供给。公共产品包括国防、公共设施、环境保护广播电视、文化、教育、卫生每个人都需要的产品或服务,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非对抗性等特征。公共产品是人人都可以消费的,并且不因他人,甚或多人的消费而减少。非排他性使得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不能独自占有其收益,甚至可能会被免费使用。公共产品的生产需要成本,但非竞争性、非对抗性的特征,使得公共产品的提供者无法拒绝不愿分摊费用和搭便车的消费者。如此下去,人人都想坐享其成,不愿自己提供公共产品。那谁来提供公共产品呢?私人部门不愿意或不能充分提供公共产品,就只能由政府来供给。即便公共产品的生产者通过收费方式,如高速公路的建设者,能够收回成本,甚至有利可图,有生产的积极性。但因其生产能力、资金有限,不能使所有人免费使用,也不能源源不断地提供,从而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单靠市场调节,必然会导致公共产品的缺乏,减少社会福利。政府只有作为提供者,才能解决公共产品的不足或无人供给问题。

第五,市场信息不完全与逆向选择、道德风险。要想使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发挥决定性作用,其前提是要有有效的市场。有效的市场要求所有的市场信息都能被市场参与者很快地掌握和领悟,并能够立刻地被反映和体现到市场价格中去。简言之,就是市场能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最便捷的方式,把资源配置的信息传递给每一个市场参与者,以便他们作出决策之用,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然而市场提供的信息往往是不完全的。(www.xing528.com)

完全竞争市场的一个重要假定就是完全信息,即市场主体对产品拥有充分的信息。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市场主体对信息的掌握是不完全的。而这种不完全又往往表现为信息的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指参与经济活动的市场主体拥有不同信息的状况。市场主体获取信息的能力、渠道、手段各不相同,其实际拥有的信息的质量和数量,自然也就千差万别。因而就出现了信息的不对称性。如消费者无法完全获知企业真正的生产成本、原材料的配比、生产工艺流程,因此无法判断其产品价格的高低、质量的优劣。正因为如此,一些不良商家可能会利用信息优势进行欺诈。如证券市场,上市公司、证券公司及其工作人员,作为不同信息的来源者、提供者、知情者,在各自的领域相对具有信息优势,只有投资者不明就里。所以,他们可能会利用内幕信息,进行内幕交易,欺骗投资者。

信息不对称的产生有多种原因。其一,获取信息需要成本;其二,由于人们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和差异性,使其不可能掌握全部的信息;其三,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为了自身利益而会故意隐藏信息。信息的不完全,好比消费者被蒙蔽了双眼,可能会做出逆向选择。好的、质优价廉的商品没被选择。相反,差的、质次价高、被吹得天花乱坠的商品,被一抢而空。正所谓 “劣币驱逐良币”。经济生活中的信息不对称,使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普遍存在。道德风险指的是人们享有自己行为带来的收益,而将成本转嫁给他人,从而造成他人损失的可能性。道德风险的存在,使市场主体在最大限度地增加自身效用的同时,往往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逆向选择的结果会导致诚信的商家不再诚信,不诚信的商家越发变本加厉,造成交易市场的严重萎缩,最终导致某些商品市场的消失,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进而影响资源的配置效率,市场经济不再是充分的、有效的。

市场机制不能解决所有的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问题。为此,需要政府介入,通过增加市场透明度等方法,对信息披露进行管理和监督,使市场主体得到较为充分和正确的信息,克服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促进优胜劣汰,保证市场经济的充分、有效。

正如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所言:“看不见的手有时会引导经济走上错误的道路。” “对看不见的手有所了解之后,我们一定不要迷恋于市场机制的美妙——以为它本身完美无缺,和谐一致,非人力所能望其项背。”[3]其实,市场机制的功能性缺陷是固有的,是其自身难以克服的,必须借助于来自市场之外的力量,即政府的力量来对市场失灵进行矫正、纠偏。市场规制的发生是以市场调节的偏差为前提的。正是由于市场自身的偏离,政府干预才应运而生,同时也催生了市场规制的法律规范。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由于市场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必然会产生缺陷。市场失灵会导致生产或消费的无效率。市场调节机制存在的固有缺陷和失灵现象,为政府干预市场提供了基本依据,使政府的积极干预成为必要。“现代经济是市场和政府税收、支出和调节这只看得见的手的混合体。”[4]可见,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