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根意识的融合精神
中华各民族有着“同源同流”的历史渊源,“同根意识”是“同源同流”的直接反映,象征了中华民族认同的思想基础,也是伟大团结精神最初的天然源头。“同根意识”影响至深,表明民族的同源、共祖,各民族间休戚相关、唇齿相依、水乳交融、荣辱与共,各民族之间是兄弟姐妹的关系。这种传统的“一家亲”的思想在很多民族的神话、史诗中都有重大的反映,尽管部分是口耳相传的民间文学作品,但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各民族遥远的历史渊源,筑牢了不可分割、团结协作的民族之墙。科学上的研究已或多或少地证明了,当代大部分民族在历史上都是来源于同一古老民族的。例如,藏缅语族的彝、藏、白、哈尼、拉祜、纳西、景颇、阿昌、羌、土家、怒、独龙、门巴、珞巴等民族,都源于古代氐羌族群ꎻ壮侗语族的壮、侗、布依、傣、水、仡佬、仫佬各族,都是从古代百越族群分化而来的ꎻ苗瑶语族的苗、瑶、畲等民族都源自古苗瑶族群ꎻ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的佤、布朗、德昂等民族源于古代濮人族群等等。其中,特别是汉族与以藏、彝、羌、白等民族为代表的藏缅语族各民族的语言亲缘关系,在很早的时候就得到国际汉藏语学界的普遍认同,考古学及分子人类学等学科也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明。同根意识促进各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整体的内聚性,是各民族历经千百年的风风雨雨而依然能够融合发展的重要原因。
案例:西南各民族的民间文学作品
白族«九隆神话»:古代云南哀牢地区有一女子名叫沙壹(一作沙壶),在水中触沉木(为龙所化)后怀妊产十子,十个兄弟娶妻繁衍,散居各地,发展为包括白族在内的各民族。
彝族的各种创世史诗,如流行于哀牢山一带的«查姆»,姚安、大姚的«梅葛»,大小凉山的«勒俄特依»,滇东南彝族阿细分支的«阿细的光基»等,皆言各民族是兄弟,为一母所生。如«查姆»云:洪水过后,人间只留下阿普、笃幕两兄妹,后兄妹成亲,生下三十六个小娃,“各人成一族,三十六族分天下,三十六族常来往,和睦相处是一家”。«梅葛»云:兄妹成亲后,生下一个怪葫芦,从葫芦中又生出今天的各民族。
怒族“洪水神话”:拉瓜、绍光兄妹成婚后,生下许多儿子,大儿子是独龙族,二儿子是怒族,三儿子是白族1001ba1001ba汉族是最小的儿子。各民族原来都是一家,后来因各自分散,才成了不同的民族。
德昂族«天王地母»:各民族为葫芦所生。一天电闪雷鸣,劈开葫芦,里面有103人1001ba1001ba这就是汉、傣、白、阿昌、傈僳、回等民族。
【评析】古老的神话传说作为各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原始材料,可以佐证“各民族是一家,各民族是兄弟”的同根意识已有悠久的历史。正所谓“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二)国家发展的统一精神
所谓“‘大一统’的民族观,即政治、经济和文化诸方面统一于华夏,统一于‘中国’的观念。”[10]“大一统”思想是在国家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精神的思想渊源和心理基础。在中国古代的大一统王朝有秦朝、西汉、玄汉、东汉、西晋、隋朝、唐朝,北宋、元朝、明朝、清朝。形成中华大一统思想的原因主要有地缘、民族、文化等多个方面。例如,在地缘上,中国的中原地区位于欧亚大陆的东部,这里东有大海,西有青藏高原和荒漠,北有西伯利亚高寒区,南有南海和热带高温区,因此中原地区自然成为亚洲东部的地理中心,对周边地区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和向心力。而在民族上,以炎帝族和黄帝族为主体的民族,很早就实施婚姻开放,从而有利于民族融合。纵观中国几千年历史,每一次的“大一统”就成为推动古代中国发展的重要动力。秦始皇统一中国时,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而秦汉以来,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各个民族经济、政治与文化之间的相互交往不断加深,因此,各个民族在共同缔造祖国历史的过程中形成了不相分离、情同手足的联系。这些在当时而言,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文明的传承延续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正是在这种统一精神下,中国古代各族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维护国家统一的收复战争充分证明了这一点。(www.xing528.com)
1661年3月,郑成功亲率21001b05万名兵将,分乘百艘战船,从金门出发。他们冒着风浪,越过台湾海峡,在澎湖休整几天准备直取台湾。荷兰侵略军听说郑成功要进攻台湾,十分惊恐。他们把军队集中在台湾(今台湾东平地区)、赤嵌(今台南)两座城堡,还在港口沉破船阻止郑成功船队登岸。郑军乘海水涨潮将船队驶进鹿耳门内海,主力从禾寮港登陆,从侧背进攻赤崁城,并切断了与台湾城的联系。战斗中,郑成功把侵略军的“赫克托”号击沉,又击溃了台湾城的援军。赤嵌的荷兰军在水源被切断,外援无望的情况下,向郑军投降。盘踞台湾城的侵略军企图负隅顽抗,郑成功在该城周围修筑土台,围困敌军8个月之后,下令向台湾城发起强攻。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中国领土台湾。
【评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抵制分裂,维护统一局面的团结精神,正是有这种国家发展的统一精神,中华民族始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克服困难,抗击敌人,维护国家的发展。
(三)友好交往的和平精神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又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传递和平友善的理念,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唐朝时期,向东可到达今天的朝鲜、日本,向西经陆上“丝绸之路”可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甚至欧非许多国家1001ba1001ba这时期,长安、洛阳聚集了各国的使节、商人、留学生,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张骞通西域、昭君出塞、玄奘西游、郑和下西洋等历史典故足以证明中国古代多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比如,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ꎻ鉴真东渡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贡献ꎻ玄奘西行推动唐朝与南亚的文化交流ꎻ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的发展ꎻ马可波罗来华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ꎻ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案例:文成公主出嫁吐蕃
文成公主原本是李唐远支宗室女,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太宗李世民封李氏为文成公主。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唐蕃自此结为姻亲之好,两百年间,凡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天子“册命”。文成公主带去的嫁妆都是文化、医疗、农业、佛教相关的器物以及人才,有释迎佛像、珍宝、金玉书橱、三百余卷经典、各种金玉饰物、锦缎垫被,卜筮经典、营造与工技著作数十、医疗技术人才与书籍,还带了芜菁种子等农作物等。文成公主嫁过去之后,开始兴办教育、普及大唐文化、学习织布技术、改制服饰,并开始派遣留学生到唐朝学习礼仪文化、诗书学问等,让吐蕃地区的文化与民生大大改变。
【评析】文成公主出嫁吐蕃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促进民族团结的典范,也体现了中国人民始终热爱和平、维护和平,为团结局面而不懈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