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时代大学生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教学体系构建研究成果

新时代大学生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教学体系构建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新时代大学生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教学体系的设计创新(一)专题读本设计创新针对当前新时代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教学中的教材问题,结合最新的理论判断与概念解读编写新时代大学生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专题读本,作为专题教学内容。

新时代大学生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教学体系构建研究成果

一、新时代大学生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教学体系的构建原则

«新时代大学生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教学体系»包括«新时代大学生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专题读本、线上课程、教学设计、标准考核四个部分。

(一)系统性原则

«新时代大学生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教学体系»四个部分系统完整,相辅相成、紧密相连,是以专题读本为教材、线上课程为辅助、教学设计为重点、标准考核为促进来开展教学,提高大学生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动力与能力。具体而言,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线上课程与线下课堂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将专题读本、基础素养、专题拓展的内容分别融入其中,采用线上课程与线下课堂的混合式专题教学。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将“知行合一”融入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不仅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参与度,也实现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基础、巩固、强化的三递进。标准考核重点关注学生学习、思考、实践的全过程,在线上课程与线下专题教学中每一个关键环节都是学生成绩考核点,随时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参与学习。总之,教学体系四个部分共同作用,共同促进,形成教学效果合力

«新时代大学生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教学体系»图示

(二)主体性原则

«新时代大学生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教学体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引导最重要是有效进行教学设计,帮助学生理解厘清教学知识点,启发学生思考,为学生解答疑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情感体悟中培育与践行,提高大学生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动力与能力。因此,不管是专题读本编写、实践项目设计、教学过程构思,还是考核标准创新等等,都是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特点和需求,围绕大学生主体而制定。教学体系的构建实现了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线上线下全过程参与,目的也在于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主体意识,作出独立判断和选择,激发内部动机,自主调节行为,实现学生对理论思考、价值情感等方面的升华,坚定自觉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决心,增强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行动力。

(三)创新性原则

随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创新的推进,教学创新是时代之需,是现实之需,因此,«新时代大学生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教学体系»予以在创新性上突破,做一些积极的探索。专题读本针对大学生群体,比较系统梳理总结伟大民族精神的内容与发展,并且融入大量教学案例,帮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掌握理论知识。充分发挥当前普遍的线上课程教学的作用,创新融入素质素养等知识内容,拓展专题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提高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能力。同时,也通过线上课程,有效完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资源库,实现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资源,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吸收理解。专题教学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艺术上结合学生实际和课程要求,不断与时俱进,积极思考,勇于创新。对于课程实践,通过系统的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也不断启发创新性思维,培育大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这也是“伟大创造精神”的应有之义。

(四)实践性原则

“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1]新时代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教学的重点不仅在于阐释“是什么”,更在于大学生对伟大民族精神价值理念的认同、接受和践行。«新时代大学生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教学体系»中创新的“学思融动、知行合一”三递进教学模式,不仅将实践融入课前、课中、课后所有过程,特别是形成课后的“三维协同集成”的系统实践,进一步强化实践效果。每个专题设计“素质素养实践项目”“专题理论实践项目”“创意设计实践项目”“时代感悟实践项目”“基地感知实践项目”“专业典型实践项目”“生活榜样实践项目”七个实践项目,将课后实践与课前、课中、课后的理论学习相结合,针对每个专题不同内容进行项目设计,做到知行合一。学生通过围绕主题、自主设计,并制作实践作品视频,提高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等。

二、新时代大学生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教学体系的设计创新

(一)专题读本设计创新

针对当前新时代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教学中的教材问题,结合最新的理论判断与概念解读编写«新时代大学生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专题读本,作为专题教学内容。

1.内容系统性

专题读本分为五个专题的内容,«专题一»是对伟大民族精神的新内涵进行了归纳总结,从古代、近代、当代的三个维度梳理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主要内容、意义等,以及分析“四个伟大”精神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新时代大学生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意义、要求和形式。着重解读阐释“新”,即这四个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里发展出来的新内涵,完善学生的理论认知。«专题二»«专题三»«专题四»«专题五»分别针对弘扬伟大创造精神、弘扬伟大奋斗精神、弘扬伟大团结精神、弘扬伟大梦想精神展开阐述,主要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梳理“四个伟大”精神各自的内涵、内容与发展,明晰“四个伟大”精神各自的作用,大学生如何弘扬“四个伟大”精神。

«新时代大学生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教学体系»图示

(二)主体性原则

«新时代大学生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教学体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引导最重要是有效进行教学设计,帮助学生理解厘清教学知识点,启发学生思考,为学生解答疑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情感体悟中培育与践行,提高大学生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动力与能力。因此,不管是专题读本编写、实践项目设计、教学过程构思,还是考核标准创新等等,都是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特点和需求,围绕大学生主体而制定。教学体系的构建实现了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线上线下全过程参与,目的也在于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主体意识,作出独立判断和选择,激发内部动机,自主调节行为,实现学生对理论思考、价值情感等方面的升华,坚定自觉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决心,增强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行动力。

(三)创新性原则

随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创新的推进,教学创新是时代之需,是现实之需,因此,«新时代大学生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教学体系»予以在创新性上突破,做一些积极的探索。专题读本针对大学生群体,比较系统梳理总结伟大民族精神的内容与发展,并且融入大量教学案例,帮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掌握理论知识。充分发挥当前普遍的线上课程教学的作用,创新融入素质素养等知识内容,拓展专题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提高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能力。同时,也通过线上课程,有效完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资源库,实现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资源,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吸收理解。专题教学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艺术上结合学生实际和课程要求,不断与时俱进,积极思考,勇于创新。对于课程实践,通过系统的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也不断启发创新性思维,培育大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这也是“伟大创造精神”的应有之义。

(四)实践性原则

“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1]新时代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教学的重点不仅在于阐释“是什么”,更在于大学生对伟大民族精神价值理念的认同、接受和践行。«新时代大学生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教学体系»中创新的“学思融动、知行合一”三递进教学模式,不仅将实践融入课前、课中、课后所有过程,特别是形成课后的“三维协同集成”的系统实践,进一步强化实践效果。每个专题设计“素质素养实践项目”“专题理论实践项目”“创意设计实践项目”“时代感悟实践项目”“基地感知实践项目”“专业典型实践项目”“生活榜样实践项目”七个实践项目,将课后实践与课前、课中、课后的理论学习相结合,针对每个专题不同内容进行项目设计,做到知行合一。学生通过围绕主题、自主设计,并制作实践作品视频,提高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等。

二、新时代大学生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教学体系的设计创新

(一)专题读本设计创新

针对当前新时代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教学中的教材问题,结合最新的理论判断与概念解读编写«新时代大学生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专题读本,作为专题教学内容。

1.内容系统性

专题读本分为五个专题的内容,«专题一»是对伟大民族精神的新内涵进行了归纳总结,从古代、近代、当代的三个维度梳理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主要内容、意义等,以及分析“四个伟大”精神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新时代大学生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意义、要求和形式。着重解读阐释“新”,即这四个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里发展出来的新内涵,完善学生的理论认知。«专题二»«专题三»«专题四»«专题五»分别针对弘扬伟大创造精神、弘扬伟大奋斗精神、弘扬伟大团结精神、弘扬伟大梦想精神展开阐述,主要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梳理“四个伟大”精神各自的内涵、内容与发展,明晰“四个伟大”精神各自的作用,大学生如何弘扬“四个伟大”精神。

2.教学针对性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新时代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教学主要针对大学生特定群体,因此,专题读本编写体现了因材施教教育原则,促进针对性教学。一是对理论进行有针对性的融入大量教学案例,通过案例评析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理论内容ꎻ二是对于大学生如何弘扬“四个伟大”精神,针对大学生分别从三个方面展开阐述,即分析“四个伟大”各自的精神价值对于大学生的作用,分析“四个伟大”精神与大学生成长成才之间的关系,以及大学生如何培育“四个伟大”精神。

(二)线上课程设计创新

当今信息化时代,网络是大学生获取信息、聊天交流的主要渠道,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是教学趋势。同时,结合创新“学思融动、知行合一”的三递进教学模式,在超星学习通APP建设线上课程«新时代大学生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实现学生课前、课后的线上学习、交流和互动。线上课程突出学生主体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除了传统的专题读本、思考讨论、拓展学习、问卷调查、课程评价等以外,也完善专题的教学案例资源和视频资源,建立专题教学的资源库,实现与时俱进地更新丰富教学资源,不断完善课程。

1.融入素质素养学习内容

伟大的民族精神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散发出时代光芒。因此,新时代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教学,首先需要让大学生形成对国家和民族的认知感、认同感、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为专题教学奠定素质素养基础。不仅有助于大学生理解感悟伟大民族精神,也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学习观和人才观。在线上课程五个专题的课前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基础素质素养储备,分别融入«思想篇»«历史篇»«文化篇»«经典篇»«时代篇»五个部分的书籍阅读和视频学习,并要求学生完成读书笔记,助力大学生真正“学懂”“悟道”。

«思想篇»主要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现实问题,不仅为国家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和路径,而且为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和发展指明了奋斗方向。“伟大民族精神”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思想统领和理论指导。帮助大学生按照新时代中国的现实发展和精神指向规划自己的人生,确立爱党爱国、扎根人民、勇于创新、锐意进取、共享共建、乐于奉献的人生态度,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历史篇»主要学习国史、新中国史、党史、改革开放史,增强大学生的历史底蕴,培育历史思维。学习国史,让大学生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了解中华民族发展的进程,形成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大学生对伟大民族精神的情感认同和理性追求。学习新中国史,通过对新中国成立71年来的发展成就,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认清自己所承担的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学习党史,有助于大学生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凝聚起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强大力量。学习改革开放史,让大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历史必然,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要和平、要发展、要合作的时代潮流。

«文化篇»主要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中国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融入我们内心世界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命脉,革命文化是需要不断发扬光大的宝贵精神财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们努力建设的当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经典篇»主要学习国学经典。树无根不生,水无源不流,弘扬伟大民族精神需要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经典的,历久弥新,经得起历史时代的检验。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它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广大青年抓学习,既要惜时如金、孜孜不倦,下一番心无旁骛、静谧自怡的功夫,又要突出主干、择其精要,努力做到又博又专、愈博愈专。特别是要克服浮躁之气,静下来多读经典,多知其所以然。”[2]大学生通过学习国学经典,传承中华灿烂文化,从而固本培元。

«时代篇»主要学习新时代中国国情,帮助大学生了解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认识到新时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发展方式升级换挡,新产业、新业态引领新的经济增长点,消费潜力充分释放,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世界影响增强,等等。帮助学生在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的对比中,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倍加珍惜我们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同时,让大学生明确面临的重大任务以及现实挑战,以此唤起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明确实现中国梦的使命感,激发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2.形成案例和视频资源库

形成专题教学案例资源库和视频资源库。一是对于专题教学来说,学生在课前专题读本学习一定案例和视频之后,进一步全面学习相关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为便捷的学习方式,便于更加深刻了解教学内容。同时也为课中节约相应的案例教学、视频教学时间,进行课中其他环节的教学内容。二是对于«新时代大学生弘扬伟大民族精神»课程来说,形成比较系统完善的教学资源,同时也能实现与时俱进地根据发展而不断更新和丰富案例资源和视频资源,有利于课程完善和教学推广。

3.讨论环节置入课前课后

与传统教学中课中讨论不同,«新时代大学生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专题教学更多地将学生讨论交流置入课前与课后,不仅让学生全程有效地参与学习与思考,更为课中将传统的讨论时间设计为“思考提问”时间。“思考提问”更加突出学生主体性,变“被动思考”为“主动思考”,变“教师设置问题”为“学生设置问题”。通过课中面对面的师生问答、交流互动,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的疑惑,内化专题知识内容。同时,线上课程的课前、课后讨论也与课中的思考提问、课堂辩论等形成有机整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辨能力等等。

(三)专题教学设计创新

1.教学模式创新

结合«新时代大学生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线上课程,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专题教学。同时,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特点与需求,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求,思政“金课”建设,提高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以及新时代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教学要求,专题教学形成“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的“学思融动、知行合一”三递进教学模式,实现伟大民族精神“基础→巩固→强化”递进的弘扬效果。如下图:

2.教学针对性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新时代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教学主要针对大学生特定群体,因此,专题读本编写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促进针对性教学。一是对理论进行有针对性的融入大量教学案例,通过案例评析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理论内容ꎻ二是对于大学生如何弘扬“四个伟大”精神,针对大学生分别从三个方面展开阐述,即分析“四个伟大”各自的精神价值对于大学生的作用,分析“四个伟大”精神与大学生成长成才之间的关系,以及大学生如何培育“四个伟大”精神。

(二)线上课程设计创新(www.xing528.com)

当今信息化时代,网络是大学生获取信息、聊天交流的主要渠道,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是教学趋势。同时,结合创新“学思融动、知行合一”的三递进教学模式,在超星学习通APP建设线上课程«新时代大学生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实现学生课前、课后的线上学习、交流和互动。线上课程突出学生主体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除了传统的专题读本、思考讨论、拓展学习、问卷调查、课程评价等以外,也完善专题的教学案例资源和视频资源,建立专题教学的资源库,实现与时俱进地更新丰富教学资源,不断完善课程。

1.融入素质素养学习内容

伟大的民族精神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散发出时代光芒。因此,新时代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教学,首先需要让大学生形成对国家和民族的认知感、认同感、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为专题教学奠定素质素养基础。不仅有助于大学生理解感悟伟大民族精神,也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学习观和人才观。在线上课程五个专题的课前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基础素质素养储备,分别融入«思想篇»«历史篇»«文化篇»«经典篇»«时代篇»五个部分的书籍阅读和视频学习,并要求学生完成读书笔记,助力大学生真正“学懂”“悟道”。

«思想篇»主要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现实问题,不仅为国家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和路径,而且为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和发展指明了奋斗方向。“伟大民族精神”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思想统领和理论指导。帮助大学生按照新时代中国的现实发展和精神指向规划自己的人生,确立爱党爱国、扎根人民、勇于创新、锐意进取、共享共建、乐于奉献的人生态度,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历史篇»主要学习国史、新中国史、党史、改革开放史,增强大学生的历史底蕴,培育历史思维。学习国史,让大学生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了解中华民族发展的进程,形成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大学生对伟大民族精神的情感认同和理性追求。学习新中国史,通过对新中国成立71年来的发展成就,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认清自己所承担的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学习党史,有助于大学生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凝聚起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强大力量。学习改革开放史,让大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历史必然,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要和平、要发展、要合作的时代潮流。

«文化篇»主要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中国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融入我们内心世界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命脉,革命文化是需要不断发扬光大的宝贵精神财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们努力建设的当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经典篇»主要学习国学经典。树无根不生,水无源不流,弘扬伟大民族精神需要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经典的,历久弥新,经得起历史时代的检验。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它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广大青年抓学习,既要惜时如金、孜孜不倦,下一番心无旁骛、静谧自怡的功夫,又要突出主干、择其精要,努力做到又博又专、愈博愈专。特别是要克服浮躁之气,静下来多读经典,多知其所以然。”[2]大学生通过学习国学经典,传承中华灿烂文化,从而固本培元。

«时代篇»主要学习新时代中国国情,帮助大学生了解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认识到新时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发展方式升级换挡,新产业、新业态引领新的经济增长点,消费潜力充分释放,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世界影响增强,等等。帮助学生在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的对比中,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倍加珍惜我们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同时,让大学生明确面临的重大任务以及现实挑战,以此唤起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明确实现中国梦的使命感,激发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2.形成案例和视频资源库

形成专题教学案例资源库和视频资源库。一是对于专题教学来说,学生在课前专题读本学习一定案例和视频之后,进一步全面学习相关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为便捷的学习方式,便于更加深刻了解教学内容。同时也为课中节约相应的案例教学、视频教学时间,进行课中其他环节的教学内容。二是对于«新时代大学生弘扬伟大民族精神»课程来说,形成比较系统完善的教学资源,同时也能实现与时俱进地根据发展而不断更新和丰富案例资源和视频资源,有利于课程完善和教学推广。

3.讨论环节置入课前课后

与传统教学中课中讨论不同,«新时代大学生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专题教学更多地将学生讨论交流置入课前与课后,不仅让学生全程有效地参与学习与思考,更为课中将传统的讨论时间设计为“思考提问”时间。“思考提问”更加突出学生主体性,变“被动思考”为“主动思考”,变“教师设置问题”为“学生设置问题”。通过课中面对面的师生问答、交流互动,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的疑惑,内化专题知识内容。同时,线上课程的课前、课后讨论也与课中的思考提问、课堂辩论等形成有机整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辨能力等等。

(三)专题教学设计创新

1.教学模式创新

结合«新时代大学生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线上课程,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专题教学。同时,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特点与需求,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求,思政“金课”建设,提高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以及新时代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教学要求,专题教学形成“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的“学思融动、知行合一”三递进教学模式,实现伟大民族精神“基础→巩固→强化”递进的弘扬效果。如下图:

“学思融动、知行合一”的三递进教学模式图示

内容简介

学:

“学思融动、知行合一”的三递进教学模式图示

内容简介

学:

思:

思:

续表

续表

融:

融:

动:

动:

续表

续表

2.系统实践创新

课后形成“三维协同集成”系统实践。“三维”是“知、情、意、行”四要素的认知之维、情感之维、意志之维,“三维”是独立的,但是相互融合、相互协同的。认知之维是情感之维、意志之维的基础,情感之维贯穿在认知之维、意志之维之中,意志之维支撑着认知之维、情感之维。在认知、情感、意志之维中同时也培养了实践能力,达到践行之维。之所以要“协同集成”,是因为实践教学不是某个方面、某个环节的实践,而是需要统筹设计、综合全面、集成创新、协同育人。课后系统实践最终与课前、课中实践形成合力,完成“知行合一”不断强化,在实践中筑牢家国情怀,自觉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因此,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人民观、学习观、成才观,按照认知之维、情感之维、意志之维,将这些要求细化为具体的实践项目,由抽象变具体,这样使得大学生更容易身体力行。设计“素质素养实践项目”“专题理论实践项目”“创意设计实践项目”“时代感悟实践项目”“基地感知实践项目”“专业典型实践项目”“生活榜样实践项目”七个实践项目,不仅将专题内容课后实践教学全面化、系统化,而且将课后实践与课前、课中、课后的理论学习相结合,针对每个专题不同内容进行项目设计,具有逻辑性、针对性。如下图:

2.系统实践创新

课后形成“三维协同集成”系统实践。“三维”是“知、情、意、行”四要素的认知之维、情感之维、意志之维,“三维”是独立的,但是相互融合、相互协同的。认知之维是情感之维、意志之维的基础,情感之维贯穿在认知之维、意志之维之中,意志之维支撑着认知之维、情感之维。在认知、情感、意志之维中同时也培养了实践能力,达到践行之维。之所以要“协同集成”,是因为实践教学不是某个方面、某个环节的实践,而是需要统筹设计、综合全面、集成创新、协同育人。课后系统实践最终与课前、课中实践形成合力,完成“知行合一”不断强化,在实践中筑牢家国情怀,自觉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因此,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人民观、学习观、成才观,按照认知之维、情感之维、意志之维,将这些要求细化为具体的实践项目,由抽象变具体,这样使得大学生更容易身体力行。设计“素质素养实践项目”“专题理论实践项目”“创意设计实践项目”“时代感悟实践项目”“基地感知实践项目”“专业典型实践项目”“生活榜样实践项目”七个实践项目,不仅将专题内容课后实践教学全面化、系统化,而且将课后实践与课前、课中、课后的理论学习相结合,针对每个专题不同内容进行项目设计,具有逻辑性、针对性。如下图:

“三维协同集成”系统实践图示

(四)标准考核设计创新

“学思融动、知行合一”的三递进教学模式创新,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和践行是关键和目的。因此,创新课程考核,注重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注重线上线下学习、思考、实践的全过程。将专题教学模式的每一个关键环节都作为考核的指标,将学生在学习、思考、实践过程中的学习态度、能力提高、实际践行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新时代大学生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标准考核包括课程标准和学习档案两个部分。课程标准包括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任务、课程内容、教学要求、考核评价、推荐阅读。学习档案记录学生学习过程和完成情况,进行总成绩评定等。

【注释】

[1]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2017年5月3日,习近平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的讲话。

“三维协同集成”系统实践图示

(四)标准考核设计创新

“学思融动、知行合一”的三递进教学模式创新,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和践行是关键和目的。因此,创新课程考核,注重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注重线上线下学习、思考、实践的全过程。将专题教学模式的每一个关键环节都作为考核的指标,将学生在学习、思考、实践过程中的学习态度、能力提高、实际践行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新时代大学生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标准考核包括课程标准和学习档案两个部分。课程标准包括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任务、课程内容、教学要求、考核评价、推荐阅读。学习档案记录学生学习过程和完成情况,进行总成绩评定等。

【注释】

[1]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2017年5月3日,习近平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的讲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