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越王勾践剑:古代文物与成语

越王勾践剑:古代文物与成语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剑拔弩张,原形容书法笔力遒劲,奇崛雄健。南朝梁代袁昂《古今书评》:“韦诞书如龙威虎振,剑拔弩张。”明朝宋濂《跋重刻吉日癸巳碑》:“笔力雄峭,有剑拔弩张之势。”考古发现的实物以越剑为多,共20余件,而越王勾践剑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越王勾践剑出土时剑身寒光闪闪,毫无锈蚀,试之以纸,20余层一划而破。剑身一面刻有两行8字鸟篆体铭文:“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出土时,外套髹黑漆的剑鞘。剑身较宽,中脊起棱。

越王勾践剑:古代文物与成语

剑拔弩张,原形容书法笔力遒劲,奇崛雄健。南朝梁代袁昂《古今书评》:“韦诞书如龙威虎振,剑拔弩张。”明朝宋濂《跋重刻吉日癸巳碑》:“笔力雄峭,有剑拔弩张之势。”后用来形容交战双方对峙的紧张局势。

相关链接

张:把弓拉开弦。剑拔出来了,弓张开了,形容声势逼人,一触即发。《汉书·王莽传下》:“省中相惊传,勒兵至郎署,皆拔刃张弩。”

文物小百科

东周时期吴越地区所铸青铜器中,最著名的当属青铜剑,在当时就已经成为有口皆碑的利器,被人视为珍宝。《庄子·刻意》记载:“夫有干(吴)越之剑者,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宝之至也。”甚至连使用也于心不忍,可见珍贵至极。“吴戈越剑”为时人所艳羡,为今人所称道。考古发现的实物以越剑为多,共20余件,而越王勾践剑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越王勾践剑出土时剑身寒光闪闪,毫无锈蚀,试之以纸,20余层一划而破。剑身两面均满饰黑色菱花纹,剑格两面用绿松石镶嵌成的几何纹饰。剑身一面刻有两行8字鸟篆体铭文:“越王勾践自作用剑。”该剑的主要成分为铜、锡、铅、铁、硫、砷等元素。剑脊含铜量较多,韧性好,不易折断;刃部含锡高,硬度大,非常锋利。脊部与刃部成分不同,是采用了复合金属工艺的结果,即先浇铸含铜量高的剑脊,再浇铸含锡量高的剑刃。这种复合金属工艺,能使剑既坚韧又锋利,起到刚柔结合的良好效果。在剑格、剑茎和剑身上所饰的黑色暗纹含硫化铜,利用硫化铜防锈,是当时一种先进的独特工艺,这也许就是该剑历经2000余年而毫无锈蚀的原因之一。

春秋晚期,约公元前520-前465年

通长60.6cm,剑身长49.1cm,宽4.6cm

1965年湖北省江陵县望山1号墓出土(www.xing528.com)

剑首向外翻卷成圆盘形,首内铸有五圈同心圆。圆茎实心,茎上有箍两道,并缠有丝线(出土时大部分脱落)。剑身较宽,中脊起棱。

两锷垂末微弧。出土时,外套髹黑漆的剑鞘。

春秋晚期,约公元前520-前465年

通长60.6cm,剑身长49.1cm,宽4.6cm

1965年湖北省江陵县望山1号墓出土

剑首向外翻卷成圆盘形,首内铸有五圈同心圆。圆茎实心,茎上有箍两道,并缠有丝线(出土时大部分脱落)。剑身较宽,中脊起棱。

两锷垂末微弧。出土时,外套髹黑漆的剑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