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参差不齐”比喻人或事的水平有高低之别,或样貌长短不一。文物小百科排箫属于古代八音中的“竹”类乐器。由长短不一的竹管排列而成,吹奏时气流经过产生不同的音频震动,音色清扬悦耳。曾侯乙墓出土的2件排箫,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竹制排箫,因保存完好,出土时尚能吹奏。曾侯乙排箫由13根参差有序的竹管加3个竹夹缠缚而成,上沿平齐,下端以自然竹节封底。共出土2件,均为13根竹管制成。
参差就是乐器中的排箫,用以形容高低错落的样子。出自《诗·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不齐”比喻人或事的水平有高低之别,或样貌长短不一。汉代扬雄《法言·序目》:“国君将相,卿士名臣,参差不齐,一概诸圣。”
相关链接
参差即排箫,它有许多美名,如雅箫、颂箫等,是演奏古代宫廷雅乐的主要乐器之一。先秦文献中有大量关于排箫的记载,如《楚辞·九歌·湘思》:“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其谁思。”《诗经·周颂·有瞽(gǔ)》:“箫管齐举,喤喤厥声,箫雍和鸣,先祖是听。”
排箫属于古代八音中的“竹”类乐器。由长短不一的竹管排列而成,吹奏时气流经过产生不同的音频震动,音色清扬悦耳。1997年河南鹿邑县西周初期的墓葬中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骨制排箫,距今3000多年的历史。曾侯乙墓出土的2件排箫,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竹制排箫,因保存完好,出土时尚能吹奏。曾侯乙排箫由13根参差有序的竹管加3个竹夹缠缚而成,上沿平齐,下端以自然竹节封底。两件排箫的大小不同,音高略有差别,一起演奏时仿佛男女二重唱,属于古代乐队中的高音区乐器。
战国早期,约公元前433年
通长22.5cm,上宽11.7cm,下宽0.85cm
1978年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www.xing528.com)
吹奏乐器。共出土2件,均为13根竹管制成。
通体黑漆为底,施以红黄相间的彩绘绳纹和三角雷纹。
战国早期,约公元前433年
通长22.5cm,上宽11.7cm,下宽0.85cm
1978年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
吹奏乐器。共出土2件,均为13根竹管制成。
通体黑漆为底,施以红黄相间的彩绘绳纹和三角雷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