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国的牵制和消耗,日军已丧失了战争初期在中国、在太平洋战场横扫天下的疯狂,美国人也喘过一口气,完成了战略上的调整,开始由守转攻。1942年6月7日,中途岛海战结束,日本联合舰队大败而归,日本海军损失了4艘大型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及330架飞机。更令日本人痛不欲生的是,几百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和3700名海军精锐魂归大海。
精英的丧失是日军不可承受之痛。日本人开始走下坡路了,而美国人完成了他们复仇的第一阶段目标,开始逐步夺取战争的主动权。
再看欧洲,1943年1月27日,历经半年苦战,苏联红军终于收复列宁格勒,德军最精锐的第6军团30万大军灰飞烟灭。从此,战争的天平发生了微妙的转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导权,开始转向反法西斯国家手中。
1943年2月9日,历经半年的瓜岛拉锯战终告结束。日军死伤数万,元气大伤,攻势作战全面衰竭,美军在相持阶段中部分战场局部开始转入反攻。
遍观被战火烧得通红的地球,谁能想到,一年多前处于巅峰之际的恶魔,失败来得竟是如此的迅速!
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无不欢欣鼓舞,他们开始憧憬胜利时刻的曙光。而他们国家的首脑和政治家们,却把目光投向了比胜利更加遥远的地方。
那些被人们尊称为“巨头”的政治家,战争还远未结束,胜利还在远方,便早早开始规划战后的世界秩序了。
1943年11月底,历史性的开罗会议在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注视下召开了。
这是中国人的时刻。一个曾经被世界视为二三流的弱国、一个曾饱受列强蹂躏的文明古国,突然之间被纳入“世界四强”,尤其能与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元首平起平坐,成为举世闻名的“三巨头”之一,这一切都令蒋介石喜出望外,备感振奋。
在开罗,蒋介石达到了个人声望的顶峰。世上最强大国家的总统,和曾经故意给他冷落的那个衰落帝国的肥胖的首相,把所有的热情与溢美之词都给了他。不仅如此,这个伟大的美国总统,还说动了在一边怄气的英国首相,制定了一个“强盗计划”,约定“在缅北作战的同时,英国在缅甸实施水陆夹击”,描绘出一幅中、美、英三国齐头并进,共同反攻缅甸的美妙蓝图。
蒋介石、宋美龄风光无限,满载而归。
然而,这不过是个幻觉,一场海市蜃楼般美丽的幻觉。
本来,能载入史册的开罗会议,苏联的巨头约瑟夫·斯大林元帅也在受邀之列,但当他听说客人中还有一个名叫“蒋中正”的中国人时,脸色立刻就变了。
他说,开会可以,但这个俱乐部里只能有3个人,要么不开,要么没有蒋介石。
斯大林着实给罗斯福出了一道难题。欧洲战场不能没有斯大林,东方战场离不开中国,罗斯福左右为难,虽贵为世界第一强国,但他既不能得罪斯大林,也不能拂了蒋介石的面子。思前想后,老谋深算的罗斯福弄了一个折中的法子,紧随开罗会议,他又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专为斯大林布置了一个会场。虽还是三巨头,但这一次他把蒋介石换成了斯大林。
罗斯福虽精明,却漏算了一步,斯大林是何等强势的人,岂会把开罗会议制定的东西照单全收?结果,蒋介石最不愿看到的事就这样发生了。这边,开罗会议的决议墨迹未干,那边,德黑兰会议就决定推倒重来。
丘吉尔傲慢,因为他是贵族的后代;罗斯福圆滑,因为他是商人的子弟;斯大林蛮横,因为他是哥萨克斗士。
在德黑兰,斯大林要什么,几乎就能得到什么。
只有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实施霸王计划和铁砧方案,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斯大林大元帅才会挥师西进,向柏林进发。凭你什么贵族、阔少,这里没有出身,也没有交情,每一滴血就要拿一分利益来换。
就这样,“强盗”敌不过“霸王”,亚洲比不得欧洲,开罗会议除了给蒋介石和中国一点大国的可怜的“荣耀”和“尊严”外,几乎成了观光之旅。
罗斯福费尽心机,绕了一个大圈,还是拗不过强权的逻辑,将面子给了蒋介石,将实惠给了斯大林。
从德黑兰回来,罗斯福都觉得不好意思。他找来史迪威,自嘲地问道:“哎,乔,你对这个坏消息怎么想?”
史迪威:“我还不知道它到底有多糟糕。”
罗斯福:“我们走进了一条死胡同。我像骡子一样坚持了4天,但毫无用处。开会也没用。英国人就是不愿意投入行动,我无法使他们同意我的看法。”
史迪威讨厌罗斯福这样啰里啰嗦,他直接问道:“我想知道这对我们的对华政策有什么影响。”
罗斯福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兜起了圈子:“好吧,如今我们同中国已是好多年的朋友了,我把这种感情的一大部分归功于传教士们。你知道,我与中国有历史渊源关系。我祖父在1829年就去了那里,汕头和广州,甚至还有汉口。他同当时每一个怀有雄心的美国人一样,最后他成了百万富翁。回国之后,他把钱投在了西部的铁路上,不出8年他赔得一干二净。哈!哈!哈!随后,他于1856年又一次去了,整个内战期间一直待在那里,结果他再一次成了百万富翁。这一次他把钱投在煤矿上,直到他死后两年煤矿才开始盈利。”
罗斯福只顾讲自己的家族史,史迪威有点恼火,他把火气压了又压,还是忍不住打断了总统的话:“我认为我们的政策是提高中国的地位。”
罗斯福赶紧接过来:“对,对,提高他们的地位。这次大战之后他们将需要我们的巨大帮助,他们将会需要贷款。蒋夫人和大元帅眼下需要10亿美元的贷款,但我告诉他们这很难获得议会的通过。嗯,我不是一个财政专家,但我有个想法:花上5000万或1亿美元,购买黑市上的中国纸币。当中国发现他们的钞票正被人大批购进时,他们就会竭力把住他们,汇率就会下降。我们也许可以这样来对付通货膨胀。之后我就会和中国政府分享利润——我会把这些钞票保存起来,当市场上需要它们时,我就将它们出售给中国人,换回我卖给他们的美元。”
罗斯福自说自话,仍旧没有切入正题,马歇尔这时插了一句:“难道不用考虑重新打通交通线对中国的影响?”
罗斯福这才反应过来:“对,对,你以为蒋能维持多长时间?”
史迪威想吓唬一下总统:“局势很严重,日本人再来一次5月份那样的进攻就会把他推翻。”
没想到罗斯福不吃这一套,他干脆地回应道:“好吧,那么我们就应该找另外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继续干下去。”
史迪威没想到总统也是个浑不吝,什么话都说得出来。政治家有政治家的考量,蒋介石不会那么容易倒台,蒋介石的继承人也并不容易寻找。这一点罗斯福比谁看得都清楚,但他想摆脱史迪威的纠缠,说起话来就随便了一些。
史迪威笨拙地绕进了总统的话题:“也许他们正在找我们。”
总统终于面露喜色:“是的,他们会来找我们的。他们确实喜欢我们,这话只限于我们几人之间——他们不喜欢英国人。譬如说,香港,我倒是有让香港成为自由港的打算:对所有国家的贸易开放——向全世界!但先让那里升起中国国旗,蒋紧接着就会做出一个友好的姿态,让它成为自由港。这就是处理这件事的办法。和大连一样!我确信蒋乐于使它成为一个自由港,货物也就可以不经海关检查,未经完税就运往西伯利亚。”
总统顾左右而言他,成功地岔开了话题,马歇尔忘掉了缅甸问题,听到“大连”二字,便跟在总统后面问道:“在您看来,是什么使俄国人允许中国得到满洲的呢?”
满洲,即现在长城以外的中国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河北北部一带,是俄国垂涎的势力范围。抗战时期,苏俄多次在新疆挑起事端,先后扶植盛世才和东突分裂势力,妄图使新疆成为它的一个加盟共和国。而中国东北的地位则远超新疆,苏俄对之垂涎已久,所以中国和美国都担心苏俄对东北的领土野心。
马歇尔主动提到东北问题,显然早在雅尔塔会议之前的德黑兰会议上,美、苏、英三大国就已经为战后的世界秩序做了一番讨价还价与幕后交易。
听马歇尔这样问,罗斯福不无得意地答道:“嗯,我认为他们觉得自己得到的已经够多了,他们可以再往西伯利亚安置1亿人。斯大林不想再要更多的地盘了,他已经得够了。他和我已经在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上达成了一致。我们可以设立委员会管理这些国家25年左右,直到我们可以使他们自立为止,就像菲律宾那样。”
原来,苏、美两国图谋共享越南和朝鲜。占据朝鲜,至少可以代替中国的东北,而武装进驻越南,苏联的势力更可扩展至东南亚一带。这样一来,苏、美在欧洲共享德国的势力范围的同时,在亚洲又取代日本、英国和荷兰,平均划分势力范围。
突然,总统又想起了什么,继续说道:“我直截了当地问过蒋,问他是否想要印度支那,他说,‘绝不!’”
总统耸耸肩:“就是这么个‘绝不’。”
在开罗会议上,罗斯福还向蒋介石提过琉球的问题,蒋介石不明就里,同样也是一口回绝。罗斯福很是纳闷,白送的领土为什么不要呢?何况越南、琉球在历史上都是中国的属国,并不存在法理上的障碍。
蒋介石的“绝不”确是罗斯福无法理解的,犹如西方人无法理解东方人的思维。不过,罗斯福总统倒不会为这点小事闹心,毕竟他要从全球的角度考虑问题,在他眼里,中国不过是美国全球战略的一个棋子而已。
但史迪威却不同,他关注的只是入缅作战,而且这个局部还处在三个主要大国的边缘地带。美国人感到它遥不可及,英国人认为它无关紧要,中国人已经习惯了失败,对它也不抱太大的希望。
说句笑话,这是史迪威一个人的战争。
他很恼火,为什么总统要把话题越扯越远,为什么对缅甸问题一直心不在焉,他带着不满把话题又拉了回来:“蒋很难对他的人民解释,为什么盟国不愿打开缅甸的局面。”
罗斯福连称:“是的。是的。”
“强盗行动”已无可挽回,但他总得对中国、对史迪威有所安慰:“如果我们不投入反攻行动,我们就可以把更多吨数的物资运过喜马拉雅山去。是的,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把更多的货物运入中国。”
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总统已经说得明白,不打仗反而更好。
史迪威脸色铁青,本来就消瘦的脸,这会儿显得更加难看。
总统的老顾问霍普金斯为缓和气氛,赶紧插了一句:“这个中国国家航空公司是泛美航空公司的附属公司吗?”
都是“柔道”高手,什么难题在他们这里都能被轻易化解。
史迪威几近绝望,他冷冷地答道:“49%的美国股份,51%的中国股份。”
总统又看到了一个展示雄辩的机会,他又开始借题发挥了:“哦,那很好。中国人可以在中国内部管理他们的航空系统,我对此并不反对。现在,我可以同意英国人在大战结束后,开辟从英国起飞、经纽约到澳大利亚的民航航线。在纽约让乘客下机,搭上去澳大利亚的乘客,然后飞到旧金山,让从英国来的乘客下机,再搭上去澳大利亚的乘客,但不能让在纽约登机的乘客在旧金山下机。噢,不,不,先生。”
总统被自己绕糊涂了。
史迪威哭笑不得,不知道总统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絮絮叨叨,反反复复,就是不肯谈正事。
他耐着性子再次提醒总统:“我们需要对华政策上的指导。”
罗斯福回过神来,接着前言说道:“好的。如我刚才所说,中国人将需要我们的大量帮助——大量帮助。”(www.xing528.com)
接着,他又习惯性地岔开了话题,饶有兴致地讲孔祥熙如何向他骗取贷款,而他又是如何揭穿孔的。
正在高谈阔论之际,总统的助手走了进来:“首相来了。”
丘吉尔前来,一定是商量怎样对付斯大林的事,大家只好匆匆散会。耗费了这么长时间,只开了一个故事会。总统讲他的私人故事,大家硬着头皮去听。关于滇缅战事,甚至连一丁点的空头许诺都没得到,史迪威绝望到了极点。
史迪威眼下的日子不好过。一年多来,史迪威和蒋介石死缠烂打,斗得不可开交。史迪威是个正直的职业军人,对政治一窍不通,而蒋介石本身就是玩弄权谋的政治高手,在这方面较量,史迪威几乎无法抗衡。他唯一能制约蒋介石的就是他身后的美国政府和一向支持他的军方统帅马歇尔。为反攻缅甸,他上下打点、四面沟通,好不容易才取得一些进展,哪知道一个德黑兰会议,就把他的所有努力抹杀了。
郁闷,愤怒,绝望,像毒蛇一样撕咬着史迪威那颗倔强的心。
说实话,美国的头面人物并不像史迪威那样看重滇缅战场。军方大佬马歇尔预计,很可能在1944年2月打垮德国,到那时滇缅战场就会失去价值。为老朋友着想,早在开罗会议之前的9月份,马歇尔就打算将史迪威调走,出任美军第四军军长。但史迪威生性倔强,非要在滇缅做出一番惊天伟业不可。
他不甘心。一年多来,他千辛万苦训练出了一支精锐之师。他盼望他的努力开花结果,他怎能半途而废。
史迪威依然记得,1942年下半年,当他第一次提出反攻缅甸的建议时,不但遭到了英印军的极力阻挠,而且也受到了中国军界的群起反对。
中国军队的头号智囊、军令部次长刘斐在会见史迪威时,曾提出中国军队暂时不能进攻缅甸的七个理由:
(一)日本将在缅甸增兵至5至10个师团,为此英、美应在缅甸有5至6个师。这样,中国军队就可以现有的3至5个军,在腊戍地区牵制住2个日军师团,而英、美军则对付剩下的日军主力。
(二)中国军队不能进攻,因为他们缺乏飞机和火炮。如果中方进攻,日军就会向中国增调5至10个师团,以及300至500架飞机,向中国腹地发起全面进攻,那时就万事皆休了。
(三)当国际形势有利时,亦即日军被大量牵制在别处时,中国军队才会进攻。
(四)中国人将会等待国际形势发生有利变化,即便到那时被击败也在所不惜。何况,日军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扩大战果。
(五)中国人只有在有把握取胜时才会进攻。
(六)在北方49个军的国军,要抽调出1/3的兵力对付共军。国军不能北渡黄河,因为一旦渡河,日军和八路军就会前后夹击,向国军开火。
(七)日军占领的广州是一个点,他们已经控制了海,因此我们无法进攻他们。日军控制的长江是一条线,他们有空军和海军,因此我们无法切断它。日军占领的华北是一个面,扩展开来,我们也无法进攻。
史迪威知道,刘斐的观点显然不只是他自己的看法,可以说是国民政府军委会的意思,代表着蒋介石的观点也未可知。而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也说:“我们不必加宽滇缅路,因为它已经足够宽了。而且,缅甸行动有可能失败,因此有何用处呢?日本人在内线,交通便利。面对我们的进攻,他们可以迅速集结。如果我们从保山和雷多进攻,等我们的部队抵达密支那时队伍就已疲惫不堪了,到那时我们送不上预备队,就会被日军打败。即便第一波进攻能成功,但随后日军就会把更多的部队派到缅甸来,我们顶不住他们。正是这第二波进攻,会成为一场灾难。所以,还是应该先让英国人和美国人拿下仰光,此后日本人无法增援,我们就可以粉碎他们。”
刘斐、何应钦不赞同反攻缅甸,蒋介石也拿出种种理由搪塞史迪威。
蒋介石说,美国给予中国的援助太少了。
截止1942年12月,美国分配给各主要同盟国的租借物资金额如下:英国34.5亿美元(外加4亿美元的运输费);苏联9亿美元;而中国,只有可怜的1.2亿美元。
史迪威承认,对中国待遇不公,他承诺会尽力解决。
蒋介石又说,在中国大陆的日军蠢蠢欲动,进攻重庆的野心并未打消,而苏俄又心怀叵测,意欲吞并新疆。更致命的是共产党日益壮大,已成为国民政府的心腹大患。
日本人似乎总是配合着蒋介石。1943年5月,日军数万重兵由宜昌沿江而上,打到了重庆的最后一道屏障三峡口,重庆岌岌可危。中国军队拼死阻击,日军不支而退,是为鄂西会战。
当时,中国7.92口径步枪子弹的库存量只有4000万发,国民政府统辖的正规军400万军队,平均到每个士兵手中,仅仅有10发。而这4000万发子弹,光是鄂西之战就用掉了1000万发。
兵工署长俞大维更是对外宣称,延迟到11月,如果再没有原材料运到,兵工厂就会倒闭。
更进一步,为了防备日军由宜昌溯江而上进攻重庆,并加紧封锁陕北,蒋介石命令停止拨付原来提供给远征军的7万补充兵员以及武器装备。
更甚者有谣言说,如果9月之前延安拒绝重庆的要求,重庆将进攻延安。
怎一个“乱”字了得,在史迪威眼中,反攻缅甸的大梦似乎就要破灭。
他在写给妻子的信中,不无凄凉地说道:“‘花生米’和我上了同一只木筏,共享一块三明治,而救援船却在掉头离去。他们在别处搭救和我们一样的小人物,忙得不可开交,所以我们得径直前进,发扬我们的个性,依靠我给予自己的小额资本继续干下去。”
就在他绝望之际,开罗会议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蒋介石要想在开罗会议上赢得喝彩,为中国赢得大国地位,他就必须在事关大国关系的缅甸问题上有所作为。这对史迪威来说似乎是柳暗花明。
1943年10月19日,蒋介石召集史迪威、蒙巴顿与何应钦等人,商讨反攻缅甸的作战问题。尽管蒋介石对这两个英、美将军不“感冒”,但还不得不耐着性子与他们协商,他需要一场胜利,尤其是当着美国人的面。
驻印军根据会议结果,很快制定出《中华民国驻印军缅北作战计划》。该计划不可谓不周详,决心不可谓不坚决,但计划制定后,真正把它当回事的却只有史迪威。而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伊朗德黑兰举行,主要讨论美、英开辟西欧第二战场,东西方配合对德作战)之后,这个计划就彻底成了一纸空文。史迪威几天前还在欢呼自己的胜利,而现在却只剩下了愤怒。
他在日记中这样描述自己的心情:
“有时候我的脑子刚轻松一下,心想:‘好家伙!进展不错!’但恰恰就在此时,我们自己的人又把一车大粪倒在了我的身上,外带着扔进来一颗手榴弹。”
真叫一个凄惨。他的满腹雄心被钩心斗角的大国领袖撕扯得七零八碎,史迪威心中的愤恨可想而知。
另外,史迪威一直认为蒋介石之所以对反攻缅甸之事推三阻四,是陈纳德在背后捣鬼。
陈纳德是个绝对的空军制胜论者,他甚至相信不需要陆军的配合,单凭他的第14航空队就可以击败日军。当然,他的前提是必须有相当数量的飞机以及空勤人员。
别管蒋介石信不信,他一直在向美国索要500架战机,似乎是要验证他的论断。
其实,蒋介石并非不想反攻缅甸,恢复滇缅公路的畅通。但1942年的惨败,痛失精锐之师,仍旧让他无法忘怀。英国人背信弃义,美国人口惠而实不至,在国际关系中毫无信义可言,蒋介石此刻对谁都有些不信了。他的心,就像重庆早晨越聚越厚的大雾一样,越往里面走越看不清,他的疑虑也在一天一天加重。
不反攻,滇缅公路、中印公路就无法畅通,美援也无法大量运进,而单凭一个驼峰航线,输入的物资只能是杯水车薪,重庆物价涨上了天,军民苦不堪言。
反攻吧,不但物资匮乏、兵员紧缺,如果英、美军不参战,胜算也不大。即便胜利有望,也难保英、美军不临阵退却,把中国军队当炮灰。而中国国内也是一团乱麻,日军、汪伪政府、地方实力派,哪个都像是要拆他的台。
史迪威不明白蒋介石的苦衷,他看到的只是蒋介石的出尔反尔。在他眼中,蒋介石有时已不再是一颗无足轻重的“花生米”,而似乎变成了一条贪婪、偏执、忘恩负义的毒蛇。蒋介石和史迪威的蜜月已经结束,两人的矛盾在快速升级。
蒋介石在对待史迪威的问题上还是表现出了忍辱负重的一面,只要不触及底线,他并不想和史迪威撕破脸。毕竟,史迪威身后站立的是强大的美国,援华物资也还在史迪威手中。仰人鼻息虽然令人不悦,却也是无奈且唯一的选项。
史迪威要在印度武装10万中国军队,蒋介石当然心中窃喜;
史迪威赶走了不少中方的中高级军官,蒋介石规劝部下忍辱负重;
史迪威要把驻印军殖民地化,蒋介石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史迪威想控制军队,蒋介石想获取装备,两人同床异梦,台面上相安无事,桌底下小动作不断。就这样你来我往,相互斗法,终于迎来了开罗会议。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开罗会议(1943年11月23日至26日在埃及开罗召开,美、英、中三方商讨反攻日本战略及战后国际局势安排,制定盟军反攻缅甸及援华方案)皆大欢喜的开始,却还是各怀鬼胎的结局。蒋介石虽不是大赢家,却也收获不小,而史迪威却是输得精光。
史迪威孤家寡人,一无所获,一腔怒火无处发泄。蒋介石有得有失,他趁机要求美国再调来600架飞机、提供10亿美元贷款,外带把空运中国物资的吨数翻一番。
罗斯福心里有鬼,也害怕由于援助不继,致使蒋介石倒向日本,遂答应蒋介石,将使驼峰航线的运输量提高到每月1.2万吨,并提供给中国10亿美元贷款。
罗斯福在给马歇尔的信中这样评价蒋介石:“他走上了一条极为艰难的道路,要在几年内达到我们200年来所取得的成果……对他不能苛求。不能强迫这样一个人承担义务。他仿佛是个部落酋长。”
罗斯福也通过马歇尔安慰了自己的将领史迪威:蒋介石是落后于这个时代的人,我们何必和他一般见识呢?
于是,事情又回到了原点。
郁闷的史迪威这时猛然发现,不知何时,自己已稀里糊涂地处在各种势力的漩涡之中,失去了挣扎的力气。
几个月后,他的仇敌、老是给对手帮忙的日本人无心惹下的一场大祸,却给他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那就是英帕尔之战,整个滇缅战役的转折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