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二战后东南亚华人海外移民及职业构成

二战后东南亚华人海外移民及职业构成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了解华人海外移民的职业构成,对把握华人海外移民全貌至关重要。鉴于华人海外移民主要是在就业阶段年龄的移民,因此他们大多活跃在当前各国劳动力市场的各行各业中。在美国,除华人外,东南亚地区各国其他族裔移民的就业率普遍较低,主要从事低技术行业。总体而言,管理和专业技术行业比例约为53.8%,低技术性行业比例约为36.1%,这也表明华人海外移民职业构成较为均衡。

二战后东南亚华人海外移民及职业构成

了解华人海外移民的职业构成,对把握华人海外移民全貌至关重要。鉴于华人海外移民主要是在就业阶段年龄的移民,因此他们大多活跃在当前各国劳动力市场的各行各业中。

华侨华人多为“生存型”移民,受教育程度不高,主要从事餐饮等传统行业。20世纪60年代以来,华人所从事的职业日益多元,已从餐饮、制衣等传统行业扩展到超市、房地产、保险金融国际贸易、运输、物流、通讯、电脑软件等行业,律师会计师、医生、教师等专业人士也大量涌现。

除了回国者和新加坡华人以外,东南亚的华人海外移民主要流向发达国家。在各国关于族裔的各类职业统计数据方面,东南亚华人海外移民基本上是归类于华人(华裔)族裔类。华人移民主要由两类移民组成,一是来自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移民,这是发达国家华人的主体。二是东南亚华人海外移民,可能占东南亚华人海外移民所在国华人总数的5%~15%不等。东南亚华人海外移民包括相当比例的低教育程度的印支难民,而来自中国的移民,则也有相当比例的非正常途径的移民。假使教育程度差的群体在这两类移民中所占的比例相当,则东南亚华人海外移民的职业状况,应与各国华人族群的总体职业状况相去不远。

在美国,华人从事的职业较为广泛,在劳动力市场中尤为活跃。2010年,华人的未就业率低,平均只有4.7%的华人未就业,而同期全美未就业比例为5.9%。[50]2010年,在亚裔美国人中,华人大多从事较为优越的管理和专业技能性工作,甚至自主创业,开办公司,涉足领域主要包括工程、医疗投资法律等。在高级“白领”行业中,亚裔的就业率为48.1%,华人高达53.1%,高于全美平均水平(35.1%)。[51]此外,全美医生中,2%是华人,[52]在亚裔高技术专业劳动力市场中,华人占1/3。整个硅谷的就业人口中,华人占1/10。[53]在美国“100名最杰出的亚裔企业家”评选中,华人在高科技领域的成就令人瞩目。[54]华人开办的公司,40%从事科技和电子业、金融管理业、汽车维修以及住宿和餐饮,占全美该类行业公司总量的2%。[55]但同时华人也有很多从事厨师、服务员、收银员、纺织工人等低收入“蓝领”工作。华人在美国的职业构成呈现出两级化,这种职业的两级化在其他亚裔中并不明显。

在美国,除华人外,东南亚地区各国其他族裔移民的就业率普遍较低,主要从事低技术行业。但随着东南亚移民工作经验的不断增加,语言技能的改善,他们从事低技术性工作的比例也开始下降。尤其是这些移民的子女由于长期在当地生活,思维模式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在选择职业方面突破了父辈们较为固化的范畴。根据美国移民局的调查,1990年亚裔族群中菲律宾移民,27%从事高级管理等专业工作,11%从事半熟练或低技术性工作,如护工、家政服务等。越南人大多以难民身份进入,受教育程度低,没有经济基础。根据1990年人口普查结果,25%的越南移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而全美总贫困人口比例是13%。25岁以上越南移民中只有17%拥有大学学历。越南移民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因此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选择空间不大,约18%从事管理行业,21%从事低技术性工作。1990年的平均年收入为9033美元,而全美平均水平是14420美元。[56]其他东南亚国家如柬埔寨、老挝、泰国,其移民中从事管理等专业工作的比例仅为8%,而从事低技术性工作的高达37%,主要从事机械操作、制造业、基础劳工和其他非技术性工作。随着移民的年轻化和受教育水平的提升,到1997年,在美东南亚各国其他族裔从事管理行业的比例升至35%,从事低技术性工作的比例降低到约有14%。[57]但是,从事低技术性服务的人仍然很多,较为著名的有菲律宾女佣、泰劳、印尼劳工等。

英国,技术人才分为四类:最底层为技工(operative),指运用机器的半技术工人或技术工人,其合格条件无一定标准;第二层为工匠(craftsman),通常指受过职业训练,但未接受较高技术训练的成熟工人,这类工匠的训练包括手工和机械技能的基本训练、工作原理的理解、严谨工作作风的培养;第三层为技师(technician),指曾接受系统职业技术教育和训练,并能运用科学和工艺知识者;第四层为技术专家(technologist),通常指接受过科学技术的专业训练,熟悉科学原理和实际工作,可以从事工业领导、管理、设计、研究和发明等工作的人员。总体的职业构成有如下九层:(1)管理和高级管理;(2)专业技术;(3)工程技术;(4)行政和助理;(5)技术贸易;(6)家政和休闲服务;(7)销售和客服;(8)机器加工和操作;(9)基础服务业。[58]其中,属于专业技术行业的主要有管理类(工商管理、建筑管理、能源管理、金融管理)、技术贸易(国际贸易、市场营销、金融投资)、工程技术(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子工程、生产设计)、计算机工程(IT专员、程序员、项目设计、软件开发、信息技术通信研发)。根据英国2011年人口普查,包括再次移民在内的华人,在英格兰和威尔士从事的职业主要集中在以下九个行业:(1)管理性高级官员:10.8%;(2)专业技术人员:17.4%;(3)专业技术助理:12.7%;(4)行政或秘书:11.4%;(5)技术性贸易行业:11.5%;(6)服务业:9.4%;(7)销售和客服:8.4%;(8)机器和加工制造业:7.2%;(9)初级劳动者:11.1%。总体而言,管理和专业技术行业比例约为53.8%,低技术性行业比例约为36.1%,这也表明华人海外移民职业构成较为均衡。[59]

澳大利亚,华人就业率较高,15岁以上的华人就业率达63.3%,失业率为6.6%,而全澳人口就业率和失业率为64.6%和5.2%。在澳大利亚的技术行业结构中,第一级为高层次技术行业,华人就业率为42.2%,高于全澳28.7%的比例。第二级为中等技术领域,华人就业率为12.3%,高于全澳10.7%的比例。第三级初级技术行业,华人就业率为8.5%,低于全澳15.1%的水平。[60](www.xing528.com)

20世纪70年代以前,澳洲华侨华人主要从事餐馆、洗衣、种菜等职业。随着华人受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华人第二、三代的成长,华侨华人从业状况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华人逐渐进入澳大利亚的“白领”阶层,如科学家、数学家、统计学家、会计师、医生、牙医、金融分析师、计算机程序员、工程师和投资人员等。

根据2005年数据统计,澳大利亚华侨华人中,有17%是专业技术人员,11%是行政管理人员,12%从事公务员工作。商业、产业工人和体力劳动者占华人劳动力的19%,25%的华人在服务业和体育娱乐业工作。[61]根据澳大利亚移民局统计,2011年,来自东南亚地区华人之外的其他族裔移民,主要是15岁以上就业人口,他们在澳大利亚的职业构成如下:(1)柬埔寨、老挝和越南移民的就业率分别为59%、63%和61%,因难民较多,他们主要从事服务业、机器制造业、初级劳工方面的职业。(2)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移民的就业率分别为64%和67.5%,因经济和技术移民较多,因此大多在管理、贸易和专业技术行业就业。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移民应当主要是华人,但在族群识别时主要选择了来源国。(3)菲律宾、印尼和泰国的就业率分别为74.8%、64.9%和66.4%。这三国的移民在初级劳动力市场和服务业中比重较大,菲佣和泰劳最为典型。[62]

加拿大只接收少量印支难民,非正式途径进入加拿大的中国大陆移民也多转到美国谋生。因此,无论是总体上的华人族群还是来自东南亚的华人移民,普遍是受良好教育者。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加拿大华人主要是以投资和经商为主。华人的就业层次较高,多从事白领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20~29岁以上的华人,34%在专业技术管理行业工作,而加拿大全国的比例仅为15.2%。[63]33%的华人从事自然科学工程学和数学科学行业,高于全加13.5%的比例。华人海外移民的主体是经济技术移民,进入加拿大后很多从事医药、法律、证券、电子工程、会计等领域的专业工作,或拥有和经营专业公司,也有从事餐饮、食品制造等行业的非熟练工人。根据2006年的加拿大统计资料,加拿大华人经营的行业主要有七类:(1)餐饮业,特指各类中餐馆及其连锁餐厅;(2)贸易与杂货业,如百货商店、精品店、时装店、药房和超市等;(3)房地产业,主要进行房地产投资;(4)各类服务业,包括医药行业;(5)石油化工业;(6)食品加工业;(7)文化传播业。[64]另根据加拿大2006年人口普查和2011年统计局年鉴,东南亚各国除华人外的各族裔移民的职业构成,主要集中分布在如下几个行业:(1)农业林业渔业;(2)矿业和石油开采;(3)公共事业;(4)建筑业;(5)交通运输业;(6)信息和文化产业;(7)金融保险业;(8)教育和医疗服务业;(9)其他服务业。[65]从华人海外移民和其他族裔的职业构成来看,其受加拿大劳动力市场结构影响较大。

纵观东南亚地区移民在海外的职业构成可知,移民的就业与当地国市场结构、当地国移民就业政策、移民的类别、移民的教育水平、移民的文化因素等密切相关。除了难民以外,其他东南亚华人海外移民因重视教育,在移入国能获取更多的深造机会,所以华人海外移民在居住国就业市场中的就业率较高,所从事管理和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比例较大。而东南亚地区国家移民中的其他族群,如马来人、印尼人、越南人等,大多从事服务业、建筑业等基础行业的初级劳动。华人海外移民如以留学身份前往当地国,以后基本上都能在劳动力市场中从事较为高级的工作,而以难民、家庭团聚、合同工等身份迁移海外的群体,则在初级劳动行业占较大比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