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提问往往具有极大的随意性,提一些与教学无关的问题,追求表面的热闹。概括起来,教师提问有以下几种常见的错误。
(一)呆板平淡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同一个问题,如果问得平平淡淡,既不新颖又不奇特,而是“老调重弹”,那么对学生就没有吸引力。相反,如果变换一下提问的角度,使学生有新奇之感,那么学生就会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例如,学完《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单元,如果这样问:“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简述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过程”,就不如改为“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首先发生在美国,但是美国却没有形成战争策源地,德国和日本倒成为欧、亚战争策源地,为什么?”回答这种问题不仅需要记忆力,还需要分析、对比、归纳、综合的能力,无疑会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
(二)深浅失当
提问要难易适中,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易。提问时应尽力避免那些“怎么样”“对不对”之类的提问以及由此而引出的简单答复。
如在学完中国历史最后两章后,进行小结提问:“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是什么?”“南京是什么时候解放的?”“《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内容是什么?”这类问题就太一般化、模式化,学生可毫不费力地回答,这样的提问就很少有启发性。反之,如果换种方法问:“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我们做了哪些准备?”要回答这个问题,书中没有现成的答案,学生必须打开思路,到教材若干章节中去寻找,经过思索才能从政治上、思想上、军事上、能力上、组织上诸方面总结出答案。课堂提问容易了固然不好,但是太难了也不行。如初三学生学完《日本明治维新》一课后,向学生提出:“日本的明治维新与中国的戊戌变法有何异同?”这个问题对比一下不无意义。但是,要求学生回答似乎是难了些。原因是:第一,“戊戌变法”一节是学生在初中所学,学生对基本史实的记忆或已模糊;第二,题目本身没有提出要求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使回答者难以把握要点。因此,如果问题深浅失当,要么对学生缺乏激励作用,要么使学生觉得高不可攀,反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三)缺乏针对性
课堂提问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将问题设在重点和难点上,可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如复习《希腊城邦与亚历山大帝国》一课,教材的线索是奴隶制城市国家的出现、发展、繁荣和衰亡,为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丰富奴隶制国家这一概念,提问就必须始终紧扣这条主线。否则,毫无针对性地抓上一两个问题,为问而问,既不能给学生以完整的知识结构,又影响了学生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比如提问:“梭伦改革背景、内容、实质是什么?西波战争经过了几个阶段,有哪些著名的战役?伯罗奔尼撒战争是怎么回事?”这些问题虽也重要,但问得机械、盲目,缺乏联系性,不能引起学生探索的欲望,对于认识历史规律也无太大益处。但是,若变换角度,紧扣主线,效果会更好。如“梭伦改革对雅典奴隶制的发展有什么影响?为什么?”“西波战争为希腊奴隶制发展带来了好处?为什么?”“希腊奴隶制城市国家是怎样衰落下去的?”复习《希腊城邦与亚历山大帝国》一节若抓住了梭伦改革、西波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三个转折点逐层提问,脉络也就清楚了。
(四)提问脱离重点
提问不是围绕教学目的、重难点提实质性问题,而是在细枝末节上绕圈子。如教师讲《少年闰土》一课提的问题:闰土为什么要叫闰土呀,他的名字有什么说法吗?什么是长工,什么是短工,什么是忙月呀?文中提到的祭祀是多少年一回呀,为什么很重要?这些问题表面上看围绕着教材的内容——闰土的由来,家庭背景的交代和故事时间的交代,实际上背离了本文教学重点。文章通过作者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机智勇敢而又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作者与闰土儿时真挚而又短暂的友谊,表达作者对他的怀念与敬佩之情。据此,我们可以设计以下一套问题以帮助理解:1.从文中对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少年?2.你如何理解“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句话?3.课文记叙了“我”和闰土的哪几件事?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4.课文中的“我”喜欢“他”,是为什么呢?这样就能围绕教学目的来提问,既能帮助学生理解了文章层次,学习如何通过个性化语言塑造人物形象,如何运用白描的手法描摹景物;又激发了学生对儿时伙伴的思念之情,对儿时友谊的怀念之感,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样就能突出教学重点,较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五)提问模糊
提出的问题不明确,含糊不清或有歧义。学生不懂得问题的意识,或理解成其他的意思,只好猜测,试探性地回答,甚至答非所问,完全背离了问题的原意,这就造成了思维和理解的混乱,无法实现提问的目的。因而提问一定要明确清楚,使学生一听到问题就知道是什么意思。这样才容易使学生产生一个明确的思路,迅速正确地回答教师的提问。所谓含糊,一是指语意的含糊,二是指问题含糊。如《赵州桥》一课,教师问“赵州桥修得怎样?”这里的“修得怎么样”,到底是指桥的外观如何还是桥的功能如何?这里老师的问题显然指代不明。提问者设计的这一问题是学生理解整篇文章的关键,因此老师应该调整提问方式,可以将问题改为:赵州桥的外观是什么样的?这样设计有什么作用呢?这样一问,学生就明白了赵州桥实现功能是基于赵州桥的设计而来的,学生对这篇课文就有了更清楚的了解和更完整的掌握。
(六)提问零碎,缺乏层次
提问零碎,没有按照阅读思维的过程设计问题,使问题缺乏层次。常常是一想起就问,一会儿问东,一会儿问西,问得学生手忙脚乱,穷于应付,如有的教师在教《松鼠》一课第一自然段,主要是写松鼠吃饭时的活动。有教师问:“什么叫机灵,什么叫活泼?找出表现机灵的句子。后三段与这一段有什么联系?什么叫敏捷?这段主要写了松鼠的什么特点?”这样的设问,问题间缺乏联系,没有层次。这个例子,有经验的教师就会这样处理:(1)第一段主要写松鼠的什么特点?(2)从哪里看出松鼠的活泼?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3)哪些句子写松鼠动作敏捷?请你读一读;(4)第一段和后三段是什么关系?这样提问就层次分明,而又有内在联系,从阅读过程讲,是从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由初步了解大意到精读而深入理解,环环紧扣,层层深入;从思维角度讲是从综合到分析,从分析再到综合,尽管(1)和(4)问均属综合,但并非简单重复,前者从内容入手,后者着眼于形式而进一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这就符合阅读的程序,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问设计应根据课文的特点、阅读思维的程序进行设计。
(七)包办代替,自问自答
提出的问题中学生有一两个不能回答教师就慌了手脚,怕影响时间和效果,干脆就自己回答,这就失去了提问的意义。学生不能回答的原因有很多,有时是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没理解问题的意思,或没有认真思考,或学生胆小怯场不敢讲;有的是教师表达不清楚,有的可能是问题太难,不易回答,等。我们设计提问的时候,就要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进行周密的思考,根据不同的情况而设计好不同的问题,特别是有些难度大的问题,应设计好一两套帮助学生理解的过渡性问题,才会收到理想的效果。同时,我们在课堂上应针对实际情况,根据获得的信息反馈,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提问。比如《金色的鱼钩》一文,教师问:“鱼钩为什么是金色的?”一下把学生给问哑了,一连抽几个同学都不能回答。遇此情况,教师另想办法。比如,咱们先阅读课文,从后面的几个问题去思考:(1)关于鱼钩的描写有什么?(2)当时有哪些人参与?(3)没有鱼钩会怎么样?(4)那么鱼钩代表着什么?学生很快把问题解决了。可见,我们在备课时,要认真了解学生,认真分析问题的难易,精心设计提问。对那些难度大的实质性问题,还应认真分析学生可能会出现几种回答,便于及时地提出一些应变性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八)对学生的回答不表态、不评价
对学生的回答不表态、不评价,放任自流,即使表态也含糊其辞或是褒贬过度、夸大其词。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学生便会失去回答问题的兴趣。这方面的失误,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备课设计提问时,教师没有认真分析和周密思考。提问的目的是什么、标准又是什么、可能会有几种回答,这些问题在提问以前,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知识性强的问题,教师自己要先弄清楚,决不能有半点含糊,否则就无法评价。学生回答提问,在一般情况下不外乎是:要么合乎要求;要么完全离开了问题的内容。我们可以针对这些实际情况给予正确的评价。二是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没有认真听,也没有趁此机会去查看教案,或是在进行板书时不能合理地分配注意力,导致评价时心中无数、无话可说。(www.xing528.com)
(九)居高临下、态度生硬
提问时摆教师的架子,以权威者的姿态,居高临下地对学生提问。这种刻板、僵硬的气氛,不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学生可能怕回答出错,因而不敢回答老师所提的问题。例如,有位教师要求学生选词填空,板着面孔对学生说:“谁给我把这个词找出来填上!我叫到谁,谁就来回答。”“快举手,谁不举手我就叫谁!”结果,很简单的问题,没有一个同学愿意来回答,都低着头,不敢正视老师。老师这种做法,实际是没有经验的表现。生硬的态度、古板的问话,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给学生增加了许多额外的压力,不利于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对回答问题产生压力。一位有经验的教师,对同样的选词填空,他的处理却有差别。他带着微笑对学生说:“小朋友先找找,看谁最先找出这个词。”很快同学们就举起了手,接着,他用和蔼的目光看着同学们,高兴地说:“好!短时间就有这么多同学找到了,这样吧,我们就请这位同学来讲给大家听。”教师和蔼可亲、礼貌用语、平等发问,就打消了学生的紧张感,消除了师生之间的界限,营造了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
拓展阅读
我国古代的问答法教学(节选)[5]
问答法是一种古老的教学方法。如何进行问答法教学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自春秋战国以来,不少学者总结了这方面的经验,大致有以下几点:
1.问,要先易后难。《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从容易的地方入手,然后再劈砍它坚硬的“节目”。这样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通过问答自然能够解答一切深奥难懂的道理。否则,容易的还不懂却先问难的,终究是不会弄明白的。宋朝朱熹也曾说:“问学如登塔,逐一层登上去,上面一层,虽不问人,亦自见得”。
2.问,要态度诚恳。答,要“不傲”“不隐”“不瞽”。问在当时是求知求教的主要途径所以问者必须“礼恭”“辞顺”“色从”,即便饱学之士也不例外。答问要看问者的态度和表现来决定自己的发言,即荀子所说:问者表现很有礼貌,才可以告诉他解决问题的途径;问者言辞恭顺,才可以对他做理论的分析;在分析解答时如果看到学生表情无难色,而且能随从教师的分析去思考,那就可以和他作更深的探讨和解释了。否则,就适可而止,或根本不给予解答。如果对不该答的作答,那就叫作“傲”(躁),该答的不答,就叫作“隐”(隐蔽),如果不看问者的态度和神色而作答,那就叫作“瞽”(盲人)。所以答问要“不傲”“不隐”“不瞽”。
3.鼓励学生发问。儒家大师虽然主张叩则鸣,不叩则不鸣,但他们在教学中还是积极鼓动学生发问,表扬学生提问的。例如,东汉王充说“不问不知”,“不问不识”,更主张“距师”以问,提倡向老师提出不同意见。
4.针对学生的差异,对同样的问题给予不同的解答。孔子在这方面做得非常突出,在《论语》一书中,记载了许多他根据提问者不同的气质、才具、境遇和水平,对同样问题给予不同解答,而使不同情况的学生都能够有所领悟的实例。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也正是从这种问答法教学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5.不该答的不予回答。除了对礼不恭、辞不顺、色不从的发问者不予回答外,荀子在《劝学篇》提出“问楷者勿告也”。“问梏”即问非礼悖义的丑事,根据“非礼勿言”的原则,那是不能给予回答的。
课后练习
1.课堂提问有哪些意义?
2.课堂问答有哪些基本要求?
3.课堂问答应避免哪些错误的提问方式?这些错误的提问方式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请举例说明。
4.你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良好的提问方式能够给教学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