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书设计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抽取其关键词句,按照其逻辑关系和结构方式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
(一)板书的种类
根据板书的形式特征把板书分为提纲式、词语式、表格式、图文式四种。
1.提纲式
提纲式板书是按照教材内容和教师讲解顺序,提纲挈领编排教学语言的书写形式。这种板书以大小不同的编号按约定的层次、含义标示相应语句的逻辑地位,以此体现教学信息的基本逻辑结构和体系。这种形式主要是纲要性地突出重点,逻辑性强,重点清晰,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和掌握教学内容。例:某心理学教师在讲授认识过程时设计了如下板书(图2-4)。
图2-4 “认识过程”提纲式板书
这类板书主要的特点是逻辑性强,重点突出,便于学生学习和记忆。
2.词语式
词语式板书是指整个板书构成主要是词语,这些词语都是教学内容的关键词或重点词,用词语排列的顺序体现板书结构或体现教学内容的基本逻辑联系。这类板书对教学内容有“画龙点睛”之妙,有“辨一叶以知全秋”的作用。
例:某教师讲授《东郭先生和狼》(原沪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时设计了如下板书(图2-5)。
图2-4 “认识过程”提纲式板书
这类板书主要的特点是逻辑性强,重点突出,便于学生学习和记忆。
2.词语式
词语式板书是指整个板书构成主要是词语,这些词语都是教学内容的关键词或重点词,用词语排列的顺序体现板书结构或体现教学内容的基本逻辑联系。这类板书对教学内容有“画龙点睛”之妙,有“辨一叶以知全秋”的作用。
例:某教师讲授《东郭先生和狼》(原沪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时设计了如下板书(图2-5)。
图2-5 《东郭先生和狼》词语式板书
上述板书只不过几个字另加了几个符号,学生看了板书就能联想课文的内容、事件发展的经过和结果。又如某教师在讲授《少年闰土》(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时设计了如下板书(图2-6)。
图2-5 《东郭先生和狼》词语式板书
上述板书只不过几个字另加了几个符号,学生看了板书就能联想课文的内容、事件发展的经过和结果。又如某教师在讲授《少年闰土》(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时设计了如下板书(图2-6)。
图2-6 《少年闰土》词语式板书
这一板书由三个纵排组成。第一纵排是关于我的,描写词语有“少爷”“喜欢”“佩服”“怀念”;第二个和第三个纵排是关于闰土的,第二个纵排是其特点的概括,第三个纵排是更具体的描写词语。从横向上看三个纵排分成几个相对的描写部分,如第一纵排我的“喜欢”,横向对第二个纵排“海边的农村少年”闰土,和第三纵排的“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色项圈”。这一横向关系表明“我”“喜欢”“闰土”这位“海边农村少年”,其形象特点是“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色项圈”。这种板书用词语的顺序来体现逻辑结构,如果语词的顺序不正确,便会严重影响板书的逻辑性和清晰度。
3.表格式
这种形式的板书是根据教材内容可明显分类、分项的特点而设计的,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表格,提出相应的问题,在讲解中将关键词填入表格。这类板书最大的特点是易于把握事物的特点,比较容易进行区别和比较。
例:一位教师在讲解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时,设计了如下板书(表2-2
表2-2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
图2-6 《少年闰土》词语式板书
这一板书由三个纵排组成。第一纵排是关于我的,描写词语有“少爷”“喜欢”“佩服”“怀念”;第二个和第三个纵排是关于闰土的,第二个纵排是其特点的概括,第三个纵排是更具体的描写词语。从横向上看三个纵排分成几个相对的描写部分,如第一纵排我的“喜欢”,横向对第二个纵排“海边的农村少年”闰土,和第三纵排的“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色项圈”。这一横向关系表明“我”“喜欢”“闰土”这位“海边农村少年”,其形象特点是“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色项圈”。这种板书用词语的顺序来体现逻辑结构,如果语词的顺序不正确,便会严重影响板书的逻辑性和清晰度。
3.表格式
这种形式的板书是根据教材内容可明显分类、分项的特点而设计的,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表格,提出相应的问题,在讲解中将关键词填入表格。这类板书最大的特点是易于把握事物的特点,比较容易进行区别和比较。
例:一位教师在讲解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时,设计了如下板书(表2-2
表2-2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
再如:小学语文《新型玻璃》(原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一课的板书设计也体现了这类板书的特点(表2-3)。
表2-3 《新型玻璃》表格式板书
再如:小学语文《新型玻璃》(原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一课的板书设计也体现了这类板书的特点(表2-3)。
表2-3 《新型玻璃》表格式板书
4.图文式
图文式板书是指以形象或接近形象的图样及部分文字组成有关教学内容的板书。它的特点是形象展示了教材内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物,一经图示,则一目了然。图文式版书能生动形象地再现原文,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例如:一位高中物理教师在物理课中关于《杠杆原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一节设计了如下板书(图2-7)。
4.图文式
图文式板书是指以形象或接近形象的图样及部分文字组成有关教学内容的板书。它的特点是形象展示了教材内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物,一经图示,则一目了然。图文式版书能生动形象地再现原文,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例如:一位高中物理教师在物理课中关于《杠杆原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一节设计了如下板书(图2-7)。
图2-7 《杠杆原理》图文式板书
图文式板书在各级各科教学中应用较多,如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关于自然科学的课程。几乎可以说,在这些课程中,如果没有图文式板书来“画”出现象的状态,就不能很好地讲解有关的概念和原理。
(二)板书的内容
板书应当反映教学内容的系统、重点和层次,也就是说要体现内容的深入发展过程。具体地说以下几个方面应有所反映:
第一,教学的提纲,即大、中、小标题;
第二,教学的要点,尤其是一些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
第三,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第四,例题及解题过程;
第五,必要的图表、图解和图画;
第六,结论。
当然,由于每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加之每堂课的教学内容不同,板书的内容也不尽一致,不能一概而论,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但不管怎么样,较好而完整的板书,应能概括一节课的主要内容。
(三)板书设计的技能要求
1.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具有概括性
板书设计的概括性有三个要求:一要注意紧扣课文,否则概括就失去了对象;二要挑选关键词,否则概括就没有根据;三要做到精练恰当,否则概括就无法体现。就是说要用最精确的文字或者符号,用最清晰的板书格式把文中最重要的内容、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作者的思路等,随着教学过程的进展,逐渐在黑板上再现出来。少而精的板书,内容突出,便于学生直观地掌握要点内容。写得太多、太杂,就会使整个黑板出现“甲乙丙丁,一二三四”开杂货铺的现象,教师不胜其苦,学生不胜其烦,效果甚差。学生一节课都在拼命记笔记,思维活动必然处在被阻状态,既消耗了大量体力,又分散了听课的注意力。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在全力以赴完成抄写动作时,必然使大脑皮层额叶区成为优势兴奋中心,而“听”的颞叶区就会出现抑制状态,故而出现“听而不闻”的现象,影响了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这种板书方法,显然存在着使学生“上课抄笔记,课后背笔记”,学生对知识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弊病,压抑了学生智力的活跃发展。
例:有位教师教《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原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按照故事情节展开,作了如下板书(图2-8)。(www.xing528.com)
图2-7 《杠杆原理》图文式板书
图文式板书在各级各科教学中应用较多,如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关于自然科学的课程。几乎可以说,在这些课程中,如果没有图文式板书来“画”出现象的状态,就不能很好地讲解有关的概念和原理。
(二)板书的内容
板书应当反映教学内容的系统、重点和层次,也就是说要体现内容的深入发展过程。具体地说以下几个方面应有所反映:
第一,教学的提纲,即大、中、小标题;
第二,教学的要点,尤其是一些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
第三,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第四,例题及解题过程;
第五,必要的图表、图解和图画;
第六,结论。
当然,由于每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加之每堂课的教学内容不同,板书的内容也不尽一致,不能一概而论,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但不管怎么样,较好而完整的板书,应能概括一节课的主要内容。
(三)板书设计的技能要求
1.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具有概括性
板书设计的概括性有三个要求:一要注意紧扣课文,否则概括就失去了对象;二要挑选关键词,否则概括就没有根据;三要做到精练恰当,否则概括就无法体现。就是说要用最精确的文字或者符号,用最清晰的板书格式把文中最重要的内容、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作者的思路等,随着教学过程的进展,逐渐在黑板上再现出来。少而精的板书,内容突出,便于学生直观地掌握要点内容。写得太多、太杂,就会使整个黑板出现“甲乙丙丁,一二三四”开杂货铺的现象,教师不胜其苦,学生不胜其烦,效果甚差。学生一节课都在拼命记笔记,思维活动必然处在被阻状态,既消耗了大量体力,又分散了听课的注意力。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在全力以赴完成抄写动作时,必然使大脑皮层额叶区成为优势兴奋中心,而“听”的颞叶区就会出现抑制状态,故而出现“听而不闻”的现象,影响了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这种板书方法,显然存在着使学生“上课抄笔记,课后背笔记”,学生对知识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弊病,压抑了学生智力的活跃发展。
例:有位教师教《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原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按照故事情节展开,作了如下板书(图2-8)。
图2-8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板书
教师的五个“贪”由小到大排列起来,非常精练,使学生领悟了课文的中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种板书言简意赅,鲜明醒目,教师易写,学生易记。
2.精选内容,突出重点,具有典型性
凡与教学目的密切相关的,出现板书,可使学生加深印象;凡与教学目的关系不大的则不出现。例如《将相和》(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目的之一就是认识蔺相如和廉颇两个主要人物的品质。在分析蔺相如这个人物时,一位老师设计了如下板书(图2-9)。
图2-8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板书
教师的五个“贪”由小到大排列起来,非常精练,使学生领悟了课文的中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种板书言简意赅,鲜明醒目,教师易写,学生易记。
2.精选内容,突出重点,具有典型性
凡与教学目的密切相关的,出现板书,可使学生加深印象;凡与教学目的关系不大的则不出现。例如《将相和》(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目的之一就是认识蔺相如和廉颇两个主要人物的品质。在分析蔺相如这个人物时,一位老师设计了如下板书(图2-9)。
图2-9 《将相和》板书
3.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富有启发性
板书能弥补语言讲授的不足,能把教材脉络结构和重点条理化、直观、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因此在设计板书时务必做到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大、中、小标题层层相扣,低一级的标题要能说明上一级标题的内容。标题序号要体现层次性,如按“一”“(一)”“1”“(1)”“A”的顺序进行。同时,板书是静态的,而学生的思维是动态的。教师在设计板书时要富有启发性,力求做到使静态的文字、符号变成学生头脑中积极而又有效的思维活动。这就是“静中有动”,一般采用“对比法”“渲染法”和“画图与讲解配合法”。
所谓对比法,就是把正反词语或容易混淆的概念板书在一起,以便于学生对照、比较、区别、分化,这种板书由于正反鲜明,对比强烈,能使学生获得对知识记忆准确而巩固的效果。
所谓“渲染法”,就是放大字体或用彩色粉笔装饰,以创设情境,催人深思,强化效果,这种板书就像电影特写镜头一样,顿时扑入眼帘,特点突出,色彩鲜明,感染力强,使人久而不忘。
所谓“画图与讲解配合法”,就是按教材要求和讲解顺序逐步完成,教师画图不仅要逼真,要有艺术性,而且要边画边讲,在“动”中进行,对学生可以起到“看起来自然,听起来明白,记起来深刻”的良好效果。
4.布局合理,形式多样,具有欣赏性
板书设计的一般“模式”常把黑板分为主体部分(主板书)和辅助板书(副板书)。主板书作为讲授教材内容的系统板书之用;辅助板书可灵活机动,常用来作为书写需要提示的字、词、概念和与本节课有联系的知识之用。副板书可以根据需要随擦随写,下课后,别人一看板书,尤其是主板书,就能知道这节课所授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结构和教学过程,清清爽爽、一目了然。教师不能上得堂来,兴之所至,这里一个公式,那里一标题,写了擦,擦了写,随心所欲。
同时在板书设计中人们经常使用的并且为大家共识的符号应该牢记于心,如用“↓”表示事物的发展;用“:”表示提示;用“{”表示事物之间的包容关系;用“≈”表示重点;用“→←”表示两个事物之间相互影响、辩证统一。记住这些符号,有利于板书设计形象直观、美观大方。
5.随机应变,不墨守成规,具有灵活性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常常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使原定的板书难以自然出现,不能“水到渠成”,这时候,就要在不影响教学要求的前提下,适当地采取随机应变措施,而不可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为此,除了尽可能周全地设想板书方案以外,设计时还要适当留有余地,主动地给学生“留有想头”,使他们获得“填补空白”的思维机会,享受发现与创造的乐趣。这样做,不光使板书设计更完美、更合理,而且上课时也更灵活自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得到进一步调动。
如:某教师讲授《林海》这篇散文时,根据她的备课,设计了板书如图2-10(A)。
可是检查学生预习时,有的学生提问说:“为什么书中三次提到‘亲切、舒服’,这样写不是太重复了吗?”学生提的问题正是本文的重点之所在,作为教师不仅在讲课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而且在板书设计中也要帮助学生理解这个问题。因此,这位教师重新设计了板书如图2-10(B)。
板书(B)的设计抓住了“亲切舒服”四个字,三次出现,在书写安排上略有斜度,并用三个箭头把它们联系起来,不仅强调了课文的中心,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三次出现“亲切舒服”是作者感情一次比一次的升华的结果,有助于学生理解岭与人的关系:岭养人,人育林,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人们使大兴安岭万古长青。大兴安岭可以永远为人类造福,这样就能使国家兴旺发达,人民安居乐业,也就是起了兴国安邦的作用。随着课文的讲解,教师一步一步地展示板书,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难点理解了,觉得三次出现“亲切舒服”不是多余的重复,而正是文章写得好的地方。
图2-9 《将相和》板书
3.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富有启发性
板书能弥补语言讲授的不足,能把教材脉络结构和重点条理化、直观、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因此在设计板书时务必做到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大、中、小标题层层相扣,低一级的标题要能说明上一级标题的内容。标题序号要体现层次性,如按“一”“(一)”“1”“(1)”“A”的顺序进行。同时,板书是静态的,而学生的思维是动态的。教师在设计板书时要富有启发性,力求做到使静态的文字、符号变成学生头脑中积极而又有效的思维活动。这就是“静中有动”,一般采用“对比法”“渲染法”和“画图与讲解配合法”。
所谓对比法,就是把正反词语或容易混淆的概念板书在一起,以便于学生对照、比较、区别、分化,这种板书由于正反鲜明,对比强烈,能使学生获得对知识记忆准确而巩固的效果。
所谓“渲染法”,就是放大字体或用彩色粉笔装饰,以创设情境,催人深思,强化效果,这种板书就像电影特写镜头一样,顿时扑入眼帘,特点突出,色彩鲜明,感染力强,使人久而不忘。
所谓“画图与讲解配合法”,就是按教材要求和讲解顺序逐步完成,教师画图不仅要逼真,要有艺术性,而且要边画边讲,在“动”中进行,对学生可以起到“看起来自然,听起来明白,记起来深刻”的良好效果。
4.布局合理,形式多样,具有欣赏性
板书设计的一般“模式”常把黑板分为主体部分(主板书)和辅助板书(副板书)。主板书作为讲授教材内容的系统板书之用;辅助板书可灵活机动,常用来作为书写需要提示的字、词、概念和与本节课有联系的知识之用。副板书可以根据需要随擦随写,下课后,别人一看板书,尤其是主板书,就能知道这节课所授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结构和教学过程,清清爽爽、一目了然。教师不能上得堂来,兴之所至,这里一个公式,那里一标题,写了擦,擦了写,随心所欲。
同时在板书设计中人们经常使用的并且为大家共识的符号应该牢记于心,如用“↓”表示事物的发展;用“:”表示提示;用“{”表示事物之间的包容关系;用“≈”表示重点;用“→←”表示两个事物之间相互影响、辩证统一。记住这些符号,有利于板书设计形象直观、美观大方。
5.随机应变,不墨守成规,具有灵活性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常常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使原定的板书难以自然出现,不能“水到渠成”,这时候,就要在不影响教学要求的前提下,适当地采取随机应变措施,而不可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为此,除了尽可能周全地设想板书方案以外,设计时还要适当留有余地,主动地给学生“留有想头”,使他们获得“填补空白”的思维机会,享受发现与创造的乐趣。这样做,不光使板书设计更完美、更合理,而且上课时也更灵活自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得到进一步调动。
如:某教师讲授《林海》这篇散文时,根据她的备课,设计了板书如图2-10(A)。
可是检查学生预习时,有的学生提问说:“为什么书中三次提到‘亲切、舒服’,这样写不是太重复了吗?”学生提的问题正是本文的重点之所在,作为教师不仅在讲课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而且在板书设计中也要帮助学生理解这个问题。因此,这位教师重新设计了板书如图2-10(B)。
板书(B)的设计抓住了“亲切舒服”四个字,三次出现,在书写安排上略有斜度,并用三个箭头把它们联系起来,不仅强调了课文的中心,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三次出现“亲切舒服”是作者感情一次比一次的升华的结果,有助于学生理解岭与人的关系:岭养人,人育林,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人们使大兴安岭万古长青。大兴安岭可以永远为人类造福,这样就能使国家兴旺发达,人民安居乐业,也就是起了兴国安邦的作用。随着课文的讲解,教师一步一步地展示板书,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难点理解了,觉得三次出现“亲切舒服”不是多余的重复,而正是文章写得好的地方。
图2-10 (A)《林海》(原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板书
图2-10 (A)《林海》(原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板书
图2-10 (B)《林海》(原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板书
图2-10 (B)《林海》(原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板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