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污水变干净了
设计教师:陈莉霞
活动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索污水处理的有效方法。
2.了解水循环利用的过程,提高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自制《污水变干净了》PPT课件。
2.每组一盆污水、污水处理装置和材料、说明书。
活动过程
一、出示污水图片
1.你看到了什么?
2.这么多的污水有什么危害?该怎么办?
二、第一次探索污水处理
1.(教师介绍材料)一盆污水、过滤装置、海绵、网纱、石英石。
2.小组合作,一起商量尝试用哪些材料可以让污水变干净。
3.幼儿合作探索。
4.分享交流每个小组的方法,看看是否成功。
三、第二次探索正确的污水处理方法
1.阅读说明书。
这本说明书你们能看得懂吗?你觉得应该怎么操作才能对污水进行处理?
2.用PPT图片梳理正确使用污水装置和材料的方法。
3.幼儿以合作的方式再次尝试污水处理。
四、活动延伸
你家里一般是怎么处理用过的水的呢?会循环利用吗?
科学活动:有用的便便
设计教师:亓开井
活动目标
1.了解通过不同方式的加工,便便能变成有用的东西。
2.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感受便便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好处。
活动准备
1.《有用的便便》PPT。
2.关于猪粪变成有机肥料演变过程的图片。
3.图片连线板,上面的内容为:屎壳郎、大象粪便;狐狸、猫屎;松鼠、牛粪。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题
1.讲述故事的第一部分,提问:大家为什么都躲得远远的?
2.小结:对呀!各种各样的便便都好臭。
二、了解便便的用途
1.这么臭的便便有用吗?为什么?
2.继续讲述故事,提问:为什么猪便便是最好的肥料?它又是怎么变成有机肥料的呢?
3.排图操作。
(1)要求:①小组合作;②相互讨论排序,并说出理由。
(2)幼儿操作。
(3)幼儿代表发言。
(4)结合PPT,梳理经验。
三、了解不同的便便有不同的作用
1.讲述故事,提问:屎壳郎有什么办法?
2.幼儿操作。
3.教师引导、验证。
四、活动延伸
探讨小朋友的便便有什么作用。(www.xing528.com)
美术活动:牛奶盒多变
设计教师:邹丽娜
活动目标
1.大胆想象创意,将牛奶盒改造成有用的东西。
2.乐意介绍自己的作品,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上好底色的牛奶盒、扭扭棒、各色卡纸、已完成作品的图片。
2.剪刀、胶水、蜡笔、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牛奶盒,交流讨论
1.这是什么?这么多的牛奶盒是怎么来的?
2.这些牛奶盒可以用来做什么?我们可以怎么利用呢?
二、欣赏作品,激发灵感
1.你喜欢哪个作品,为什么?
2.如果请你改造牛奶盒,你会改造成什么东西?
三、自主操作,师巡回指导
1.介绍材料。
2.要求:(1)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创造。
(2)节约使用辅助材料。
四、分享自己的作品
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五、活动延伸
探讨还有什么可回收物可以改造。
语言活动:地球不是垃圾桶
设计教师:张碧扬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绘本,知道不同的垃圾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2.养成良好的习惯,减少垃圾的产生。
活动准备
各种垃圾的图片PPT、自制绘本(节选)PPT。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周末,妈妈在家大扫除,妮妮进门大吃一惊,说:“哇!好多的垃圾啊!”
2.出示垃圾的图片(播放PPT)
(1)什么东西妈妈不要了?(播放PPT《都不要了》)
(2)这么多垃圾都不要了,是不是有点可惜?
二、垃圾再利用
1.这些垃圾该怎么处理呢?你有什么好办法?
小结:原来有些垃圾不一定要扔掉,还可以再利用。
2.看一看,想一想,这些垃圾还有什么用处?
每人找一张垃圾的图片,说一说有什么办法能让垃圾得到再利用?
3.幼儿操作。
三、交流
1.幼儿说一说自己所领取的图片上的垃圾有什么再利用的方法。
2.根据幼儿的回答在黑板上张贴图片,教师有意识地归纳不同垃圾再利用的方法(比如交换、修补、改造、卖掉、送人等)。
3.妈妈说:“这些垃圾都进行了再利用,真的是太好了!”
四、如何减少垃圾
1.有什么办法可以减少垃圾?
2.幼儿自主阅读绘本,并交流、小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