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海南岛作为经济特区,成为投资开发和旅游度假的热门地区。自1992年以来,随着洋浦经济开发区、海口保税区、三亚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等的设立及白沙门、高隆湾、万泉河等旅游区的重点开发,海南环岛迎来了港口码头、填海造陆和海滨旅游区的建设热潮。海口市的万绿园和三亚市的凤凰岛是这一阶段海南岛填海造陆的典型工程。2010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海南岛旅游度假资源的开发掀起新一轮高潮。由于海岸线上的旅游资源开发已较为深入、剩余空间较有限,加上管理部门严格限制了填海造陆对海岸线资源的占用,新一轮的海南环岛开发工程以人工岛的建设为主导。截至2017年4月,海南环岛在建的人工岛有12个,其中海口市和三亚市占一半以上,其他则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东部海岸;12个人工岛涉及的用海面积达到3 960公顷,而2013年海南全省成交土地面积只有2 370公顷。2008—2016年海南环岛的人工岛建设情况见表5-1。
表5-1 2008—2016年海南环岛的人工岛建设情况
(www.xing528.com)
人工岛通常是指采用填海造陆的方式,在暗礁或浅滩的基础上进行建筑的人工岛屿。从经济角度来看,地产开发过程中填海造陆的成本比使用陆地的成本低;从旅游资源角度来看,人工岛的海景景观较陆地上更为丰富;人工岛的建设不仅对自然岸线的占用有限,还大大扩展了人工岸线的长度、增加了海岸线资源。但是,人工岛的建设并不是对陆地的自然海岸线毫无影响。除了对湿地、珊瑚礁及附近海域的生态环境可能造成影响(Burton,等,1996;Salahuddin,2006;朱高儒,许学工,2011),人工岛的施工和存在还会使水动力环境、泥沙输移、水下地形和岸滩地貌发生改变。除了人工岛本身的直接影响,还有连接人工岛与陆地的海上栈桥或海底隧道的影响。而填筑施工过程中所需土石料的开采,某些情况下,为了节省成本而在人工岛附近浅海区域直接进行,则加剧了人工岛建设对海域生态和水下地形的影响,且可能进一步对海岸的地貌产生作用。
利用人工岛修建前后的遥感图像及附近海岸的岸滩剖面测量数据对海南环岛的多个人工岛建设对海岸地貌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人工岛建中对海南岛岸滩地貌产生影响的主要方式和存在的问题,为海南岛自然岸滩的开发保护及国际旅游岛的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