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本研究对模型结果的需求主要在海南岛沿岸区域,所以选取海南岛北部、东部和南部近海区域的站点数据分别对模型的流场、潮位和波浪场进行验证。模型验证所使用的流场和潮位实测数据来自海南省海洋开发规划设计研究院。其中,潮位站T1(玉苞角站)和T2(马村站)及测流站V1(澄迈湾)的观测时间是北京时间2005年1月23日9:00—24日17:00;潮位站T3(冯家湾)的观测时间是2009年10月9日12:00—10日13:10;测流站V2(海口湾西侧偏南)和V3(海口湾西侧偏北)的观测时间是2009年10月14日11:00—15日11:00;测流站V4(海口湾)的观测时间是2009年11月7日10:00—8日11:00;潮位站T4(龙栖湾东侧)和测流站V5(龙栖湾西侧)的观测时间是2010年5月16日8:50—17日10:00。波浪观测点W1位于海南岛东南部的大花角附近海域,波浪观测采用MKⅢ型方向波浪浮标进行测量统计,观测结果由相关论文中获取(李淑江,等,2016)。
因为用于模型验证的不同站点的实测数据观测时间间隔较大,所以针对不同站点的观测时间分别进行模拟和验证;为了使外海边界传入的潮波和环岛流场更加稳定且波浪场充分发展,模型开始模拟的时间比实测数据观测时间提前7天。实测数据与TELEMAC模型模拟结果对比如图4-2~图4-4所示。总体来看,虽然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有一定的误差,但潮位、流速、流向的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在相位和振幅上都基本相符,波浪模拟结果的波动变化也与实测数据匹配较好。根据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均方根误差(图4-2~图4-4中各小图左下角的数字),可以认为模型的流场、潮位和波浪模拟结果总体可靠,能够用于海南岛近岸海域水动力环境的模拟研究。
图4-2 TELEMAC模型结果与实测流速流向数据的对比
(实线代表模拟结果,散点代表观测流场;各图中左下角数字为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均方根误差)
(www.xing528.com)
图4-3 TELEMAC模型结果与实测潮位数据的对比
(实线代表模拟结果,散点代表观测潮位;各图中左下角数字为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均方根误差)
图4-4 TELEMAC模型结果与实测波浪数据的对比
(实线代表模拟结果,虚线代表观测波高、波周期和波向。各图中左下角数字为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均方根误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