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为实现资本时空界限的历史意义奠定基础

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为实现资本时空界限的历史意义奠定基础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以资本为核心的市场经济是把人当作经济人,把资本积累当作社会一切活动的最高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出发点是人类社会,人是具有全面需求的“现实的人”,社会是作为现实的人的社会。因此在这个阶段里,就更需要国家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把社会和谐,把人本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原则。无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都是以资本为基础的。

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为实现资本时空界限的历史意义奠定基础

资本主义制度下,以资本为核心的市场经济是把人当作经济人,把资本积累当作社会一切活动的最高原则。根据马克思的分析,第二大社会形式的历史阶段是以对物的依赖为基础的。在这个时期,人的自由发展是建立在把自己的全部时间、空间都用于资本生产的基础上的。因此资本利益的实现是以牺牲广大劳动者的发展为前提的。“迄今为止一切文明和社会发展都是以这种对抗为基础。”[54]在资本和劳动对抗的社会关系和制度下,无论是雇佣工人还是资本家都是为了资本的增殖而存在,人受到了轻视、蔑视。生活在对抗性关系中的人不能实现人的全面需求和全面的发展。资本将人从对人的依赖关系中解放出来,又使人陷入了对物的依赖。资本把人当作一种生产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一样在市场中进行配置,由此产生出的巨大生产力不再来自人的联合,而是来自资本的联合。“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55],人们不再能驾驭资本形成的这种市场的力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出发点是人类社会,人是具有全面需求的“现实的人”,社会是作为现实的人的社会。个人是不可能驾驭、改变市场力量的强制的,只有社会制度的建设者和维护者才有可能引导、调控资本的权力。当社会制度为人的自由和发展提供可能性前提时,人才可能成为全面发展的“现实的人”。“以人为本”就是要打破那种“以资为本”的逻辑,不是把人看作一个赚钱的机器,而是确立人在生产、生活中的主体地位。资本在市场化运作下带来的货币财富不是仅仅为了使其增殖,而是为了人的发展。“对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就是说,为了人并且通过人对人的本质和人的生命、对象性的人和人的作品的感性的占有,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直接的、片面的享受,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占有、拥有。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56]作为“现实的人”的劳动不再只为资本增殖而生产,而是人在劳动中体验到自身是作为自由自觉的存在物。目前中国还处于第二大社会形式的历史阶段,还需要资本来组织生产,这就难免要牺牲人民的发展空间。因此在这个阶段里,就更需要国家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把社会和谐,把人本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原则。国家不是为资本服务,而是驾驭、引导、调控资本,使其为人的发展服务。

无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都是以资本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它经历了从自由市场经济、垄断市场经济到现在的在国家干预下的市场经济几个阶段。我国曾长期排斥市场,认为计划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长期一味的计划经济导致社会主义经济缺乏活力。在经历了艰难摸索和惨痛教训之后,我国逐渐意识到市场经济是历史性的,它是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在这一历史性的条件下,市场和计划都必不可少。无论哪种制度的国家都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

无论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不可避免地参与到世界市场经济的体系中,分配不均衡的世界资源和日益加深的国际分工将世界各国都连在了一起。自20世纪90年代起,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迅速提升。一方面,世界各国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领域的联系日益密切,由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分配的不平衡,国际分工程度日益加深,世界各国越来越形成“地球村经济”。20世纪70年代以后跨国公司的活跃更加深了国际贸易和交流。另一方面,不同国家政治经济政策相互影响和合作加深。经济区域集团进一步发展和扩大,世界经济的融合要求不同制度的国家都必须对自己的市场经济体制进行调整或改革。

在遵循市场经济的原则、改善投资环境、理性地为市场和资本服务方面,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是没有区别的,区别在于发展市场经济的根本出发点和目的。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全社会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以资本增殖为原则,维护支配社会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人看作是具有全面需求的“现实的人”,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把社会看作是资本的社会,这个社会中的人都是经济人。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发展资本的目的是驾驭资本,使资本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这就需要社会主义国家担负起给资本划界的责任,将资本控制在有利于社会化生产的范围内,对关乎人民共同利益和人类未来发展的领域要实现行政干预和保障,规避市场经济带来的事实上的不公平,真正做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通过资本运作,依靠市场原则进行社会化生产,并不能区分社会制度的性质。一个社会制度的性质关键是要看资本被谁掌握,为谁服务。如果资本的力量被代表私人利益的集团掌握,广大人民群众成为资本增殖的工具,这样的社会就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如果资本的力量被代表全社会共同利益的力量掌握,成为实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途径,这样的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www.xing528.com)

也许有人会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特点是公有制,这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实际上,公有和私有都是指经济的组织原则,在市场上都必须遵守市场、资本的原则。不论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会运用各种经济制度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也有公有制,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过程中,也有一些时期公有制甚至占有绝对优势地位。例如,“二战”之后,英国政府对煤炭、运输、电力、钢铁等部门实行了国有化。“二战”后,法国全国抗敌委员会的纲领规定:“大型国有化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57]可见,哪种企业所有制形式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幸福,是根据历史趋势和现有实际状况决定的,采取什么样的所有制并不决定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历史事实都证明,是先由那些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取得国家政权后,才建立起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所有制形式。企业组织采取哪种所有制形式并不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决定社会制度性质的是执政党的价值观和国家政权的性质。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而言,采取什么样的经济企业组织形式更符合“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要求,还需要长期的探索,但是不论哪种组织形式都属于市场原则的范围,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按照社会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来区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那么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一系列福利政策,比如“从摇篮到坟墓”、使社会成员拥有“初始资本”、社会控制投资等,在实现人们共同利益上做得更好。这又怎么能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呢?毫无疑问,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这些方案和措施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但是不要忘记,资本主义国家优质的福利并不是市场、资本原则的结果,而是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是民主党或工党长期执政的结果。市场经济表面上是满足消费者个人或家庭的喜好和需求,实质上只是为了促进更多的消费,实现资本利润。另外,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制的开始是为了解决周期性经济危机。由于经济危机破坏了资本的运行,进而导致政治的危机,这才使资本主义国家走上了福利国家的道路。到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高昂的福利政策阻碍了资本的流通,资本主义国家从国家干预制度转向了价格市场化、私有化的自由市场制度。因此,所谓高福利制度最终的出发点和目的仍然是为资本服务。最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助强大的资本实力,在全球化市场中实际起着霸权的地位,它们通过将商品、服务等在全世界市场重新配置,迫使欠发达国家接受不平等的市场配置。也就是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本国民众提供的高额福利是以牺牲欠发达国家人民的利益为前提的。这样看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高福利也是维持资本对世界统治的一种策略和手段。

国家指导原则的区别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不同。资本组织资源的市场经济运作模式发展了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增加了物质和精神条件,但这并不能等同于增添了社会主义因素。莫里斯·迈斯纳认为,社会主义的目标不只是提高现代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这种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经济手段,不能代替建立社会主义本身的目的。马克思批判资本,并不是因为资本没有解放生产力,而是因为以资本原则为目的的资本主义制度不能实现人的真正解放[58]。社会主义的根本优越性在于社会主义国家能够以人为本,一方面承认资本在发展生产力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驾驭资本,让资本服务于人民,而不是相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